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功名 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功名》第八十九章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作者:飞翔的浪漫 字数:3517 书籍:功名

  翰鲁宛正要问询赵旭几个可有凭证,和他一起的一个人叫了一声:“你看!”

  原来赵旭刚刚射向空中飞扑的雕的那两支无头箭已经掉了下来,正好落在翰鲁宛一起那人的马旁边,翰鲁宛猛地溜下马鞍,用足钩住马镫,身子几乎擦着草地,他的腰间一扭,手臂伸长,已经将赵旭的一支没头箭给抄在手里。

  “好!”赵旭这下首先叫了一声好,翰鲁宛已经复坐马上,他看着手里的箭,嘴里说道:“远方来的好汉箭术了得,心肠也好,我翰鲁宛要和你做个朋友。”

  夏显林这时手里拿出了韩延徽给的信符拿了出来,朝着翰鲁宛扔了过去,翰鲁宛伸手接过,看过之后说道:“还有其余三位好汉的符令,请一并查验了。”

  燕归农和赵旭李顺才也将信符拿出,翰鲁宛将夏显林的又扔给他,问:“几位要见大元帅有什么事?”

  “韩尚书要我给二王子送一封信,需要亲手交给他,这个请你原谅。”赵旭说着将韩延徽的信拿出,翰鲁宛在马上一瞧,的确是尚书令的手笔,点头说:“请少待。勃鲁恩,你去禀告大元帅。”

  那个叫勃鲁恩的答应一声,骑马飞快的跑了,翰鲁宛嘴里开始询问有关韩延徽的事项。

  赵旭知道这个翰鲁宛是有意考校自己几个,看是不是冒充的或者别有用心,直说道:“我们之前和韩尚书认识,最近才遇到,你要是问他在天福城的事情,我还能说出一二,问别的,我们的确不知。”

  赵旭一下将翰鲁宛的话给堵死,不过翰鲁宛心里总觉得赵旭几个不是心存奸诈的人。

  正说话间,勃鲁恩骑马又跑了过来,到了跟前大声的说:“大元帅让他们过去。”

  夏显林和燕归农都是第一次见到万马千军在草原上驻扎的情形,在往军帐中去的路上,不由的左顾右盼,而赵旭和李顺才均是目不斜视,翰鲁宛瞧在眼里,思付着这几个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一会到了那顶黄绸大帐前,燕归农眼睛睁得更大,只见这个巨大的帐篷比寻常的岂止大了五六倍,营帐上面绝对是真金做就,不知道价值几何?

  夏显林心里一直暗暗吃惊,不过见到赵旭的面不改色,心里登时一凝,脸上也肃然起来。

  亲兵禀告之后,赵旭几个解下兵器随着翰鲁宛进账,里面宽阔的几乎能让人策马奔跑,夏显林和燕归农正在左右打量,帐中一个穿戴华丽的青年睁大了双眼,猛地站了起来,对着赵旭说了一声:“赵英雄!”

  这个浓眉大眼的青年正是当日和韩延徽一起在太原城外遇险的那个“阿璟”。

  “见过大元帅,”赵旭笑笑的看着“阿璟”,耶律德光疾步过来抓着赵旭的双手,嘴里连声的问道:“你怎么来了!你什么时候到的!哈哈哈,真是太让我惊喜了!”

  翰鲁宛和其他的契丹将士都没想到大元帅和这几个人认识,耶律德光抱了几下赵旭,又和夏显林和燕归农李顺才几个打招呼,然后让大家坐下,说:“真是太让我意想不到了。”

  耶律德光立即命人摆酒宴,而后重新向一干将领介绍赵旭,翰鲁宛等人这才知道赵旭竟然当日救过耶律德光的命,全都起身向赵旭敬酒。

  耶律德光心里高兴,下令彻夜酒宴,于是军营中一片欢呼。这一通好喝,端的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一直到了晚上,外面燃起了熊熊的篝火,不少人趁着酒兴围着篝火又唱又跳,耶律德光自见面后根本没有问赵旭怎么到了天福城,又怎么到了这里,连韩延徽让赵旭给自己的信都没有看,只是给赵旭四个讲契丹人的一些趣事。

