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晴雯的如梦令 第一百五十八章 休要投机取巧

《晴雯的如梦令》第一百五十八章 休要投机取巧

作者:仪敬 字数:2023 书籍:晴雯的如梦令

  “哧溜——哧溜——”

  一个个稻客闷头吃面的声音竟然压住了午后的蝉鸣。

  有人吃累了,嘴上还在不住地喘着大气,就这么刚一消停,马上就开始撩闲起来。

  一个小伙子瞥了一眼大树下哄孩子的何仙姑,故意大声道:

  “啧啧,俺就没吃过这么好的面,讲究!这,倒是嫂子面呢,还是臊子面啊?”

  何仙姑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孩子、整饬菜园,之后,又亲自手把手地指点宝玉做饭,详细解说到每一道工序:比如,摘什么样的菜、怎么样去手擀那面才劲道,怎么样沸水出锅那面条才有光泽……

  家里家外忙活完了,何仙姑这才来到田埂上,靠着阴凉的大树,揽娃子在怀,一边纳着鞋底,还一边和瞎眼婆婆话着家常,对于无赖小伙儿的吆喝,她全当什么都没有听到。

  此时,宝玉收拾着一堆堆的空碗,心里美滋滋的。

  都说,这臊子面最为重要的是汤,汤是臊子面的灵魂,宝玉一直心里打鼓,也不知道自己学到古法调制的精髓没有,看大伙儿胡吃海塞的架势,倒是给了宝玉很大的鼓励。

  还是薛蟠厉害,吃完面,他马上就敏感地接收到了其中的能量,开始摇头晃脑,直说这汤面里有些“魔”性,现在,他看太阳,周围都散发出一圈一圈的光晕。

  薛蟠这么一说,当场就被众人耻笑了一通。可薛蟠分辨说,他真的看到了。

  宝玉听见这话,就更加相信:果真是这汤里的神力点睛了世界。要不自己怎么吃了碗面,也看着何仙姑像个女长老正襟危坐呢?!

  宝玉就这么一直痴痴地、满脸敬服地看着何仙姑的身影,她知道,何仙姑是这次抢秋的核心。

  恍惚之间,宝玉觉得大树在摇动,吃饭、纳凉的人影似乎也模糊了,人声更是离自己越来越远。难道真的是这碗面起了神力?!

  宝玉揉了揉不能置信的眼睛,眼前的大树形成了一个看上去像是人凿的洞口,吸引着她进去。大堰河村是一个传奇的村庄,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宝玉回身去寻找晴雯,发现晴雯并不在吃饭的人群之中。

  她心里起急,放下手头的活儿,三步并作两步迈进洞中。

  一片漆黑的洞倒是别有洞天,分外开阔,到处都是滴水的钟乳石,宝玉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突然被人从后面给捂住了嘴巴。她回头一看,竟然是闷声不响的晴雯。

  两人用眼神彼此示意,默契地携伴同行,一起继续摸索着向前。

  在开阔的洞穴中央,轻雾缥缈的去处,似乎有一尊立佛,走近一些,原来,仙风道骨、衣袂飘飘的竟然是何仙姑,她手拿拂尘,但笑不语,望着两个小家伙。

  宝玉想起来了,老丁头说过,很久很久的以前,大堰河村是个由老祖母来统御的世界,那时候,人们都听从女祭司的安排,春种夏耘,从事农耕。

  直到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欲望的增长,男性在力度和远足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渐渐地,男性更加主动于部族事务,还成立了长老会,渐渐取代了母系的领导。

  除了农耕以外,更在狩猎方面,男性不断增进神通能力,为部族增加了食物,特别是肉类的来源,村民族人都开始承认男性领导的功绩,渐渐地,掩去了村里女性的光辉,人们也轻易忘记了母系的历史。

  “难道,难道小姐姐你是未来的女长老?”宝玉热烈地看着正大仙容的何仙姑,她对这件事情的兴奋和好奇,远远多于晴雯的反应。

  何仙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她示意晴雯和宝玉走过来,一起望进一个深不见底的古井。她说:

  “这几年来,世界震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我们隐居的大堰河村也不能幸免于外。我们赖以生存的暖光正在被吞噬,被掠走,村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力求在武力、权利和财富资源倾斜的时候,拾起旧时平衡祥和的方式,来稳住黑暗势力欲利用的每一颗民心。”

  晴雯和宝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浑似在听天书。

  何仙姑长叹一声,心说真是对牛弹琴。然而,危险在前,让后辈们早些准备,总是好的。

  何仙姑耐下心来,不再努力传授危机的根源。而是,就解决问题的方式,予以一一讲解:“为了不忘族群的历史,这几年,本村一些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一起发起了‘母系复苏农yun’,以确保将来暖光尽可能的少流失而去,更为了在后生们中间重建从母系中得来的自信和力量。

  “故而,在抢秋之类的农活中,长老会的男性成人都按照我的知会,自愿地退避三舍,以支持我所倡导的传承教育。

  “几年下来,在本村女性的努力下,后生们学到了很多古老的农事知识和技能,也了解到大堰河的村民本就有一套自建的‘田制’,合理、公平地分出祭田、社田、学田等,还努力按照以需分配,男女同酬,发言同权……

  “或许,这一切的法则,本来就都源于自然,源于先民对天地的敬畏与感恩吧……如今,村民们把农事看的尤为重要,必须从小手把手、一对一地进行亲子教习,并让娃子们下地实践,靠后天的努力,在泥地里摸爬滚打而成。而不是借用父系那边习得的神通。

  “呵呵,你俩娃子也看到了,那些上山打老虎、动辄通过神力摧枯拉朽的大堰河村后生们,现在全都乖乖地通过农忙,修炼成知书达理、尊敬妇女儿童、懂得耕读持家的儒子,不再是动辄就叫嚣读书无用、手工无用、成天幻想着天上掉法术的心机小子了……”

  说到这里,何仙姑略停了停,她看着似懂非懂的两个娃子,爱惜地抚摸着宝玉的小辫子,说:“盲婆婆今天要教给宝玉一样绣花的手艺,宝玉,你就留在这树洞里好好学学。

  “至于晴雯吗,姐姐我只想说一句话,别看你现在力气小,没有什么经验,但是,你仔细瞧瞧这钟乳石上的水滴,滴水穿石,没有穿不透的地方。晴雯,你就在这里观习。至于外面吵吵闹闹的小伙伴们,交给姐姐我去照顾好了。”

  宝玉和晴雯平日里就喜欢围着姐姐何仙姑,今天,又得到何仙姑的亲自指点,更加信服。

  其实,全村的村民都很服气,在何仙姑等村中女性发起的农运下,不仅平衡了村子的自然发展中出现的跌跌撞撞,更有效地调配了收成,还通过组织村民、集中农事等方式为人们找到了一种向心力:一种除却对武力、神通的追求、精进外,对平等、对自由的集体共识。

  大堰河的村民以这样的方式践行着“天地馈赠,不可巧取”的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