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父母重生了 121:新花样

《我的父母重生了》121:新花样

作者:吃饭仙人 字数:1232 书籍:我的父母重生了

  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1947年就被提出了。

  出现这个概念的著作——《启蒙辩证法》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这两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极其重要的人物。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法兰克福学派,那就是“批判”,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带些意识形态的词来评价他,那就是“白左”。

  这学派批判理论学的是马哲,但是一个反对现代性,反对社会变革的学派,要说是马哲也还真有点奇怪。

  算是西方马哲的一个分支吧。

  不过,虽然这个概念提出的早,但是国际上也没有一个达成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的共识。

  在我国,这个范围还是挺宽的,连焰火制造都算在里面。

  基本只要能和文化扯上关系,都被包容进这个大概念了。

  李江河挂了电话,琢磨着文化产业。

  他上网搜了搜,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十五”计划就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了,颇有些高瞻远瞩。

  但是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那是九年以后的事了,现在还算是个新东西,所以李江河也没搜到太多资料。

  “文化产业”,李江河咀嚼着这几个字。

  已经关了灯了,这几天王云立的话少了一些,导致整个宿舍都安静许多。

  李江河透过黑夜,盯着上铺的床板,似乎想要从中看出文化产业规划来。

  但很可惜,通过柳俊华无意间放的一个屁,他知道盯着床板,只是在盯着柳俊华的屁股罢了。

  而他显然无法从柳俊华的屁股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个恶心的想法,让他赶紧闭眼睡觉了。

  .......

  这几天上课,李江河属于老师们的最佳提问对象。

  老师也是人,他们也好奇李江河到底是何许人也。

  “第几次了?”,王崎幸灾乐祸地小声说道。

  “咱们上了几门课,就第几次了呗”,李江河没好气地道。

  “你这有底子嘛?”,王崎觉得李江河这几次回答还有理有据,不像个转专业的。

  “你要是被逼着写论文,你也有底子”,李江河耸耸肩。

  “操,我还巴不得老院长让我写论文呢”,现在是王崎羡慕嫉妒恨了,“你得了便宜还卖乖。”

  下了课。

  “江河,纳新的时间定了吗?”,童舒窈从后面拍拍李江河的肩,“别忘了回来给我们要个好些的地方。”

  “时间定了,下周一二校级纳新,周三周四社团纳新”,李江河笑道:“忘不了,一定给咱们一个显眼的地方。”

  下午校会就要开会说纳新的事了。

  “靳哥,社团的场地定了吗?”,李江河去的早,找靳伯容问了问。

  “怎么,给你们话剧社要个好地方?”,靳伯容一猜就知道李江河问这事是什么意思,“放心吧,给你们个中间的地方,显眼宽敞,怎么样?”

  “那就谢谢靳哥了”,李江河笑道。

  “这是小事,咱们也要纳新,你上点心”,靳伯容拍拍李江河。

  “不是你们主席团统一安排嘛,有什么活儿分配给我,我肯定干就是了”,李江河走到座位上坐下。

  晚上的食堂里,是穿着军训服的小绿人的海洋。

  场面壮观,像是旧社会里饥荒的地方发救济粮和粥的时候一样,到处都是人。

  今天晚上李江河和学生会的一起吃饭,他们也找不地方。

  “大哥”,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啊不,学长,你们可以来这里吃。”

  胡亮不再是大背头了,他直接剪了个光头,油亮油亮的,真对的起他的名字。

  “啊?”,李江河看着这颗闪亮的光头,又愣了一下,真是每次看见胡亮,他都能整出点新花样。

  “你吃完了吗?”,李江河看胡亮盘子里还剩点菜。

  “大........学长,没事没事”,胡亮挤出一个“憨厚”的笑容:“我同学就在那边,而且我这已经吃完了,你们坐吧。”

  胡亮边说边就起了。

  “那,,,,,,好吧,谢了”,李江河答应道。

  “呦,江河,你这就在新生里发展出小弟了?”,靳伯容不是在严肃场合,就又放松起来。

  “学弟,学弟”,李江河无奈到:“估计是港城电影看多了,喜欢混社会,可能过几个月就好了。”

  “那他算是认对大哥了”,王崎哈哈大笑:“谁不知道你是我们这一届最大的黑恶势力?”

  “我可去你的”,李江河笑骂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