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界之全能至尊 第385章 古德米拉的担忧

《万界之全能至尊》第385章 古德米拉的担忧

作者:小项圈 字数:1850 书籍:万界之全能至尊

  几个人正聊着,门被推开,一位五十左右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正是销售科科长吴文勇。

  高风赶忙起身介绍。“吴科长,这三位就是金龙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这位是林云总经理,这位是宋春涛副总经理,这位是林学东总工程师。”

  “哇,林总真是年轻有为呀,请坐!”

  几个人聊了一会步入正题,虽然金龙食品有限公司寂寂无名,可一百五十万块钱可是真金白银,可以说,林云几个人是粮油机械厂今年最大的主顾,而当听到林云还可能要买几台设备时,吴文勇那张胖脸堆挤成了一团,财神爷谁不得供起来?

  不过有些话林云还是要说的。“吴科长,现在我们急着生产,所以这次没和各位领导谈价钱,市场经济嘛,都不是一口价,再说,岛国那边是有很好的设备,只是因为订货复杂,还牵扯到外汇,我们赶时间就没去联系。

  所以,如果我们一次还要购买设备,价钱方面就要好好谈谈了,一百五十万有点贵,怎么得也得给打个折,是不是?”

  林云对这里面的门道太清楚了,一百五十万的设备,其实一百四十万,甚至一百三十多万就能买下来,之所以没砍价,就是因为时间太紧迫。

  浪费一天工夫就要损失五六千块钱,再加上产品已经上市,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占领市场,要是被同行复制过去,那时林云就赔大了,可该说的话还得说,一来告诉对方自己不是“棒槌”;二来也显示自己大度,不在乎这十万八万,算是卖对方的人情。

  吴文勇连连点头道:“林总放心,从今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如果贵公司下次想要进设备,第一时间告诉我,保证比这次便宜,买的越多便宜的就越多,而且,这一次的运费我们也承担,盛海火车站那边也交给我们,你们只要准时到沈城车站接货就行。”

  说实话,吴文勇很感谢林云,要知道此时国内很多企业都陷入了三角债危机,你欠我,我欠你,你再欠他,每个厂子都烂账一堆,能真金白银掏钱的企业不多。

  金龙食品有限公司不仅直接掏现钱,还没砍价,这种情况近几年都很少出现,完全是企业中的一股清流,吴文勇做为第一负责人,在领导面前特别有面子,同时也得到了几千多块钱的提成,能不高兴吗?

  “好,那就麻烦吴科长了,咱们这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吧!”

  也不多说,吴文勇带着几个人来到财务科,一百五十万元的汇款单交到了财务科,现金到账还得去银行办理,发票明天才能开出来,另外装货、发货也要等两天,算下来最快也得三天后了。

  林云几个人要看到货上了车,拿到发货单后才能离开,所以还得等两天。

  盛海市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即便是三十年后,林云也觉得这里除了浓浓的金钱气息外,没有什么再值得留恋,没有那些古城的人文底蕴,也没有壮阔的自然风光。

  或许能在一个小弄堂里找到一家数十年之久的小店,品尝一些其他地方没有的小吃,这勉强算是一点特色吧。

  当然,三十年后盛海已经成了国际大都市之一,四五百米高的摩天大厦比比皆是,凌晨也随处可见的夜场狂欢场数不胜数。

  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梦想,财富的故事时常发生,但这些都已不是那时林云需要的了,繁华过后归于平淡,所以,第二天林云来到了盛海证券交易所…………。

  好吧,三十年后的林云归于平淡,可如今的林云不能这样做呀,他那时之所以归于平淡,是因为把钱赚够了,如果饭还吃不饱就归于平淡,那只能说他是个傻子。

  就如有人对你说:我对钱没兴趣。那说这种话的人一是太有钱,另外就是他傻的可以,根本他赚不到钱,因此认命躺平。

  林云也想说出“”我对钱没兴趣”这句话,可又不想躺平,怎么办?那就赚呗。

  林芳怡今天没课,带着林云来参观国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与深市证券交易所相对狭小的交易场地不同,盛海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是浦江饭店,这座饭店拥有数十年历史,早在建国前就是盛海名流聚集之地,见证过十里洋行的繁华,九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盛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但此前三天,深市证券交易所率先开张,深市速度强过了盛海速度。

  不过直到九一年五月一日,国家才正式下发盛海证券交易所的批文,这笔深市的批文早了几天,所以,盛海证券交易所才是国家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时距离证券交易所开张之时已经过了大半年时间,刚刚开业之初,市民们对股票交易还很陌生,不知道这张花花绿绿的硬纸壳有什么用。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纸壳就是钱呀!今天两百块钱买一张,明天就能五百块钱卖出去,一天的收益就比一月工资多,至此,人们终于找到了财富的密码,数十万计的人涌入了股市,于是证券交易所成了这座城市最火爆的地方。

  林芳怡带着林云和宋春涛走进浦江饭店,一楼大厅人声鼎沸,大屏幕上一片红,交易员们穿着“红马甲”在电脑旁疯狂录入交易信息,忙的根本抬不起头。

  这些“红马甲”每月的工资有三千多块钱,几乎是盛海人均收入的十倍,绝对的高薪阶层,当然,老百姓不在乎他们的高工资,只在乎自己买的股票今天又涨了多少,三千块钱算什么?我一个月能赚四千!

  林云知道,此时正是国家股市第一次大涨之中,这次大涨也是涨幅最大的一次,从九零年十一月开始直到九三年五月,将近三年时间整体涨幅达到了十三倍。

  特别是在明年年初,当老人家南方讲话后,股市更是一路狂飙,到九二年年底,最高峰时,大盘指数接近一千六百点,整体收益达到十五倍。

  可以说,在这段时期,只要购买股票,一年下来至少都能有十倍的收益,最疯狂的有近百倍的收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