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庶女归来 第599章 老太太赏媳妇

《重生之庶女归来》第599章 老太太赏媳妇

作者:汶滔滔 字数:3479 书籍:重生之庶女归来

  老爷孟善在前院派人过来叫孟宣,叫得很急,最后就亲自找过来了。正好随着老太太的探望队,哑声悄然的跟着,连老太太都没察觉。老太太回头看孟善,嗔怪道:“怎么不吱个声,没的吓坏老身。”孟善忙向母亲请罪。

  老太太这边儿,果真如孟宣所想,就是来看孟宣小两口起来了没,是否出了什么意外。说白了,就是来查岗的。

  虽然在孟宣料敌机先的妙计下,他祖母和母亲都缺场新媳妇入门第二天的叩拜仪式了,不过,昨天跟何当归一起进门儿的新媳妇,二房侧室王氏,人家不喜欢睡懒觉,听说老太太在喜宴上吃多了,王氏一大早就端着药膳去老太太跟前孝敬,一天忙活下来,手腕上、发髻中的金银钏镯也拿下来做人情了,一张细白如凝脂的鹅蛋脸,劳动之后红扑扑的,香鬓透汗,很博得一众下人的好感。

  黄昏掌灯后,大奶奶商氏和另一名新媳妇四奶奶刘氏,也钗摇裙荡地登场了。此时老太太还是不大好,恹恹坐在红木雕花拔步床上,一天都没正式用膳,王氏的药膳虽好,奈何老太太吃不下。

  商氏和刘氏也不是空手过来的,人家一听说祖母饮食衰了,急火火去的去请城西请擅诊此症的胡杨大夫,据说是位比太医更高明的民间郎中。逢上胡杨大夫出诊,巴巴等了几个时辰才有,这不,商氏刘氏手挽手来给老太太请安,后面跟着位胡杨大夫。

  本来内宅妇人看诊,规矩上是不能跟大夫正面接触的,纱帐、屏风是必备品,可今天头一回请来了近日京城中声名鹊起的胡杨大夫,才发现此人是个女子,而且是位黏着八字胡的年轻姑娘,年不过二十。试想一个长得有鼻子有眼儿的俏脸蛋,鼻子下潦草地贴了两撇胡子,任谁都不可能看不出她是个女大夫。

  大明不禁止女子行医,却限制了女子接触这些行业,打从头里,郎中们收徒的时候就不收女子,并引以为耻。当年,何当归学针灸,窦海溱又喜爱又看重她的才华,却不肯收她当徒弟,就是这个缘故。

  那位稀罕的女郎中胡杨,给老太太望闻问切一番,最后诊断出,老人家只是吃多了,饿上两天就好了。又简单给老太太拿捏了几个穴位,使她的手足暖和起来,精神头也好了不少。

  而后,胡杨大夫被留在府中小住两日,商氏、刘氏、王氏三人,殷勤陪老太太说话,逗老太太开怀。这三个人里不知哪一位,提到了新七奶奶清宁郡主,最后,商氏欲言又止地说,年轻夫妻到底没有节度,只盼郡主是个识大体的女子,稍微劝着点七弟才好。

  老太太听不大懂,反复追问之下,老太太的篙嬷嬷吞吞吐吐地汇报说,听小丫头们传,七爷七奶奶到现在还没起呢……

  老太太一听这还了得,宣儿身子怎么受得了?于是就要赶过来救孙儿于水火之中。商氏三人各找了个理由告退,老太太等来到园中,哑不悄地在门外听了一会儿,听到的内容和想象的有一定差距,老太太暗恼,小丫头们的嘴太乖滑,竟说那些不着边儿的话,宣儿小夫妻哪里不节制了。

  随后,房中人对话引起老太太注意,听到那个珍珠落玉盘的美人声音,把孟府的“赏饭制度”贬了个体无完肤,暗指他们又铺张浪费,又吃力不讨好,老太太听得不悦,却挑不出什么刺儿来,反而越听越觉得有理,最后忍不住推门,想看看说话的女子长什么样。

  “你的意思是……这些年孟府空讲排场,铺张浪费,而且下人个个都在暗地里坑骗主子的银子?”

