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夜坠星河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会(一)

《夜坠星河》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会(一)

作者:楠榯 字数:2039 书籍:夜坠星河

  崇贤街两侧商贩被清理一空,街道两侧不少商铺也都挂出了歇业的牌。

  鲜衣怒马的突厥卫兵,大魏的典仪乐队和突厥号角队列交错并行。

  一顶八抬步辇为首,后跟了三顶四抬步辇。

  整个队伍缓慢移动,接受着长安城百姓的欢迎。

  为首的步辇轻纱垂暮,其中坐着一个重冠华服的身影。

  一身异族服饰,从头到脚繁复的坠饰和鲜妍的妆容,让红叶显得神秘而美丽。

  微风起,轻纱微动,缝隙间偶尔得窥突厥公主的美貌,街道两侧围观的百姓中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城防营官兵全军出动,筑成一道人墙,把百姓隔在安全的范围之外。

  “燕大哥,你里面坐的真的是红叶姐姐么?”

  叶硕身穿盔甲,一边挡着挤到前面的孩童,一边向身旁的燕鸣问道。

  “混!少将军的话你都忘了么?什么红叶,不知道,不认识,不清楚!还有突厥公主,没见过,没接触,没意见!”

  燕鸣敲着他头上的兜鍪,低吼道。

  叶硕缩了缩头,“好好好,这话姐姐也过。行行行,这次是最后一次提了!”

  不远处,叱奴休挤了过来,“燕大哥,少将军让到承天门那边去。他要进宫上朝去了,那边的人你带一下。”

  燕鸣一听,连忙应声,从人群中挤到后排,沿着街巷一路往承天门跑过去。

  在宫门外交了兵器,杨玄风一身甲胄赶到宣室殿外时。

  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已然到齐,按照文武、品级分列在殿外广场的台阶两侧。

  归入武将一列站好,杨玄风一抬眼,正看到对面的杨渊。

  为难于大哥、大嫂对星河的加害,回长安以来,他一直刻意回避与大哥见面,更以事务繁忙为由搬到了军营。

  只听大哥被陛下封为天官府纳言大夫,虽然这品级对一府兵马将领来并不算高,却是在重要的机枢位置,看他的精气神应该还算是顺意。

  四目相对,杨渊冲他点了点头。

  杨玄风微微点头回敬,便叠手同其他朝臣一样,向宫门的方向望去。

  擂鼓声响起,突厥使团按时抵达。

  抵达内城后,除了云依公主依宫制换乘四抬步辇外,其他人都由马匹、步辇换成步行。

  步辇后,奉菀奉金节走在最前,一身法袍的乌月和突厥裙袍的云琪并行其后,重要的使团官员列队在后,浩浩荡荡一行人穿过三重宫殿,直到宣室殿前的广场上。

  礼官一声,“迎云依公主!”

  两侧文武百官,三公以下行君臣之礼,三公及大将军以上军职者见礼。

  “陛下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司礼内侍一左一右两声通传。

  两列司礼官员依次排开,内侍自两侧铺排开来。

  庄重的迎宾礼乐声中,拓跋琰扶着李太后缓步从宣室殿中走了出来。

  广场两侧旌旗招展,君王身后华盖层叠。

  气象万千,庄严恢弘,展示出皇家的气派。

  星河跟在李太后身后,远远见到红叶下了步辇,端行距步走到陛下、太后面前,不卑不亢的以突厥礼节觐见。

  她用突厥话道:“陛下,太后娘娘,云依见过二位。祝大魏国泰民安,正兴昌盛。”

  跟在她身后的奉菀,在心里长舒了口气。

  昨日宋家姨娘不知做了什么法,竟然让疯疯傻傻的公主恢复了神志。

  因祸得福,这场朝会也总算能放下心来

  一旁通译把红叶的祝词译成汉话,加以辞藻坠饰更加严整体面,听的拓跋琰和李太后都笑了起来。

  李太后温和地:“云依公主端庄大方,足见突厥王族的体统,阿古木汗王好福气。”

  红叶以中原话向她虚礼道:“太后宽仁典仪,更显大国风范。身体康健,是万民福祉。”

  李太后一听,哈哈大笑,“身在异国异乡,你竟能把汉话得这样好,哀家佩服!”

  到这里,红叶笑着再次行礼道:“父王母后,问陛下、太后娘娘安。”

  场面上一派其乐融融,这样的氛围让许多人似乎要忘却了,此前十八年两朝一直是交恶的敌人。

  武官前列的大将军宇文烈,心中最不是滋味。

  在他看来,突厥人机深重,派了一位公主前来,态度柔软谦和,对大魏人心所向很有影响。

  伯父心意已定,南下几乎是定局。

  如今突厥公主一来,只怕大魏将来和突厥交好,要北上复仇更是难上加难了。

  繁复的礼仪过后,日头已起。

  李太后:“贵客远道而来,请殿上宴饮。”

  红叶笑着回道:“听闻宣室殿是未央宫正殿,只在重大节庆才布开宴饮。今日陛下以国宴款待,云依与使团不胜荣幸。

  星河看着她沉稳的样,心头有百般滋味。

  一朝恢复记忆,她是否真的能如表面上那样平静如水,只怕一个人时眼泪都要流干了吧。

  拓跋琰与李太后的桌案设在大殿正上方。

  云依公主和大冢宰宇文直对坐,其他突厥使团成员与大魏文武官员位次交错列开。

  宴席开始前,礼官依制祝祷。

  一身厚重的礼服,他以汉话和突厥语各念了大段的祝文。

  而后,钟鼎声起,国宴正式开始。

  拓跋琰举杯祝道:“云依公主,欢迎远道而来。”

  红叶起身向敬,轻酌浅饮。

  此后便是朝臣敬酒。

  因对方是位年轻的公主,这第一个敬酒的人就有些讲究了。

  首先,不宜地位太高,显得过于殷勤;更不宜过低,又闲的不够尊重。

  宇文直稍稍授意,身边的雍王便端起酒盏准备祝酒。

  这时,一个深沉的声音响起,

  “关中候宇文烈,见过云依公主。”

  宇文烈抢先站了起来,笑着道:“云依公主年轻,一定不知两朝多年来战事艰难。此次来大魏不易,一定要好好领略南方的山河风光,感受感受大魏的富饶繁华。”

  不咸不淡的一句话,刻意的旧事重提。

  他的一言尽,满堂一片噤声。

  十八年仇怨,宇文家的人记得最清楚。

  大魏官员、百姓也不会轻易忘记。

  拓跋琰面上有些尴尬,开口道:“两朝交好来之不易。今日不谈国事,只为宴饮畅谈。”

  这时,坐在首席的宇文直站起身来,祝酒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云依公主是贵客,怠慢了。”

  完,他一饮而尽。

  眼见大冢宰先行垂范,文武官员纷纷举盏向身边突厥官员祝酒。

  一时间,大殿上再次染起愉悦的氛围。

  宫廷舞蹈奏的是柔和的雅乐,一派平静祥和的氛围。

  星河站在李太后一侧,不时的为她布菜,稍稍提点下文武官员的官职、姓名。

  宴饮顺利结束,拓跋琰亲自送红叶出了宣室殿。

  宾主尽欢,足称得上一场欢宴。

  大朝会连行三日,第一日的事情这样结束。

  突厥使团被送到侧宫临时休憩,等待参加明日的典礼,交换国书定下互市细则。

  上到拓跋琰,下到文武官员,无一人敢放松。

  欢宴只是个开始,真正的风云变幻只在余下两日。

  2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