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光时代 第200章

《星光时代》第200章

作者:忧郁的青蛙 字数:2984 书籍:星光时代

  “十年前我拍《勇闯夺命岛》的时候也用过这种技术,你还记得肖恩-康纳利的黑色小轿车飞到半空的那个镜头吗?那就是用这种手段拍摄的。”不等林明阳发问,迈克尔-贝自己就解释说:“但是我们现在这部影片里,很多车是在静止状态无缘无故很倒霉地被狂派机器人肆虐的,所以‘坡度路障’的技巧根本用不上。”

  “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范迪甘补充了一句。

  “我有一个办法…也许可行”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林明阳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盯住了他。

  对于特效技术,林明阳算是一个彻头彻脑的门外汉,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能够想到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这次他就从范迪甘刚才解释‘坡度路障’时候提到的影片《黑客帝国》中得到了启发。当然给他灵感的并不是那部电影里车是怎么在空中翻滚,而是人在那部影片里是如何实现空中翻滚。

  众所周知,《黑客帝国》在拍摄人物动作的时候,成功的运用了香港功夫片中“吊威亚”的手法。钢丝既然可以吊人,当然也就可以“吊飞车”,林明阳的想法就是将“吊威亚”运用到了“空中飞车”的场景上。

  在设想的基础上,林明阳进一步的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我们可以利用高架吊车的钢缆扣住汽车的一边车顶,在另一头以高速液压泵所产生的巨大拉动力将汽车翻滚着扯向空中。”

  迈克尔-贝和范迪甘同时眼前一亮,林明阳的想法为他们打开了思路,而他的提议也具有很高的实际可操作性。迈克尔-贝兴奋的站了起来,“Felix,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林明阳耸耸肩,“我小时候经常在玩具车上这么干”

  ————

  林明阳的想法被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和“吊威亚”一样,“吊飞车”比较有奇观效应,汽车在空中横向翻滚的距离更远,滞空的时间更长,空中姿态也更优美,这一点非常符合迈克尔贝对动作镜头的审美取向。

  林明阳给他支的这一招,不仅帮助他解决了不少镜头的拍摄难题,在影片结尾的城市大战中,还有一辆汽车被“红蜘蛛”掀得横飞过整整一条街并撞入了街角建筑的三楼里,这一场景在拍摄的时候动用了适宜于高层建筑的重型高架吊车,用的是同样的手法。

  追车场景一直是迈克尔贝的强项,《绝地战警2》与《逃出克隆岛》中都有兼具高速与毁灭情节的追车场面,在这部影片中他依旧延续了自己的喜好。

  “观众们想看的变形金刚之间的搏斗,而不是他们的赛跑”看了他的提交的阶段拍摄方案之后,斯皮尔伯格不得不对他发出善意的提醒。迈克尔-贝这才在《变形金刚》的拍摄中稍有收敛,以使得这些场面不至于喧宾夺主、抢了机器人大战的风头。

  可即便是如此,他还是设计了不少追逐的场景。为了拍摄出追车的动感,现场特效组根据迈克尔-贝的意愿,专门设计制造了高速移动的摄影车。这些车在车顶安置了可以操控的摄影摇臂,还有超强的抗震装置,使得摄像机即使在跟随汽车以100英里每小时的高速行驶时,仍能平稳地自由移动、从各个角度拍下紧张刺激的追车画面。

  在拍摄“碎骨魔”追击“擎天柱”的场景时,有“碎骨魔”以他的机器长铲子“舀”住车辆乱扔的镜头,这很类似于《绝地战警2》中被铁链拖吊着的失控的汽车、以及《逃出克隆岛》中滚落的火车铁轮。

  为了拍摄出更身临其境的毁灭效果,迈克尔-贝和特效小组共同设计制造了拥有超高强度的“碰碰车”:那是一辆机身进行了超高强度钢管支架加固的汽车,安置在车头部位的摄像机也被严密保护,这样特技人员就可以驾驶着这个披着“盔甲”的家伙直接撞向那乱飞过来的汽车,而摄像头将分分毫不差地记录下冲撞的场面。林明阳虽然很怀疑迈克尔-贝如此沉迷于毁灭是否有意义,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大胆的想象。

  ————

  第179章捅破窗户纸

  “媒体上一直有人在打赌。”埃克斯饶有兴致的搅动着小勺,看着自己的咖啡在杯中匀速的旋转,慢条斯理的说:“一开始他们赌的是,你能坚持和迈克尔-贝合作多久?”

  “然后呢?”《变形金刚》的拍摄临近结束,日程安排非常的紧张,林明阳好不容易才从迈克尔-贝那里请到了半天假,他可不是为了来听埃克斯这堆无聊的“废话”的。

  “《变形金刚》不出意外应该会出续集,他们现在打赌你在续集里还会不会继续出现。”埃克斯看出了林明阳眼神中的不耐,但他说话依旧是慢悠悠的。“迈克尔-贝可是好莱坞有名的暴脾气,和他合作感觉如何?”

