当前位置 首页 墨伐 第091章 不投机

《墨伐》第091章 不投机

作者:泊梒 字数:3112 书籍:墨伐

  下癫说完,黄埔无名面露不屑,说道:“我没有猜错,你这厮是日桑国的小人吧?”

  “有几分眼力,但你知道得太迟了,非小人也。”说完这厮嘴角上扬,露出一个让人鄙夷而又想要暴打的微笑,顿了顿又说道:“给我杀了他们。”

  他的话语冷冰冰的没有一丝温度,帝国的语言还是被演绎得很淋漓尽致,不愧在我大唐帝国潜伏多年。

  说完他单手一挥,做了个进攻的手势,身后的一群黑衣人迅速拔出了背后的利剑,握在手中之时闪着渗人的寒光。

  细看之下,这利剑又不似我大唐帝国的剑,倒有些像唐刀,剑柄较长,适双手握,在剑尖之处也只有单刃口,而且微微上翘,又似朴刀。

  可奇怪的是这群人竟然还同时握着两把,较长的剑身也不担心会把自己给戳到?

  这群人走得很慢,一步一步都很谨慎,可能是因为在林中他们已经见识过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厉害?

  一步,一步……

  突然下癫口中也不知说了一句什么语言,应该是日桑话,这群人便发了疯一般的朝着黄埔无名等人围了上来,手中的利器刺的刺,砍得砍,看似毫无章法,实则丝毫不乱。

  看着眼前典型的人海战术,李淮民轻声说道:“先困而后杀,保存实力。”

  话音落,他的身体突然在原地快速的转动起来,只见天地元气顷刻间弥漫在他的周身,冒起一层层青色的光晕。忽然间又停下,双掌向两边同时一推,两个刻着“囚”字的符文泛着青色光晕,赫然出现在黑衣人头顶。

  他们顿然停住,拼命的挣扎,奈何无法挣脱。

  黄埔无名心中惊讶万分,他没有想到国师李淮民的符师境界竟然早过了无量。看这青色光晕的耀眼程度,想必离初玄通境也只是一步之遥了。只不过这一步有的人将会穷极一生,有的人甚至到死都未曾堪破门境。

  据说到了这个级别的符师已经能称得上是符文大师了,能以冥想入念,以天地元气划出各种文字的符文,达到妙用,只是要想划出“山”字“灭”字符文还缺了一层境界。而能将划出的符文用念力转换成可攻可守,当今整个天下也不足五人……

  望着这眼前的一切,不光黄埔无名心中震惊,就连下癫都怔住了,他想起了临行前被大皇子李继告诫的话语:千万小心李淮民。

  当时他还不知是何意?如今他算是清楚了,也彻底的明白了,想不到这国师李淮民不显山不露水,常年奔波在各国之间,忙于政事,却不曾想修行竟是这般了得?

  虽然有些惧色,但他并未惊慌,他动了……

  黄埔无名,司空宁靖也动了,就连苏氏李夫人也动了,瞬间这几人都动了起来。

  只不过一个想要救人,而三个却是杀人。

  杀人的不弱,想要救人的也不弱,可是面对一个大神符师,下癫显得有些无能为力,尽管他拼尽了力气,最后能救下的人也寥寥无几。黑衣人在三人的掠杀下,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已经多数倒地,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的身体中流出鲜红的血液,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道。没有一人因此而难过,殷红的鲜血溅满了干净的衣衫,都让人愤怒,目光中始终泛着宛如寒冬腊月般的冰冷。

  四人收手站立。李淮民开口说道:“犯我大唐,诛你小命!在我大唐国内混迹多年,想必下癫这厮了解两国吧?你日桑国与我大唐本是友好之邻,受我大唐帝国影响,律令,地方官制,语言文字,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受我大唐帝恩,理应感恩回馈才是,却没有想到,总有狼子野心,敢偷偷摸摸潜入,犯我大唐?必杀之。”

  李淮民的话中带着一阵阵萧杀之意,他极度反感眼前的这位下癫小人。

  也难怪,六年前他曾出使日桑国,日桑武圣皇亲临迎接,双方对于经济发展,贸易,学术上做过深层次的沟通,取长补短,相谈甚欢。

  临回国前,武圣皇行大礼道:愿日桑与大唐帝国永世交好,绝不偷渡潜伏犯我帝国之邦。

  谁料?这才六年有余,人心就变了?……

  其实李淮民有所不知,当年他应邀出使日桑国之时,正是武圣皇继承天皇大位不久,为了让整个日桑国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做出成绩让一只心存夺位的弟弟武圣琅死心效忠,才出此下策。

  事实他一心求教,也并无二心,在李淮民回国之际也言出心诚。甚至到今时今日他都未曾有过来犯之意,侵略之心。

  只是这武圣皇却不知表面百依百顺,辅助朝政的弟弟武圣琅依旧贼心不死,包藏祸心。

  他见日桑国在皇兄武圣皇的带领下,日渐兴盛起来,呼声之高。在本国内再也找不到任何的机会下手颠覆,于是在几个谋士的进谏下,采纳了“装痴扮癫”,“暗度陈仓”“反间计”等计策。为的就是要制造大唐帝国与日桑国之间的矛盾,再将这矛盾激化,达到“李代桃僵”的效果,从而正式登上帝位。

