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粮田 第四二三章:学堂

《粮田》第四二三章:学堂

作者:风和知了 字数:3714 书籍:粮田

  晚上吃的鱼炖豆腐,家里池塘钓上来的鱼,作坊里的豆腐,正是好吃。

  于景回府城的三天后,四姨夫就稍来信了,说是四姨要生。秦恩和于瑶家里一刻也没多待,领着丫头,收拾收拾就去了四姨家,还给大姨稍了信,得空也过去帮着伺候月子。

  她娘虽说也想去,但是英子和来福的亲事就这几天,走不开,只能等孩子十二天的时候过去看看了。

  她家里也一直没闲着,这阵子画的手绘和写的一些故事书,丫头去四姨家的时候带过去好几本,家里剩下的不多,她就家里窝着,又画了好几本。

  英子和来福的亲事办的也是风光和体面,算是村子里这几年数得上了。彩礼、轿子、席面、道喜的人、请的鼓乐、糕点和茶酒,都是在村子里不常见的。

  她在娘家人送亲的行列,她娘特意给她弄了一身很是喜庆的大红花衣裳,一直陪在英子身边。

  她爹在英子那边,她娘本来是和来福娘说好了,在来福那边,但是后来北苑大姑特意过来一趟,说是她爹娘两个一个都不能少,全要作为娘家人跟着去送亲,后来说来说去,只有送亲两家都能凑着热闹,也就应下了。

  英子本来生的就不赖,以前虽说有些面黄肌瘦,但是在府城这几年早就养好了,加上身段也高挑,人也算见过世面,有着女孩子这个年纪该有的娇羞,但也是落落大方很是得体。

  她一直陪着英子,从娘家这边上了轿子,一直到了来福家,直到拜了趟,送去洞房,她娘才领着她出来。

  此时正是吃席面的时候,他们送亲的是头桌,她娘领着她坐了席,她也一直规规矩矩的,有几个陪着的来福这边的姑姑婶子,也都凑一说着喜庆吉祥的话,逗着趣,讨喜。

  人来的挺多,看样子不但有村子里的,还有县里和府城的估计也有不少。

  来福跟着于景这几年,长进不少,人本来就聪明机灵,加上会来事,也会说话,还实诚,所以人情很是好。

  透过炕上的窗户,院子人来人往、嬉笑打闹看得很是真切。小孩子们蹦蹦跳跳的在房前院里捡漏掉的小鞭,偶尔拾到一个的娃子,就立马眉开眼笑,拿在手里,原地蹦几个高,然后颠颠的找来火苗。一手捂着耳朵,一手小心的拿着小鞭凑近,点着之后猛的一扔,老远,然后听着啪的一声响。

  响过之后,就是一群娃子们哈哈的大笑声,接着就又是叽叽喳喳的凑一块,低着头,继续开始捡。

  一直重复着,倒也一直都有趣,她屋里看着也是有趣,有时候心里也会猜测眼下点着的小鞭响不响,或者和前一个相比哪个要响亮一些。

  不但小孩子,还有好多小姑娘,什么年龄段的都有,凑一块,穿戴的也是花花绿绿,都是新衣裳,有几个还扎着红头绳,几个小的,手里还拿着糖纸,嘴里含着喜糖,美滋滋的。

  小姑娘家文静的多,特别是和她年纪相仿的,虽说也好奇,但多是强忍着,羞涩的偶尔抬头看看人来人往,或者偷瞄一眼新房,想着看上一眼新娘子。

  半大的小伙早就懂事了,跟着帮工干活的,端茶送水,或者送菜收拾桌椅,来来回回忙的更是热火朝天。

  身份长的,也都跟着坐了头优席,天气正好,阳光明媚,暖风吹着,两个屋子找不开,只一会工夫,外头院子里就摆上了好几张桌子,之客的也开始吆喝上了,安排位置,外头也要跟着坐席了。

