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界之全能至尊 第1368章 你怎么还不死

《万界之全能至尊》第1368章 你怎么还不死

作者:小项圈 字数:3712 书籍:万界之全能至尊

  “建宁公主倒向了吴三桂?”书致很是吃惊,“这怎么可能?”

  明明历史上建宁公主在三藩之战后一直受到康熙优待,终身被奉养在内廷啊。

  “朕一开始也不信来着。”康熙皱眉道。

  建宁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自幼深受皇兄顺治宠爱。当日她仍在闺中的时候,康熙也跟这位小姑姑有过接触,知道她跟顺治皇帝感情很好,绝不可能有背叛皇室的举动,就更别提把屠刀挥向无辜之人,纵火杀害自己嫡亲堂姐的儿子、故意嫁祸朝廷大臣了。

  所以康熙一度认为,那纵火的小太监是吴三桂的安插在建宁公主身边的人,背着主子生事,想要挑拨两位朝臣的关系。为此他还亲自去见了被关押在慈宁宫后殿的建宁公主,亲口问她是否有什么隐情。

  没想到,建宁不仅对派人纵火一事供认不讳,还状似疯癫地大喊道:“纳兰书致就是该死,他从一开始就不该活在这个世界上。安雅、明珠,你们这群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终有一天会遭报应的!”说着又哭吴应熊:“世子,这世道好不公平!有人享尽荣华富贵,我们的孩子却要受人屠戮。”然后又哭自己的皇阿玛、皇兄:“建宁对不住你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父兄蒙羞。”

  康熙被她疯狂的举动吓了一跳,可是又实在想不明白年仅十八岁、一直在内廷当差的书致能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让她这么痛恨。最后还是只能归结为姑姑骤逢大变,已经疯了,这才做出这么多举止失当的事。

  书致亦是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想起安慰小皇帝:“如果真是这样,倒也还好,总比吴三桂的人已经潜入宫廷,随时威胁圣驾要好。”

  “这回的事是朕思虑不周了,你回去好生休息两日,不必急着进来当差。”康熙有些不自在。如果吴应熊的媳妇是别人,早就被抓起来一起砍了,就是因为建宁公主是皇族中人,康熙才对她没了防范,仅仅是将她拘在宫里,并没有限制她跟外界接触,也没有换掉她身边伺候的人,没想到却连累了书致。

  好耶,可以回家了ヾ(??▽?)ノ

  书致在心里欢呼一声,几乎蹦跶着出了东华门,果然看到明珠正牵马等在门口,连忙凑过去喊道:“阿玛。”

  “咳咳。”明珠轻咳两声,示意儿子收一收高兴的表情,适当地表现出一点受害者的悲伤,以免对不起他这顶新崭崭的四品顶戴。

  回到家中,觉罗氏果然已经做了一大桌子菜,就摆在兄弟俩房中。成德虽未大好,但也醒转过来,正在浴室里沐浴梳洗。书致还穿着昨天火场里那身衣裳,一身的烟味儿,索性过去叫了水跟他一起洗。

  成德想到刚才明间里满桌山珍海味、鲍参翅肚,隆重得好像过年一般的大菜,疑惑地问弟弟:“我是不是病得睡过去一整年,现在已经是康熙十四年春节了吗?”

  “可不是吗?”书致笑道,“额娘为了冲喜,还给你娶了一房媳妇,已经进门两个多月了呢。”

  “滚!”成德笑骂,伸手到旁边浴桶里拧了他一把,拧完犹觉得不解恨,见浴室里左右无人,额娘和两个弟弟都在明间里忙活着,竟然张口往他肩膀上报复性地咬了一口。

  “你又来了,属狗的吗?”书致觉得好笑极了。婴儿大脑发育不完整,承载不了成年人的记忆和五感,他刚穿到这个身体里的时候,前一两年对外界的感知都是模模糊糊的,今生最早的记忆就是被额娘抱着放进摇车里,然后被同住一辆摇车的另一个家伙用软软的乳牙咬了一口。

  书致想来不由笑道:“我真该出本回忆录,曝光一下你的雅好,叫你的追求者们好好瞧瞧。”

  “我这是以直报怨。”成德玩笑道,“在额娘肚子里的时候,你一定抢了我的食物,才会长得这么壮。”

  从医学上讲,还真有可能出现两个胎儿之间营养分配不均的情况,否则无法解释他俩天差地别的身体素质。书致只好纵容了哥哥在自己身上磨牙的行为,催促他快些梳洗好了出来吃饭。

  一家人如常欢声笑语地用了晚饭,明珠又同两个儿子商量:“我让人把隔壁的清芬苑收拾出来了,你们俩自己商量,看谁搬过去住。”

  “一定要搬吗?”兄弟俩都是大惊,一副要被拆散的可怜样子。

  “你们都多大了,再这么挤在一个院子里像话吗?”明珠无语,“日后娶了媳妇,总不能让老婆孩子也跟着你俩也这么大眼对小眼地住着吧?”