  而这假痴还真就做到了,他如今在日桑国痴迷辅政,痴迷大唐帝国文化的研究,对于夺帝之意无人能察。

  而这扮癫之人正是他派往大唐帝国潜伏的下癫,也就是眼前之人。

  这下癫来到中土,先找了一处僻静的村庄落户,取名童不恭。学习中土文化,语言,修行,一蛰伏就是两年,待他熟知这一切后,他悄然间离开去了洛阳皇城。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血刀门的门主闻人血,并加入了血刀门,从此便安顿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下癫是个厉害的人物,表面疯癫,实则心思甚远,在血刀门中他探听到了太多的皇城之事,甚至是军事秘闻。

  他将所知的一切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回日桑国的武圣琅,渐渐地武圣琅呼声变高,有盖过武圣皇之势头。

  而下癫也因此更受重用,武圣琅传回的信息告诫他说道: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势,制造一切能制造的混乱,嫁祸一切能嫁祸的对象,保持潜伏。

  下癫深知此意的暗示,皇城不乱,大唐不乱,天下不乱,日桑国武圣琅无望。

  于是这些年中,他没少做文章,就连那夜血刀门门主闻人血派他查探上狂玄野与小和尚之事,他明明皱了几下眉头,感知到附近存在着生机,却又舒展开来,回头谎报,其实心中早有打算。

  他巴不得闻人血杀了上狂玄野,更巴不得把血刀门抢在自己的手中,方便日后行事,更巴不得血刀门引发整个武林浩劫,只有这样才会乱,越乱越好……

  然而当下,太多的事情只能在脑海中快速闪现,在听李淮民字字杀意的话语讲完,他脸色煞白了许些,他左右看看,看着身旁不足十人的手下,心中没有丝毫的悔过,却在愤怒。他目露凶光,恨不得生吞活剥了眼前这几人。

  要知道,这可是他筹划了很久,一步步才赢得信任,这些人可是多年来武圣琅慢慢派入大唐的,可谓他的亲兵。

  如今死了不说,他还没办法给武圣琅交代,加之被国师李淮民撞见,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位国师位高权重,虽然不得大皇子李继的赏识,但毕竟乃大唐帝国国之重臣,万一揭穿了他的身份,杀身之祸在所难免,能不能全身而退还不好说,说不定还会引发两国的战争。

  所以这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死亡。

  事实他潜伏的这些岁月里,每日提心吊胆,他害怕这个民族有着其他国度无可比拟的智慧。事情只要一败露,付诸东流不说,血流成河也顾不着,就单单快要来唐国朝拜的公子,万一被牵扯,那自己真就是回国无门,要客死他乡了……

  下癫童不恭了解大唐,也确实是个人物,简单的利弊权衡过后,得出了奋力一搏,孤注一掷的结果。

  只有这样或许才会有一线生机。毕竟竹林中还有着他最后的稻草,也是他来大唐后唯独尊敬的一个人,他称他为东方圣君。

  一想到这东方圣君,下癫童不恭心中又有了些底气,于是开口回李淮民的话道:“国师也无需说得我日桑一无是处,两国意见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各取所需,何必说得这般高风亮节?我日桑国勤劳拓新,早就是国富民强,奈何终究不及你大唐帝国地大物博。野心是每一个帝王的本性,我日桑国武圣皇千古神君,作为臣子定当与君分忧,有何过错?”

  李淮民本也思绪飘远,回想起一些往事中,听下癫童不恭这么一说,当即怒道:“恩将仇报,龌龊小人,此刻起,我大唐帝国视你日桑为仇,虽远必诛!”

  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完他紧闭双眼,冥想,天地元气汇聚于头顶之上,祭出一道“诛”字符文,绽放着青蓝色的光芒,一步步朝着下癫而去。

  他走得很慢,步履之间卷起地面的枯枝残叶,沙土砂石,纷飞乱颤,正宛如他此刻的心情,复杂却很坚定。

  忽然他在童不恭前方四尺站定,眼帘一抬,青蓝色的符文飞向下癫童不恭头顶上方……

  童不恭见状不敢硬敌,身形爆闪,试图逃离符文光芒所及之处,谁料他快,李淮民更快,就在他刚有了动作之时,似是早有预料,符文朝着他运行的轨迹,始终跟随,一直罩在他的头顶上空。

  李淮民也不急躁,对于这种龌龊之人,他心知自是要有些手段,得让他心中害怕,只要他日后想起,就会生出无边的恐惧感。

  来来回回几个回合之后,下癫童不恭已是气喘如牛,他心知逃不过,便不再逃了,屁股一落地,口中说道:“你不能杀我?”

  “为何?”

  “杀了我之后你们永远解不开谜底,也永远找不出墨炎大将军的真正死因?”下癫童不恭大声说道。

  “信口雌黄,你来中原才几年?你以为老夫会信你吗?”说完李淮民就欲动手,他实在是无法忍受这卑鄙小人的信口开河?

  不料,却被黄埔无名叫住了,黄埔无名说道:“国师等等!”

  说完一个箭步上前,双目如炬般死死盯着下癫童不恭说道:“你要胆敢乱说,我一剑杀了你?”

  下癫看看黄埔无名,又抬头看了看头顶的符文,突然大声喊道:“师父,救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