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梦魇 第三十八章 青梅竹马(三十八)

《快穿梦魇》第三十八章 青梅竹马(三十八)

作者:喜欢风的猫 字数:2945 书籍:快穿梦魇

  自参赛以来,顾城的小队就一直使用分工战术,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分配任务,同时由顾城这个队长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次的决赛也一样。

  相对于其他队伍的,东城小梦绝对是分工明确。

  所有人刷题的速度都很快,做不了或者不是自己任务范围内的题目,直接切给对应的人。

  每个人对于其他人的能力都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从不会多花一秒在自己范围以外的题目之上。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之间的默契,也是源于对于队友的信任。

  这是他们优于其他队伍的一点。

  其他队伍,人多,是个优点。若是比赛向海选那样,时间长,人多无疑是非常好的优点,人海战术,怎么都差不了。

  但若是换到这种限时的,看单人输出时,这个优点也可能变成缺点。

  那么多题目,包含了方方面面。怎么划分任务,是所有人最头疼的问题。队长头疼怎么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分配任务,队员头疼怎么判断任务范围。

  这道题是不是自己能解的?如果是自己能解的需要花多久?如果转给别人,别人是否能更快更好的解题?如果自己做不了,转给谁是最优的选择?

  这些就是考验队员之间默契程度的难点。

  如果对自己的队员不够了解、不够信任,那么就会产生各种问题。

  比如在自己不是很擅长的题目上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比如只会将题目转给队长,导致队长的任务量过大,让队长的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不该浪费的地方,导致资源浪费。

  这种问题其实在之前的比赛中也会出现,但不会这么严重。

  因为之前的比赛时间长,比如一道题,自己遇到了,大概需要四分钟可以解决,但其他队员可能可以用三分钟解决。第一位解者不会想到将题目转给第二位。因为他觉得自己也可以,不需要其他人。

  但顾城划分的很清楚,他把每一个人了解的很透彻,同时也让彼此之间相互了解,让成员之间达成默契。

  举个例子,如果穆东遇到他可以解决,但计算量较大,花费时长较高的题目会直接转给孟衍,而不是转给顾城或自己做。因为他相信孟衍能比自己更快的解题,而不转给顾城,也是因为他知道以孟衍的能力可以完美解决,不需要浪费顾城的精力。而如果孟衍遇到难度大的题目,她也会迅速判断出来是可以转给穆东还是转给顾城。

  再比如之前转题,若接收的人做不出来,可以找其他人直接过来帮忙。但顾城从一开始就有意识的训练成员的转题的精准性,到现在,已经很少发生转错的情况了。

  这些小小的细节一开始并不起眼,但越是到后面,作用越是大。

  也因此,东城小梦的人数明明不占优,但仍旧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而其他小队就很难具备这些优点了。

  虽然组内成员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交流。但如果转错人,接手人做不出来,其他人就很难帮上忙了。毕竟其他人也有自己的题目要做,每道题目并非不限时的,超时就算自动放弃。而且单靠转述,其他人也很难理解题目。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很难抽出时间帮忙。

  这样一来,一旦转题失败,就会导致正确率的下降,或者增加放弃率。

  东城小队就没有这个问题了,首先他们的转题精准率很高,很少转错人,其次,即使转错人了,还有顾城和孟衍这两个变态。他们一个本来就是变态,一心几用轻轻松松。一个精神力强大,也能做到分心。不说这两个非人类一般的存在,就是穆东,虽然不能像前两位一样强大,但一心两用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导致了整个东城小梦像一架精细的机器一样,能够高速运转。

  所以现场的人很快就发现,整个东城小梦不仅做题的速度很快,切题的速度更快。

  “我发现,东城小梦之间总是在切题。”主持人有些疑惑,“刚刚顾城同学将连续的将四道题目切给了其他成员。”

  “他在分配任务。”一个从节目开始几乎没有开过口的男人在主持人话落后就开口了。

  主持人看过去,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这个外貌不出众的男人是帝都大学的,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物理学家,在业内有很高的地位,这次能请到他,完全是中彩票了。

  故而一见是这位,主持人的脸上就有了些恭敬,“王老这话的意思是?”

  王老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顾城的身上,听到主持人的问题,眯着眼,看着手没有停过的顾城,“他在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分配任务,不仅仅是他,其他人也是。只做自己任务范围内的题目,最大效率的利用自己的能力。”

  “怪不得东城小梦一直在切题目。”主持人又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咦?我发现顾城同学、孟衍同学还有穆东同学都是双开的。居然是一遍做题一遍切题!”

