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第三百一十七章 基础建材的生产

《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第三百一十七章 基础建材的生产

作者:抱歉走错门了 字数:2737 书籍: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在回到梁山之后,花荣就将赤须龙费保和卷毛虎倪云,瘦脸熊狄成和扬子蛟卜青新组建的两营水军派到了倭国那里,协助阮小五防守巡视那里,顺便也是让他们在守卫任务中练练兵。

  回山之后花荣确实是闲了几天。调度百姓转移到海外的事情有萧嘉穗安排着,其它各州的事物也有闻焕章帮着处理。他就是陪着怀胎七个月的夫人崔娟好好的在山寨周围转了转,放松放松心情。

  本来崔娟怀孕了,就想要给花荣再纳一房妻妾的。毕竟势力大了,将来当真成事了,作为人主,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的。只是花荣说不急,等她生下孩子再说!这让崔娟心里很是欣喜,没有一个女子被丈夫用心呵护,还会不满意的。她也是知道,自己的夫君这是不想让自己多想。

  也就是闲了三天,京东这里还有很多花荣不满意的地方,要慢慢的改变。

  首先就是道路,怎么说呢,大宋所修的官道已经是不错的了。可谓是:“路平如砥直如弦,官柳千株拂翠烟。玉勒金镳天下骏,急于奔电更加鞭。”和之前各代的对比要强不少。只是和花荣心目中的水泥平滑大路还是有些差距的。不过这是一个大工程,就是要弄,也只能慢慢的来。

  想要修建水泥路,最主要的就是先将水泥弄出来。配方花荣随时能换出来,只要多试验几次肯定就能成功。只是生产水泥的选址上要仔细斟酌一下。

  水泥厂肯定不能建在梁山上的,运送原料不方便不说,就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严重的。好在东平府下的中都县就有一处石灰石矿还伴生这粘土资源。隔着梁山也是不远,已经探明了有一段时间了,只是还没有开采。花荣立刻叫上亲卫营与公孙胜和工程营研究人员,年纪不大的刘慧娘也是在列。

  说起刘慧娘来,真的是一个天才,花荣去倭国之前丢给他数学和物理基础都是自学学完了。比自家媳妇的数学天赋还好,操作实践能力也不错,花荣是打算全力培养她的。

  中都县,汶上村,石灰石矿处。

  “就在这里修建一座烧制石灰石的窑炉!”花荣带人在矿上转了一圈后指着一处地方吩咐道。至于会不会建是不用担心的,古人的智慧也是很高的,而且烧制石灰石早在先秦之时就开始了。只是单纯的建一座窑并不存在什么难度,也没什么技术壁垒,几天之内就能建起一座来使用。

  在工程营开足马力全力工作的时候,花荣也没有闲着,烧制水泥是需要高温的,用原本的木炭柴火来作燃料是不可能达到那种温度的,好在梁山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运用煤炭了,并不缺少这种资源。下令就近运来一些并不用费什么事,而且近处的兖州就有煤矿,很方便。不过单用煤炭温度可能也达不到。现在助燃主要就是靠氧气助燃,设备也没什么稀奇的,就是气囊鼓风,效率不怎么样。

  花荣作为开挂的存在,肯定是看不上这种效率地下的东西的,结合现在的技术能力,能做出来最先进的也就是明代时才出现的鼓风箱了。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将图纸兑换了出来。招来几个木匠就是开干。这东西看着不怎么样,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全木制制作的鼓风箱,多达十七个结构部位,要是没有图纸,要工匠自己摸索的话,根本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完成的。

  不过有了花荣提供的图纸,就容易很多了。建造窑炉时,刘慧娘只是看了看,并没有参与。可是等到看到花荣拿出风箱图纸的时候,眼睛就亮了。你能想象一个大家闺秀,拿着一个锯子在那呼哧呼哧的锯木板,而且做工的时候比那些专业的工匠都要迅速的场景么?要知道梁山这些工匠都是当初汴梁城中出来的,技术那是非常娴熟的。

  花荣闲着也是带着焦挺吕方在做一个,想要看看自己能不能成功做出一个成品来,给他们做样品,毕竟他前世小时候可是看见过成品的,而且还拆开过。现在照着图纸作一个没什么难的。

  在他想来,自己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肯定会比古人做的快的,而且各种工具用的也是特制的。不过想法是好的,现实么,不提也罢!他们三个人做一个还没有人家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快。而且对于花荣好意递过来的钉子嗤之以鼻,人家表示早就学会了榫卯结构,不用钉子这种东西。