  渐渐的,帐中的人基本都去外面欢闹去了,耶律德光看着赵旭说:“赵旭,我给你讲个笑话。”

  赵旭点头,耶律德光指着外面正在蹦跳的勃鲁恩说:“之前,有一次宴会,勃鲁恩直接用手抓肉就吃下去,旁边的翰鲁宛看了以后皱了皱眉头,告诉他:勃鲁恩,用刀子吧。”

  “结果勃鲁恩听到以后,马上拿了刀就站起来,说:翰鲁宛,你要干掉谁?”

  赵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燕归农听了往外看勃鲁恩,觉得这个正在手舞足蹈的家伙真是一根筋,比夏显林还一根筋。

  帐中的人听了耶律德光的话都笑。翰鲁宛是耶律德光的亲信,他心里想着大元帅这会说这个笑话什么意思,举着酒站起来说道:“我也来说一个,那会皇帝要学习大唐的官员建制,我们一位大臣看到大唐的文字后,嘴里念道......三口口口的官人每个是多少,四口口口的官人每个是多少......”

  “等了一会,尚书令提醒道:我说一下啊,这个‘三口口口’和‘四口口口’,这些空里的东西那都是一个字,不用分开读。”

  这个笑话有些冷,过了一会,才有人悟出“三口口口”和“四口口口”是三品官和四品官的意思,顿时大家都爆笑起来。

  夏显林笑着,心说这些契丹人上下尊卑之间说话这样的随便,个个亲如兄弟家人,君臣之仪此时形同虚设,但分明白天的时候看他们却戒备森严,这样的队伍,和大唐军士作战,到底谁能战胜了谁?

  酒欢人散,李顺才三个被安排下去休息,耶律德光留赵旭在帐中说话,他详细的问询了韩延徽在天福城遇刺的情况,皱眉说道:“韩延徽在信里大致的说了要我小心,可是没想到他在天福城的遭遇这样的凶险。幸亏有你们在。”

  赵旭说是举手之劳,耶律德光摇头说:“一回是意外,两回就是天意,看来,你就是我和韩延徽的贵人。”

  赵旭听了心里一愣,这句话似曾相识,那会刘皇后也给自己说过同样的话。

  耶律德光不知道赵旭心里想了别的,他说道:“我本来是在临潢府,可是心里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韩延徽说着要回去的,我却没等到,于是,就带着人往这边来。可是,看来我还是来的晚了。”

  “韩延徽他担心我的安危,这个我很高兴,可是要是他出了事,我就犹如断了一只胳膊,那怎么能行。”

  “明天,我们赶紧赶路,要尽快的到天福城去。”

  赵旭心里一直想着怎么能更进一步取得耶律德光的信任,他这时说道:“二王子,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耶律德光笑道:“你和我之间是生死交情,哪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尽管说。”

  赵旭听了点头:“我觉得你急着去天福城,这个是对的,可是,你急着去,是为了什么呢?”

  耶律德光皱了一下眉,问:“怎么?”

  赵旭解释说:“你如果是担心皇帝的安危,这个可以理解,可是你来这里,还带着兵,有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

  耶律德光听了一愣,他立即明白了赵旭的意思,说道:“谢谢你的提醒,还有吗?”

  赵旭虽然年少,但身处大唐中原之地,见到的听到的尔虞我诈的事情多的去了,再说他经历坎坷,和寻常人比,遇事想的也多。

  赵旭以为,耶律德光驻守在临潢府,这会带兵来天福城,知道的会认为他心里想着父皇和母后的安全,这叫儿子想父母天经地义,可是不知道的,可能就会以为他想逼宫造反,这就跟前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和弟弟,逼着让父亲退位一个道理。

  “还有,就是你如果是为了韩尚书而来的,那你又将皇帝和皇后置于何地?岂不是让人觉得韩尚书比你父母更重要?你这就是不孝。再者,既然别人知道韩尚书对你而言犹如左膀右臂,那么他们肯定会更加密集的派人去刺杀他。”

