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炳的诸天生活 上架感言

《阿炳的诸天生活》上架感言

作者:白痴口香糖 字数:846 书籍:阿炳的诸天生活

  宁羽站在房门口,倒也是没有半分听墙角的羞愧之情,毕竟听得也是背后议论自己。

  只听得里面阿碧说,“阿朱姐姐,你说这宁公子是什么人呢,年纪轻轻,武功如此之高,我看他不过弱冠之年,一身功夫不在公子爷之下,会不会是最近江湖上名声大振的长安宁大侠。”

  阿朱思索了一下,“姓宁,有如此武功,应该就是近日来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西宁羽’了,此人一出道便拿‘四大恶人’开刀,不仅在武林之中颇具盛名,在朝堂上挂了名的。”

  “对对对,上个月苏州知府来咱们庄子做客,还和公子爷聊起过此人,说是当今官家给他亲笔题了一个‘侠’字。”

  “所以,咱们和宁公子交好,是有利于公子爷在江湖上的发展的”,阿朱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自从老爷过世,咱们慕容家在江湖上的声名就一天不如一天,若是公子爷闯出了‘南慕容’的称号,怕是姑苏慕容已经被江湖遗忘了。”

  听到这句话,阿碧语气有些悲伤,“看着公子爷没日没夜的练武,我也是心疼的很,公子爷身上背负的压力太大了,他总说,慕容家的名声不能在他这一辈断掉了,也不知公子爷这次出远门,能不能再给咱们慕容家增光添彩。”

  紧接着,两人就聊起了慕容复的事情,期间阿朱还打趣阿碧,这么关心公子爷是不是想做慕容家的少奶奶,引得阿碧一阵娇嗔。

  姐妹二人打打闹闹,眼看着就要说些闺房密语,宁羽这次是真的不好意思再听下去了,静步离开房门处,到了院子中央,咳嗽了两声。

  “阿朱姑娘,阿碧姑娘,宁某给二位送些吃的过来。”

  屋子里一阵慌乱,传出阿朱的声音,“宁公子稍等,婢子收拾一下。”

  过了一会,房门打开,阿朱和阿碧走了出来,脸上有些微微泛红,许是刚才打闹留下的痕迹,“有劳宁公子了,还给婢子姐妹送来食物。”

  “二位姑娘,宁某这里要提醒一句”,宁羽正色,“虽然二位姑娘在慕容家是婢女的身份,但在宁某这里断然没有将二位姑娘当做婢女来看,不过萍水相逢,因为我等的缘故,毁了二位的听香水榭,宁某心中过意不去。加上这一路上聊的投缘,宁某也好,段兄弟也罢,包括老段和了尘二位大师在内,都没有此等想法。”

  阿朱和阿碧听到宁羽这番话,心中也是涌起了一丝暖意,虽然在庄子里二人是婢女的身份,但其实就是庄子的管家,地位与公冶干、包不同四人相似,主仆之分倒也没有那么明显。

  反而是外来的一些客人,对待他们的态度与对待四位家将的态度有所不同,她们虽然不在乎,但终究心中还是有根刺。

  阿朱虽然心中有些许感动,高兴地说,“那如此说来,小女子就谢过宁公子的以礼相待了。”

  阿碧也是如此,“姐姐说得对,那以后小女子就不在宁公子面前自称婢子了,不过能照顾的地方,我和姐姐还是要照顾一下大家的。”

  “如此就是最好的”,宁羽展开笑颜,“东西不多,你们随便垫垫肚子就好,然后你们收拾一下,咱们去太白楼吃顿好的。”

  “宁公子今日要出血了啊”,阿碧捂嘴轻笑,“太白楼虽然比不得樊楼,却也是江南一带有名的酒楼咧。”

  “是啊”,阿朱也打趣宁羽,“便是我家公子,去趟太白楼也是宴请重要人物。”

  不等宁羽答话,门外传来段延庆的声音,“二位姑娘,此言差矣。”

  “大师也休息好了啊”,阿朱和阿碧正对着院落大门,看到了段延庆和段誉从外面走来,阿朱问候了一句,“段公子休息的可好?”

  “有劳阿朱姐姐挂念”,段誉逃离了鸠摩智的魔爪,足足的睡了一觉,也是精神抖擞,“小生自打被那恶僧从大理裹走之后,睡也睡得不好,吃也吃的不好,那大和尚偏要从湘水走,这一路给小生辣的痛不欲生,这次睡够了,就等着宁兄请我吃顿好的了。”

  阿碧疑惑,“段公子,我听闻大理的菜肴也是偏辣,怎么会在湘水一带吃不惯呢?”