  要不就说她有天赋呢,刘慧娘半天的时间就做好了,精美方正,就是一个标准的风箱,做完试着拉了一下,确实比原本用的气鼓囊好好的多,省力还风大。

  旁边看着的公孙胜笑着道:“刘姑娘真的是聪慧异常啊,学什么东西都是很快,老道看着都想收她为徒了。”

  花荣听了赶紧打断道:“道长还是赶快熄了这个心思吧。这可是我们要全力培养的天才,我可不舍得让他跟你学那些招摇撞骗的本事,有什么用。”

  公孙胜急了道:“怎么没用?不说别的,就说看天象,咱们这里有哪个人能比我看的好?”

  “是是是,道长看天气变化的本事确实厉害,可也就这点好处了,那些炼毒丹的本事还是别显摆了。”花荣道。

  “什么毒丹,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是仙丹!”公孙胜反驳道。

  “仙丹?那怎么没见过道长自己吃过?”花荣笑道。

  公孙胜道:“谁说我没吃过?还不是看了元帅不知从哪里弄来的那个叫化学的书籍,做过实验后,现在不敢吃了么。不过我正在研究一种安全的新的丹药,绝对是无毒的。到时候请元帅品尝一下。”

  “算了吧!我还想多活几年了。要是是安神医调出来的还可以试试。”花荣表示自己对道士炼出来的丹药敬谢不敏。

  花荣就不明白了,公孙胜那么纠结炼丹做什么,学好道法,练练武,顺便做个天气预报不就挺好的吗?都告诉他了,练不出仙丹来,非不听,还整天痴迷。本来花荣是想让公孙胜往化学家方向上引得,不都说炼丹的道士都是有一颗做化学家的心么?事实证明这些道士关心的只是能不能飞升上天,化学的知识都是顺带手的。不过花荣也没因为公孙胜失望,公孙胜不想专研这个,他的师门那里人数不少,总会有人愿意专研了。而且这半年里公孙胜也是亲自回去了一趟,跟他师父罗真人长谈了一番,说的什么不知道,方正是回来的时候,带了两个师弟回来。这两个却是对于化学的研究很有兴趣。

  四天的时间,各种准备措施都已经准备好了,窑炉也可以用了。花荣当即下令开火烧制第一炉的水泥。严格按照步骤来,也没什么难的。不过水泥粉尘有毒,这几天花荣也是让人用皮子赶制出了一批防尘口罩来,不能为了这个东西让人丧命啊。保护措施还是要做好的。

  第一炉开炉后,看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生产出来的东西,公孙胜道:“这东西有什么用?看着就和泥土差不多吧,还费了这么大的劲。”

  “这东西作用可是大了,配合砖石建造房屋,外表平整好看,还省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铺路。现在的外面的道路多是泥路,风吹雨打易损坏,砖石路或什么鸡蛋糯米糊糊路,成本又太高,只能小范围建造。像城内那种主要干道上的石板路又太耗费人力物力了。现在有了水泥,伴以沙石铺设道路,简单,费用不大,慢慢来,就是城外的道路也可以平整如光,路好了,行军速度、运送速度、贸易费用等等都是会提高不少的。”

  “现在的道路要是雨雪天还是非常不好走的,如果铺设水泥路后,就不受这些天气的影响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咱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就从汶上这里先修一条通往中都县的路,修一段看看效果怎么样,也不用多长时间,修好两三天就可以行走了。”

  说干就干,这里本来就有一条通往县城的土路,只要再此基础上稍微平整一下,利用沙石和水泥搅拌,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纯水泥就可以了。铺一里路看看效果用不了几天。

  三天后,看着眼前这个和以前完全不同的道路,公孙胜和刘慧娘都是两眼放光。

  “这就是咱们要建的新路?这要是京东这里都铺上这种路的话,行军速度怕是能提高一倍吧,有战事发生也能快速的支援。”公孙胜道。

  花荣听了笑道:“要全部铺上,短时间是不可能的,只能先一点一点的铺设一条主道,而且水泥的产量肯定也跟不上,只能在农闲时雇佣百姓,开支也是要不少的。等入冬后,百姓闲散了,多建几个水泥厂,边生产边铺设。不过也不急,两年的时间能将京东铺好主路就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