  这样的质问出自威严的老太太之口,不可谓不重,孟宣听后,连忙拉着何当归起来,打岔道:“还不快请祖母入座、奉茶?”何当归曲膝一礼,去茶室烹茶去了。

  老爷孟善是男子,身份又是公公,这么不打招呼的出现在媳妇儿房门口,显然不合礼数。他是急着寻孟宣,直接找上门来,想找个传话的下人都找不到,又被何当归的话吸引,不知不觉就走近门口了。老太太一推门,他立刻背转过身,留给众人一个伟岸的背影。

  孟宣一眼认出他老子,颇为吃惊,他听出了老太太等人的脚步声,却听不出脚步无声的父亲。他先把老太太劝坐了,然后出去向父亲请安。低声问:“父亲怎么这时候过来?是否有要紧事?”

  孟善负手望月,唇齿只比口型,不出声音。孟宣看懂之后,剑眉皱起,默然一刻说:“果然棘手,没想到事情演变到这一步。”回头时,看见何当归端着个红漆小茶盘,婷婷袅袅地从茶室出来。眸中渗入了温暖的笑意,孟宣让道:“父亲也进来吃杯茶吧?清儿烹茶的手艺很好。”

  孟善最重礼节,别说媳妇的茶只奉婆婆,没有公公什么事儿,就算吃媳妇茶,也得在坐北朝南的正堂中饮,才合乎规矩。所以他摇头辞了,低声道:“我即刻修书两封,你拿着书信亲自走一趟北直隶,等事情圆满解决了再回来。进屋去跟老太太磕个头,编借口告个长假,不可使老太太担忧。”

  “啊?我去?”孟宣不大情愿,这种棘手的事,谁知道拖到哪天能解决。他香软可口的小妻子才刚娶回家,他就被派了个出远门的苦差,世上怎会有这么倒霉的事。

  孟善收回望月的目光,投给儿子威严一睨,“嗯?”他有异议?

  孟宣鼻尖一动,闻到屋中的馥郁果香,见何当归正给老太太斟茶,斟出的茶汤红亮厚重,应该是加浓的红果茶。他连忙进去讨了一杯,出来奉给孟善,小声说:“父亲,清儿她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赴罗府宴时,那个勇救外祖母的三小姐。”

  “哦?”孟善接过芬芳的红果茶,喝了一口。

  孟宣继续道:“清儿是个好姑娘,只是年纪轻,胆儿小,口拙,怕生,又是头一回嫁人。儿子离开的这段时间,父亲好歹看顾一眼,万一她不小心惹祸上身,父亲在母亲那儿给说句情。”

  茶汤一饮而尽,孟善将杯子往孟宣手中一塞,不置可否,却又重新打量了儿子有点呆傻的担忧的脸,好笑地想道,头一回嫁人?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第二回人,只为积累与人相处的经验?而且刚刚听那个丫头说话条理分明,词锋锐利得很,要是这样的还叫“口拙”,那合该世人都是哑巴了。只是没想到,这个最桀骜不驯的儿子,还有这么一根软肋。果然是他儿子,像极了乃父。

  孟善发出最后通告:“半个时辰后,去书房报道,今夜就起程,不得迁延罔顾,不得在事情未成之前回来——这是军令。”说罢阔步离去。

  孟宣苦着脸回头,看向室内,登时大吃一惊。怎么会事?何当归在哭!刚才奉茶时不还好好的?

  他冲到桌边一看,一整西瓜壶的茶汤,全都被老太太及其附属嬷嬷给消灭了,何当归眼睛周围泪泽盈盈,什么情况?茶喝出问题来了,祖母骂了她?

  不等孟宣开口为何当归求情,老太太率先发难,冷哼了一声,斥责孟宣道:“人家清宁,花一样的人儿,可不带这么欺负的。咱们家一向宽厚治家,容不得你这样的张狂行径。书呢?拿出来烧了!”

  “哈~~~?”孟宣露出一个白痴的表情。

  何当归以帕拭泪,摇首道:“是妾身不好,一下子说漏了嘴,求夫君雅量宽容。也求祖母别责怪他罢,夫君从军多年,出来之后看什么都新鲜,也是人之常情。妾身怯弱,侍奉不好夫君,又担心长此以往,于夫君健康不利,妾身……”言到此戛然而住,默默拭泪,那怯弱不胜的模样,连女子看了都要心疼的。老太太身后的几位嬷嬷无声叹息,然后把谴责的眼神递给孟宣。

  “啊?”孟宣一头雾水。他犯了什么错?老太太责怪他什么?

