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局混个师叔祖 第一百四十四章:上古文明

《开局混个师叔祖》第一百四十四章:上古文明

作者:清香鱼丸 字数:1774 书籍:开局混个师叔祖

  这一次科举制的事情看天子的态度就知道肯定是要落实了,群臣们也没意见,五州之地已经证明了科举制完爆举荐制,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周境人民等待这一天也已经等得很久了,早就嚷嚷着要更改模式了。

  落实是要落实的,但具体情况还是要研究一下怎么做才好。这下可好,群臣更加吵闹了,比福利大礼包还要吵百倍以上。

  福利大礼包动荡归动荡,有些人还是不在意的,科举制那就不一样了,人人都是要参与进来的。

  确定了要举行科举制,之前沉默不语的楼相立即站出来当带头大哥:“臣以为,儒家学说至少要有一半的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君重......”

  然而楼相话都还没说完,将军出身的御史大夫晁空已经跳出来了:“放你娘的屁,我大周以武立国,学子岂能不知兵,不知兵如何服众?”

  “五州之地百业基础技艺皆有涉及,有些还颇有深度,臣以为当效仿之!”墨家钜子也站出来了,去你娘的儒家兵家,殿下怎么说来着......科学技术大于一切懂不懂?

  “与你墨家何干,我等选的是官员人才,要匠人做什么。禀陛下,臣以为当以律法为重,臣听闻五州宪法地位之高,有宪法高于一切之说......”法家肱骨宜都也站出来了。

  朝堂上乱做一团,这时候谁都不能让,谁敢想让必定是会遭受学派唾弃的。

  科举试卷没有法家?你宜都怎么不去死!!!这一步让了,以后天下学子岂能知法?这简直是在自断根基,法家内部自己就要把宜都逐出门户了,这是不能不争啊。

  想当年五州之地出试卷的时候各个道统也是打破头的,不少人都跪在琳琅院外请求周枍堂,为的就是能在试卷上让自家学说的比重占多那么一点点,哪怕是百分之五都行。

  最后闹着闹着他们就发现了,周枍堂出的这题稀奇古怪的,各家学说比重都少得可怜。

  南京城这边跟五州情况又不一样了,这些学派大佬不打出狗脑子才怪了。

  这朝廷上的纷纷扰扰跟周枍堂没什么关系,朝廷自己都习惯了跟在五州之地身后捡点汤喝。

  简单来说就是五州之地出了什么新律法,咱们看看能不能用先,能用的话过段时间,先看看效果,效果好咱们就跟着上。

  不能用的话,那为什么不能用?能解决的就解决一下,解决不了的那就转移话题......

  周枍堂不管这些,他准备搞大事。楼秀一出来,甲秀计划就可以全面收网了,这个时间并不多,周枍堂不准备让楼秀在五州之地停留多久,不过数月而已,因此这几个月他就要陆续搞事了。

  在淮河上游览一番,顺着河流蜿蜒而下,离开花城,周枍堂带着她踏足乡野。

  花州很大,五州之地很大,整个花州还有很多地方并未建立城镇。整个五州之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六百余座城池而已。

  以村为基准,数村为一乡,数乡为一县,数县为一城,数城为一州,不要说城与城了,就是县与县之间都有大片大片的乡野,周枍堂带她走的正是乡野之地。

  大周明文规定,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这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五口之家可以拥有百亩田地,这要是放在后世那妥妥的是地主土豪。

  然而在大周,这个是正常的,甚至是往小了说的。战国李悝说这个话,那是人就是这么多,大家分分地,可以养活自己。

  是的,百亩地能做到的就是养活五口之家而已。现在为什么还是这样呢?人口看着是多了,按理来说地不够分了,但现在也能搞开发啊,千年以来不断开发,还是能维持这个数字的。

  五州之地也不例外,周枍堂也不去做更改,目前来说,五州之地种地的人还是大把抓的。

  至于土地兼并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但周枍堂可以说,至少在宪法出来之后,强行的土地兼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再加上一些简单的种地原理,焚烧草木灰埋下增加地力之类的,再弄点水车之类的装置,产量跟着上来了,五州之地自然是更加富足了。

  如何提高产量这个问题周枍堂当然是知道的,杂交水稻玩的就是基因,是农业知识领域没错,但诸子百家也有一个叫做农家的学派......

