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粮田 第四零一章:榜单

《粮田》第四零一章:榜单

作者:风和知了 字数:3554 书籍:粮田

  一秒记住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摊开折好,摊开折好,一件件、一堆堆,收拾好的给又装到箱子里。炕上也挑出来好几堆衣服,她爹娘穿过的,她和小小还有二小穿过的,能送人的,能改的,也都分门别类的放好。

  “还有这么些料子呢,”她娘把衣服都收拾好,又下地从一个箱子里搬了两三趟,是料子,都放在炕上,“你们哪个家来都一堆堆的带,家里的料子这个分分那个分分的,还剩下这么些呢。”

  她娘挑出一块,摊开,继续说,“都是好的,给你们做了几件衣裳,我和你爹也是够穿就成,攒着攒着就剩下这么些。”

  “下院老太太还有你几个姑几个姨都不缺,我年年也都送个几回,回回买这么多,不让你们买还不听。”

  “看看,剩下这么些吧。”

  “我和你爹不好穿,有个一两身就行,再说衣裳坏了补补都能穿,买这么些料子这不都得剩下。”

  她娘念念叨叨的一边摊开布料一样样的又好个看,然后折好,挑出几样来放边上,“不过这料子能存得住,也坏不了,这些呀,咱家大大小小一辈子是够穿了。”

  “家里有这些个搁箱子里,别说,娘心里踏实,最起码以后这穿是能穿的上了。”

  她帮她娘一样一样的看,这样整理东西心情也跟着好了不少,念念叨叨的说说家常,喝着茶水,没有比这更加享受的了。

  挑出来的料子也有五六块,“这件给你奶,大冬天的再做件衣服,等过年的时候再给上一块料子,明年还能做身新的。”

  “你奶的衣服可多了,十里八村挑不出一个比你奶穿的还体面的。”

  “就是这样,你奶年年也攒下不少,给你小老叔小老婶两口子留着好的料子。”

  “给你二奶奶和老奶奶也一人一块,和你奶的一样,再给你北苑大姑一块。”她娘把布料分出来,各个都有了主。

  初雪过后天气是越发的寒冷起来,大狗子娘的病也越发重了,最难熬的还是冬天。

  她娘听南苑的人过来念叨了几次,说是这心病算是坐下了,加上前几年来回颠簸身子本来就不好,这会更加严重了。还说人一入了冬,这会已经下不来炕,需要有人伺候吃喝拉撒。

  大狗子爹是个心善的,虽说没让进家门,但是秋天的时候还专门把棚子给撤了,盖了两间房,又安了灶膛,烧烧炕屋子也是暖和的。人也是大狗子爹花钱雇的,是南苑的一个媳妇,帮着收拾收拾做个饭之类的。

  看病吃药是样样也没耽误,但就是好不起来。

  倒是大狗子回来之后明显好了一阵,还能下地了,自己能收拾自己,但也就半个来月工夫,这会,又病上了。

  她娘琢磨了半天,还是把家里的几样补品拿出来,带着去南苑又看了。因为大狗子奶的关系并没有多待,看过之后就去后屋和老太太说了半天话,这才家来。

  “要是能熬过这个冬天,兴许能好点。”她娘从南苑回来之后和她念叨,说是人病的不轻,但是还没糊涂,知道事。偶尔有时候糊涂了,说些胡话也是怎么怎么对不起孩子,对不起这个家,做错了之类的说个不停,呜呜咽咽的,看着也是心疼。

  “唉,都是苦命的人啊,”她娘叹气,“心思一个没拿稳,做了错事,这辈子就回不来了!唉!”

