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传奇1997 第二百二十八章 筹备粮草,积极备战

《传奇1997》第二百二十八章 筹备粮草,积极备战

作者:狂花非叶 字数:3419 书籍:传奇1997

  在老黄正下决心,准备凭借家电连锁霸主地位,给隋波一个下马威的同时。

  在与位于东三环霄云路的鹏润大厦,距离不过短短15公里的中关村水木科技园。

  易趣大厦,顶层,CEO办公室中。

  几乎和老黄一样的姿势,坐在那里喝茶的隋波,心中所想的,却比老黄要深远的多!

  让易趣在2004年就杀入家电市场,这是前世从未有过的“创举”……

  是冒险,还是机会?

  他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和全局,去更认真的思考。

  首先,要从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零售产业的状况、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发展速度……

  多个方面去综合分析。

  从2001年到现在,甚至以后的十年中:

  中国经济一直都将保持稳健的增长和良好发展态势;

  消费品市场也保持平稳增长,居民的收入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旺盛;

  从数据上看:

  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4.3万亿,居民消费水平是3887元。

  而到了200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5.9万亿和5032元,增长速度很快!

  而从占比情况来看,

  无论是号称连锁渠道巨头的百联、国美;还是电子商务巨头的易趣……

  数百亿的营业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的占比,都非常小。

  这说明,谁也没有一手遮天的能力!

  中国的零售市场,真正服务于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还是那些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数以百万计的小卖部、小商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的国美,看似像个“猛虎”,其实也不算什么……

  至于电子商务,

  由于在前世时,京东和淘宝都是在2003年,才刚刚创立和起步,数据上参考意义不大。

  毕竟现在的易趣,已经扎根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近6年的时间了!

  6年的积累,6年的布局。

  如果单纯从数据上看,

  易趣现在无论是体量,还是在仓储、物流等配套资源上的布局,都几乎相当于2010-2012年年的京东!

  当然,现在一方面,互联网用户规模还较小。

  08年的时候,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2.4亿,而现在才刚刚1亿左右……

  另一方面,国家的基建还是差一些。

  毕竟金融危机后,国家09年的4万亿投入,在交通、基建方面,还是从客观上对电商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动作用。

  但从居民的消费水平(或者说需求)来看,这个市场已经足够大了!

  可以拿前世电商爆发的2008年来对比。

  2008年的电子商务是什么水平呢?

  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时间,淘宝做到了1000亿的交易额!

  而后又过了短短五年,2013年,淘宝冲到了1万亿……

  再看京东,从2008年到2012年,京东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3.2亿元、40亿元、102亿元、210亿元、600亿元!

  这光是从互联网用户增长的角度,是说不通的!

  真正的原因,是在大量的“烧钱”投入下。

  京东的仓储、物流配送等配套设施,开始能够支撑用户的消费转移了!

  没错,用户的消费需求,其实早就存在。

  只是从线下,更多的转移到了线上!

  这一点,也可以从现在易趣的发展中证明:

  2004年,易趣的交易总额(GMV)即将可能突破100亿。

  这可是前世时,京东2010年的水平,淘宝2006年的水平(169亿)。

  所以,易趣的电子商务业务,在现在其实是具备和国美等线下渠道对抗,足够的竞争力的!

  只是现在无论是用户,还是那些传统的制造业厂商,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而为什么,易趣能做到这一点呢?

  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中国传统零售业的羸弱。

  在欧美国家,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基本上是锦上添花,往往是成熟的线下巨头的另外一个营销渠道而已。

  当然,亚马逊是个特例。

  但在中国,电子商务的角色十分奇妙……

  中国没有沃尔玛、希尔斯或者塔吉特这样的全国性连锁零售商(百联等商超都是区域性的,而国美、苏宁等连锁都是现在刚刚起步,并仅在家电和3C领域)。

  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疆域辽阔,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不够长。

  离开大城市后,物流等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乡镇、农村居民基本无法享受现代零售体系的便利。

  用一个数据就可直观理解,商场覆盖率:

  法国每百万人平均有25家商场;美国近10家;韩国超过5家。

  而中国,每百万人平均只有1家……

  中国的零售整合率(总交易额前20名零售商的占比)只有13%,而欧美国家超过了50%。

  所以,多年来的传统零售业,无法真正让消费者满意。

  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因此,出现后就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换言之,

  中国现在这1亿网络用户,潜在的消费需求,其实还没有被完全唤起!

  2008年时,2.4亿用户,就能够产生超过1500亿的交易额……

  那么,2004年的现在。

  1亿用户(现在用户基本上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更高),至少也应该产生500-600亿的电子商务交易额!

  易趣这次通过“十亿补贴”、“50亿订单”、“618大促”。

  最终的核心目标,

  其实并不是打卓越、打当当,或者说打国美……

  而是要唤起现有互联网用户的电子消费习惯,激发他们的消费需求!

  这才是对于易趣而言,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前世,

  曾亲眼目睹阿里、京东,甚至拼多多等电商一路崛起的隋波。

  拥有着比现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更远的目光,和更坚定的信心!

  电商平台所具备的优势,和发展的步伐。

  是那些传统零售连锁企业们,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的!

  …………

  隋波想定之后,做了决断。

  干!

  不仅要干,还要干的漂亮!

  要多管齐下,一次就攻下山头!