  “不是一种辣,湘水一带的辣真的接受不了”,似乎是回想起了一路的饮食,段誉摇了摇头,驱散了脑海中那股痛苦的辣味。

  阿朱倒是一直想着段延庆那句“此言差矣”,心中猜测宁羽的出身,慕容家虽然在江湖上的名声有些没落,但家底殷实,宁羽出身何处,竟然能对太白楼不屑一顾,一脸疑惑地看向段延庆。

  段延庆人逢喜事,见阿朱一脸疑惑,哈哈大笑,原本僵硬的面庞也显现出一丝暖意,“你口中的宁公子,怕是一天三顿的太白楼,吃到天荒地老,都吃不垮他们家啊。”

  “大师,您就别逗小女子了”,阿朱跺了跺脚,脸上罕见的出现一丝娇憨。

  “你们苏州城的宁氏茶庄,你晓得吧?”

  “自然是晓得”,阿朱恍然大悟,“公子的‘宁’莫不是宁氏茶庄的‘宁’?”

  “对咯”,段延庆点点头,“小姑娘还是聪明的很,你眼前的这位,是宁家的少东家,未来的接班人。”

  宁羽赶忙堵住段延庆的话,“少东家是的,接班人却不是我,我醉心武道,我们宁家由我堂弟宁毅接掌。”

  “那不还是一样”,段延庆瞥了宁羽一眼,“老夫也是见多识广,身经百战了,那江湖上的什么人我没见过。上次去你家,我也见过你堂弟,小伙子不光为人正派,对你更是尊敬崇拜。将来你们宁家哪怕就是只剩了一文钱,你堂弟都能花在你身上。”

  宁羽一听这话心里开心,宁毅这小子从小跟在自己屁股后面长大,脾气秉性都是一等一的好,听到段延庆夸自家弟弟,也是与有荣焉,“就冲你这句,老段,今天挑最贵的点。”

  “咕噜,咕噜”,阿朱和阿碧武功不如宁羽众人,早就饿了,众人谈话,她俩也没吃宁羽送来的食物,肚子叫了两声。

  阿碧面子薄,脸上微红,阿朱倒是兀自撑着,段誉见状,赶紧解围,“宁兄,小弟我肚子都叫了,快去吃饭吧。”

  阿朱和阿碧感激的看了段誉一眼。

  “哈哈哈,段兄弟说得对”,宁羽也是有些尴尬,“咱们这就出发,老段,你去通知了尘大师,我去后院马厩看看马匹够不够用。”

  “宁兄弟,不用去看,把你与老僧的马匹牵过来就好,二位姑娘骑马,咱们四人,轻功足矣。”

  “说的也是”,宁羽从善如流,去后院牵马。

  阿朱和阿碧赶紧跟上宁羽,“宁公子,婢,我们来帮你。”

  一看宁羽的眼神,阿朱和阿碧赶紧改口。

  了尘见众人都睡醒了,吩咐知客僧今日早些闭寺,宁羽又叮嘱了一下,让他们晚上不必准备晚膳,他会派人送来素斋,了尘也是向宁羽道谢,宁羽却是一笑置之,“都是老段的人情,让老段还我就行”。

  而段延庆则表示,“债多不压身,虱子多了不怕咬。”

  一行人离开寒山寺,奔着苏州城而去。

  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几人望见了苏州城城门,宁羽回头和众人说,“我先去宁氏茶庄,让他们安排一处宅院,咱们晚上好落脚。顺便再去丐帮分舵通知吴长老也来吃饭,毕竟这一趟丐帮也是出了力的。”

  “宁兄弟,那就辛苦你了,我们在太白楼等着你和吴长老。”

  “你们到了就点菜,让他们先做,等我和吴长老到了,菜也就上齐了,你们饿了就先吃,咱们没那么多忌讳。”

  不说宁羽这边去安排事情,段延庆和了尘宛若两个家长,带着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进程一般,几人进城之后直奔太白楼。

  “阿朱姐姐”,段誉开口问道,“你们说的樊搂,可是东京汴梁开封府的那个樊搂吗?”

  阿朱点点头,“正是那间。”

  段誉扭过头看向段延庆,“师父,咱们反正也没事,不如你和宁兄带我游历江湖吧,咱们就先去开封府,看看那个樊搂如何?”???..Com

  段延庆反手给了段誉一个爆栗,“你小子,就知道玩,我带你没问题,宁兄弟不知道有没有事情要去做。带你游历江湖没问题,等我给你父亲写封信,告诉他你已经安全了,我再带你游历中原武林,但有一点,你要跟我学一阳指。”

  段誉如小鸡叨米一般点头,“都听师父的,我现在想通了,如宁兄所言,武功是让对方静下心来听我讲道理的手段。”

  段延庆欣慰的一笑。

  几人说说笑笑,来到了太白楼下。

  太白楼的小二眼尖,毕竟段延庆和了尘这两个和尚的相貌太有记忆点了,而且上次几人来开销不少,不光自己吃,还定了几百人的餐食,在太白楼已经挂上号了。

  迎客的小二知道这是大金主,赶忙迎了上来。

  “几位客官,又来小店用膳了,一共几位,上次的那位公子和那位大爷可还来?”

