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教练 第四章 一球成名

《我是教练》第四章 一球成名

作者:刀泰 字数:4581 书籍:我是教练

  本章为欢乐的过度章节,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不喜欢这种风格的朋友可以跳过不看,不影响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杨乐的家乡是首都北京市东南部的通州区,此时北京的奥运气氛已经很浓了,在飞机场,杨乐买了一份《体坛周报》,一份《足球报》,一本《足球周刊》,对他来说,这些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不过目前他没有心情去细看,因为很快他就要面对他的父母。

  杨乐的父母皆是商人,商人最大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

  而此时关于中国足球一个关键词便是杜伊科维奇。

  目前关于杜伊科维奇有很多种说法,而不管哪一种说法其实都只是一种消遣,影响只是为即将出征奥运的中国足球又多蒙上了一层阴影。

  杨乐刚回到家里,便直接进入主题。

  “爸爸妈妈也是为你好,中国足球已经这么臭了,你还当什么教练呀,你没听你大伯说吗,中国教练老老实实挣不到钱,你愿意靠收黑钱过日子吗?你在英国老老实实的读书从事你的法律专业,不乐意就回来帮我们做事,正正经经立立正正的多好”,杨乐母亲苦口婆心的说道。

  “我想当教练不是为了挣钱,中国足球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杨乐的话多少显得有些孩子气。

  “哎呀,你是不知道,你大伯知道你这个想法后,气的跺脚啊,他平时没少和我们说中国足球的丑事,很多事情你也知道的,这一行太多黑幕了,而且他这样说了,你要当足球教练,他是一点也帮不了你的。”杨乐的母亲也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我没有想过要他帮我什么”孩子气的口吻总是异常坚决。

  “算了,我是劝不了你,等你爸爸回来再谈吧,”想吃什么,很久没吃过中国菜了吧,我亲自去准备。

  杨乐对足球的认识正是因为他的大伯,那个时候他大伯还只是一个体育老师,而他大伯那时候已经是一个地道的球迷了。

  “为什么他们那么多人要争抢一个球啊,每一个人都发一个玩不就好了吗”,才上小学1年级的小杨乐对此十分不解。

  那个时候他的大伯对于杨乐的这种问题总是表现的非常不耐烦,每一个球迷看球的时候都会如此,一方面他会和你讲很多自以为是的观点,另一方面会不屑于回答他认为很低级的问题。

  也许是那个时候足球比赛和很多少儿节目有所冲突,小杨乐对足球产生了莫名的反感,这一点使他和他的大妈坚定的站在了一边。印象中他大伯从来不会对他大妈发脾气,只有一次他大伯愤怒的摔了遥控器接着冲他大妈嘟囔了不知道些什么就摔门而出。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所在的班级和隔壁班因为一次半期考试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说起来是班级与班级的矛盾,但是实际上可以说是班主任与班主任的矛盾,事情由什么而起呢,原来杨乐所在的三班半期考试数学平均分力压了隔壁二班将近3分,从以往战绩来看,平均分相差1分以内为正常,但是超过了1分就会很让人难为情了,而这种3分的情况更是让人难以启齿。巧合的是两个班的班主任都是数学老师,更巧合的是这次考试的题目是三班的班主任出的。中国人一向都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于是一种说法开始蔓延起来,三班老师漏题给了学生。这样的说法既然传出,那这个事情也就定性了。小学没有周考月考,期末考试时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虽然君子报仇,几个月不晚,但是两个班主任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个月漫漫长夜又如何度过?终于大家商议进行体育比赛,另决高低。可是随之又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三班历来接力赛就不逊二班,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没有百分百把握,二班班主任如何敢兵来将挡?就这样,传统的接力比赛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足球比赛,童叟无欺。

  现在仔细回想呢,杨乐所在的三班数学成绩领先二班可以说有理有据,因为他们最近一个月都没有上过体育课了,体育老师总是有事、生病、请假,而他们的班主任总是无偿的为其代课,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年龄差,很难不让人以为体育老师同班主任有什么。这样不计回报的奉献自然而然的换回了3分的优势,可是面对这场足球比赛,一个月没有上过体育课的三班就显得有心无力。

  足球比赛之所以童叟无欺呢,就是它所体现的身体素质,并不是简单的说长得高,跑得快,所以不是篮球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就可以随便统治这个项目。而三班在接力赛最主要的女同学优势又荡然无存,这场男孩子之间的游戏让二班男同学再摆脱了女生这个拖油瓶后一下子精神焕发,看起来他们势在必得了。