  每逢大战,必先筹备粮草,整顿军备……

  虽然说易趣现在账上还有7亿多美金的现金储备。

  而且这50亿的订单中,除了格力的10亿,是真金白银花出去了。

  其他40亿都是定金+账期的方式,完全可以靠销售回款。

  但与此同时,

  物流人员、仓库(大家电仓)、交通工具(车辆)等投资额也很大,而且还要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技术方面还要大规模增加服务器(服务器3年折旧,投资规模很大)。

  还是要再多募集一些资金来备战。

  进入2004年后,随着易趣业绩不断增长,易趣的股价也水涨船高。

  到2004年5月的现在,易趣的股价已经达到了152.65美元。

  由于易趣的总股本并不多,在之前增发了1000万股后,总股本才刚刚9320万股(ADS)。

  外面的流通股少,股价偏高,交易量不够活跃,也影响了易趣股价的进一步提升。

  隋波想,干脆进行一次拆股,然后再增发一次。

  这样,一方面能拉动股价,另一方面,也能募集到足够的弹药了!

  内部准备“618大促”的各项工作,宋健、李欣、黄海、王峰、张勇等人,就可以全权负责。

  而外部的工作,就是隋波和张奕的了。

  他找来张奕,商量了两件事:

  第一,易趣的拆股和增发计划。

  第二,投资或者收购永乐、大中等线下家电连锁企业的计划。

  张奕已经习惯了,隋波各种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

  而且自从转任CSO,负责筹建战略发展部和投资并购部后,他也想搞几个大项目。

  而线下渠道的收购,显然是高难度的项目!

  很和他的胃口。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投行,高盛有着丰富的在国内私募股权投资的经验。

  在来易趣之前,张奕本来就是高盛亚太区里,主管操作对内地传统企业投资和并购重组业务的董事总经理,这一套东西他最拿手。

  怎么谈判,怎么估值,怎么通过商务部的审批……,他都门清。

  当下就有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波总,如果按照你的想法,我也建议,首先把目标放在永乐。

  第一,永乐是排名第三的家电连锁企业,业绩出色,运营水平高,基本面更好。

  第二,永乐对扩张的欲望更强烈,对资金的需求也更迫切,有利于我们进入。

  同时,永乐主要的门店都在江浙沪区域。

  我认为作为补充,还可以在华北、西南、西北等区域,投资或者收购一些小的零售连锁企业。

  据我了解,现在随着国美和苏宁等公司的扩张压迫,这些区域性的小型零售连锁企业,经营压力都很大,有一些被国美收购了,有一些也在联盟联合,准备结阵对抗国美。

  我们投资进去,做一些线上线下的合作,同时也能帮他们对抗那些巨头,他们肯定是欢迎的。

  我们现在既然准备和国美对上了。

  并购战线也是一条战线,可以打乱他们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节奏,从侧面策应线上渠道。”

  隋波点点头:

  “这块我了解的不多,你可以做个具体的方案给我。

  如果有好的目标,我觉得可以做!”

  随后他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Joe,我听说亚马逊现在正在准备学沃尔玛,搞自有品牌的产品。

  你觉得,如果收购一些国内或者国际的二三线家电品牌,以自有品牌的方式,在线上销售,这个策略怎么样?”

  张奕琢磨了一下:

  “难度比较高!

  主要是这就涉及到具体的生产制造和运营了,这方面我们没有经验……

  另外,这也需要易趣品牌建立足够的用户认知和信任度。

  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达到目的的……

  我的建议,暂时不要太冒进,咱们一步步慢慢来!”

  隋波一想也是,

  这和收购渠道还不是一回事,线下零售连锁和电商,还都属于零售业。

  而涉及到实体经济和生产制造,的确比较复杂。

  易趣体系内,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才和基因。

  “行,这件事我们都再想想……,不过我觉得,未来这也是电商平台一个发展的方向。”

  张奕点头:“是的,沃尔玛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他安慰隋波道:

  “波总,沃尔玛已经成立40多年了,易趣才刚刚成立6年,我们还需要时间。”

  隋波点头应是。

  是啊,不要急,稳扎稳打。

  现在才2004年,一切都来得及……

  …………

  美国东部时间5月10日9:30(帝都时间5月10日21:30)消息,

  易趣(Nasdaq:EACH)今日正式执行3:1拆股计划。

  将美国存托凭证(ADS)与普通股的兑换比率由3:1调整为1:1。

  由原来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相当于3股普通股,变更为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相当于1股普通股。

  调整完成之后,易趣的普通股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当时开盘,易趣股报价55.38美元,复权后较昨日收盘价上涨5.73%。拆股前,该股收报156.9美元。

  易趣CFO吴敏对此次拆股计划称:

  “ADS比率调整,显示了我们向最广大投资者提供购买机会的承诺和提升易趣股票流动性的决心。

  随后,易趣还公布了一项于近期(不晚于2004年6月30日)增发1000万股新股的股票增发计划。

  并称,此次增发计划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提升易趣在中国零售及电子商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这一说法,结合最近易趣在国内的“618大促”计划,以及一连串高达“50亿”的大订单。

  尤其是措辞中的“中国零售市场”字样,也让外界浮想联翩。

  这次拆股后,

  隋波手中持有的易趣股票,也由之前的40,387,600股ADS,增加到了1,211,62,800股,持股市值超过66亿美元。

  隋波悄然在市场上抛售了500万股,套现了2.75亿美元。

  此次套现后,隋波通过d,依然持有易趣42.36%的股票(其中B类股9429.6万股,A类股2685.48万股)。

  这样,通过拆股、增发和套现。

  易趣的现金储备增加到了12亿美元,隋波手中持有的现金也有9.65亿美元之多!(之前抛售网易股票的5.1亿+这次套现的2.75亿+之前套现到现在剩下的1.8亿)

  接近180亿RMB的现金在手,隋波可谓是粮草充足!

  接下来,就好好在国内的家电零售连锁市场,玩一把大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