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要开始飙车了 158 你得坐稳了

《我要开始飙车了》158 你得坐稳了

作者:无限循环 字数:3751 书籍:我要开始飙车了

  “好,就采取交叉搭配方案,把左前右后的轮胎,换成普通雪地胎。”

  林向北点了点头,认同了老酒鬼的调校方案。

  《头文字D》里面有过这样一个情节,那就是藤原拓海在对战须藤京一的时候,他爸文太这样说过:“职业车手每次右转弯的时候,在直觉上都会留出点位置。”

  这句话的原理就是日本靠左行驶,而不像是中国这样靠右行驶,所以他们的右侧车道其实就是逆向车道。

  占用逆向车道超车,自然有一定的危险性,非赛道环境下职业车手受限于日常开车的习惯,会担心对向车道会突然有车出现,所以留一点余地保证自己安全。而常年混迹山道的地下车手,反而会把这种问题给克服。

  中国的车辆都是靠右行驶左舵,左转弯是处于驾驶位这一侧,只要开过车的应该都清楚,如果是要会车或者经过窄路,都会尽量的往左边靠,因为这一边司机更好把控距离。

  这种习惯延伸到赛车操控上面,就是在左切弯的时候,林向北对于赛车的操控要强于右弯。可能这种差别只有非常细微的厘米级区别,但对于顶级职业赛事来说,一厘米的差距可能就会最终决定你成功或者失败。

  所以老酒鬼的“折中”选择,就是把左前右后轮胎,换成更难以把控的普通雪地胎,也能尽可能的避免操控失误。

  “另外悬架也会按照你的要求调更硬,不过这样赛车的颠簸缓冲余量就小,很容易撞坏底盘,路感也会相对强烈很多。”

  “所以比赛中走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容不得一丁点失误,你的这种极速方案,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了绝境上。”

  老酒鬼最终还是警告了一句,虽然他尽可能的想办法减少极端调校方案的风险,但是很多东西最多也就做到缓解,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林向北相当于一步步把自己的失误余量都给堵死,意味着他在赛道上能犯的错误就不多了,更没有犯大错的资格!

  “徐叔,我很清楚。”

  面对警告,没有一丝丝的改变跟犹豫,从最开始决定更改调校方案的时候,林向北就已经把所有后果都给考虑到。

  自己不是什么新人,更加明白会有什么后果!

  中午时间林向北简单的吃饭后休息了一下,至于车队技师组成员,就没那么轻松。

  要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悬架就是简单的说软一点,或者硬一点。

  但是对于职业赛车团队而言,硬一点需要更改防倾杆刚性、避震器回弹、轮胎倾角、胎压、转向车轮定位等等一系类关于汽车工程学的问题。

  甚至大改的话,要在短时间内把副车架跟四套避震悬架全部都给更换一遍,保证彻底的符合车手反馈要求。

  很多调校数据,都需要埃文斯这个首席技师跟乐仔这种赛车工程师,不断的进行修改协调,从而得出最终的修改方向,这就是为什么,赛车顶级团队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的原因。

  因为顶级工程师能根据软件数据、赛道类型以及经验,就能确定到底哪些需要调,又该调多少,才能让赛车接下来达到一个“完美比赛”状态。

  老外玩这种汽车赛事几十年,已经有着很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实习训练流程,让他们能接触到顶尖赛事的数据。

  而国内呢?撑死也就是跑个CRC程度,亚太拉力赛都很少有赛车团队能接触,更别说最高顶级的WRC。

  没有顶级赛事调校的经验,自然就无法符合顶级赛车团队的要求。

  下午时分就是路书核对的第二遍勘路,同时也是试车阶段。

  第二遍勘路相比较第一遍要正式许多,会按照正式比赛的间隔发车,并且还会采取赛道计时。这就跟F1里面的练习赛一样,虽然不计入正式成绩,但依然会记录当天的最快速度,让车手们对于自己在赛道上的极限,大概心里面有个底。

