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明月 第222章 刑不上士大夫

《大宋明月》第222章 刑不上士大夫

作者:湘南笑笑生 字数:2758 书籍:大宋明月

  大宋明月

  一脸懵逼的杜公才,缓缓的睁开眼来,便见得蒋和弃刀于地,恭恭敬敬的朝赵皓行礼,而赵皓则满脸肃然的向前将蒋和扶起。

  “启禀指挥使大人,洛阳兵马都监杨进,意图率众谋反,已被下官斩杀,幸不负大人重托!”

  大厅内原本欣喜若狂的京西官员们,眼见得蒋和朝赵皓一拜,尚未反应过来,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此刻再听到蒋和的禀报,终于逐渐醒悟过来。

  噗噜噜~

  只见蒋和将手中的那颗滴血的人头往地上一掼,那人头便滴溜溜的在地上打滚,惊得众人魂飞魄散。

  “是杨都监的人头!”有人惊叫起来。

  众人定眼一看,那人头不是杨进又是谁?

  刹那间,京西众官员纷纷变色,原本欣喜到了极点,此刻又如同从峰顶掉入地窖一般,一个个脸上的神色变得煞白煞白。

  形势变化的太快,快得令他们如同在梦中一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蒋和,你以下犯上,擅杀上官,其罪当诛!”

  此刻,经历大喜和大悲转换的杨宇,终于反应了过来,眼见得自己的唯一宝贝儿子的头颅就在地上打滚,瞬间如同猛兽一般发狂起来,一边指着蒋和怒吼,一边便要冲过来拼命,奈何被身旁的侍从紧紧的拉住。

  赵皓大笑:“蒋和奉本侯之命,平叛杀贼,功莫大焉,何罪之有?且不说叛乱事大,可事急从权,本侯手持官家亲赐之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蒋和奉本侯之命诛杀逆贼,又有何不可?来人,全部拿下!”

  “喏!”

  众锦衣卫齐声应诺,提刀向前。

  杜公才此刻终于明白过来,眼见大势已去,双眼变得通红,嘶声吼道:“拼了,杀!”

  话音未落,身旁立即又十数名亡命之徒提刀奔出,朝锦衣卫扑杀而来。

  最先一名黑衣大汉,身高八尺,体壮如熊一般,手持一口大戒刀,一个虎吼,便朝身前的锦衣卫扑去。

  咻咻咻~

  一连三道寒光激射而出,不等那大汉近身,胸口、喉部和眉心便分别各中了一枝弩箭,那黑衣大汉身子晃了几下,便如同半截黑塔一般轰然倒下。

  咻咻咻~

  数十道弩箭连绵不绝射出,如同流星一般向那些意图顽抗的悍徒们,只听噗噗的箭镞透入骨肉的声音不绝于耳,那十数名亡命之徒纷纷倒地。

  余下两人,一个被蒋和一刀劈倒,另外一人被几个厢军一阵乱刀乱枪捅成了筛子。

  不过一个照面之间,大厅之内便是血流满地,那些看似强横的亡命之徒,欺负普通百姓还凑活,在锦衣卫面前不堪一击。

  当啷当啷~

  大厅之内的长刀短剑扔了一地,那些强横的大汉们纷纷举手投降,他们虽然一向凶狠,却懂得惜命,今日之事,他们并没甚么大罪,最多关些时日便可放出,犯不上为了一点薪酬去搏命。

  哈哈哈~

  在对面的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大笑,随即昂然走出一人,走到众锦衣卫之前,伸出双手,高声道:“上锁罢,本官倒想看看寿安侯就凭一本杜公才个人所杜撰的账本,如何给本官定罪!”

  众人定眼一看,正是提刑司张越。

  赵皓冷眼望了一下此人,淡淡一笑,厉声喝道:“全部拿下,不从者立诛无赦!”

  众锦衣卫纷纷拿出早已备好的镣铐锁链,上前拿人,不一会,将百余人呼啦啦的全部锁了起来。

  上百名白日里还威风凛凛的父母官,此刻全部像斗败了的公鸡般,纷纷垂下了头,唯独那张越似乎豁出去了一般,依旧高昂着头,又转过身来,冷冷的瞪着赵皓。

  “下官乃崇宁四年一甲进士及第第九名,据下官所知,寿安侯虽膳诗词书画,却绝少熟读经书律例,且虽为三品大员,却为官不过一年,故此下官不得不提醒寿安侯,自古礼法有云,刑不上士大夫,我朝太祖更是明令: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还请寿安侯记之,慎之!”