  “小哥倒是记性好”,段延庆笑着说,“他们二人一会就到,我们先上楼,给我们安排一个雅间吧,这次人不少。”

  “二楼雅间给您备着呢”,小二冲着店里喊了一声,“贵客到,二楼‘五花马’有请。”

  然后小二从阿朱和阿碧手中接过缰绳,将两匹马送到后院的马厩,好生照料。

  “啧啧啧”,段誉感慨道,“这太白楼果然名副其实,这雅间的名字都是出自青莲居士的诗句,却不知那樊搂又是何等盛况。”

  “行了,行了,誉儿,别念叨了,为师肯定带你去。”段延庆一脸无奈。

  了尘笑着说,“师弟啊,师兄我终于见到能治住你的人了啊。”

  阿朱和阿碧也是在一旁捂嘴轻笑。

  几人上了二楼,被楼上的小二引入“五花马”雅间,刚刚坐定,就有小二敲门,送来了两壶碧螺春和碗筷,“几位客官稍等,小的这就唤人过来‘看菜’。”

  “看菜”是宋朝独有的点菜方式,类似于现在一些海鲜餐厅的模式,将做好的菜摆放出来,供客人挑选。

  上次宁羽四人吃饭没有坐在雅间,在外面就直接“看菜”了,这次坐在雅间,待遇自然不同,总不能劳烦客人在移步到外面点菜。

  不一会,在先前的那个小二带领下,跟着三个大汉,手捧三个大托盘鱼贯而入,每个托盘上都摆放着十二个小碟,符合地支之数,加起来又是天罡之数。

  段誉心中感叹,这大宋确实比大理有钱的多,真讲究。

  上文书就说了,段延庆虽然出家,但是荤素不忌,只有了尘大师一个人吃素。

  段延庆也不客气,考虑到阿朱和阿碧是女孩子,索性点了十六道菜,八荤八素,外加了两道汤,也是一荤一素。

  八道荤菜分别是:“炊羊、荔枝腰子、鹅鸭排蒸、莼菜鲈鱼脍、酒炙肚肱、煎炙獐、葱泼兔、洗手蟹”。

  八道素菜分别是:“假河豚、假野狐、假炙獐、假蛤蜊、素炒豆芽,糯米藕、清炒茭白,傍林鲜”。

  两道汤菜则都是是太白楼的招牌菜。

  先说素的,素羹是碧涧羹,就是杜甫笔下的“春芹碧涧羹”,“太白楼”的招牌菜是杜甫笔下的诗,这也很合理,毕竟杜甫是李白的头号粉丝。

  说白了,碧涧羹就是在二三月采嫩水芹,洗净入水焯。随后用醋、芝麻、盐和茴香等腌制,做成腌芹菜。之后把芹菜煮成汤羹,便会有一种清爽的芳香。

  这道菜看着简单,但却是太白楼的不传之秘,即使是樊搂,也做不出太白楼的味道来。

  再说荤的,太白楼不能忘本,这荤菜就是“太白鱼头”,也就是鱼头豆腐汤,相传是当年李太白去新安郡歙县寻访传闻中的“仙人”许宣平,寻仙未果,在一个酒馆吃饭,店家用鱼头和豆腐给他做了一道汤,李白吃了之后寻仙未果的烦恼一扫而空。

  后来人们就称那家酒馆为太白楼,这道菜便叫做“太白鱼头”,而此地太白楼的祖上,正是当年那家酒馆大厨的后人。

  当然,这些也许都是老板为了扬名编的故事,但太白楼起家,的确是靠着这一手太白鱼头起家,仁宗年间不过是一家小酒馆,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名动江南东道的太白楼。

  点完菜没过一会,段延庆听到有敲门声,正想让门外的人进来,门直接被推开了,进来的正是宁羽和丐帮的吴乘风。

  宁羽神色自若,但吴乘风却面带忧愁,段延庆刚想开口问,就被宁羽打断了,“先吃饭,吃了饭再说,不是什么大事。吴兄,放宽心,有我在,有老段在,还有了尘大师,即便大哥赶不过来,那西夏贼子也是有来无回。”

  然后宁羽冲着段誉使了个眼色,“老吴,你可曾听过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我们这可还有一个隐藏的先天高手呢。”

  段誉闻听此言,心领神会,运转中冲剑气,却竖起了右手中指,只见指尖上剑气吞吐,寒芒耀眼。

  吴乘风这才舒展眉头,“宁兄弟说得对,定叫那西夏贼子有去无回,这位就是大理世子吧,果真不凡。”

  此时,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这次是小二来上菜了,吴乘风鼻子好使,“老弟,你这太白楼的两个招牌,全点上了?老吴我这次有口福了啊。”

  “小二,上酒。”

  ----------------------------

  新书签约,求收藏,求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