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粮田 第四一六章:听嗑

《粮田》第四一六章:听嗑

作者:风和知了 字数:3537 书籍:粮田

  “都在家,说了一天,两家的情况也都说的清楚。”

  “就等着过几天两个孩子回来再细看看。”

  “要是成,也就一半天的事,都不小了,尽快张罗着就把这亲事给办了。”她娘这会说起来还乐呵呵的,很是高兴,“两个孩子再有几天也要到家了,也快。”

  大花和玉林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只亲近的几个人听说过。下院老太太多少知道点,这会听她娘一说,听的也认真。赵老太太和别的老太太一样,也好打听些家长里短,知道府城来的老李家两口子没儿没女,只当玉林是养在膝下的,所以过来替玉林张罗张罗。

  “大花娘也见着了?”

  “都见着了,”人一多,李婶子话就就少了,只笑着看她娘说,“就是有啥恩怨和过不去的,大花的事情也得好好坐一块张罗张罗。”

  “大花娘说是只要玉林这孩子好,大花也乐意的话,她都没意见,全听老太太的。”

  赵老太太一听,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不说啥,只继续看着她娘,让她接着说。

  “大花奶和大花爹拿主意,说是要见见玉林,看看孩子咋样。”

  “反正过几天大花也家来,大花从小就有主见,自己能拿主意,孩子要是应下了,他们做长辈的,不拦着。”

  “彩礼啥的呀,说是就按家里这边的来,但是也不能少给,具体还没给个数。”她娘说的口干舌燥,停顿会,一连喝了好几口水,继续说,“说是大花这孩子从小到大最是受苦了,伺候老的,看着两个小兄弟,还张罗家中里里外外,山上地里的。”

  “还说大花这么些年挣的工钱全贴补家里了,这边彩礼多给点,他们老张家也都不留,算上嫁妆,一并都给带回来。”

  “就是想让家里风光风光,孩子也有脸面。”

  “而且家里文真也中了秀才,以后是要继续考功名,不说前途怎么样,就是眼下,也要好好置办置办。”

  “还有文诚,虽说还小,也跟着读书识字,学问也是长进,以后更是错不了。”

  “就只大花这一个姐姐,三个孩子从小就好,这会嫁人,就寻思体面总是要的。”

  “这个肯定的,肯定的,”她娘和李婶子对视一眼,都笑了,继续说,“这个她李叔李婶子刚来的时候就和我念叨了,说是玉林和大花的亲事要能成,肯定大办!”

  “不但家里这边,府城也要置办酒席,彩礼啥的,按府城的规格了,肯定错不了。”

  “说呀就说了一个上午,中午一起吃过饭,大花奶还不让走,非得拉着继续说。”

  “丫丫她爹他们高兴,中午喝的还多了,在人家趟了一下午,醒酒了我们才家来,就这个点了。”

  她娘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这会说完了,满脸更是喜色,大花的事情有了眉目,她娘心里更是高兴。

  “这就十之八九了,”老太太把手上的针线活计收起来,念叨着,“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凑一快过日子肯定也错不了。”

  说完了大花和玉林的事情,赵老太太又念叨起英子来了,说是北苑大姑前两天下来,英子和来福的亲事也定了日子,五月节前后,也快了。

  “当初大花和英子去府城,我还觉得一个姑娘家走的太远,还怕婆家不好找呢。”赵老太太念叨完,自顾言语了一会,很是感慨,“这会看呀,还是出去的好。”

  “出去的这两个一两年的光景就说了人家,门户还好,都是好婆家的。”

  “看看家里的,娟丫头、青丫头,还有老二家的祥花,也都到年纪了,相了好几个,没一个入眼的。”

  “我娟姐姐她们都相过了?”听老太太这么一说,她可是惊讶的,知道上门的媒人多,但是真真的相过,她还真没听说过。

  “你个小孩子家家的,瞎打听啥!”

