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转世汉王 第七章 长乐宫宴(上)

《转世汉王》第七章 长乐宫宴(上)

作者:宜炫 字数:2685 书籍:转世汉王

  ------------------------------------------------

  这一章是为了更改梁王的称呼,今日真正更新为十六章(下)

  刘安走后,刘发越想越觉得不正常,这劣子今日变得忒不像他自己,别是中了什么魔怔,可话又说话来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魔怔让人中去。刘发可不似周妃那般心思简单,以为儿子长大了,心性改了。有人虽然长大之后秉性与少年时期大相径庭,但是也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似这般一昔之间大转弯的确实不合常理。

  刘发因唤过刘平:“平儿,你过来。”刘平依言过去,看父王狐疑之色,已经猜了七八分。刘发问道:“寡人见你近日言语殊不同于往昔,却是为何阿。”刘平问道:“父王指的是什么?”,刘发道:“本王见你先前顽劣异常,因此渐渐冷了管教你的心思。可看今日你应对淮南王一事,不说字字有理,却也不算进退失据。难不成你这几日得遇良师指点?可自出临湘,你便半步也未离开本王,因此本王问你为何”

  刘平当下把那准备好的一通说辞给搬了出来道:“儿子以前不肖,尽让父王母妃伤心失望,是做儿子的罪过。近来儿子看见父王母妃年纪渐长,儿子也并非是个全无心肝之人,心想若是再有负双亲期望,便真真猪狗不如。况其儿子也不是个笨人,这等迎来送往之道本就不比作学问,要实打实的下功夫,儿子自小看父王与郡内官宦交道,耳闻目睹,便依样画葫芦地学了几句,今日刚好派上用场。况且这次来长安,儿子一来为了开阔眼界,二来也不能随意辱了父王威名,因此来前让先生将我朝诸藩列侯的事情细讲了一遍给儿子听。儿子虽顽劣,却也不蠢阿,况且父王也叫他淮南王叔了,儿子这点应变还是有的。”话说到后来,语气里微带了三份撒娇的意味。

  刘发闻言,不但心头疑虑尽去,且暗自开始欢喜,想到,“寡人这儿子要论顽劣,自是国中一等一的人物,可要说笨,却也不然。寡人早年若是不如此放纵,他自己若是也能安心向学,岂会比别人家的子弟差,恐要胜上三份也未可知。这些年之所以一事无成,惹人厌弃,倒并不是因为他蠢笨如猪,实是因为他那个不务正业的浪荡性子。再说这迎来送往之道,确实不需学问,有过一两次也便清楚,况且吾儿不是蠢笨之人,平日里说话也机灵得很,这番既然下心思去讨教了皇室宗亲的掌故来,应对淮南王几句还是不成问题。”刘发终究从小溺爱此子,虽不满他顽劣行径,但对此子的聪明本性还是不曾否认,如果拿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孩子聪明,可就是不肯用功。但凡说这句话的父母,没有几个不是娇纵子女的。

  刘发如此一想,心下大宽,他本就宠爱这个幼子,近些年只是因为刘平忒不争气,冷了他的意,故此不满,今见此子初会藩王一等的人物就应对得当,倒比一直呆立在旁边,没说上几句整话的世子还要周全。心里一高兴,刘发也就不再深想,做父母的自是希望子孙有出息,至于如何出息起来的,倒多半懒得去管,只要不是偷来的就行。刘发勉励了刘平几句,天色渐暗,一行人车马劳顿一个月,便都早早歇下,一夜无话。

  次日中午,三人刚刚由临时拨派来的太监宫女们伺候着用过午膳。昨夜一夜安眠,路上的劳累缓解了不少,加上天气晴好,刘发便说要带二子去未央宫内转转,让尤其是头一次来的刘平见见汉宫气派,自己也顺便旧地重游一番,看看这些年有哪些改变。

  正打算出门,却只见一个执事太监一溜小跑到了殿外,扯着公鸭嗓喊道:“皇太后口谕。”刘发父子三人立刻整理衣冠,垂首趋步到殿外跪迎听宣。太监等他们跪停当了,继续扯着嗓子道:“皇太后口谕:后日便是圣上千秋之喜,今日藩王已泰半到齐。诸王久居封国,经年不得入朝,哀家不胜想念。特令已到京的诸王前往长乐宫,哀家略备筵席,款待诸王。”