  拉力赛的间隔发车时间不固定,有一分钟、两分钟,甚至最高五分钟的间隔,总体而言是根据赛道长度来制定发车间隔的,单个赛段长度越长,那么发车间隔时间也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尽量避免车手们在比赛过程中相遇,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知道拉力赛道的路况,可是要比场地赛恶劣太多,本身就充满了危险性,如果再加上超车这种竞争,那一场比赛下来不死几个车手跟观众,简直对不起这种激烈的超车对抗。

  札幌赛道首轮勘路是多个计时赛段综合到一起,长度接近一百五十公里。虽然这只是一次勘路活动,但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车手实力超群,硬生生的追上了对手。

  并且在追逐过程中急红了眼,发生激烈的超车举动。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最好还是“王不见王”,让车手们没有在赛道上相见的机会,于是发车间隔设定为最长的五分钟。

  不过因为拉力赛参赛车手众多,像五分钟这样的发车间隔,一般只有前十或者前二十会隔开,后面的就更改为两分钟或者一分钟,尽量的缩短等候时间。

  另外就是正常情况下的发车顺序,有历史成绩就按照上一站排名顺序发车,这有点像F1方程式里面的排位赛,跑最快的就站在最前面。

  如果没有历史成绩的话,就按照厂队先发车,私人车手后发车的规则。

  林向北的龙之队不能算是什么厂队,但比纯粹的个人车手参赛,还是要多了一个车队的名号,所以他排在了几十名车手的中间位置。

  发车等候时间里面,车队成员并没有说太多鼓励加油的话语,因为有些东西说太多,反而对于车手是一种负担。林向北心理素质强无所谓,而李文峰很明显有些紧张,所以干脆就用平常训练的态度,反而更容易安抚情绪。

  “13这个数字好像不太好啊。”

  斯巴鲁GE驾驶舱,李文峰看着分给自己的赛车编号,一个人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不过他好像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车手跟领航员两个人的耳麦是相连的,就是为了避免在比赛中风燥跟发动机轰鸣,影响到车手听路书指示。

  “你小子是老外吗?”

  “废话,我这样子像外国人吗?”

  突然被林向北说自己是老外,李文峰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那不就得了,13又不是咱们文化里面不吉利的数字,我看就停好的,没事合起来还能装个B。”

  听到林向北这么一说,李文峰突然觉得有点道理,这样看来13的赛车编号也挺好的。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跟道理没关系,是你小子紧张了。”

  林向北从来都没有在比赛中安慰队友的习惯,一名职业选手如果需要靠安慰抗压的话,那对不起自己早点滚蛋算了。

  毕竟队友又不是你爹妈,每次比赛前还得想着如何安抚你的情绪,让你高高兴兴的上场?

  所以他直接挑明了李文峰心里状态,稍微正式一点的试车勘路都紧张,那正式比赛不得哭出来?

  “这种小场面我峰少会紧张?”

  不管李文峰内心状态是如何,但至少有一点这家伙跟林向北很像,那就是输人不输阵,或者难听一点说叫做死鸭子嘴硬。

  对于这一点,林向北其实是很满意的,就算是装的不怕,只要能装完全程,那也就足够了!

  就在两个人聊天的过程中,前面的一辆三菱赛车已经出发,林向北把斯巴鲁GE开到标杆的面前,目光看着赛道左侧的电子计时牌上面数字。

  然后嘴中淡淡的说道:“李文峰,你说全程下来,我们能追上前面多少辆赛车?”

  “别开玩笑,前面都是厂队车手,五分钟间隔你都想追上?而且还是追上多少辆?”

  排在林向北他们前面发车的,都是一些职业厂队车手,相当于正规军里面的“特种部队”。

  正常情况下,五分钟间隔能追上一位,都是有些惊人的实力差距,相当于F1练习赛阶段,就直接把对手给套圈的水准。

  林向北开口就是追上多少辆,简直就是心里面没点逼数!

