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炳的诸天生活 第148章 第八个任务 福贵的心愿17

《阿炳的诸天生活》第148章 第八个任务 福贵的心愿17

作者:白痴口香糖 字数:1888 书籍:阿炳的诸天生活

  为啥其他组的人心情这么急迫呢?除了福利上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政策的变化。

  去年全省开始推进统购统销,农民种地卖粮的自主性正在丧失,自己种的粮不再归自己支配。看着趋势,以后形式只会越来越紧,不会放松。单纯的种地,以后也就只是勉强糊口。

  再加上去年霜灾,以及三个月的水灾,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第三组的逆势狂飙,让徐家村的人,认识到败家子陆仁炳也许有能力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村里识字的没几个,祖祖辈辈也没几能耐人。村长王福田能当上村长,也是赶鸭子上架,他本人其实也不识几个字,没啥见识。

  当初连他自己心里都打鼓,以前他在村里还算有点威望。但是自从年底开始统购统销后,他就站在了所有村民的对立面上,毕竟他要帮着上级,完成统购统销的任务。

  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就是帮着别人将村民自己的粮食收走。虽说事给钱的,可是这年头哪有人家嫌自家粮食多的。

  王福田家不知道被丢了多少砖头,他家孩子都不敢单独出去玩了!撒被别人家的孩子欺负。

  王福田自己还冤枉么,毕竟他自己也没落到好处,他是党员要起带头作用的好吧。为着这事,他老婆都已经好长时间没让他亲热了。

  所以不仅村民看着三组的人家眼热,王福田更眼热。等到陆仁炳终于松口带大家玩以后,王福田比陆仁炳还着急,领着他上镇里,找到镇长,书记汇报工作这件事。

  领导们当然没啥意见,还当场办好了陆仁炳预备党员的资格。

  并且叮嘱陆仁炳回村,抓紧安排好春季的生产。

  骢镇里回来,陆仁炳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这根算是正式扎下了,以后这徐家村就是他的立足之本了。

  本来以为还要过几年,才能使点手段拿到村长之位的。

  谁知道这么快,就搞定了,还没有什么后遗症。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陆仁炳还是要求王福田回去之后召开个全体村民大会,正式选举他做这个村长,现在上级对这个要求抓的认真。

  再说了,只有所有村民正式选他,他才能名正言顺,才能树立权威。

  王福田,回去之后就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徐家村男女老幼八百号人,聚在村口的大场院开大会。

  会议有三项内容,一是成立生产大队,徐家村以后就是徐家村大队了,之前的互助组升格为生产队。二是选举各生产队队长,干部,三是选大队长。

  虽然镇公社还没有正式成立,但是国家政策已经要求有条件的地区成立高级社了。

  陆仁炳想着反正过个一两年还是要成立高级社,自己这边先动手就好了。

  徐家村大队,第一次社员大会是成功的大会,是胜利的大会。会议上徐福贵全票当选可徐家村大队第一届大队长,负责徐家村大队的全面工作。王福田为大队支书,徐海州为大队会计,王山容为妇女主任,徐家林为民兵队长。各生产队的队长干部,分别由原来的小组长转职而成,第三生产队的队长有陈家珍担任。

  村里决定以第三生产队为榜样,各家以自己的土地入股大队,为了公平起见,大队不再计算各队的工具牲口的价值。而是用公家钱,按市价估值后,购买各家各户的工具和牲口。

  因为按照牲口个工具入股的话,第三生产队估计能占到整个大队八成的股份,毕竟别得队,连牲口都没有好吧。

  有的村民说给三队的是不是太多了,这个问题由陆仁炳回答了。

  这些牲口的钱,都是要还信用社的,毕竟这些牲口,都是借贷买来的。

  大家突然都想起来,三队表面上看起来风光,其实都是借钱换来的。一下子心里平衡起来。

  会议上陆仁炳还宣布,三队之前建立的养殖场,砖瓦场,饲料场都划归大队得集体财产。以后利润都归大队集体分配,当然负债也归大队。

  虽然陆仁炳说了负债得巨大数目,但是社员门都被这些场子里收益迷了眼,根本不在意负债啥的。

  反正这些事都是归当官不管的,他们只知道,这些场子归了大队他们年底就会有肉分,这就足够了。

  至于场子是赚是亏,他们才不管那个。本来还有人不愿意把地给公家,但是陆仁炳说不入股,年底没肉分,一切搞定。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整合土地,规划生产。

  徐家村大队总共有水田四千余亩,还有不适合耕种的坡地一千来亩,河滩五百来亩。水塘两个,大的水面有三十多亩,小的二十开亩。桑树

  人口八百零四口,十六岁以下的青少年有二百二十多,十六岁到六十的壮劳力有四百七十口,还有一百余口老弱。

  牲口有壮水牛八头,牛犊四头,驴八头,健骡六头,大车八辆。

  千头猪场一座,存栏猪共计八百头,

  羊六百只,鸡,鸭,鹅各千只,兔子存栏突破四百。

  虽然看着六畜兴旺的样子,但实际上压力很大。因为统购统销,家家户户基本上只保留一点口粮和种子粮。

  这些家畜的饲料粮,纯靠购买。

  以前还可以通过私商购买一些,但是随着国家对于私营粮商的打击,这条路基本上就断了。

  剩下两条路,一是想办法提高自己大队的粮食产量,第二就是跟各级粮食管理部门打好关系,使自己有资格买到计划内的饲料粮。

  还好有去年打下的基础,镇里,县里,区里领导都给批了条子,自己今年能够拿到不少饲料粮,主要是豆粕。

  其他的棉籽粕,菜籽粕不在计划内。自己需要派得力的人,去各地的油坊收购。

  另一条就是自给自足,一方面增加粮食产量,另一方面就是跟上头谈判,减少上缴的粮食数量。

  这种谈判的可能是存在的,这年代,粮食是战略物资,肉类同样是,并且永远是比粮食还要紧俏的物资。

  只要陆仁炳这边养殖的规模足够大,就有同上级各部门谈判的资格,说不定能把整个徐家村大队搞成副食品生产基地,就彻底不用上缴粮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