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诸夏当大王 第九百二十二章代表广大百姓利益!

《我在诸夏当大王》第九百二十二章代表广大百姓利益!

作者:六戏 字数:2072 书籍:我在诸夏当大王

  第九百二十二章代表广大百姓利益!

  无论是战争还是开荒,粮食为先。

  熙国作为南荒大粮仓,一国产出的粮食抵得上半个南荒诸国,夏粮一上市,位于南蛮之地开荒建国的中土各大帝族纷纷赶往熙国买粮。

  有了买了期粮,这时候合约到期就能来熙都交割粮食,有的则是求购现粮,在这其中,不乏各大帝族神裔的领军人物。

  按理说,姚云得要出面接见一番各大帝族神裔领军人物,这些人日后大有可能成为一路诸侯,提前结交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可惜,姚云念头通达,心神之力得以升华,炼气修为水涨船高,节节攀升,大有突破的架势,所以姚云干脆闭门不出,专心修炼,就连帝子启、姜无虚、公孙武这等顶级帝族神裔领军人物都没有搭理,而是让孙沐月等一众熙国官吏出面。

  让熙国官吏接待各大帝族领军人物,不过在这特殊时期,有粮就是了不起,有粮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姚云没有出面招待任何帝族神裔领军人物,各大帝族不仅没有意见,反而乐的姚云不出面,到时候大家也能公平竞争抢粮食。

  当然,姚云也不是一心沉醉于修炼,不管政事,事实上,每过几天苏沐月都会向姚云汇报国中要事,其中就提及南荒粮食问题。

  随着中土各大帝族驻扎南蛮,开荒建城,大有经营稳固,完全吃下地盘的意思,南蛮诸国那边也急了,不仅派出的蜮妖大军数目激增,在双方边境屡有中小规模局部冲突爆发,战争不断。

  战争是非常消耗粮食的。

  尤其是诸夏多为精锐之师,一旦开启阵法,整支精锐之师实力虽说大增,可是将士们自身消耗极大,炼气士还好,炼气修行就能补回来,可是对于普通甲士来说,吃食进补是唯一的途径。

  一旦粮食跟不上,短期还好,一旦长期持久作战,军队战斗力直线下滑不说,许多将士往往会因为身体亏损而英年早逝,埋骨青山。

  也正因为如此,在战争第一线抵御南蛮诸国反扑的中土帝族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没事也想多囤一点,以防不备之需。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能力,姚云很理解中土各大帝族大肆屯粮的行为,不过若是让他毫不保留地大肆出售粮食他也办不到。

  熙国也是南荒一路诸侯,也是开疆拓土的主力之一,为了在接下来波诡云谲的局势中稳的住,熙国自身也得储备大量粮食,不可能完全满足中土帝族神裔的粮食需求。

  需求大于产量,这也导致南荒各地粮食价格居高不下,时至今日,不少帝族神裔已经开始大肆典当宝物、抵押贷款来筹集资金,购买粮食。

  总体而言,在这场抢粮大战中,总有人没法如愿买到足够的粮食,总有人因此会在这场开疆拓土的长跑中渐渐掉队!

  这就是拼底蕴、拼势力的过程,真正投机取巧在这莽荒之地开疆拓土的帝族神裔寥寥无几,大多数崭露头角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后盾。

  姚云也曾想过借机将红薯推广出去,在这缺粮之际推出这种高产的粮食无疑是天降甘露,中土各大帝族必然会极其乐意尝试耕种红薯。

  高产、抗贫瘠,产量稳定,沙地也能耕种.....一旦中土帝族神裔试过之后,得知了红薯的优势,一个个必然将其视作天降珍宝,大肆推广。

  只要南荒的中土帝族神裔耕种了红薯,不出意外,中土各大诸侯国也会纷纷效仿,大肆推广红薯。

  可以说,只要姚云开口大肆推广红薯,那么红薯很快就能在大肆推广开来。

  这个想法一出,姚云有一丝丝心动,不过很快他又摇头否决了。

  眼下的确南荒各国、各大地区都缺粮,的确是推广红薯的好机会,可是若真这么做了,貌似熙国有些吃亏,太便宜中土各大帝族神裔了。

  如今南荒各国、各大地区缺粮,粮价飞涨,这对中土各大帝族神裔来说压力很大,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对于产量大户的熙国来说却是极好的利好,熙国百姓们从中获利颇丰,每次新粮上市,熙国百姓们赚的盆满钵满。

  若是这时候姚云推出了高产的红薯,帮助的是中土各大帝族神裔,坑的却是自己国家的百姓。

  在天地为证之下,姚云与旱魃娘娘寻来红薯、推广红薯的功劳跑不掉,来日一番发生灾难,红薯救济天下保命,他们两必然降下天地功德。

  到时候唯一大受损失的只有熙国百姓以及南荒诸国。

  为了中土各大帝族而让熙国百姓大受损失?

  姚云深知自己的“根本”不是诸夏一方诸侯,也不是一方方伯的名头,而是千千万万的熙国百姓,失去了人心,他就真正输掉了一切。

  他始终代表最广大熙国百姓的根本利益,他不可能为了外人而做出伤害熙国百姓利益的事,更不可能做出用热脸贴中土帝族的冷屁股的事情来。

  这时候大规模向熙国以外推出红薯,利人损己,得不偿失,中土各大帝族也许很感激他这个傻子,但是绝对不会报答他。

  相反,若是姚云辜负了熙国百姓的信任,得罪了南荒诸国,违背了南方方伯的职责,前些年姚云在南荒所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因此葬送,影响力大跌。

  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一家人受了火灾,家中主人对好心提前预警火灾的人不屑一顾,对及时告知火灾的人感激涕零,对参与救灾的人大肆款待报答。

  提前预警的人按理说最应该感谢,可惜往往不如人愿。

  姚云要下大肆推广红薯,防范于未然,那就会成为一个“预警人”,的的确确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不过很有可能不会得到太多的感激,到时候发生灾难,红薯济世,说不定各方百姓感激的不是姚云,而是当地大力推广红薯的封君。

  由此可见一般。

  姚云不算是一个看重虚名的人,不过他绝对不喜欢为他人做嫁衣。

  红薯固然要推广,但是推广的时机很微妙,不能早,也不能晚,需要恰到好处,需要得到时机。

  眼下熙国红薯虽说火爆,不过目前民间未能种植,还掌握在熙国国有产业名下,外界对红薯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红薯是一种香甜可口的美食,目前还属于“奢侈品”,外界谁也不知道红薯这么高产,不知道红薯抗旱抗贫瘠,不知道红薯的种种优势......

  姚云也不打算改变,目前最好的情况就是在熙国国内推广红薯,先由熙国国有粮庄、王宫府库名下的地盘里规模种植红薯,储备足够的红薯良种,静静等候大规模推广红薯的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