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预知神豪的科技之路 三十八、六千万刚好够成本!

《重生之预知神豪的科技之路》三十八、六千万刚好够成本!

作者:森林智宇 字数:1950 书籍:重生之预知神豪的科技之路

  “定制软件,这当然没有问题。”徐光亮略一思考就道。

  “那真的是太好了,需要多少钱?我们马上签约!”幕工程师一听就要起身签约。

  徐光亮无语,无奈的说道:“幕工程师,先等等,我还有话没说。”听到这句话,幕工程师只能重新坐下。

  “你这小伙子,一点干脆劲都没有,有什么话,赶紧说清楚了。”

  旁边两人都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徐光亮也是无奈,知道这个人就这么个脾性,于是说道:“定制软件的事,好说,不过我希望国芯能够给我们背书,这样我们的软件才能得到认可。”

  “没问题!只要使着没毛病!”幕工程师一口答应。

  徐光亮看向其他两人,两个人都仔细的思考了一阵,终于说道:“可以,但是我们需要使用之后没问题再说。”

  “好!”徐光亮将这个事情定下。

  ……

  本来徐光亮还想留三个人吃饭,结果三个人说走就走,匆匆忙忙的离开了,送走三人后,徐光亮回到办公室问高畅国:“软件那边做的怎么样了?”

  “我刚才问了一下,大多数模块都已经做好了,现在正在整合的阶段,不过问题还是有的,总体来说虽然是按照一个思路来的,但是细化下去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自己的想法,所以整合起来比较麻烦。”高畅国知道芯片实验室的人要来,早就准备好了这些资料。

  “让他们抓紧时间,国家芯片实验室的人很快就会传过来定制的方面的内容,尽快的将软件弄好,好在这个基础按照芯片实验室的方案改出来。”徐光亮叮嘱一下。

  高畅国表示明白,就离开了。

  说实话,徐光亮感觉这个进度还是可以的,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到了整合阶段。实际上,他也不想想,他这一下几乎动用了全国所有的高校甚至是校外的程序员,人数可能达到数万人,这么大的基数,如果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各个模块弄好,那也太丢人了!

  现在反而是整合很慢,因为整合的人数减少了,大量的工作压在了公司的程序员身上,现在虽然公司已经有上百个程序员共同工作,但是仍然是压得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下,公司只能继续招聘,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程序员,早日做好这个芯片设计软件。

  不过招聘还是比较顺利的,前一阵的撒钱买程序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特别是这个行业的人,所以一说招聘,一大堆人都来了。

  现在反而是有种幸福的烦恼,应聘的人太多了,招聘的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挑拣需要的人才。

  有了人才的加入,而后的进度果然快多了。当然,再怎么快,也需要到下半年甚至年底才有可能整合完成。

  到了七月中旬,徐光亮放下手头上的事(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关于期货市场的动态的判断(预判)的书面记录,为的是给自己手下的人作为参考。),应王箐的邀请来到了清韵科技公司。

  实际上,网上销售早就在凌晨零点就开始了,后台一直在关注着购买数量。

  徐光亮到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了,经过几个小时的出售,网上购买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万台,这个数量已经让王箐非常满意了。

  而后又有商场,手机卖场之类的消息传过来,不过销售出去的只有三万台,这个数量就有点少了,不过这仅仅是一上午的时间的销量,那就很可观了。

  不得不说几个月时间的发酵以及半个月时间的期待,民众暴露出来的购买欲还是很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量仍然竟然呈现曲线上涨的态势!

  到了中午,手机的使用反馈就出现了,很多人都表示满意,手机买回来之后,他们就开始体验号称手机革命的手机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王箐与徐光亮两人收到的消息都是对手机表示满意的,手机的一些功能让他们感觉很强大,能够随时上qq和微博之类的也让他们表示很方便。

  最为满意的还是上网,能够连上wifi对于一些上网重症患者非常友好,一些女生也表示追剧很方便。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传来,不过大多数是某些制作上的瑕疵,王箐将问题记录下来,方便反馈给代工厂。

  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线下购买的渠道开始陆续关闭,一天下来,竟然也卖出了八万台,要知道,线下的售价实际上要比线上贵一些的。

  一天的时间接近二十万台,这个成绩就已经很不错了。利润根据估计,大约在六千多万,以后肯定还会有订单,不过就现在看钱肯定是赚着了。

  六千多万看似挺多的,实际上这并没有算开发成本,基本上开发成本大约在一千多万,之前的两年时间内他们团队已经做好了大部分的准备工作,花的钱也不少,精力更多,所以六千万实的利润不能这么看,应该有大部分的研发费用。

  国内有个毛病,那就是研发人员根本没有人尊重,反而销售人员会得到大量的金钱奖励,这跟国外是相反的。

  徐光亮猜测这可能是跟早期国内产品质量差但是价格便宜的原因造成的历史遗留,早期的产品主要是仿制,质量上的确是有些差的,为了能够把货卖出去,老板们制定了高额的金钱奖励给能够卖出去东西的销售,而因为主要是仿制,不需要什么研发成本,所以研发就被忽视了,同样的等到后期有了可以自己研发的资本,老板仍然会忽视研发,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故意忽视。

  毕竟销售已经拿了研发的钱,研发自然没有钱拿了,于是乎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企业都在喊着要自主研发,却又不舍得给研发钱,就很奇怪。

  这种情况一直到徐光亮记忆中的那个时候才少有好转,但是中小型企业仍然轻视研发人员,比如说徐光亮记忆中他所在的公司,销售人员最多的一个一年好几十万,但是作为设计的他,很多新型机器研发结束后就研发结束了,至于奖励?你是没拿工资吗?

  这种状况不止在他身上,许多同行业的公司的设计同样如此。

  所以,徐光亮大多数会默认将一部分利润放入下一步研发和上一步研发的奖励。也就是说在他眼中,六千万将将够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