  老太太一听她还问道上了,说了她一句,不让她打听。她正不服气,她娘也顺着老太太的意思接着说了,“听你奶的,你还小呢,这些事情别打听。”

  她娘都发话了,只能低头哦一声,算是过去了。

  时辰不早,家里事情还挺多要忙活,大家西屋又说了会话,老太太就下院家去了,家里她娘和于瑶李婶子,也开始忙活。

  李婶子要跟她娘后厨做饭,拦不住,她娘只能由着她。于景于瑶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明天要过去南山一趟看看的。要看看南山的老院子,还要看看大舅大舅妈,都是应当的。

  于瑶屋里开始收拾东西,带到南山去的东西。给大舅大舅妈带的茶叶、糕点、酒和布料,还有她娘让收拾出来的好些家里的菜和肉,也都收拾出来不少,都要带过去。

  除了这,还有家里的一些辣酱、糕点、烧鸡也都给装了好些。

  她和丫头也过来帮忙,帮着撑口袋、叠衣裳,又家中里外的搜罗了些吃的用的,都给装进了包裹。

  等都收拾好,后厨她娘和李婶子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要该吃饭了。

  正好,先生他们也下来了,人一多,就热闹,吃饭喝酒都是如此,加上他们都有的聊,话也投机,这酒呀,是越喝越来劲,一直喝到大半夜,最后还不尽兴,喝的差不多,不知道是谁提议的,说是这会的天气正好,月色也明朗,就要把桌子放到当院,大半夜的一般对着月亮一边饮酒作诗。

  她爹哪里懂得这般风雅之事,但无法,也只能跟着。

  她娘和于瑶加上李婶子一块帮着把桌子酒菜都给搬到当院,又点了好几个煤油灯,怕有蚊虫叮咬,就把去年晒干的艾草给点着了好几根,驱蚊驱虫。

  小小和二小也在当院凑热闹,只她和丫头两个屋里坐着,趴在窗户边上,透过窗户,看外头又大又圆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他们觥筹交错的声音,读书作诗的闲情雅趣。

  她听的也不真切,声音大的只偶尔能听到一两句,但是笑声一阵阵的传来,很有感染力。

  虽说明天一早说好的要去南山,但是大家还是尽兴的吃喝到很晚,吃的酒虽说多,但还没醉,微醺的样子,正好。

  吃好酒,东屋沏着茶水,她爹他们又东屋坐着喝了好一会茶,才散去。

  她娘她们也把当院收拾干净了,几个屋子也都烧好炕、铺好床,收拾的很是妥当。

  秦恩跟着于景去南山,本来于瑶和丫头也要跟着回去看看的,但是丫头昨天一早起来有些咳嗽,虽说不厉害,但于瑶也不想带着她再折腾,就没跟,让秦恩和于景回南山去看看。

  家里有客,她爹娘这次没跟着。加上种地那会,南山的地也都是他们过去种的,也算是刚回去,这次就没跟着。

  是一早出发的,秦恩赶车,带着老多东西,大大小小一车刚好能拉下。

  于景和秦恩在南山是要住一宿的,快的话明天中午能家来。住一宿也是和南山的几家亲戚凑一块,吃个饭,走动一下,要不然离得太远,又不常回,怕生疏了,所以于景每次回南山,只要不是特别着忙,都会把南山的亲戚叫一块,一起吃一顿,说说家长里短。

  梁时行和小顺才吃过饭就跟着小小去了学堂,她爹也守着那些木头张罗木工活计,她娘、于瑶还有李婶子吃过饭,家里收拾好,做炕上开始说起于景来。

  她和丫头也跟着凑热闹,一人拿着一本书,丫头看的倒是认真,她就冲冲样子,眼睛盯着书,耳朵是伸着听她娘她们念叨。

  “李嫂子,府城真没合适人家的小姐?”于瑶不放心,又念叨了一句,“景哥真不小了,可该成家了。”

  “我呀,在府城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李嫂子也是很无奈,本来就是话不多不好打听事的,于瑶这么问,可真是为难她了,“我们两口子在府城就是下人,也就是跟着于公子,沾光,平日里没把我们两口子当下人看。”

  “就是出门,听来的,也没几个准成的。”

  “胡说八道的多,真真的大户人家小姐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是真的打听不出来。”

  “就是见,我们这个身份的,也见不到的。”

