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 第126章 木牛流马现世

《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第126章 木牛流马现世

作者:我要上三江 字数:2007 书籍: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

  此次北伐。

  春季出征。

  蹉跎了几月后,不知不觉中等来了梅雨季节。

  蜀军连战连胜,势力范围已超过了第一次北伐的终点。

  左路祁山线依旧在渭水边扎营,右路已越过了陈仓,直达长安。

  这就导致了后面的补给线越来越长。

  运粮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淅淅沥沥的雨季终于来了。

  曹君早有准备。

  事先将粮草军需迁移到高处,以免受到雨水的腐蚀。

  如此一来,就不方便大军的交战了。

  恰逢魏军也闭营不出,一时间,零星的小规模作战在蜀军后方时有发生。

  曹君又令王平领2万精兵驻守街亭,马岱军也从武城撤了回来,驻扎在陈仓附近的散关处,也算大大减轻了后勤的压力。

  苟安运粮一事爆发后。

  诸葛亮从汉中回成都,与李严一番交涉后,将搬运粮草的苦差事接了过来。

  他又令长史杨仪负责运粮一事。

  在魏军截粮前,粮草一事再无波折。

  曹君此刻正面色阴沉的站在大帐中,随杨仪派来的运粮官清点了一番新到粮草后,发现多有霉湿,且十不存五,沿途丢失了大半。

  那运粮官满身狼狈,下身衣摆处还挂着一块湿泥,正俯身跪在地上。

  “将军,我乃杨仪帐下运粮官,确实不是我等不用心,而是雨季来临,沿途遭遇泥石流,多处塌方,又有魏军骑兵骚扰,属下令人肩挑手抬,才将这5万担粮草从剑阁道抬了过来。”

  一边的姜维看了看曹君,也忍不住叹道:“这几万担粮草,多有霉湿,仅够30万大军食用几日,且不能久放,末将这就下令,让伙夫优先处理掉这批霉湿粮草。”

  曹君点了点头。

  那运粮官仍伏在地上,瑟瑟发抖。

  运粮损耗过大,或者延期超过三日,可是要砍头的大事。

  曹君无可奈何的亲手扶起他,安慰道:“此番,幸苦了,我有一封书信,你回去途中,可亲自交给丞相。”

  曹君左思右想一番。

  目前木牛流马还未面世,蜀军北伐次次受粮道所恼,也是时候解决了。

  只是,如何提醒诸葛亮干活呢?

  必须得委婉。

  也不能透露出自己先知的秘密。

  事毕,曹君斟酌了许久,亲手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提及目前粮道的困难,又提及能不能改良下独轮车,最好能使之翻山越岭,好减轻粮道的压力。

  剩下的,只能交给这位三国第一智者了。

  却说诸葛亮收到曹君书信后,眉头皱了几日。

  忽有一日,他在汉中城中巡视时,途径一处木匠作坊,见一个木匠正在制作一款独轮车,突然心有所感。

  即刻回府后,让人取来纸笔。

  在纸上画了一个牛不像牛,马不像马的图像出来。

  他又让杨仪过来一观,后者看了半响,只见图中所画之物: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杨仪观后,顿时大惊,“丞相,此为何物?”

  诸葛亮道:“此乃木牛,运粮的工具,能翻山越岭,大大减轻人的运输压力,却是我一时得来的灵感,还需进一步完善。”

  事后,诸葛亮经过几日的持续钻研,越发将木牛之术完善。

  又研究出了另一款运粮工具,曰:“流马。”

  北宋的陈师道有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可见木牛流马并不是所谓的无需人力的永动机,只是一改良版的有脚拖车而已。

  但木牛流马却是针对蜀地难行的崎岖道路涉及出来的,自然大大的方便了粮草的运输。

  如此半个月后,诸葛亮集中所有汉中工匠,秘密赶制了一批木牛流马,交由杨仪亲自负责,押运最近一批的粮草。

  杨仪自领了一千军士,驾着木牛流马,自剑阁直抵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之用。

  过了剑阁后,正好遇到有魏军骑兵前来截粮。

  杨仪令人将粮草停在路中间,又将木牛流马脖子下的按钮掰了一下后,那木牛流马便停在原地,一动不动。

  不一会,魏军骑兵杀到。

  那领军之将也是第一次见到此物。

  之前远远见到,蜀军士卒推着这古怪之物前行,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行动极快。

  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将蜀军吓走,魏将连忙下马,和手下军士齐齐围着这些木牛流马观看起来。

  “将军,快看,这里面装的正是军粮。”

  却是一辆木牛流马因为停的不正,已经歪倒在地,里面的粮食洒了出来。

  魏将又令其他士卒查看每一辆牛车,见里面均装满了粮食,一时间大惊。

  这古怪之物,原来是用来运送粮草的。

  “快,将这些东西推走,切不可留给了蜀军。”

  哪知魏军士卒使出九牛二虎之力,那木牛流马始终停在地上,一动不动。

  此时,先前逃走的蜀军,见魏军只有500人马,又失去了骑兵的冲锋之势,顿时反向杀了回来。

  此次运粮所派的军士皆为正规军士,若在地面上,1000蜀军完全可以吃掉这波500名魏军。

  那魏军见事不可为,急忙令士卒掀翻一台牛车后,倒空了里面粮食,将牛车架在两匹马中间,仓皇而退。

  几日后,这队人马暂转反侧兜兜转转,将缴获的一辆木牛流马运回了魏军大营。

  司马懿领着一群人团团围在周边。

  “此乃何物耶?”

  领头的魏军道:“禀大都督,末将也不知是何物,只是见到蜀军用此运粮。”

  司马懿让人将木牛流马中间破开,果然见到里面有一不小的空间,若全部装满粮食,怕有七八石大小。

  司马懿又细细问了这魏军,得知蜀军竟然以1000军士运粮,顿时也吃了一惊。

  要知道,此刻两边的能战之士要么被派上了战场,要么在险要处驻守,皆无多余的士卒。

  为何蜀军一次能抽调1000名蜀军运粮?

  之前蜀军运粮,采取的是一辆独轮车,配四名劳力,只能装备3-4石的粮食,还要配少许蜀军沿途护送。

  往往一次运粮,要持续很多波才够大军所需。

  如此一来,因为防备力量不足,给了魏军截粮的机会。

  若是全部用木牛流马运粮,一辆车便可运8-10石粮食,单一次数的运载量大增,完全可以将之前的几波运粮队伍,合并为一波。

  如此一来,魏军在后方的骚扰将变得更加艰难。

  1000蜀军面对500名魏军骑兵,倚靠有利地势抵抗的话,完全不虚。

  若是将骚扰的每一波魏军骑兵增加到1000人,由于目标太大,又增加了暴露的风险,容易被蜀军派兵击溃。

  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后方骚扰,在木牛流马出来后也随之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