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第三百一十三章 河东态势

《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第三百一十三章 河东态势

作者:抱歉走错门了 字数:2197 书籍: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筵席上的气氛是热烈的,花荣也没有做什么限制,打了大胜仗回来,好好闹一下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就是他今天也没有再考虑工作的事情,安心得吃喝着。

  不仅聚义厅这里,就是各个军营里今天也都是加餐了。不能只是将军欢庆,下面的士卒也是需要奖赏犒劳一下的。这次大战光是士卒的奖赏就分出去了百多万贯钱财,其实缴获的多,花的也快啊。做什么不要钱啊!

  现在的梁山也不是原来那种分红的形势了,早在准备举旗之时,就已经改成正规的俸禄加赏赐的形势了。以前那种分红的做法,只适用于起步人少的时候。现在这么多人,肯定是要改变的。

  回山当天,一下午的时间都在欢闹,午饭和晚饭一起解决了。掌灯时分也都是各回各家休息去了。

  第二天中午,还是聚义厅内,众位在家的头领将军都是赶来开会,这也是惯例了。花荣每次出去,第二天总是要召集众人,一起了解一下他不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的。

  首先就是梁山的百信的安排问题。萧嘉穗道:“哥哥,咱们山上的十万百姓还是要尽快给他们分配土地耕种的,最好能赶上今年的播种。”

  “可有具体的想法?京东这里能安排的下吗?”花荣问道。

  “京东这里是还有许多土地,不过都是远离城市村庄的荒地,不怎么适合今年就开垦,怎么也要在其处建好房屋宅院才好。今年是不赶趟了!”这些事萧嘉穗都是熟记于心,所以张口就能来。

  闻焕章道:“就是京东这里的城市周围有现成的土地,最好也不要现在就分配。我觉得倭国那里才是最需要这些人的。咱们早点移民过去,带动那些倭国平民将心思放在耕种上,就能早点安定那里,安定了后才能有好的发展,才能给咱们提供后勤帮助!减少他们因为政权变动而生出不好的心思来。要是连年有反叛不事生产的话,咱们取了那里还不如不取,反而徒费兵力驻守。”

  “嗯,还是先稳定咱们新占据的海外地盘的好,那里毕竟离着大本营较远,有事不好支援。”萧嘉穗也是赞同道。

  花荣也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他可是知道中华名族一直都是有强大的包容同化能力的,不见后世几十个民族也是宛如一家么。当即就拍板道:“接下来一个月,全力运送百姓到本州岛那里生活,先从靠近筑紫岛的西部地区开始,慢慢向东北面安排。采取番汉合村的方式安排。”

  那里的地区环境虽然种植水稻才是最好的,不过也是可以种冬麦的。而且水稻的种植一般都在六月,现在种植水稻已经晚了,总不能闲着土地大半年吧,先抢种一茬麦子再说。

  山上百姓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其它的等到了地方在说。不过先行过去的却是九尾龟陶宗旺的建设营,抓紧时间配合当地官府的规划,抢建一些房屋出来。不然百姓去了没地方住就不好了。

  这件早就有了安排的事情说完后,下面就是赵宋国内的形势了。

  情报系统的大掌柜的朱贵首先道:“哥哥,河东田虎那里在收到我们的武器援助之后,形势大好,不仅当初靠着呼延庆将军的帮助拿下了绛州,而且在隆德府那里也是靠着人数和城墙之厚同官军打的有声有色,不落下风了。甚至有点反守为攻的势头了。”

  “田虎那里有起色了?”花荣问道。

  “田虎那里有了咱们的援助,前次从咱们这里所买的兵器,大多运送到了隆德府钮文忠那里,当地守军装备了武器,野战不行,依靠城墙守住还是可以的。现在已经有了威胜州,汾州,晋州,绛州四州,隆德府也是占据了一半。局势还算稳定。赵宋官军在那里的两万多人马目前已经退回府城之内,打算重整旗鼓,再行攻打。”燕青起身道。

  “河东战事不利,赵宋有没有再派其他地方的驻军,前去援助?”花荣问道。

  “哥哥就是料事如神,战事大半年了,还没有进展,赵宋朝廷已经急了,将一直驻扎在府州的折家军抽调了三千人马,有折可求率领进驻了太原府内,协助当地五千驻军攻打汾州。现在大概攻势已经展开了,具体情报还没传来。”朱贵又是道。

  “折家军啊,这可是个不好对付的硬茬啊。这次够田虎喝一壶的了。”花荣摇摇头对着杨志笑道:“杨将军对于折家应该很熟悉吧?”

  杨志听了道:“说不上多么熟悉,不过我们杨家一直和折家有联系,这折可求某以前也是见过几次的。武艺不错,作战也是身先士卒,不顾生死。毕竟说起来,折家也算是某的亲戚了,祖上就通过婚。”

  “折家军常年和西夏辽国往来作战,战力不可小觑啊,希望田虎不要看他们人少就轻敌了。”朱武开口道。

  “那咱们用不用去提醒他们一下?毕竟咱们现在也是联盟状态!”鲁智深道。

  “没必要,就是咱们通知他们了,以田虎自大的性格怕是也不会将区区三千人放在心上的。”吴用道。

  花荣听后道:“还是派人去提醒一下吧!听不听就不关咱们的事了!以田虎的兵力就算吃了亏也不会就此败亡的,不听的话,让他吃些亏也好,也能让他清醒一些。”

  说起来折家军并不比大众熟悉的杨家将差,甚至要更强,只是没有经过戏剧的演化,就有点不怎么出名的感觉。

  折家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内屏中国,外攘夷狄。”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从五代诸国与赵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一切事宜都是从其们处置,只是派了监军监察。俨然就是那里的土皇帝。这种待遇杨家可是没有的。

  而且折家也没有辜负赵宋朝廷的期望,一直以来都是作战勇猛,在府州阻挡着外族一步不能进。

  府州东濒黄河,西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折氏家族的业绩,首推对西夏的抗击。终北宋一代,折氏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也是死伤惨重,族中子弟多有死于战争之中的。其战绩在北宋时西夏作战败多胜少的纪录中,尤为瞩目。折氏数代与西夏作战,前后达百余年,西夏骑兵始终未能东逾黄河。正因为如此,西夏对折氏恨之入骨。之后趁着金国攻打宋国之时,攻入府州,他们把多年的积怨倾泻于折氏祖坟,戮其尸骨,夷其坟茔。

  在守边御敌的斗争中,折氏父子兄弟们前仆后继,表现出舍身许国的感人精神。要是以戏剧的形式出现,可能会比杨家将的事迹更加让人热血。

  现在这样一股劲敌出征河东,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一个不好,田虎损失一州也是有可能的。

  折家终会打交道的,现在隔的还远,不急。

  花荣继续问道:“河东那里只是在防守么?这两个月没有其他的动作了?”

  “怎么没有,田虎野心大着呢,哥哥走的这两个月,河北之地可是热闹的不行!”时迁这时出来说道。

  “哦?怎么回事?具体说说!”花荣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