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庶女归来 第679章 火烧床上男女

《重生之庶女归来》第679章 火烧床上男女

作者:汶滔滔 字数:2780 书籍:重生之庶女归来

  玉如意应声而断,孟宣却好像没有知觉一般,连头也不抬,依然与他身下的女人纠缠着。这时,青儿终于注意到,孟宣的状态不大正常,烛光掩映下的侧颜微微散发着蓝光,连眼睛都是蓝绿色的。

  “哎呀!”青儿极度受惊,灯笼柄从手中滑脱,落在床上。油浸的灯笼纸是易燃物,一下子点着了床单,火苗蹿得老高,攀上了纱帐。

  青儿去找水灭火,随手摸到一只大壶抛出去,手指残留了一点酒味的汁液,让她又“呀呀”叫唤了两声。盛满烈酒的酒壶落在床上,火势更得到助涨。古道热肠的青儿又用袖子去扇火,火舌瞬间跳到她袖子上,吓得她脱去外袍丢在地上,立刻引燃了一个新的火点。

  如此剧变,还是不能够唤醒孟宣,将他变成正常而友好的孟小宣,不过他怀里的紫霄发现情况不对,惊呼着逃下床,从这场让青儿愤怒的情爱中抽身出来。她试图将孟宣也从床上拽下来,可孟宣的身躯沉重,又在专心致志地啃床单,紫霄力有未逮,怎么扯也扯不动。

  “傻愣着干什么!”紫霄急了,冲青儿大叫,“还不快喊人来灭火!”

  青儿惊醒,跑到院子里喊人,可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出现。房间的火势蔓延,浓烟滚滚冒出来,里面的紫霄披一层薄纱跑出来,只有她一个人,孟宣还留在屋里啃床单!

  天哪,孟宣该不会就这样被烧死吧?青儿蒙住了,不敢相信自己亲手谋杀了孟宣。紫霄掩口痛哭,重重将青儿推倒,怒喊着不客气的字句,青儿耳朵嗡嗡的,外界的声音都听不见了。

  就在房间被浓烟包裹,火势蔓延向其他房间的时候,一个白衣身影飞速地从远方的屋顶奔过来,在黑夜中一眼可辨。

  青儿仰头睁大眼睛,那道白影跑得极快,在她的视野中留下两点残像,就破开屋顶进了火场。紫霄不哭了,满怀希望地盯着房门,希望那个人把孟宣救出来。

  一刻钟过去,墙壁烧塌了一片,屋里的两个人都没出来。

  一个时辰又过去了,明火已经烧尽,还是没有人走出房间。紫霄跌跌撞撞地一头冲进去,青儿也跟着进去,脚一踩到地面,就被烫得差点摔倒。她咬牙走进去,奇怪的事发生了,越往房间里面走,地面就越凉,她定睛一看,地面上和桌椅板凳上都结了一层冰霜,冒着丝丝缕缕的寒气。

  床上盘膝坐着两个男人,正在对掌运功。青儿松了一口气,拉过椅子坐下,还好段晓楼来得及时,否则孟宣被她放的一把火烧死,她真要向小逸自刎谢罪了。

  同一片夜空下面,东宫的宝珠殿内掌了灯,自上座到到殿门口,长长的两排凤阳花烛吐着明亮的白焰,将云彩花纹的合抱立柱照得威武雄壮。花烛中掺有沉香和白檀,烧出的香气浓郁诱人,还没等开宴,肚子就咕咕叫了。

  何当归一到东宫,“惊喜”就等着她。朱允炆说晚上有个小型的家宴,让她换身衣裳准备参加。何当归当时听了,心里还有些纳闷,朱允炆父母双亡,又没有纳过正妃、侧妃,东宫的家宴会有什么人出席?

  不过等夜晚降临,她的疑问被解开了。原来所谓“家宴”,不是朱允炆家的家宴,而是专门为她准备的家宴——罗家的人,不光大房的罗川柏、三房的罗川朴出席宴会,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

  觥筹交错,受邀来赴宴的都是东宫的小臣,一遍又一遍地举杯恭贺皇长孙朱允炆的贤德和孝心。“长孙殿下不辞辛劳,终于请出罗老神医出山,真是孝感动天,相信在罗老神医的回春妙手之下,圣体一定会很快恢复康健!”

  朱允炆满面笑容地举杯,遥祝道:“皇爷爷吉人天相,又有第一神医诊病,相信下月初就可以如期出行狩猎了,吾皇万岁万万岁!”长眸一转,目光落在何当归身上,他唇角的笑意愈发深了,用十分愉悦的语调说:“如今又请到了第二神医清宁郡主,他们两人加起来,足顶得过一座太医院了。”

  没错,家宴上最意想不到的的来宾,就是数月前瘫痪在床的罗家老太爷罗脉通。这位年近九旬的老者,胡须花白垂胸,精神甚是矍铄,一双眼睛就像深井里捞出的两轮寒月。从开宴到现在,他的视线几乎没离开过何当归,那种毫不掩饰的探寻意味,让何当归非常不舒服。