  她们屋里的席比外头的早上一会,此时已经分派了喜糖,糕点也吃了好几样,正撤下去,要开始吃正席了。

  人挺多,看样子要两茬席都做不开,一茬做好了之后,还有好多站着的,等着吃的。小孩子们玩的热闹,嘴里也一直没闲着,所以眼下对吃饭还是兴趣不大。

  有几个外头有了位置的,就开始来回的抓自家的孩子,非得要跟着一起先把饭吃了,围着院子跑来跑去,又是喊叫又是苦恼的,还有周围人的笑声,越发的热闹。

  相对外头,屋子里是要安静不少,她们这桌是女客送亲的席,陪着吃饭的,也都是来福家早就请好的。一个老奶奶,今年七十五了,耳顺眼明,牙也没掉几颗,头发还有青丝。村子里的长辈,四代同堂,父慈子孝,很是得十里八村人的尊敬,所以家家每逢有喜事,都会把老太太给请来,陪着说话唠嗑,图个喜庆吉利。

  还有个会说话的婶子,是来福的姨,嫁到别的县,虽说远,但和来福家一直有走动,很是亲近。人虽说会说话,但不是那种虚的会说,很实在的人。所以她们这桌气氛一直很好,嘻嘻笑笑的,说说家常,说说英子和来福两个孩子,念叨念叨两个家庭,很是和谐。

  她们屋子两桌,一个地桌一个炕桌,都是娘家送亲的女眷。

  席面吃了很久,她炕上坐的腿都麻了,还没撤下去呢。敬酒的挺多,她奶也喝了不少,她们屋子的都是她家的葡萄酒,所以喝的就比往常的要多,好在没醉。

  她娘没让她喝,一直以茶代酒,倒也喝了不少茶水,还不能去厕所,后来她就只抿一口,意思意思就算到位了。

  来福和英子在府城也置办了小院子,听于景说,和玉林的院子离的挺近,小院子,但是两口子过日子也是够了的。成亲过后,两人家里待上一个来月就会回府城,英子还会去店铺里帮忙,直到有了身子,然后就看她们自已的打算了。

  去年府城收了两个小姐妹做学徒,跟着大花和英子也学了不少。两人年纪不大,大的刚十岁,小的也就七八岁的。穷苦人家的孩子,逃难过来的,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只姐妹俩讨饭过日子,事情是芸娘念叨的,说是两个孩子要没个落脚的地方,又是姑娘家,怕是日子不好过。

  然后姐妹俩就安顿在铺子里,吃住和英子还有大花一样,眼下大花和英子都在家成亲的成亲,待嫁的待嫁,铺子里就姐妹两个看着。

  当初让英子和大花去府城,她还以为不好找婆家呢,谁成想,成家倒是最快的。

  她一边吃着饭,心里一直琢磨着,寻思了不少,听来的还是英子给她说的:英子府城挣了的工钱,成亲前就都给了家里,填了一部分嫁妆,剩下的说是孝顺她爹和她爷奶,也有不少。

  英子还和她说了,成亲之后她还是要铺子里帮工挣钱的,家里还有个小兄弟,别说以后考不考得上功名,怎么说,自己也得再给他攒出来置办院子和娶媳妇的银子。

  说的很是认真。

  寻思寻思着,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终于吃完撤桌子了。

  他们这些娘家送亲的,吃完饭就要回去了,留下英子一个,算是真真的把人送到了,以后就是人家的媳妇,跟着来福好生过日子了。

  礼数还是有的,吃完饭,她还想看看英子呢,打个招呼说个话,她娘才说没这个规矩,只等着三天回门才能见着,今儿是不能见的。

  忙完了英子的事情,她娘第二天就让她爹赶车把她送去了四姨家,之前让于瑶捎过去了两包的东西,只一晚上,又是收拾出来一个大包裹,一早就坐车出门了。

  家里一下就又剩下她自己了。这几个月忙活的,从过年之后就一直没断过人,乍一下家里只自己,大大的屋子特别显得空落落的,一时还不习惯,家里就坐不住了。

  嗯,去学堂听听课吧。

  有了主意,她赶忙翻箱倒柜的把家里的男装掏出来,虽说有些日子没换过男装了,还是去年的,她个头也长了些,一换上,虽说有些小,但是将将的还能穿。

  穿戴好,换上去年的鞋子,挤脚是挤脚,但她也能忍。

  头发也要换,照着铜镜,拿出她爹给打的桃木梳子,试试巴巴的梳了个发髻。

  “别说,还是男装好看,”她自顾照着镜子臭美,前后左右都照了个遍,又转悠了两圈,“嗯,翩翩公子。”