  “书呢?”老太太又问。

  “什么书?”孟宣奇怪,“孙儿事忙,没空读书。”

  何当归面露羞惭,趴到老太太耳边,悄声说了句话。孟宣竖着耳朵听,中有“春宫”字样,仍是糊涂得很。然后,老太太叹气道:“难得清宁你识大体,又为小七着想。那就这么办吧——篙嬷嬷,你去跟洳姨娘、褒姨娘说,让她们那边儿都准备上,小七要去她们房里歇,先从洳姨娘开始。”

  孟宣闻言勃然变色,洳姨娘、褒姨娘?!她们不是,母亲一年前给纳的两房妾?为什么让他去她们那里睡?何当归给老太太说了什么?

  一双黑得不见光的眼眸,冷冷落在何当归面上,使她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这一幕情景落在老太太眼中,更加坐实了何当归的话,把孟宣的罪行落到了实处。又见孟宣瞪媳妇儿瞪得“凶恶”,这还是当着长辈的面儿呢,私下里还不定怎么样呢,于是老太太又吩咐另一个嬷嬷,“你去库房,把那一挂粉水晶家训珠帘取来,给他们挂床上。”

  家训珠帘?孟宣听后,面色更是多云转阴,直盯着何当归瞧,不知她怎么跟祖母攀上的交情,又对祖母说了什么。新婚第二日,就让他挪去洳姨娘房里睡?这是她的心愿吗?她就这么不耐烦应付他?

  何当归有点心虚的低下头,躲避着孟宣锋利如刀的目光。

  少时,那一挂粉水晶家训珠帘被两个婆子“呼哧、呼哧”地搬进来,四五个人“哗啦啦”地扯开,嗬,好一道水晶帘,每颗晶莹透明的珠子上,都描着一个簪花小楷,九千八百多颗珠子串在一处,串出了一套孟家家训,架起来在灯光下一朝,璀璨华美如梦。

  孟宣听说过这串珠帘的名堂,还听说,簪花小楷抄写的,主要是家训中“戒色”的部分。这么见鬼的一串帘子,老太太为何要赏给新婚燕尔的他?

  水晶帘被几名嬷嬷小心翼翼地架着,一步一步挪到椿木雕大床边上,七手八脚地把帘子挂起来。不过不是挂在床帐外面,而是挂在了——大床的正中央,把好端端的一张华美大床,从正中央纵向一分为二!

  孟宣凝目,瞧一眼那些忙活得不轻的嬷嬷,又瞧一眼低眉顺目的何当归,阴测测地问:“清儿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意思,”老太太强势地说,“宣儿你虚心听从就行了。有这样贤惠的媳妇,你该庆幸才是。要不是她贤惠,我也不知道你现在变这么坏了,此事我暂且替你瞒着,下次告诉你娘,看她不捶你!去姨娘那儿也须得节制,我还会派人去查,为了你这个事儿,老身要在家里多住两个月。”

  孟宣前后联系,终于可以肯定,是何当归进谗,让老太太觉得他耽于女色,不爱惜身体,所以,满屋子丫鬟老婆才像看害虫一样盯着他看!

  他似笑非笑地向何当归深深一瞥,好丫头,她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么。让他去别的女人那儿歇?她倒大方。

  家训珠帘挂好之后,老太太也乏了,起身走两步,打了个嗝,觉得昨夜的积食和胸中的块垒尽数消散了,整个人身轻体健的,老太太顿时喜从中来,连声夸赞何当归的手巧、茶香。嬷嬷们也很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老太太的这口气儿憋了一天一夜都打不出来,可愁得慌呢。七园这一趟真是来对了,七奶奶好本事!

  何当归笑吟吟地将老太太送至门口,曲膝福礼,曼声道:“天黑路滑,祖母慢行。”并目送她们离去。

  回身进屋,孟宣正坐在床边,优雅地用着一盏香茗,从描花瓷盖上看过来。

  “说说吧,娘子,你打算睡帘子里侧还是外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