  刑不上士大夫,自西周而始,这一古老的法律原则始终得到了普遍遵循,尽管在一些特定时期,这种遵守并不严格,但是无论在治国理论还是在法律实践中,宋代均始终严格遵循着“刑不上大夫”这一基本法律原则。

  据《宋史•苏颂传》记载,北宋熙宁二年,金州知州张仲宣因贪赃枉法而被判死刑,司法官对其处以脊杖刑和黥刑,然后发配海岛。审刑院知院事苏颂听闻此案后,向宋神宗上奏说,古代刑不上大夫,张仲宣官居五品,如果对其处以黥刑,并令其与徒隶为伍,即使他这个人不值得怜悯,但仍然处罚过重,因为这使大夫的名誉受到了污辱。宋神宗认为有道理,于是免除了张仲宣的杖刑和黥刑,将其流放贺州。此后针对官吏不适用杖黥法,成为宋朝固定的法律制度。这是对“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制度化。

  正因为有宋一朝对士大夫的极其优待,号称天子与士大夫共享天下,这才造成了士大夫们贪赃枉法、争权夺利到了极致。反正再怎么犯罪,最多也不过发配边疆,既不会受到酷刑,也不会被判死刑,犯罪成本太低,造成了京西北路官员此次灾粮贪墨之案形成窝案。

  理论上,张越是有恃无恐的。毕竟那账本是由向能记载,杜公才签名确认,其他人并未有真凭实据被抓到,他完全可以不认可杜公才那本账本。赵皓虽已将这一干人全部抓起,又能如何?不能严刑逼供,他张越闭起嘴巴装哑巴,赵皓又如何定罪?

  ……

  一夜之间,整个京西之地的重要官员被抓了七八成,梁园抓了足足96人,此外那些心虚不敢赴宴的贪官们,早已被锦衣卫盯上,照样法网难逃,又被抓了13人,如此一来洛阳府的大牢里挤满了七品以上的“父母官”。

  消息传出去,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一时间洛阳城内的百姓张灯结彩,载歌载舞,更有人敲锣打鼓的往钦差行辕送匾以示敬仰。

  只是,人抓得是爽快,但是后续的处置却成了赵皓的难题。

  除了杜公才人证、物证俱在,无需审问即可定罪,其他人皆不认罪。若想让其认罪,则必须刑讯。但是宋朝的刑讯却限制得很严格。按照《宋刑统》规定,符合议、请、减的人员不得刑讯,减就包括七品以上官员,在宋朝基本上品官不得使用刑讯,不管他是不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

  其次,就算这些官员们认罪,像首恶杜公才赵皓完全可凭尚方宝剑斩立决,但其中包括杜公才仅十一人不是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余者都只能押送到京师听后刑部发落,京师刑部由蔡京和杨戬等人把控,无异于放虎归山,一切将不在赵皓的掌控之中,基本上就等于白忙一场,叫赵皓又如何甘心?

  钦差行辕,残灯如豆,赵皓正对着灯火出神,眉头紧缩。

  一道白影轻轻的走了进来,赵皓回头看了一眼,见得是方百花,又继续对着灯火发呆。

  方百花轻轻的坐到他身旁,自顾自的拿起桌上的酒壶,倒了一杯酒,咕嘟咕嘟的一饮而尽,这才望着赵皓那白皙的脸庞,娇笑道:“公子魂不守舍的,莫非想自家小娘子了?”

  赵皓朝她翻了个白眼,冷声问道:“可有人招了?”

  方百花脸上顿时晴转多云,怒声道:“这群王八羔子,一个个喊冤,没一个肯从实招来的,公子又不许用刑,都快气死老娘了!”

  赵皓无奈摇头道:“不是本侯不许用刑,而是按律不得用刑。若是一两人倒也罢了,官家哪里强词夺理一番也就过了。如今一百多号品官,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惊动官家。届时不等本侯动手,官家一道旨意下来,让本侯将这班贪官污吏送入京城受审发落,届时蔡京等人运作一番,本侯便是前功尽弃,何以向那无数冤魂交代?”

  方百花冷笑道:“京西北路的品官被你一锅端,如今许多州县紧靠胥吏和锦衣卫维持秩序,你又能支撑多久?洛阳到京师若快马加急,不过三日路程,风声一旦传到京师,蔡京和杨戬等人,乃至整个宗正会,包括燕王将全部出动,届时又岂会在公子掌控之中?不若快刀斩乱麻,咔嚓……”

  方百花狠狠的做了个砍的姿势。

  “不可!”

  话音未落,门口便传来一声断喝。

  赵皓回头望去,却见得是徐处仁走了进来。徐处仁、方百花和武松三人皆经赵皓特许可不经通报而入,故此径直进了赵皓的书房,刚好听到方百花那一通狠话。

  徐处仁怒声道:“我朝律例极其优待士大夫及品官,尤其是不得擅杀士大夫,乃太祖誓杯遗训,更不可逆。若是公子不遵太祖遗训,不遵律例,不但圣宠必失,更将被千夫所指,世人唾骂……公子如今乃天下所望,更须慎言慎行,岂可如此鲁莽?姑娘此策,实乃欲陷公子于万劫不复之地,万万不可!”

  方百花被徐处仁这一通呵斥,一言不发,只是深深的望了赵皓一眼,然后告退而出。

  赵皓望着方百花离去的背影,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