  那个时候的杨乐呢,数学成绩就好的不行了,但是个头呢就比其他同学矮至少半个脑袋,最要命的是,虽然团队积极性相当高,每一次运动会都要报几个项目,但是总是长期包揽倒数前三名,用其体育老师的评价就是,跑的不快,跳的不远。

  对足球的反感并不能熄灭杨乐为了班级奋斗的火焰,主动请战的他也荣幸的成为了三班的替补队员,他认为替补队员用词不当,秘密武器,那个时候热播一部动画片,片尾曲是直到世界末的尽头,“秘密武器”你懂的。

  小学生的足球比赛大体就不用详细去描述了,因为其除了基本规则是和足球相同,谁进球,谁得分以外,基本结合了当时校园里最流行的“斗鸡”、“拔河”等运动的精髓。球场上已经分不清球员和球了,只能用两伙人来形容,一伙人同一伙人的战斗。

  那个和三班班主任好像有某种关系的体育老师并没有对三班有任何偏袒,相反二班学生和他接触更多明显距离更近,除了判罚上略微偏向二班,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裁判的同时兼顾为二班排兵布阵可以说相当好的在两个对立的角色中完成了转换。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自然会想办法给你打开一扇窗。显然二班所有球员都是不够运的人,尽管有很多次他们伙人都在“肉搏中”取得了上风,但是却和得分擦肩而过,因为视乎场上所有“球员”都没有明白立足脚是什么意思,射出的皮球永远都像棉花糖一般软弱无力,这样对他们来说可以用手碰球的守门员简直就如同噩梦一般了。

  年幼的杨乐当时在场边即使捡球就已经热血沸腾了,这种技能简直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他最苦恼的是为什么平时不像大伯学个一招半式,哪怕是习得九牛一毛,此刻也可以大显神威。

  “杨乐,你上去踢踢看。”班主任可能从没有想过这次头脑发热的决定足以“载入史册”。

  对于杨乐来说,他所观察到的局面是两个不规则的园追着一个规则的点在一个长方形的区域内移动,而他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第一,他更不上园移动的速度,第二,他无法挤进圆的中心去接近点。

  之前为了这一场比赛,其实班级上是召开过一次班会的,在中国,开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唯一办法,班长在班会上做出了激情洋溢的发言,其中就阐明了他是球队前锋的观点,当时的杨乐听的云里雾里,只记得他被分配成了自由人,其实他当时很想问什么是“前锋”和“自由人”,至于“后卫”这个词他好像明白,现在回忆这段故事,他最清醒的是班长没有安排他去踢“接应二传”。

  杨乐的初恋说起来可以算是小学二年级,当时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当然肯定是女同学,对杨乐来说,这个女同学简直“惊为天人”。可惜个字矮小的他在哪个“公平合理”的年代理所当然的坐在第一排,而相对比较高的女同学则坐在了中间排。这种设定,年幼的杨乐是接受不了的,那个时候的规矩是换座位横排间流动,但是竖着是不准移动的,唯一的机会就是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所有同学可以忘记上学期的先后顺序自己任意抢一把“交椅”。杨乐作为第二个来到教室的“优秀学生"非常果断的选择了按兵不动,对他来说抢个前排不是目的,他唯一的任务就是接近他心目中的女同学。

  今时今日,女同学站在拉拉队阵营中为全班自然也包括杨乐加油,而杨乐作为一个自由人他觉得他需要做的就是更加的靠近球门,当时少不更事的同学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把头牌的位置让给一个眼镜而选择坐中间,没有人知道他的动机就像现在没有人理解他为什么不去追着球抢竟然选择区球门附近打望。

  似乎从足球运动发明以来,这所小学就没有人知道当足球不知道往哪里踢时就选择往对方球门里踢这个道理。也好像连体育老师也不明白足球最危险的区域不是在中场附近纠缠而是在对方球门附近。小杨乐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可以说是填补了那所小学三年级以下足球比赛历史的一个空白。

  球场上得每一片草皮都在发生激烈的拼抢,在那个煤灰场的年代,这段话并不能合理的带入,但是战斗一直在继续。皮球永远像一个受气包一样被人踢来踢去却踢不出那两个不规则的圆,体育老师非常适宜的采用了英超的执法尺度让比赛不易被打断,这一切的外因都推动着本场比赛走向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以和为贵。