  “不试试怎么知道,赛前分段勘路可是有着十几个赛段组合,正式比赛里面用时差距,前排跟后排可能有几十分钟落差,我觉得我们肯定不是最菜的。”

  “我们当然不是最菜的,但有那么叼吗?”

  “怕了?不自信了?”

  “怕个鸡毛,我峰少的字典里面,就没有怕这个字!”

  随着林向北这几句调侃,李文峰那股富二代阔少气质,瞬间就恢复到身上,脸上再也看不出任何紧张的神色。

  其实这也就是林向北说这些话的目的,他并不责怪李文峰赛前会紧张,因为相比较自己,李文峰是纯粹的新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国际大赛。

  上辈子林向北第一次跑国外赛道的时候,表现还不如现在的李文峰,甚至握方向盘的手抖有些发抖。

  紧张其实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只要能够很好的缓解就行。李文峰这种性格的人,其实挺好稳定情绪的,只要激一下他立马就能硬起来。

  哪怕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李文峰也能充到底!

  电子牌上面的数字开始倒数十秒,林向北跟李文峰两个人,汇报着不同赛车工况数据,确定一切自检都没有问题。

  “李文峰,坐稳了,这次我玩真的了。”

  看着倒计时最后3秒,林向北开口说了一句。

  “来啊林向北,有本事再把我给开吐了!”

  李文峰争锋相对的回了一句,曾经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硬生生的被林向北给开吐过好几次,这也成为他挥之不去的糗事。

  现在心气开始上来了,他倒想看看林向北在真正大赛上,到底能开多快!

  3、2、1,倒计时变成0,并且电子牌上面的红灯,也变成了可以通行的绿灯。

  放手刹、推档杆,一脚地板油到底,伴随着轻微的赛车轮胎打滑,林向北的斯巴鲁GE冲刺了出去,速度远超之前的第一次勘路,甚至是超越了绝大多数排在前面的厂队车手!

  “刚才发车的是中国车手吗?感觉有点实力的样子。”

  发车等候区的日本观众,看到林向北的起步速度之后,有些人已经开始忍不住议论。

  要知道这是雪地发车,哪怕就是换上钉胎,赛车也是极其容易打滑的。

  基本上前面的厂队车手,包括目前准WRC车手米克,以及目前亚太拉力赛一号种子车手克洛克,打滑时间都要超过刚才的林向北。

  如果是起步速度慢,憋转速油门轻踩没打滑也就算了,刚才林向北的速度却丝毫不慢,这就需要极其强的油离配合功力,已经油门掌控力度。

  能在勘路阶段就来现场的观战的车迷,无一不是拉力赛的死忠,这点眼力界还是有的。

  “他是龙之队的林向北,目前新一代中国车王,ROC国家杯战胜了F1亚军维特尔的男人。”

  这时候旁边传出一道声音,很明显他很熟悉林向北,职业履历如数家珍一般的介绍了出来。

  “哟西,帝国王者吗?”

  一些日本观众听到后,感觉这些头衔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但同样很多人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情,稍微了解赛事含金量的都知道,这些头衔水分有多大。

  “帝国王者?滞纳病夫还差不多。”

  “林向北就是一个纯粹的新人,很快就会暴露出真实水平。”

  “中国车手是不行的,国际赛事都是垫底层面。”

  随着讨论范围的扩大,基本上这些资深日本车迷,都达成了某种共识,那就是林向北起步确实惊艳了一下,但中国车手实力水准摆在这里,最终只是昙花一现沦为陪衬。

  赛道上面的林向北,并不知道这些现场日本车迷对于自己的评价。

  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会毫不在乎的无视!

  原因很简单,他对于日本人的尿性非常清楚,说好听一点是狼,说难听一点是狗。

  他们只畏惧强者,只要能拿出实力来,前一秒还是能耀武扬威的嘲讽,后面一秒跪着唱征服都没问题,而且丝毫不会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此刻林向北的注意力,全部都在过弯上面,极限的调校自然要匹配极限的速度。

  林向北从来都没有跑过正式的拉力赛全程,这一次他想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