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楼翰墨 第七十六章 秦可卿出殡四王祭

《红楼翰墨》第七十六章 秦可卿出殡四王祭

作者:翡瑜 字数:2484 书籍:红楼翰墨

  林黛玉返回家中后,主动找李嬷嬷谈及她现在的烦恼,询问李嬷嬷该如何解决,众人误会她和贾宝玉有私情一事。

  尤其说起她父亲要将她嫁到贾家之事时,非常伤心,也表达出她不愿嫁到贾家的意愿。

  李嬷嬷对黛玉能做出这样的选择,非常赞同,安慰黛玉一番后,便找到林如海。

  将黛玉的心思禀明林如海,李嬷嬷建议道:“老爷若是疼爱姑娘,还是不要将姑娘嫁入贾家为好,以老奴来看,贾家公子并非能依靠的人!”

  林如海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他这几日正在为此事头疼,如今得悉女儿的心思,便彻底放心下来,也彻底息了和贾家结亲的心思。

  “贾家内有些妨碍姑娘名声的流言,老爷也要处理好才行!”李嬷嬷随即将黛玉对自己名声的担忧,也向林如海禀明。

  “此事我自会处理妥当,你让玉儿不必忧虑!”林如海感叹道。

  他现在非常郁闷,也非常后悔当年将女儿送到贾家,如今细细想来,他有太多需要收拾的首尾,女儿的名声,女儿的字,还有他送进贾家的女儿的嫁妆,这些都需要和贾家交代清楚,否则若是被人打听出来,就会影响黛玉说亲。

  “你跟着玉儿也有些时日了,你可明白玉儿的心思?”林如海想到那天女儿对婚事的态度,心中猜度女儿或许有别的心思。

  李嬷嬷点点头,她自然能看出如今姑娘的心思尽在陆璟身上:“以老奴看,陆大爷和姑娘倒是般配,陆大爷是个有本事的人,想来也能护住姑娘!”

  “怀瑾?”林如海一惊,随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此事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若是玉儿那里有什么事情,你要及时告知于我!”

  李嬷嬷离去后,林如海陷入深思,对于陆璟,他心中比较复杂,若是作为弟子还好,但要招为女婿,他就有些犹豫了,以他这位弟子的心性和手段,恐怕不是个安分的人。

  思忖良久,林如海决定等他解决女儿和贾家的牵扯问题后,再试探下陆璟对女儿的心思。

  十一月初四,宁国府为秦可卿送殡,送殡的官客不胜其数,其中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前几月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前来,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在京中并称八公。

  其余送殡的官客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人。

  送殡的堂客乘坐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加上宁荣两府的轿子马车,总共不下百十乘,再加上前面的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共摆了三四里远。

  宁国府送殡队伍一路前行约有一刻多钟,就遇到了路旁的彩棚高搭,其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四王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

  陆璟坐在北静王设置的祭棚不远处的茶楼中,观看宁国府为秦可卿送殡的宏大场面,心中对接下来的大戏倍感期待。

  同时对贾家的选择也倍感无语,皇上已经表露出拉拢之意,贾家非但没有回应,如今又被人利用,在秦可卿葬礼上搞事情。

  尤其是他在送殡队伍中发现了林如海,心中暗自思忖,若是林如海知道今天勋贵集体为秦可卿送殡,是向元雍帝示威,他却稀里糊涂的参与进去,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依礼制,身有爵位的勋贵想要参加吊唁,需要朝廷下旨方可,根据他这段时间的调查,北静王多次召集一些勋贵秘议,商议的结果不得而知。

  但从他们直接忽略掉元雍帝,四王集体设路祭,勋贵全员出动,随行送殡,就可看出他们是在举行示威游行,向皇上展示勋贵的团结和力量。

  陆璟想起书中情节,秦可卿安葬没几天,贾元春就被封为贤德妃,想来是元雍帝对京中勋贵逼迫的一种妥协。

  陆璟看向下方,见北静王正在热情召见贾宝玉,觉得贾家落败已成定局,以贾家那几人的政治智慧,恐怕根本看不出北静王的险恶用心。

  贾宝玉素闻水溶是个贤王,不以官俗国体所缚,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每思相会,却被贾政所拘,无由得会,一直引以为憾。

  此刻听闻水溶召见,忙抢上来参见。

  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贾宝玉,见宝玉面若春花,目如点漆,心中甚是喜爱,赞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衔的那宝贝在那里?”

  贾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出递与水溶。

  水溶细细看后,问道:“果真灵验否?”

  贾政忙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

  水溶啧啧称奇后,整理好彩绦,亲手给贾宝玉带上,又拉着贾宝玉的手,问几岁,读何书,宝玉一一的答应。

  水溶听后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前途未可量也。”

  贾政忙陪笑,连说不敢担此赞誉。

  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此资质,想来太夫人,夫人辈自然极为钟爱,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但凡海上名士,至京中者,全都聚集在舍下,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贾政忙躬身答应。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贾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间无敬贺之物,此物乃是前日圣上亲赐的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贾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贾政与贾宝玉一齐谢过。

  陆璟看到此处,暗道贾家这次算是彻底完了。

  《诗经》有云:‘鹡鸰在原,兄弟急难。’

  ‘鹡鸰’寓意兄弟之情,是皇上送给北静王的礼物,代表皇上和北静王的兄弟之情。

  此物意义重大,北静王却反手将其送与贾宝玉,不说此举有蔑视元雍帝之嫌,但对元雍帝不敬的意味却很明显。

  看来北静王是铁了心,要当对抗元雍帝的急先锋,还要将贾家拉拢到他们的船上。

  不过贾家稀里糊涂的跟随北静王,倒也省去了他的麻烦,等林如海意识到这里边的问题,恐怕林如海就会绝了和贾家结亲的心思。

  北静王离开后,庞大的勋贵队伍再次启程,一路热闹非常,经过城门时,又有贾赦,贾政,贾珍等人的一干同僚属下设置的祭棚接祭,贾家众人一一谢过后出城,直奔铁槛寺而去。

  陆璟等贾家队伍再次启程后,便径直回到家中,思考着若是林如海看不出来这次勋贵的意图,他该如何提醒,还有该如何揭露秦可卿的身份,才能不让林如海怀疑。

  时至晡时,陆璟正在梳理秦可卿之事的情报,突然听到林忠过来邀请,说是林如海请他过府一叙。

  陆璟想来可能和今日之事有关,收拾一番后,赶至林府,刚一进门,便听到林如海病倒的消息。

  “老师身体可无碍?”陆璟看林如海脸色难看,忙关心问道。

  林如海忧心忡忡道:“怀瑾不必担心,为师身体并无大事,只是为师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想让你参详一二!”

  今日他被贾政邀请去贾家,让他为秦可卿送殡,他当时就想拂袖而去。

  可是看到诸多王孙公子随行送葬,他便按捺下来,心中奇怪这秦可卿到底是何身份,直到四王路祭,尤其是听到北静王对贾宝玉说的那番话。

  他才意识到送殡是假,恐怕四王八公是想借宁国府的丧事,向皇上展示京中权贵的力量。

  察觉此事后,他本想立刻离开,只是他心中有层更深的忧虑,让他不得不停留到送殡结束。

  林如海随即将此事详情,一一告诉陆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