  “天!这是一心两用吗?”主持人惊呼。

  “恐怕不止。”王老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可惜快变成一条缝的眼睛影响了整体的效果。

  听到王老的话,其他人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们几个身上。

  观察了一会,果然发现了问题。

  吴教授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个笑容,看样子是满意的不行,“这三个小家伙可以啊!”

  “呵!用你说。”杨教授一听到吴教授的声音,立马怼精上线,一声冷笑,别提多不屑了。“是个长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

  “。。。。。。”吴教授

  妈的,迟早要教这老混蛋做人!

  呵,想教老子做人?分分钟让你跪下叫爸爸!

  看到这两人又有互掐的苗头,其他还未来得及感叹的嘉宾赶忙用身子分开两人,务必让两人的眼里看不到对方的身影,同时给两只怼精顺毛另外转移话题。

  “哈哈,吴教授好眼力!”

  “这几个小家伙确实不错!”

  “不知道他们大学想去哪?”

  “我都想收个徒弟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说话的,眼中暗含警惕。

  连刚刚还准备互怼的吴教授和杨教授都看了过去,之前还一脸高深莫测的王老也是一脸不满。

  谁啊你!

  这么多人,你说收就收了?

  问过我们吗?!

  之前说话的,见到这个场面,才后知后觉自己捅到了马蜂窝。乖乖闭嘴缩回了回去。

  不提现场的气氛,弹幕已经炸了。

  万能的网友早就扒出了特邀嘉宾们的身份,一个个头上闪亮的光环早就闪了众人的眼。

  此刻见到大佬里的大佬都对东城小梦青眼有加,弹幕就按捺不住了。

  各种彩虹屁不要脸的往上吹,东城小梦的众人人气一下飙高。

  当然也有酸溜溜的,或者为了自己支持的队伍、成员打抱不平的,都被喷了回去。

  弹幕上的热闹,主持人也看到了,为了活跃气氛,同时也是他想知道的,“吴教授看来是看出来了?能不能给我们解惑?说实话,我刚刚也看了,但还是不太明白,相信很多观众也想知道各位刚刚的意思。”

  “没什么,就是那两个小家伙不是一心两用,而是一心多用。”吴教授先是得意的瞥了一眼老对头,才用很漫不经心的语气回答。

  “。。。。。。”主持人一脸懵逼。

  啥?

  一心多用?

  你在逗我?

  要不是理智上还知道面前的不是以往来的那些明星,他早脱口了。

  但就算没直接问出来,他脸上的表情也让吴教授明白了。

  “你没发现哪两个孩子切题都是连着切,做题的速度也非常快,而且中间没有停顿吗?”吴教授双眼放光的看着两个小家伙,“要做到一心两用不是什么难事,很多人练一练也能做到。但这种能够一心多用的,就不是普通的训练能达到的了。这两个小家伙是真正的天才,天之骄子。”

  这话得到了其他嘉宾的认可。

  他们都是在学术界浸泡了数十年的人,过手的学生数都数不清,其中不乏才气纵横之人。但不得不说这两个学生的天赋确实很不错。若是能做到专研,未来未必不能成为领头人物。

  经吴教授这么一说,主持人又看了看顾城和孟衍,发现他们的速度确实异于常人。

  现场实际布满了镜头,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所有人,主持人和嘉宾们都有独立的显示器可以任意查看。

  而其他的观众则通过现场导演给出的画面观看。

  因为这一情况,导演早把镜头都对准了东城小梦,尤其是顾城和孟衍,给了好几个特写。

  这样一来,其他队伍的出镜率就低了。

  尤其是沐清,虽然她在娱乐圈里有些名声,但在学术圈就完全是无名小人了。

  除了刚开始主持人还因为她的明星身份给了些镜头外,后面因为她的表现实在不出众,可以说非常平庸。和其他选手相比,甚至可以说非常差。这样的情况下,导演自然不会浪费时间在李清柔的身上。

  注意到这一点后,李清柔不禁有些烦躁。

  她参加这个节目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立一个学霸的人设,但现在在其他人的对比下,她的优秀一点都没有展示出来,反而可能暴露自己的缺点,这让她的心情越加烦躁。

  这和她的初衷不符。

  前世,虽然她没有参加过这种知识类的节目,但也看过一些。

  一些火爆的竞赛节目为了节目效果和吸引人气、提高收视率,都会加入各种环节、活动,还有各种互动什么的。让节目更多元化,更精彩。

  但这个破竞赛是什么情况?

  还真当自己是在办奥林匹克吗?

  前期的比赛正经也就罢了,现在都上电视直播了,居然还这么搞,谁他妈看这种破节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