  这倒也是。况且清芬苑就在他们现在居住这个院子的后面,中间只隔了一座假山,假山中间又有小道连接两个院子,真论起来也不过是搬到了三十米开外的地方。

  书致见哥哥还未大好,便主动提出自己搬过去。觉罗氏又给他们每人院中添了四个扫洒传话的女人,两个看门的门房,两个在内书房当差的书童;又开库房,抬了许多桌椅家具、帘幔床帐等物出来,把两个院子中那些空置的厢房也布置了出来,完全是在为迎接女主人做准备了。

  第二天,康熙果然公布消息,纵火一事名义上还是以“吴三桂包藏祸心,使人潜入京城谋杀重臣之子、嫁祸他人”告终,私底下建宁公主却被送到了戒备森严的皇家寺庙修养不提。

  另一边,徐干学并一众副主考仍在封闭的考场中改卷,完全不知道外面的惊涛骇浪。

  这日已经是三月十四,阅卷进入尾声,徐干学仍旧没有从副主考荐上来的卷子中,看到自己眼熟的行文风格,不由暗自纳罕,心想难道这孩子这科发挥失常了?

  他闲来无事,又从黜落的卷子中挑了几十份出来看了,发现了几个沧海遗珠,但仍旧没有看到疑似成德的卷子,直到后来听两位同考官为一份卷子争论起来,一个说文法奇佳、论策详实、对仗工整,应在二甲前列;一个说结构稍欠,起股太慢,破题略显生涩,顶多在二甲中游。

  徐干学取过那张卷子仔细一看,才好笑地发现,原来是成德为了通过考试不得不昧着良心用了很多光伟正的典故,就像林黛玉写咏圣诗,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心思奇巧、凄艳绝伦的味道,自己一时间才没有读出来的。

  后面排名的时候,取过未经誊抄的墨卷一看,果然是纳兰成德的卷子。几位考官又比对众人的书法,觉得他这笔字能加分,名次可以再往前捎捎。

  “让他靠后,排在六十名左右吧。”徐干学反而中肯地说。

  科举考试二三甲的比例大约是1:1,乘以这回二百三十个名额,二甲大约有一百人左右,以纳兰家的政治资源,成德只要不是同进士,想必都是差不多的好前程。前面曝光度更高的位置,更应该留给那些寒门的学子。

  纳兰家确实不在意成德具体考了第几名,或者说因为他今年春天反反复复生病,明珠夫妇连同书致都觉得,他只要能爬起身来赶上殿试,就算不错了,管他考了第几名呢。

  可惜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成德考第三场的时候能够坚持下来,就已经是侥幸过一回了,这回终究还是没能再侥幸第二回。

  三月里,会试放榜,他高中二甲第六十名,正式成为了一名贡士,却因病错过了之后大大小小的庆功宴和三月末的殿试。

  不过好在会试就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卡,后续的殿试只是决定排名的非筛选性考试,不会黜落任何一个人,大不了延期三年再考就是了。

  况且今年天气寒冷,因病不能参加殿试的贡士也不止他一个。成德虽然觉得遗憾,但也未见有多沮丧。

  沮丧的人反而是康熙——他虽然料到了满汉同榜之后,满族举人想要上榜将会变得十分困难,但当进士及第的皇榜张贴出来,康熙发现一甲和二甲前列都是清一色的不在旗汉人,要一直数到二甲第七十四名,才有一个汉军正红旗的汉人上榜;再往下数到三甲最后十名,才有一个内务府镶白旗的满人上榜,康熙还是失望极了。

  更糟糕的是,如果除掉汉军旗和满军旗汉人这两张遮羞布,单纯按照狭义的民族来算,整个满洲和蒙古一共只考上了三个人,还都是比较靠后的同进士,可以说是约等于零了。

  康熙看皇榜看得面庞抽搐,不悦地挥挥手叫人赶紧把这糟心的玩意儿拿走。

  深知皇帝心意的梁九功见他这副模样,不由提醒道:“皇上,虽然二甲进士当中没有满人,但名列二甲的贡士当中有啊,还是满洲正黄旗的。”

  “正黄旗?是哪一家的人?”康熙不由十分惊奇,笑道,“该不会是从汉人那里收来的养子吧?”

  “就是明珠大人的儿子,书大人的哥哥啊。”梁九功笑道。

  “纳兰书致还有个哥哥?”康熙震惊,“是嫡亲的兄长吗,怎么从未听人提起过?”不过转念一想,倒是经常听人管书致叫二爷,那么他头上有个大哥倒也不奇怪。

  康熙不由笑了:“这还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他既然是贡士,为什么不来考试?”

  “听说是病了,准备下届补考。”

  “有这必要吗?他既是满人,又有功名,何必还要再等三年?”康熙笑道,“去,把书书给朕叫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