  “那会日子过得是苦,吃不上穿不上的,谁成想几年工夫熬过来了。”

  “就是心病,大花娘缓不过来,钻进去了。”

  “娘,我觉得大花娘不管怎么说家来了,对大狗子英子几个也是好事情。”她和她娘说起来,她也发表下自己的看法,“要是一辈子在外面不家来,英子他们这一辈子心里也有疙瘩,永远都解不开。”

  “这会家来了,别说事情怎么样,终归是有解决的余地。”

  “这个是,终究是自己娘,连着肉的。”她娘也点头,“几个孩子嘴上不说,心里啥都懂,每天也前院去看看,端茶送水的也伺候,在你大奶奶跟前是一句也不提。”

  “英子每次家来也买不少东西,吃穿用度的,都有她娘的份。”

  “唉,孩子们心里也是惦记。”

  她们娘俩正说着话,来福娘家来了,跟着来的还有两个婆子,她娘赶忙把人迎进屋来。她沏茶倒水,又端上炕些果干零食之类的小吃,她娘才打发她回自己屋,留大人们在东屋唠嗑。

  来福娘满脸喜气,不用猜也知道说的是啥事了,想来是拿定了主意,这会过来和她娘商量来了。

  她的针线活计最近也见长,缝补出来的衣服多少能看了,要是多上心花点工夫绣出来的手帕之类的也能带出去,但是照着娟姐她们弄的还是差的远的。

  一来她兴趣不在这个,二来也是没工夫好好练,每天还要练字、读书、写文章,这些是必须的,先生隔三差五会检查。其余的时间她就按自己的喜好,画个画,看个杂书,有时候写写东西或者画个漫画之类的,这样一天天的折腾下来,花在针线活计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

  她娘也没寻思让她针线做的多好,只想着让她能缝缝补补就成,针脚拿出去别人不夸可以,但是不笑话她娘就满足了。

  事情果真和她猜的一样,已经和北苑大姑打过招呼,上次英子家来,北苑大姑问了英子意思,英子也点头同意了,这会该走的程序已经办的差不多,虽说也有些磕磕绊绊,就等着过年两个孩子家来相个门户,把亲一定,找个好日子明年就成亲了。

  这次来福娘过来一来是把事情说说,二来也是想提前预定下她娘,让她娘做男方这边的客。知道她爹和英子爹是本家,肯定招呼不过来,就提前来和她娘说,非得让她家得出一个去男方那边,说是体面。

  她娘实在说不过,最后还是应下了,来福这孩子她娘喜欢,加上和来福娘也越发走的近,过去那边做客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但是这么早给定下,还是头一遭,她娘怎么推也是推不掉的。

  于景来信了!

  这次的信除了给她和她爹娘的,还有给先生的。

  已经过了放榜的日子,家里大狗子和江哥还没消息,大家也都猜出来怕是没中。这会于景又来信,想想也知道说的都是啥事。信还是秦恩亲自送过来的,她的信她自己收着,她爹娘屋没跟着上来,家里留下,她和秦恩把信给先生送去。刚到学堂,说是于景的信,学堂的娃子们都瞪着大眼睛静悄悄的盯着先生看。

  先生倒是不着忙,嗯了一声,淡定的把信接过去,直接揣在怀里继续上课了。

  秦恩没跟着她下来,学堂留下听先生授课,只要能听,秦恩都会尽可能都听一些。

  她知道于景几个信里都会说一说会试的情况,也就不好奇看先生的信了,送完了信,她就颠颠的家里来,她爹娘已经把信看完了,知道结果,说是大狗子和江哥两个都没上榜。

  头一茬中了两个秀才对这个穷乡僻壤就很了不得了,要是再一下高中,那还了得。所以这次不中,也在情理之中,并没有什么可惜的。

  在她爹娘的心里于景还说了大概回来的时间,几个娃子在府城的情况,这是在她的信里没有的,每个娃子都会说上几句,也还捎回来其他几个娃子写的信,都是一并捎回来的。

  除了这,于景给她爹娘的心里谈自己的事情也多,比如最近都做了什么,在哪,出门出府,是些琐碎的,还说了胖没胖,瘦没瘦,黑没黑之类的很是家常的小事。罗哩罗嗦,也有个五六页纸。

  于景没次的信她娘都好好的收着,都放一个盒子里,盒子再放箱子的最里边,每天晚上没事,或者睡觉前,总是要翻出来看看。这几年下来,信是攒了不老少,一个盒子已经要装不开了,她娘正念叨着让她爹找块好的木头,给打一个大一点的好看些的木盒子,专门放信。

  她爹娘两个东屋商量盒子的事情,她西屋来开始看信了。

  开头还是如常,说了些铺子和帐的事情,然后就开始说了些关于她的或者她可能想知道的一些府城的情况。大狗子和江哥没中,信里于景也跟她说了一遍,接着写的就是田家小少爷高中了,而且名次靠前,明年开春是要进京的!

