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炳的诸天生活 第542章 第二十五个任务 小娥想要回下去33

《阿炳的诸天生活》第542章 第二十五个任务 小娥想要回下去33

作者:白痴口香糖 字数:2230 书籍:阿炳的诸天生活

  (求推荐票,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了)

  形势十分严峻,陆仁炳全然不惧。老冯色厉内荏,他的手下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打一次败仗,他就得像以前一样四处流窜,他强行吞并的靖国军就会分崩离析,何况还有杨老虎在坚持抵抗。

  当然了六县地盘就卡在长安的喉咙上,有点头脑的都不会放任不管。但是陆仁炳已经下定决心要当坐地虎了,谁来也不行,他要求不多,就只要六县地盘,准确的说就只要那片山区而已。

  于是他再次派人,向老冯说明保乡军愿意服从老冯对陕省的统治,税费可以照缴,但是地方自治决心不可动摇,保乡军也绝不会听从调遣。倘若老冯一定要开战,保乡军奉陪到底。滋水离长安也就是一个强行军的距离而已。

  陆仁炳又给老冯写了封信,他在心里说自己可以放弃六县地盘进深山,就是不知道老冯能不能接受他的嫡系混成旅被全歼,长安被轰烂。

  老冯骑虎南下,他知道陆仁炳的保乡军绝对有能力克掉他的嫡系人马,砸烂长安城。这也是他一定要收拾保乡军的原因。

  但是他真的不能接受失败的下场,他从军多年,才终于获得一块地盘,他可不想再失去。

  他不能赌。

  陆仁炳不等他在思考,便命令军队从滋水下原,囤兵渭水之南,五万装备精良的军队,架起百门火炮开始轰炸渭北的国民军驻地。陆仁炳以实际行动向老冯展示决心,任凭你四面合围,哥只攻长安一路,有种咱就换子。

  渭北的冯军迅速被炸的崩溃,扫平前进障碍后,陆仁炳命令大军渡河,大摇大摆的进军长安。

  老冯被收到的消息震惊了,有一百门火炮你特么蹲在大山里干毛啊,整个大西北都是你的行不行。

  嗯,其实他不知道那百门炮里,大部分都是木头刻的模型,五万大军里的枪支也有三万是木雕。民兵手里的枪百人里只有一人是真的。

  没办法,陆仁炳的兵工厂真的没有爆种。

  要不然,陆仁炳还真的就想弄个西北王干干。

  所以大军度过渭水之后,行军速度就放下来,一天也不挪个五六里。老冯听到这个消息,才放下心来。他知道这是这个个保乡军的头头给他的台阶,他要是不把握机会,那人家就要动真格的了。

  他还真没有那个应聘的实力,虽说有大军十万,但是大半都是他收编的杂牌。没办法,他只好请大佬于先生前来议事,

  “任公,听说您老跟保乡军那边有点交情,还要麻烦你奔走一下,咱们这陕地经不起折腾了啊”

  于老先生对老冯那是一肚子气,但是没办法,谁让老冯势力大,

  这让将一腔热血都付给了靖国军的老先生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他是很乐意看到老冯吃瘪的。他虽然跟保乡军没有深交,但是他作为关学大儒,陕地最有名望的元老,在保乡军那对士绅里是很有影响的。即使是那个出头的朱先生,也只是任公的后辈而已。

  不过都是陕人,任公还是比较乐见老陕出一个强硬的军阀的,一边结束秦地清末以来的乱象。

  “说说你的底线吧,那边已经说了,听调不听宣,以我所知所见,知道他们这话不是空的。那边的朱先生给我写过信,他们就是想安静种田,发展实业,保乡军也仅为保持地方不受乱兵滋扰,绝不无故踏足六县之外。也会有条件开放道路,不会阻拦大军防守武关,也不会参与任何内斗。”

  “我的底线就是,他们必须服从省府治理,税额要全额缴纳,保乡军不可滋扰六县之外的地盘,另外不得阻拦大军通过。”

  额,你这条件跟没提有啥区别?于老没好气的瞪着老冯。

  老冯也是无奈,“但是他们要名义上接受国民军的收编,我给他们一个师的名头。”

  额,前面是封地,后边这是给官对吧,是这样的吧?老于内心里呸了一口,怎么没见你对靖国军那么客气,欺辱怕硬。

  嗯,老冯心里说,你那靖国军一盘散沙,连点像样的仗都没打几次,也好意思说出来哦。

  总之,得知了老冯的条件,老于对于这次的活动成算达到了九成九。

  在于老先生的斡旋下,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冯大帅终于一统陕地,陆人兵大帅也被册封为国民军独立师中将师长,屯驻滋水,护卫长安东南大门。

  冯大帅自己是上将,但是他拒绝了陆仁炳要求的上将军衔

  当然了这个中将是得到北平政府承认在册的中将,可不是陆仁炳之前自封的那个水货。对于这件事,陆仁炳还是很满意的。

  撤军回山,解散民兵,又遣散征召起来的新兵,陕南六县恢复平静。得到消息的老冯也松了口气。妈卖批的,还真的是全民皆兵,即使知道那些兵手里拿的枪支有水分,他也不敢赌。

  人多咬死象,他手下的那些杂牌比那些民兵也强不到哪里去。

  从陆仁炳十月份回归,到时间平息,总共耗时一个月。陆仁炳用一个月的时间,为自己挣了一个中将身份,还正式获得了对六县的实际控制权,这个控制权不只是武力征服,还是得到官方认可的。

  官方称呼是关中道南山六县自治试验区,区长是朱先生。

  于先生在调停了这场争端后,正好留在六县,实地考察。于先生一行受到了地方士绅的热烈欢迎。朱先生虽说也是大儒,但他只是地方性的,要说起全国知名,还得是人家于先生。

  于先生查看了,地方的水利建设,又看了查禁烟土,还查看了地方民兵的训练,更不可避免的参观了保乡军的军容,这一切都让于先生赞叹不已。

  感叹如果将试验区的这种治理模式,推广全省,那孙先生设想中的大同社会恐怕就不远了。

  当然了,最让于先生震撼的还是陆仁炳在山区里建设的那块工业基地。

  “朱先生,陆将军我看这些工厂设施先进,管理一流,但是为何要建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将来发展规模也将受限。

  我看水南,滋水都有不少地方可以建厂吗,那样岂不是有更好的发展吗?”

  陆仁炳没有说话,朱先生替他做了回答。“于先生,所言很有道理,可是于先生恰恰没有考虑到这乱兵的影响。时局混乱,倘若铁厂建在防守不易的地方,恐怕难逃别人的觊觎。在这山中,是保乡军的绝对领地,我们可以有信心保全,到了山外,这铁厂是谁的就说不好了。

  要是别人拿去好好做,也不怕,反正生产的钢铁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人用,倘若像汉阳那样落入霓人之手,我们岂不成了罪人。

  提起汉阳铁厂的事,于先生便闭口不言。他所在的软骨党里有太多的亲霓派,他自己的立场都有点可疑。所以他也知道这事真的不好说。不要说什么霓虹人的手伸不到这里。

  延长油矿那个穷乡僻壤,日产油一千公斤的地方,霓虹人从清末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止过测绘工作。那里的采油炼油设备还是霓虹人提供的。

  民国后德国人先出了手,现在又落在米国人手里。如果不是有这两个大户盯着,那破地方也迟早会落入霓人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