  李婶子一着急,话就多了起来,说的还很急,“于公子府城是有身份的,跟着来往的也都是府城的大户人家,但是咱府中没个女当家的,过来串门的都是公子老爷,没一个夫人小姐。”

  “所以啊,我呢,府城的小姐是见不到的,更别说给你们念叨念叨了。”

  “要说急,我也着急,但于公子不比我们,就说玉林,和大花登对,门户还差不多,两个孩子还都是好的,我和老头子还能给张罗张罗。”

  “但是于公子的事情,我们可想不来法子,只能看着干着急。”

  于瑶听了,还有些不习惯,过了一会凑过来拉自家二姐的袖子,“二姐,李嫂子一口一个于公子,说的是咱景哥?”

  她娘笑,点头,“我和李嫂子说过好几次了,让她直接叫景哥就成,她和李大哥都说不行,什么主仆有别,不能乱叫之类的。”

  于瑶听完哦了一声,“这样子啊。”

  “对了,这事啊,赶着景哥回来,等从南山下来了,啥时候可得把他给拉过来咱好好盘问盘问,一直这样下去可不是法子。”

  “不是有梁公子吗?”于瑶来了主意,看都没外人,小声的念叨了这么一句。

  “梁公子?”

  于瑶点头,“我在县里也打听了打听,梁家可是府城的大户,是不李嫂子?”

  李婶子点头,“府城田家和梁家是几代传下来的家业,大户!”

  “这就对了,”于瑶继续说,“要不咱托付给梁公子,让他回去府城帮着撒摸撒摸。”

  “梁公子?”她娘还是纳闷,“能行吗?梁公子是个公子哥,这种给景哥管媒说亲的事情咋能找他呢?”

  她娘一时没反应过来,于瑶就笑,“这种事当然不能梁公子出面了,我的意思是,和梁公子知会一声,梁公子府城土生土长的,认识的人肯定多,到时候他平日里府城多念叨几句,一来二去知道的人多了,也就有眉目了。”

  别说,于瑶这主意是真真的不错,倒是她娘,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梁公子过来做客的,咱这么麻烦人家,不好吧?”

  于瑶也犹豫了,确实,古代说亲管媒可是大事,劳心费神,加上梁时行年岁也不大,还没成家,更是不好张罗。

  “这个倒是,”她娘和于瑶念叨着,李婶子边上坐着不搭话,只认真的听,“我呀,县里隔三差五也府城给他去信,每每念叨起这茬来,景哥回信就说不着急,不着急,我也是没法子。”

  “可不是,和我也这么说。”

  “唉,”两人同时叹气,于景的亲事在她娘和于瑶两人眼里是真真的该着急了,年纪挺大,而且越来越大,早该成家了。

  一时正安静,还沉浸在刚刚的叹气声中,犯愁,家里就来人了,是赵老太太和北苑大姑,脚前脚后的这会已经走到当院了,狗没叫人,炕上说话也入了神没在意,趴窗看,这会人都快进屋了。

  她娘赶忙下地往外头,于瑶和李婶子也跟着出门,家里来人,她和丫头也不能炕上干坐着,火急火燎的也下地去迎老太太和北苑大姑。

  “知道家里有人,有阵子没上来了,”北苑大姑笑模样,很是高兴,过来和李婶子见过礼,认识了认识,就一边说着一边屋里来,“刚下院说了会话,跟老姨就一起上来看看。”

  “英子啊,日子定下来了,前两天就和来福那边说好了,昨个是帖子才弄好,这不,我就火急火燎的过来各家发个帖子。”

  “大喜事,大喜事,过来吃喜酒,吃喜酒哈。”人缝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北苑大姑,前阵子还因为英子哥的事情做下了病,英子的事情一妥,北苑大姑病就好的差不多,精神头也足,跟着张罗忙活,很是来劲,“你们几家的帖子我是单独挑出来的,特意一早就过来,按家过来打声招呼。”

  “其余的,都是英子爹来回走动呢,我就不管了。”

  她和丫头给北苑大姑问过好,开始沏茶倒水,折腾了一会,端到炕上,开始听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