  宴会摆的是散席,每人面前一张黄梨木矮桌,摆着酒水、菜馔和各色瓜果,自取自用,身后立着一个斟酒的侍女。

  何当归拿起手边的酒饮了一口,发现是冷的,她吃不惯就放下了。再看桌上的菜式,外观鲜亮别致,她忍不住夹起一道水晶烩鸭品尝。鸭肉还没进嘴,身后的侍女上来斟酒,猛地撞掉了她的鸭肉。

  “哎呀,郡主恕罪,奴婢不是有意的!”侍女慌慌张张的伏地道歉,用帕子抓走了那片鸭肉。

  何当归皱了皱眉,低声问:“你叫什么名字?把头抬起来。”

  侍女闻言,却把头埋得更低了,只露出后颈上粉红色泽的肌肤,何当归默默看了两眼,突然伸手去扣她的下巴,侍女往后一缩,避开她的手。

  大殿上人声鼎沸,这一角落发生的事并不显眼,但朱允炆好像时刻都在关注着何当归,所以见了这边的情况,立刻出言询问:“郡主还好吗?莫非是下人们伺候不周?”

  朱允炆一发问,顿时引得殿上众人都看过来,看见了侍女跪在地上,何当归伸手去抓她的一幕。何当归抬头笑笑,回答说:“多谢殿下关怀,这里无事,不过是侍女跌了一跤,我正要把她扶起来。”

  侍女十分配合地抓着何当归的手站起来,默默退到后边,这点小插曲归于平静,众人又开始举杯,赞美长孙殿下的仪表有日月之姿,龙凤之表。

  别人饮的是梨花白,罗脉通杯中却是栗子果酒,清甜如水,喝不醉人,不过三杯下肚之后,他的面膛就染得通红一片。

  “承蒙长孙殿下看得起,老朽自当全力而为,不辜负殿下的殷切孝心。”罗脉通话锋一转,睨了何当归一眼,抖着胡须说,“早听说郡主的针法精妙,老朽的门下收过八名弟子,天分都不高,早知道家里还有郡主这么一个灵巧的小丫头在,老朽的三清针法也不会失传了。”

  朱允炆惊讶地问:“怎么?清宁郡主的医术不是传承于罗老神医吗?”

  罗脉通摇摇头,满怀感概地说:“老朽的弟子若有郡主的三成本领,老朽也不必强自挣扎着上京了。罗家人才凋零,再过百年,恐怕很多绝技都要彻底失传了!”

  朱允炆神色一凝,眯眼道:“老神医太谦了,话说回来,本宫担忧皇爷爷病情,急于催促老神医上路,实在得跟您赔个不是。”

  罗川柏听朱允炆语气不善,举杯打圆场道:“殿下的孝心有目共睹,祖父,三弟,咱们一同举杯祝圣体早日焕新!”

  刚举杯祝完,宫里的太监就来禀报说,圣上又昏迷不醒了,太医院判束手无策,贵妃娘娘命罗神医即刻进宫。朱允炆连忙令人撤宴,又安排了几名东宫医侍跟罗脉通一同进宫。

  后厅重新摆茶,朱允炆以讨论皇爷爷病情的名义,把何当归、罗川柏、罗川朴都叫了过去,让他们商讨出一个合宜的药方。

  罗川柏和罗川朴昨日都随罗脉通进了宫,亲自见过龙颜,把过龙脉,因此事先拟定好了两个方子,呈给朱允炆过目。朱允炆看后沉吟了一阵,说:“我觉得第二张方子更好,对圣体帮助更大,郡主你看呢?”

  何当归接过方子一瞧,两张方子都是专治痰窍不通,第一张方子过于温和,第二张方子下药适当,却有两味药相冲,长期服用与慢性毒药无异。罗川柏和罗川朴也不是外行人,怎么会开出这样的药方?罗家的医书对于药物相克有专门的记载,只要读过,就不该在开方时犯下类似的错误。

  医者父母心,何当归正要点出这个错误,眼角的余光却瞥见罗川柏和罗川朴的手在发抖,连茶盅盖都握不住。同时,朱允炆的唇角带着点古怪的笑意,耐人琢磨。

  心念一转,她不动声色地搁下了药方,微笑赞美道:“好方,好方!虽然我没看过圣上的病症,对于开方下药也不精通,不过,这两张方子真不错,似乎都是罗家珍藏已久的老药方,好,真好!”

  “那郡主觉得皇爷爷应该用哪一方?”朱允炆锲而不舍地问。

  何当归“苦思”之后得出结论:“第一张不错,我觉得值得一用。当然,如果交给太医院研究后再做结论,就更合适了。”

  朱允炆挥手否定:“不必了!太医院的人都不中用,他们要是有真才实学,皇爷爷的病也不会拖到今日了!来,大家尝尝这壶极品冻顶乌龙,这是今夏宫中的消暑恩物,颜色不错,味道也厚。”

  他亲手提壶,为三名大夫一一斟茶,罗川柏和罗川朴都受宠若惊,口中连称不敢。何当归优雅举杯,含笑啜饮了一口,赞道:“雪峰冻顶,果然是难得的好茶。”

  下一刻,她面色突然一变,白瓷茶盅从手中滑落,人也跌倒在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