  三人谢恩之后,刘发拉住宣旨的太监,先赏了他一块金子,再又问道:“这位公公,皇太后所宣的可是只有藩王,皇上御驾是否也移往长乐宫。”那位公公接了元宝,收于袖中,满脸堆笑,回道:“禀长沙王爷,皇太后所宣的,确实只有诸王,且只有到京的九位皇子。皇太后说了,这是家宴,就不必请那些支系王爷了,只是祖母与孙子们叙叙天伦。咱家也没听说皇上会驾临,且皇上虽然千秋之喜在即,这几日却也不得轻闲,想必是不会驾临。只皇太后和后宫娘娘们出席。”刘发谢道:“有劳公公了。”

  刘平闻言走上前,又问道:“公公可知梁王叔祖是否也在邀请之列?”这位公公见得刘平气宇不凡,赶忙堆笑道:“小王爷有所不知,梁王自去年染病,一直时好时坏,年初已派国相拜见过太后,说久病之躯实在不堪远行,今年圣上千秋,便不能前来贺拜了,梁王爷还特地为此上了个告罪的折子。”刘平哦了一声,笑道:“有劳公公。”说完又是一块金子递了过去。这位太监笑得下巴都快掉了下来,谁承想宣旨能宣出两块金子来,这长沙王倒是阔绰大方之人啊,因此千恩万谢地回去了。

  刘平回到殿内,不禁一阵激动,自己的雄心壮志,总算是要迈出第一步了。相比窦太后而言,昨日的淮南王根本算不得什么。这位老祖宗说得夸张一点,是半个汉朝的实际当家人,景帝懦弱,母后的意见十分看重,且窦氏外戚势力庞大,为侯者不在少数,为首的便有魏其侯窦婴。

  刘平稍整心绪,随着父王一路往长乐宫行去。长乐宫汉初为正宫,此时却已是太后寝宫,因在未央宫之东,位于长安城东南,因此也称东宫。

  到得东宫,见得此处景色,虽然也有皇家威严气象,却四处可见参天巨木。宫殿错落有致,虽然建成已有近六十年,却大多粉饰一新,可见景帝孝心,着意翻修母后居住之所。在宫内一路走来,竟然还能听见鸟啼之声。与大气磅礴,宫殿巍峨的未央宫比起来,这里倒确实更适合太后颐养天年。

  引路的太监过各殿之门而不入,一路引着刘发父子三人向长乐宫西边的园林里走去。进得园林而来,更是闻得阵阵鸟鸣,园中似有水流经过,水声潺潺。再往里行,赫然眼前一座高大的凉棚搭建在林中空地之上,凉棚下已经端坐着几位皇子。席位上首,跪坐着一群妇人,脸上敷得雪白,双唇上点的朱红鲜艳直似要滴血,广袖宫服拖曳在地,华丽端庄,头上插着或金或玉的诸多头饰,神态娇媚,众星捧月一般的簇拥着上首正中间坐着的一个盲老太太。这位盲老太太便是文帝皇后,景帝生母,窦氏一门的老祖宗,窦太后。

  这些坐着的人见刘发一行三人走过来,底下跪坐的五王都站起身,这群后妃们却只扫了一眼,只有唐姬一人盯着刘发看,眼睛转了转又盯在两位小王爷的身上,面露喜色,难以自禁。

  窦太后听见旁边众王一阵忙乱,知道又有皇子到来,因止住与众姬的闲谈,问道:“这又是哪位王爷到了阿?”,刘发闻言,赶忙抢上两步,跪在席上,恭敬道:“长沙王刘发拜见皇祖母,皇祖母千岁。”窦太后哦了一说,沉默了片刻,又说:“见过你母亲没有啊?”,刘发赶忙答道:“昨日已拜见过母亲。”窦太后又哦了一声,再无话,转而又与众姬说话。

  刘平看在眼里,知道父王并非窦太后宠爱的孙子之一,因此言语之间没有多少欣喜,问了两问便再无下文,此番若是梁王到了,这瞎老太后还不得爬起来握住手就说个没完。刘平暗叹一声道,父亲这些年倒是难过了,帝王之家的情意比寻常人家可差得太多了。

  刘平壮起胆子,拉着哥哥刘庸,二人趋前跪拜道:“长沙王世子(次子)刘庸(刘平)叩见皇曾祖母,老祖宗千秋。”窦太后听言,口中话也不停,只一抬手。二子也只得再拜一次,起身退了下来。刘平心想,这瞎老太太,怎么恁地冷淡,说是与孙子们叙旧,怎么来了却只管和后面那堆后宫娘娘们闲扯。

  正思量着,远处一位太监发一声喊,道:“长公主到”。远远地一个妇人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叫道:“娘,您老人家怎么总喜欢把筵席摆在这园子里,这天气才暖了几日,当心受风!”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待人行到眼前,却是一个衣着华丽犹胜后宫众位娘娘的中年贵妇,仪态万方之下却又透着泼辣,这便是窦太后的女儿,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