  一个20块钱的火车头足球在运动中,首先受到了球员给他的动力,紧接着受到空气相对的阻力,同时还要受到地球的离心力所困扰,如果当时的技术手段能够达到为一场小学三年级足球比赛录像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出为什么足球会飞向杨乐的原因,可惜时代受限,在苦也都苦了孩子嘛。

  球再飞来这一刻,杨乐可以说是极度紧张的,如同第一次看到奥特曼变身对他来说都是铭记终生的时刻。他第一反应时用手去挡,但是下意识他又觉得不能这样做,他想用脸去接但是理智阻止了他,终于他做出了当时来说最聪明的决定,他突然转身,球硬生生的打在了他的背上,他只记得他当时穿了两层衣服,至于球为什么在击中他背部之后没有弹太远他就不记得了,但是那一刻,他转过身之后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比赛没有越位规则的情况下,他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单刀机会,他带球向前,接下去只需要一蹴而就。

  形容中国足球有很多词,尽管都是贬义词,但是最传神的一个字就是“臭”,我们讨厌一个人说他“坏”说他“丑”,讨厌一样东西说他“差”说他“烂”,但是形容中国足球却多了一个词,就是“臭”,引申而来就有了“臭球”的说法,有人说这个的由来是因为有“好球”,所以对应的就有了”臭球”,那为什么不称呼为“坏球”、“差球”?所以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不必深究,但是之所以能踢出“臭球”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某个队员“腿软”。

  “腿软”是一个很暧昧的词,这里还是用一种更端庄的说法就是杨乐他关键时候踉跄了一下,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马上就要单膝下跪给守门员请安了,而对方门将呢好像也第一次处理这种情况稍显得准备不足。

  “出来”,人群中的喊声夹杂着男孩子女孩子不同的声音,具体落实到头上就不知道是谁喊的了,杨乐认为其他谁喊的并不重要,最要紧的一定是对方守门员选手听到了他心目中“女同学”的喊声,破釜沉舟,弃门而出。这样他就失去了天灾军团所拥有的“高地优势”,也就是说除了他能用手,多占一层,并无其他优势,此时杨乐和他的胜面是四六开。

  上回说到杨乐就快单膝跪地请安,然后事事就是难料,发生很多事情,真的谁也不想的,对方门将竟然像COSPLAY一般同他做出了类似的动作,那么这样一来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系已经不是小燕子同老佛爷请安,而是变成了关二哥和刘大哥互拜,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

  这样双方在互相叩首后也不知道是谁碰到了皮球,但是谁都没有改变球的方向,这样球从对方门将的“小门”,端庄一点的说法是从两(月退)之间穿过。以一种匀速直线运动慢悠悠的滚进了由两层砖外加几个书包堆成的球门内。

  接下去发生的就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了,当时杨乐同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小红,并不是说每个班学习成绩最好的都叫小红,但是当时他们班学习最好的陈小红同学后来在作文里是这样描述的:

  “整个球场沸腾了,老师和同学们拥抱成了一团,杨乐同学像胜利返航的水手一般接受着全班同学的欢呼。杨乐同学眼睛里泛起了喜悦的泪光,而我们的班主任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段话未免不尽不实,因为杨乐说他绝对不会掉泪。

  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一步,但是确实是他所在小学三年级足球水平的一个大大的一步。如果你在那个年代模仿小虎队的穿着,模仿郭富城的发型会被批评是跟风、追星、盲从,那杨乐所在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模仿绝对是一种技战术水平上的进步。

  比赛还没有结束,这句话是樱木花道说的还是仙道说的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三年级二班在很快的模仿了杨乐所开创的杨乐流战术后,真的是发起了潮水般的猛攻,如果像足球游戏一样拥有小地图的话,那从小地图上可以清晰的看见,人群全部集中在了三班的禁区附近。

  陈小红同学后来在作文里是这样描述的:

  “二班同学发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我们班的球门前是风声鹤唳(注:当时陈小红同学使用的是拼音)。型好我们的守门员姜大为同学高接低挡发挥神勇才力保球门不失。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老师和同学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反正比赛的最后结果是三班凭借小杨乐的一个进球以一比零取得了生意,至于陈小红同学的作文还有最后一段,但是文风太过浮夸,用词难免令人恶心,这里也就不再复述了,只谈谈随之而来所造成的结果就是

  第一,杨乐抛弃了其大妈。坚定不移的站在了他大伯这边。

  第二,她心目中的女同学并没有因为他的神勇表现对他有任何的另眼相看,相反她对同班的姜大为同学开始表示莫名的好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