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语电影传说 第三六五章 翩若惊鸿

《华语电影传说》第三六五章 翩若惊鸿

作者:傲笑三林 字数:1814 书籍:华语电影传说

  1912年初,满清退位,民国初立,燕京城内的老少爷们,却正热议着最近声名鹊起的大角儿梅兰芳。

  梅家三代唱戏,却是头一回,出了这么一位名满京城的角儿。

  如今这市面上都传遍了,今年才18岁的梅老板,不但是这四九城里最得捧的“大青衣”兼刀马旦,还是去年燕京各界公选的,菊榜第三名“探花”呢。

  当然,虽大家得热闹,大部分人,却都是道听途而已。

  如今别是想听一出,十三燕这位得过老佛爷亲赐黄马褂的“十三爷”,跟梅老板合作的《汾河湾》了,哪怕是梅老板自己的《玉堂春》或是《穆柯寨》,那也是一票难求。

  别看茶馆澡堂里,那些貌似愤世嫉俗的“贵人们”,张嘴闭嘴就人家戏子是“下九流”,念叨着什么“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在一旁伺候着茶水,听着对方吹牛批的百姓们心里都清楚,这都是吃不着葡萄葡萄酸。

  真要有人送他一张梅老板堂会的票,此人必定马上变脸,鼻涕泡不定都乐出来了。

  如今能坐在前排听一场梅老板的戏,那可是达官贵饶享受,能给梅老板捧一回场,当一次“座儿”,回去自家胡同里,都够吹半年的。

  此时的梅兰芳,毕竟也是18的青葱少年,虽然自学戏,却不甘于守旧,受到新思潮的冲击,他也一直在寻觅,让京剧百年传承更进一步的办法。

  恰此时,在谭派京剧创始人谭鑫培前辈,与京城商人冯子光所组织的文化活动上,年轻的梅兰芳,第一次听到了邱如白的演讲。

  邱如白也是一代奇人,他家中世代为官,自己又自幼泛读经史子集,19岁进入燕京同文馆,学习日耳曼语与法兰西语,后又游学欧洲,此时才刚返回华国,就进入了新.政.府,担任燕京大学堂教授,并兼任民.国.政.府.高.官。

  然而,邱如白却对戏剧由衷喜爱,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在欧洲游学期间,更是对西方戏剧做过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并且立志研究和改革他最为会的京剧。

  邱如白深知,艺术史上所有的革.新,往往都是需要才来推动的。

  他虽然熟知西方戏剧理论,却没有登台表演的能力,特别是在推崇“口口相传”的京剧领域,他需要的,正是一位有心改革,同时赋凛然的才表演者。

  于是,邱如白积极参加了面向京城京剧界的文化活动,向众人介绍西洋戏剧的情况,以及讲述有关戏剧理论,宣传他改进中国戏曲的主张。

  他的演讲虽然受到十三燕,和费二爷等保守派的抵制和嘲讽,却也使长期封建闭塞在京剧舞台一隅的伶人们大开眼界。而在台下众多的听众中,便有冉冉升起的新星——青年京剧演员梅兰芳。

  原本有心改革,却找不到方向的梅兰芳,在听过邱如白的演讲后,顿有茅塞渐开的感觉,便私下送了两张戏票给对方,希望能得到这位“邱先生”的点评和指导。

  正苦心寻觅自己全新京剧戏剧理论实行者的邱如白,却还没有亲眼看过,这位近年在京城声名鹊起的当红名伶的戏,今日偶遇,对方所表现出的,对改革京剧的积极态度,顿时引起了他的好奇,便欣然收下戏票,决定赴约。

  未几日,邱如白便在好友冯子光的陪伴下,坐在了乐茶园的二楼包厢中,全程观看了梅兰芳与十三燕合唱的《汾河湾》。

  当梅兰芳所扮演的柳迎春,出现在舞台上的那一刻,那翩若惊鸿的身影和凄回婉转的唱腔,顿时令邱如白眼前一亮,这不就是他苦心孤诣,却遍寻不得的那个人吗?

  于是在当晚返回家中之后,邱如白苦思良久,给梅兰芳写了一封三千言的长信,结合《汾河湾》这出戏,分析了自己所发现的瑕疵与不足,一点一滴的讲述了对改进这出戏的想法与构思,甚至将寒窑门外,薛仁贵的大段“西皮”唱段戏份为了九段,并且给出了他设想之中,在每一处段落之间,柳迎春应该展示出的身段、神态、表情之间的变化。

  当梅兰芳收到这封来自邱如白的长信后,他从中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年岁倍于自己的长者,在字里行间透出的,对京剧的热忱和对自己的提点,甚至还读出了丝丝殷切的期望。

  在短短十之后,梅兰芳就在舞台上拿出了全新编排的《汾河湾》,特别是寒窑门外那一段,种种身段、神态,均是与邱如白信中所提出的一般无二,当场赢得满堂喝彩,一时间身在包厢中的邱如白,也被观众们的认可鼓舞起了无穷的信心。

  就这样,邱如白与梅兰芳,开始了另类的“函授”式合作。只要梅兰芳有演出,邱如白就去看,看完总是立即写信加以指导,前后竟写了上百封。

  梅兰芳也会在表演中,不断加入邱如白提出的全新编排,并且在回信中分享自己对于表演的新构思,或向对方请教自己的疑惑。二人以“函授”的方式,分享对京剧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却从未私下谋面。

  之所以梅兰芳和邱如白,会形成如此另类的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也与当时社会上所风行的一些不良风气有关。

  清末民初的燕京城内,流行一种“相公堂子”,即豢.养.一些面目俊姣的男童伶,充当卖笑的角色,供那些所谓“风雅人士”调笑和狎.玩。

  他们大捧某些男旦,相互之间甚至争风吃醋。这些恶俗之举,更是令原本就被归入“下九流”,容易让人瞧不起的“戏子”们深恶痛绝。

  甚至还有不少自甘堕落的掮客周旋其中,梅兰芳自然也曾遇过这等丑事,并且一直对此深恶痛绝。

  家中诗书传家,又担任着公职的邱如白,自然不敢贸然与旦角往来,既怕被身边朋友误会,又担心万一传扬出去,被人以讹传讹辱了自家门风。

  再,那时已经红起来的梅兰芳也深受其扰,所以这种“函授”方式,便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