  这倒是没想到,没想到田明让还真有两下子,一下高中不说,名次在整个府城还这么靠前,看来以前还是小看了。

  田明让的事情于景也是一笔带过,接着就说了梁家小少爷,说是自从小小的信带过去之后,于景在府城遇到过梁家小少爷两次,这两次回回都会过问她的情况,还说为啥她没写回信,是小小写的,还说是不是身子不舒服病了之类的。

  于景写到这,又加了一句,说是念叨的他也是无奈,只好躲着了。

  她笑着摇头,继续看,接着说的可是件大喜事,说的是玉林。于景信上说玉林年纪也不小,也该成家立业,这事情李叔李婶子给他念叨过,玉林没了爹娘,李叔李婶子两口子也没儿子,正好玉林的事情两口子就想帮着给张罗着办了。

  于景写这信是李婶子看上大花了,想把大花和玉林两个撮合撮合,写信给她也是觉得大花和她熟悉,而且她也见过玉林,还在家里,能问问她娘的意思,就想让她家里看看,这事能不能成。

  李婶子不晓得大花家的情况,这事总的有个牵线的,她娘不认识玉林,唯一能把两人给连在一起的,可不是她了。于景从来都没把她当孩子,更没有当女孩子,所以这事说起来,也就顺口成章了。

  别说,大花和玉林两个倒是,是门好亲。

  玉林虽说家境不好,但是有李叔李婶子府城也能过的去,加上于景让他跟班了这么些年,玉林早就机灵能成事了,就等着时候差不多,外头给安排差事,一两年就能起家。

  如果能成,日子这样过下去,肯定错不了。

  而且大花从小经历的事情多,人成熟稳重,玉林也是苦日子熬过来的,但是性情开朗,加上又得李叔李婶子宠,更是个明快的人,和大花的性子凑一块,也能有乐子。

  她先把大花和玉林的事情和她娘说了说,她娘听了,就开始好个琢磨玉林。玉林家里来过几次的,她娘有印象,而且很喜欢玉林,但是还不放心,就一个劲的问玉林府城是怎么个样子,做些什么,家境之类的,有哪些事,但凡她能想起来的,她是一字没落,说了。

  “你小舅没个月给玉林多少银子?能养家吗?”

  问完了性情和家世,她娘有些担心,怕玉林挣的少,养不起家。

  她就笑,“娘,玉林机灵着呢,跟我小舅这么些年,早就鬼机灵鬼机灵的。”

  “银子这几年估计也攒下不少,我小舅以后是要让他也出去成事的,养家肯定是能养的起的。”

  她娘也笑,“当然要找个贴心的,但是人还得有志气,得能养家。大花苦了这么大,得找个知道心疼人的。”

  她娘最心疼的还是大花,在铺子的那么几年,大花和家里的关系好,和于瑶关系跟是没的说,就是现在,于瑶县里成了家,大花府城找了活计,听说还会隔三差五写信的。

  消息是一直没断过,不管多远,总是惦记。

  “要是这样,我倒是觉得成,”她娘点点头,满意这门亲,“不过这事拿主意啊,还是要大花爹娘和老太太。这事要是能成,还是早早定下的好。”

  她娘叹了口气,不说话了。她知道她娘的意思,大花娘这身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起来。要是大花能成亲,家里办个喜事,大花娘跟着乐呵,这一身的病呀,兴许冲一冲,心结解开了也说不定。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