  从书架上挑了本书,别说,这一瞅,几年的工夫,自己屋子里的书倒是多了不少,书架上早就满满的放不开,书卷已经在炕上铺开,炕稍那块已经摆了好几垛,全是书。

  得空该好好整理了。

  书卷挑好,拿在手里,又找了把扇子,是于景这次府城带回来的,说是南边运过来的稀奇货,整个府城也就几把,他看着喜欢,就买了一把,觉得新奇,就给她带回来了。

  扇子是自古文人骚客不离手的,扇子一到手,得空扇上一扇,风度就出来了。嗯,她自己寻思的风度,至于翩不翩,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个打扮,这身装束,她心里是好笑的。学堂的娃子都认识她,她都教过,还相熟,虽说有些日子没去,但见面也都见礼打招呼,女装穿了近一年,一下就男装了,还转悠到学堂里,可不得吓坏几个。

  想想就有些好笑,忍不住,院子里笑过之后,硬生生的咳嗽两声,板起严肃脸,转悠着去了学堂。

  现在学堂是两个屋子都开课,学问参差不齐,也分了两拨,先生东屋教一拨,马勇表哥西屋指导另一拨。东屋的人相对较少,大狗子和家诚这些学问长进快的一共二十来个,跟着先生。还有小小和二狗子,两人年纪虽说小,但是启蒙早,有一直是先生教,就留在东屋。

  二小也多是在东屋跟着先生,但偶尔也去西屋听马勇表哥说客,全凭自己兴趣。

  她呢,过去当然是东屋。一来东屋人少,人还都相熟,就是丢人也是丢到家里。

  先生院子变化也挺大,最近好些日子没上来,乍一上来,还真的看看出来不少变化:梁时行送的牡丹和院子里一直养着的,一大片,铺的满院子都是,这会正开着骨朵,跃跃欲试的要开,很是扎眼,特别喜人。

  不但牡丹,先生在院子四周,沟沟坎坎、旮旮旯旯,也种了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这会早就开的茂盛,正艳丽。

  不知哪里弄来的梅花,先生院子四周,特别是学堂附近,一下种了不少,这个她倒是不知道,许是梁时行在的时候,一起张罗的。

  还弄出来个小菜园子,几个小席子,种了两席子白菜、一席子辣子、两席子豆角、半个席子的萝卜和黄瓜,架子上还弄了南瓜和冬瓜,别说,还挺是那回事。

  一路走一路看,倒是心情也跟着放松不少,平静下来之后对去学堂听课,就没有刚刚一开始那会觉得好笑了,多了些郑重的意味。

  转悠到学堂,正上课,犹豫着是溜进去坐着听还是外头直接窗户底下听几句算了,慢悠悠的一边走一边想着,就看先生一个转身,透过开着窗户,一下就看见她了。

  愣了愣,楞过之后,有个两秒钟,看她手里拿着书,还忽闪着扇子,就知道是过来要听课的了。

  先生屋里走了两步,口里也接着讲了两句学,接着又要转身的时候,冲她看了眼,摆了下手。

  她就知道了,颠颠的小跑了两步,到了屋门口,伴着朗朗的读书声,从后门溜进屋,好在都读的认真,一时谁都没发现。

  这堂课是她有史以来上的最认真的几堂课之一,好长时间没听先生讲学,特别亲切,很是怀念,眼下悄悄的坐在最后边,听着一字一句讲的认真,博古通今的学问,出口成章的文采,是越听越喜欢。

  真个屋子听课的人是真的认真,就连二小,也是瞪着大眼睛,支着脑袋瓜,盯着书卷,支愣着耳朵,一字不落的全听进去了。

  临到下课,谁都没发现她,还是一堂课下学之后,二小要出门,抬腿刚走,一个扭头看到她了,疑惑的看了好久才认出是她来了,然后就啊的一声颠颠的往她这边跑,一个猛扑,就扑到她怀里。

  真真的还是个小孩子。

  二小窝在她怀里之后,大家就发现了,愣过之后就开始笑,有先生在,很是收敛着,但还是忍不住,特别是小小和二狗子,早就和小小一样,围着她的桌子看个不停,问这问那的。

  “刚来,”她笑着让二小下来,答着他们的话,“你们听的认真,没发现,我就悄悄溜进来了。”

  “这不是想着来听先生讲学了嘛,涨涨学问,看你们落下我多少。”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