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第11章懵逼的韩都尉

《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第11章懵逼的韩都尉

作者:哈姆波特 字数:1910 书籍: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大人有所不知,”韩浩胸有成竹道:“之所以产粮少,那是因为,我山阳县土地仅有三分之一种米粟,而且不用上缴,能养活辖内数万人口即可。

  剩余土地三分之二,种的全是蔬菜。”

  “蔬菜?”刘平诧异了,这个年代兵荒马乱的,能吃上饭就不错了,自己治下三分之二的土地竟然都种了蔬菜?

  韩浩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我兖州周边所有蔬菜都是咱们山阳县所供应,这比种粮可紧要的多,是使君大人相信咱们呐。”

  此时的兖州,乃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大体疆域相当于后世一个行省。

  这个年代,对于底层流民来说,的确有口吃的就行,不用奢谈什么蔬菜。

  但是任何时代都有特权阶层,对刘平所在的汉末来说,最大的特权阶层就是门阀士族集团。

  只因统治者想要统御万民,必须借助官员的力量,所选拔的官员必须读书识字,至少能看懂公文才行。

  而这个年代,能读书识字的,九成九都是门阀士族子弟,不选他们,实在也无人可选。

  这些士族子弟世代为官,一代传一代,久而久之,就成为统治者统御万民的帮手和爪牙,成为名副其实的特权阶层。

  曹操治下的兖州也不例外,他的军兵固然大都是俘虏的青州黄巾军,但是手下各级官吏却全都出自门阀世家。

  他们这帮人可不比普通流民,对于蔬菜的需求跟太平时期没有任何削减,反正不管谁治理此地,他们都是官,都要倚重他们来治民。

  有道是铁打的士族,流水的州牧,便是如此。

  此时兖州的所有土地都在曹操手中,曹操也没办法,只能在整个辖区开辟出南北两个地区,专门种植蔬菜。

  南边就是刘平手下的山阳县,负责供应兖州南部,北边是鄄城,由荀彧夏侯惇管理,负责供应北部地区。

  韩浩说道:“如此大人便明白咱们山阳县有多重要了吧?若是咱们种植的蔬菜有所闪失,那些官吏闹将起来,恐怕连曹使君都得头疼不已。

  所以说,刘大人肩上担子不轻,得对职责上心才是啊。”

  刘平点了点头道:“正是,所以我近日闭门不出,专门写了一部农书,正好教你如何种菜,你吩咐下去照办即可,不得有误。”

  韩浩:“……”

  韩浩心里都骂开了,你特么一个小厮出身,见过菜是怎么长出来的么?

  还写部农书教导我如何种菜?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嘴上却道:“不知大人所著何书?”

  “书名叫做《曹民要术》,”刘平指了指桌上那一大堆竹简道:“你走的时候全都带上,回去仔细研读,不懂之处再来问我。”

  曹民要术?

  韩浩看了一眼桌上那一堆,心想这莫不是马屁要术?

  使君姓曹,你写的书就叫《曹民要术》?

  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啊。

  韩浩自己就精于农事,对种植蔬菜也颇有心得,怎么可能看得上刘平写的东西。

  这时候,曹昂看出韩浩脸上带出的轻视,忍不住一拍桌子怒道:“难道你敢质疑我兄弟的著作?

  他乃是父亲任命的屯田中郎将,你若是敢不照办,便是违抗军令,到时本公子必拿你是问。”

  虽然曹昂也不太相信刘平写出的东西能指导的了韩浩,但那毕竟是他兄弟写的,他这当兄长的岂能眼看下属质疑?

  他当然要站出来给刘平出头啊。

  “不敢,不敢,属下照办便是。”韩浩见连曹昂都这么说,只能答应。

  要不然怎么办?

  曹昂说的不差,屯田军兵也是军兵,上官命令等同于军令,违抗军令那是要杀头的。

  韩浩无奈的提着两大摞书简,告辞出门。

  此时秋风骤起,天上云层加厚,竟有要下雨的迹象。

  他上了马车,将书简放在一旁,上面《曹民要术》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简直要闪瞎他的眼睛。

  马车晃动,左右闲来无事,他随手翻开一篇,正是关于种菜的,通篇都是大白话,一看写书之人就没什么学问。

  有大学问的人写书,满篇都是之乎者也,让人云里雾里,才显得很高深的样子。

  这一篇介绍,下雨初晴后,若北风凄冷,则那天晚上一定有霜冻。

  韩浩忍不住摇头苦笑了一下,这刘大人可真敢说,若说预测风雨倒还有可能,可预测霜冻,这不是胡说八道么?

  恐怕连龙虎山的张真人都不敢这么写吧。

  后面还写着,若遇这样的天气,则于地上挖坑,然后把新鲜的蔬菜提前采摘,一层层摆在坑中,再摆一层放一层土,最上面留下一尺多全部用土盖好。

  这样,即可防霜冻,还可保证冬天取出来的蔬菜不失水分,和夏秋时的一样新鲜。

  韩浩掀开车帘,看着外面已下起的丝丝细雨陷入沉思之中。

  如今这天气正在下雨,可总有晴的时候,这个时节气温突降也很正常,倒是跟书中写的很像,要不要照办?

  山阳县离兖州治所很近,不过一个时辰便到了。

  此时的雨越下越大,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已经很凉了。

  刚到山阳县官署门前,书吏打着伞迎了出来,韩浩立即吩咐道:“召集所有人手,选空旷之地开挖一千个地窖。”

  一路上他已经想明白,就算这曹民要术再不靠谱,那也是屯田中郎将之军令,而且有曹大公子加持,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抗命。

  “现在?”书吏抬头看看天空中的洒落的雨滴,紧紧裹了裹衣领道:“大人,雨这么大,何以现在挖窖?”

  “这是中郎将大人和曹大公子吩咐的,你问我,我问谁?”韩浩没好气的说着,手提两大摞书简进入官署坐定,书吏递上一杯热茶。

  “可是,下这么大的雨,挖了窖还需将雨水汲出,比晴时要多出数倍劳力,”书吏犹豫道:“就算咱们屯田军兵肯听命,让流民冒雨出来劳作,会激起民愤的。”

  山阳县有一百多名屯田军兵,属于军事编制,平常不用参加劳作,主要负责管理安排流民。

  “流民吃我山阳县的米粟,岂能想干就干,不相干就不干?真是笑话,谁若不从,以军法论处。”韩浩将茶杯重重放在桌上,茶水四溅。

  固然书吏所说的都是事实,但他也不敢不从命啊,中郎将背后站的可是曹大公子。

  ——————————————这是求票的分割线——————————————————

  另外,本书合同刚刚寄出,还没改状态,想投资的抓紧时间投资啊,一本万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