  只是这玩意需要时间,不是说一下两下就能搞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验才行。什么地种什么东西,这都是有讲究的。

  况且这个世界能修仙,这个种的地也不是一般的地,有的种出来直接就是灵米。

  看到这大片大片的水稻田,楼秀也知道这水稻产量比起五年前来说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哪怕她并没有见过五年前的水稻。

  花州地处大周之北,不像景唐北边那样一年只能一熟,国家最重秋收。也不像南京的某些地区,一年三熟,五州之地全部都是一年两熟。

  立夏插秧,第一次收获是7月中下旬,算算时间,这会就已经差不多了,已经能看见稻穗了。

  第二次是在十月,一年一共能有两次收获。这样的场景最能动人心扉,到处都能感受到即将丰收的喜悦。

  带着她一路行进,一个小时左右两人便骑着马来到一个小村子。村子看着不大,不过数十户农家而已,都是木制的房子,并非是城里的砖石结构,一副世外桃源的样子。

  “刘家村,离花城不算远,咱们这一路就准备走这些村路了,途经大城市再进去看看。”周枍堂笑道。

  楼秀也骑过马,一路骑来也不累,她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女孩......嗯,至少以前不是,这点苦还是吃得起的,更何况真不算什么苦。

  她知道周枍堂有空间装备,床单被褥都有随身携带的,调料之类的东西也都有,吃好睡好,这点环境真不算什么。

  看了看天色,楼秀道:“咱们今天就要在这借宿了吧,我还没试过呢,看看你怎么说。”

  周枍堂也没怎么说,五州之地控马还是比较严格的,这里是大周不是北魏,适合养马的地方并不多,能骑马的那都是非富即贵,因此当马蹄声响起的时候不少人都被惊动了,引来了数人围观。

  要说这白家村,周枍堂可不是乱选的,路线他都是有规划好的,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来白家村了。

  村民一看见他,当即便有人道:“可是周公子?”周枍堂翻身下马,笑道:“重明叔,不用那么见外,当年还在你家住了一段时日呢。”

  听他这么答,村民大叔也松了口气。当年周枍堂来的时候穿着简单,而且年纪很小,看着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被一个老人领着过来的。

  现在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要不是这容貌实在是俊逸非凡,人家还真不敢认。

  之所以叫周公子,那也是因为他骑着马,配着剑,穿着不是很奢华却也不一般,总的来说就是一副游学公子的打扮。

  这年头的游学公子都是带武器的,要么带刀要么佩剑,顶多腰间挂个玉佩,讲究一下君子佩玉,看着才有点读书人的感觉,否则的话丫就一江湖少侠了。

  确认了是熟人,大伙就放松了,当年周枍堂两人也是很出名的,别的不多说,赵山河在白家村做了一段时间的教书先生。

  当年他们来的时候,白家村的私塾先生正好病了,赵山河本意是带着他走走看看,正好碰上了,也没多想,就在这留下来教书了。

  不止是赵山河教,周枍堂自己也教,教孩子念书而已,让他育人他不行,教个读书识字那还是没问题的。

  因此这白家村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人不简单,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就这打扮,妥妥的世家公子没跑了。

  再看看跟着的楼秀,得,分分钟脑补出世家公子带着千金小姐游玩的乡野大戏。

  只不过这两人没有带着奴仆,至少明面上是没有的。

  这也不是说不过去,放在以前世家公子肯定不会这么干,现在就没什么了,命案是大事,奸淫案也是大事,一般人真的是不敢犯,所以两人一路行来都没有遇到什么事。

  “真是周公子啊,以前就知道公子身世不凡......”“就是就是,蔡先生还在这教书呢,要是知道公子来了肯定高兴坏了......”

  在村民的七嘴八舌中,两人顺利进村。本来楼秀还以为周枍堂会按照江湖规矩借宿什么的,一看这情况就知道想多了,这一村的人都是“老朋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