  “你不觉得作为我的经纪人,在影片都快要结束拍摄的时候,你才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些失职?”林明阳没好气的哼了一声,“我和他合作得很愉快”

  “好吧,我接受你的批评”埃克斯无奈的耸耸肩,“那你这段时间有什么收获吗?”

  “收获?”林明阳盯着埃克斯,“我的角色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陪衬,这部影片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变形金刚好不好?”

  “可你的身价要比它们的造价贵了多了”埃克斯呵呵一笑:“好吧,我承认你在这部影片里的角色没有太多可取之处,但迈克尔-贝在商业电影上的导演才华毋庸置疑,你难道就没有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林明阳撇撇嘴:“像迈克尔-贝这样追求大场面、极致特效的导演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电影的内涵表现得不够,在我看来,他的风格多少有些华而不实。”

  “可他将这种华而不实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而且观众们都愿意买账,这才是最重要的。”埃克斯摇摇头,他已经很久没有用这种说教式的语气和林明阳交谈了,但今天是一个例外。“没有斯皮尔伯格,就没有这部《变形金刚》,可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找迈克尔-贝而不是自己导演?”

  林明阳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迈克尔-贝擅长于这种动作片的拍摄。”

  “好莱坞说起对大场面的把握,有谁能够拍着胸膛说,他可以超越詹姆斯-卡梅隆?”埃克斯进一步问。

  “卡梅隆拍这个题材绝对会超支,如果交给他,梦工场不知要勒紧裤带过多少日子才能赚回投资。”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斯皮尔伯格自己也不是个省钱的料,那部《世界大战》尽管拍得妙趣横生,但也花了不少于2亿美元的制作费,梦工厂现在手头比较紧张。如果你手里抓着一个烫手的山芋,又舍不得丢,换了你会怎么做?”

  林明阳之前从来没有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如果是我,就把它扔给自己能够控制得住的人”

  “你和斯皮尔伯格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看来迈克尔-贝这个‘黑锅’背得并不冤枉,当然他现在也需要一部影片来翻身。从迈克尔-贝以往的风格来看,他天生是为拍《变形金刚》这种热血爆棚的电影而生的。最关键的是,迈克尔-贝知道怎么给这部影片省钱”

  “省钱?”林明阳一愣,迈克尔-贝在心目中怎么都不会和“省钱”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他知道以“电脑生成画面”为基础的视觉特效,花起钱来是个无底洞,但迈克尔-贝一直偏重于现场特效,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

  “你人就在剧组里,其实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够看出一些东西”埃克斯自然不会凭空冒出这些言论,虽然没有到过《变形金刚》的剧组,但是他认真的研究过迈克尔-贝之前的电影,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迈克尔-贝省钱的方式和他的摄影风格有关,你想想看,和詹姆斯-卡梅隆相比,你举得迈克尔-贝的真是一个追求细节的导演吗?”

  林明阳沉默不语,埃克斯自己给出了答案。

  “我看未必,他的以前执导的影片中,局部场景远远多过全景,表现细节的特写镜头则远远少于远景。这样一来,视觉特效动画部分的工作量就可以减少一大半。我相信《变形金刚》这部影片里的远景镜头会很多,数码建模也不用太精细到劳民伤财的程度,大概轮廓过得去就算了,观众们在心情的激动与镜头的闪动间,是绝对看不真切的。”

  “他的影片一向以快速剪切的闪动风格著称,这一点和詹姆斯-卡梅隆那种追求细节完美的导演有很大的不同,你只要回想一下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就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埃克斯不说,林明阳还不自己觉得,可经他这么一提醒,林明阳突然醒悟了过来,他看过几段已经剪辑完成的打斗镜头。最典型的是“大黄蜂”与“路障”的PK战,拍摄的时候,导演镜头一直都是对准着他,而本该是重头戏之一的“大黄蜂PK路障”则完全成为了他的表演的背景。

  考虑其中可能包含大型复杂的动态场景,以及“大黄蜂”发射“臂炮”和“路障”舞动“旋转刀轮”的精彩慢镜头,这在视觉特效成本上的节省可不是一点两点的。

  除了干脆不表现外之后,即使对于那些正在表现中的战斗场景,迈克尔贝也会利用他的手提摄像方式,看似身临其境、其实是偷懒怠工地“漏掉”某些大动态场景。例如在影片结尾的大战中,“眩晕”亮出“旋翼粉碎机”狂扫街道的场景,“毁灭者”在街心大显神威、疯狂倾泄子弹、炮弹、火箭弹的场景,可不到一秒钟,镜头一转就晃到表现美军士兵“艰苦奋战”的画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