  耶律德光更是一惊,他可从来没想过这么多的问题,他只是想着大哥和三弟以及父皇母后都在天福城,害怕万一父皇将皇位传给大哥或者三弟,而自己的智囊韩延徽又不在身边,所谓关心则乱,就急匆匆的来了,谁想到经过赵旭的分析,竟然有这样大的干系。

  耶律德光一拍自己的大腿,对着赵旭拱手说:“我也是害怕有人对我下暗手,才带了这么多人。请你教我,下来该怎么做。”

  赵旭匆忙之间哪里能想到许多,他只是为了接近耶律德光才说这么多话,现在耶律德光一脸着急的问询自己,这该怎么回答?

  “既来之则安之,你已经到了这里,要回去,那不妥,肯定有人说闲话,可是,要是继续走,也不对……”赵旭沉吟着,问道:“你心里知道了我说的这些,有什么想法?”

  赵旭将话题又推给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摇头说:“我听你一说,心里已经乱了,要不,让我问问翰鲁宛?”

  “不好,”赵旭制止说:“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有句话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越是机密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我看这样,不如你带兵继续往天福城去,但是快到的时候,你让大军驻扎在一个地方,不要再前行,你自己亲自到城里去觐见皇帝和皇后,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我认为做父母的,必然会知道儿子的一片孝心,到时候,什么事情都算不上事情了。”

  耶律德光一听大喜,可是又皱了眉头:“万一,我不多带人去,要是父皇和母后已经被其他人给控制住了,怎么办?”

  “要不,我先让人去见一下韩延徽?或者,我进城后直接先去见韩延徽,这个就知道城里的情况了。”

  赵旭摇头说:“千万不要!二王子怎么能知道韩尚书府里没有奸细呢?或者他的府前有人在暗中监视,你要是去了,被人看到,那闹了出来,不光是害了你,也害了韩尚书。”

  “至于说有人已经将陛下和皇后给控制了,我看不太可能,难道他不怕激起兵变?”

  耶律德光心说对,要是有人囚禁了父皇和母后,自己正好名正言顺的带兵去清剿他们!

  “二王子不妨这样,你就带几个信得过的人进城,而后你去见陛下和皇后,同时让人去见韩尚书,这样,当你见到皇上的时候,韩尚书也知道你回来了,让他赶紧也去见皇上,我觉得,依着韩尚书的智谋,加上皇帝对他的信任,到时候不管有没有什么事,一定也能逢凶化吉,什么事都么有了。”

  耶律德光听了,用拳头打了一下桌子,猛地看着赵旭说:“赵旭,你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我那会就是想让韩延徽赶紧到临潢府去,谁知道他半路又拐回到了天福城,所以我才六神无主,现在,你来了,真是好!”

  赵旭心说我这都是什么“谋”啊?就是随便的一说罢了,嘴上说道:“我真是不敢当,我觉得二王子还是应了‘关心则乱’这几个字。”

  耶律德光和赵旭碰了一杯,喝完之后说:“你知道我那会为什么要和韩延徽去中原吗?”

  赵旭就是知道,也只能装作不知,于是问:“为何?”

  耶律德光说:“一者,韩延徽那会是想去找一些老朋友叙叙旧,大唐乱像四起,他想去邀请几个人来契丹,对他的那些朋友个人而言,是个机会,同样我们契丹国也需要有能力的人才,所谓海纳百川嘛。”

  “至于第二,唉,不瞒你说,那一段,有人一直刺杀我,我遇了几次的险,干脆的就秘密的告诉了父皇,和韩延徽两个悄悄的去中原,暂时离开是非之地。”

  “这样,一是长见识,不是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嘛,二是,我要是真的死在了中原,那就是我的命,如果我没事,就是大难不死,那不必有后福?”

  原来这样。赵旭心说这个耶律德光对自己可够狠的,竟然和韩延徽深入中原腹地。

  耶律德光笑道:“不过还真是差一点就死了,真是多亏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