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粮田 第一二六章:学习是终身的

《粮田》第一二六章:学习是终身的

作者:风和知了 字数:3565 书籍:粮田

  一秒记住♂ ,更新快,,免费读!

  赵老太太从园子里出来,去里屋拿水桶,看样子是要到前面井里挑水,“收起来了,放在西厢房炕上,你自己找去。”

  她笑嘻嘻的应了一声,抱着小小去了西厢房。

  西厢房一直是丫丫一家住的,后来分家搬出去,赵老太太就把之前主屋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挪到西厢房。

  一进去,她就看到外屋放着好几袋子采来的山杏子,还有药材啥的也都堆在里面。

  之前的里屋现在也是零乱的放着许多杂七杂八的,晒的杏干、沙果干、野菜、蘑菇、地瓜皮之类的也都在里屋放着。她从炕上的好几个的袋子里好个翻,才找出来装耨里的袋子。

  小小的一布袋子装的满满的,都晒成干放着。她一个手抓,一个手撑着衣裳的兜子,两个布兜子都装的满满的。她又把小小衣服的布兜子装满,然后用手又抓了一下把,一边吃一边出了西厢房。

  赵老太太这边给菜园子浇水,看她从西厢房出来,两个孩子的衣服显小,那满满的两兜子耨里就更加的突出。

  “奶,我娟姐和宝哥在家吗?怎么没下来呀。”都这个点了,要是没事,两人肯定会过来的。

  “出门了,不在家?”

  “出门了?他们去哪了呀奶?”

  赵老太太撇了她一眼,“小小的孩子,啥事都打听。”

  “奶,我没打听,我和小小下来是找娟姐和宝哥玩的,这他们去哪里了呀。”

  “你大娘领着回娘家了。”赵老太太没好气,“今儿一早套车走的。”

  “套车?那我爹和我小舅去捞鱼怎么去的呀?”要是赵家大爷一家用车,那肯定是先由着他们。

  “我说你个小丫头片子,啥事都想知道!”赵老太太不耐烦,大声的冲她说了两句。

  “奶,我这不是担心我爹嘛。”

  “唉,你这瞎操心的性子随了你那个娘了,大事小事都得打听清楚了。”赵老太太浇完两桶水,继续去挑,“用你二奶奶家的!”

  她‘哦’了一声。

  赵老太太这话头说起来了,停不下来。“你大爷一家昨晚上才想起来,要今儿早去他岳丈家,大半夜的也就没上去和你爹说,提前一早把车套去了。”赵老太太一边把水桶续到井下,一边继续和她絮叨,“你爹那性子也是拧的,我这当娘的也是劝不听,黑着天呢,非得去你二奶奶家借车借毛驴的去捞鱼。这不,一大早把西院给叫起来,套西院的车去的。”

  好吧,没想到她爹这么认真努力的贯彻捞鱼这项事业。

  “也不知道一大早抽的哪门子风,非去不可的。”赵老太太说道这,她明显听出来还是有气,“这山上杏子也能摘了,去山上摘几个杏子也能卖几个钱。这捞鱼也捞了好几天,多多少少的也够你们一家吃的了,还是去捞。”

  赵老太太一口气说完这些,好似还不解气,“分了家之后,都不会过日子了。”

  她笑,“奶,你消消气。”

  “唉,我这也管不了了,一家家的都说不上话,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她是不知道还有啥事让赵老太太有这感触,不过自从分了家之后,现在赵老太太竟然没有以前有精神。想想也是可怜,自己一个人这么大的一个老院子,吃喝都自己,儿子媳妇孙子的都不在身边。

  以前没分家,最起码吃住也算热闹,现在想来是孤零零的了。

  赵家小叔那边两口子在县里安顿下来之后,也没给信让赵老太太过去。赵老太太也没上赶着去给小儿子添麻烦,分家之后只家里屋外的做做活,几个姑娘家也没去过。

  “奶,来文家我小老婶是不是有身子了?”上次集市上卖烤土豆片的时候有个媳妇嫁到县里,正好那几日回娘家,在摊子跟前和她娘唠嗑,说起来的。

  那媳妇和赵家小叔隔得不远,加上都是一个地方的,就多上了心,所以说起好像来文小老婶有了身子。

  “你这都听谁说的呀?”赵老太太一听这话,先是一愣。

  “我上个集市听人唠嗑说起来的,就听了一嘴,人多口杂的,也不知道真假。”看赵老太太这表情,不会不知道吧,如果她奶不知道,那她刚刚可就多嘴了。

  “行了,小小孩子别啥事都打听。”赵老太太继续浇菜园子,也不知道想啥。

  她倒是后悔多嘴,不过算算日子,这都半年多了,想想也该有身子了。为啥赵家小叔没给信,也可能是没得了功夫,也可能刚刚有了准信,正回来送信也说不准。

  “奶,你中午去上院吃去呗,我娘一直想让你上去吃,说是叫了几次你都不上来,她都不好意思再叫你了。”这是实话,她家每次弄鱼她娘都下来先叫赵老太太上去吃,不过每次都不上来,她娘就盛上一碗给送下来。

  所以现在每次家里弄鱼,她娘就直接盛碗里给送到下院来。

  “奶,自从上院盖房子,你都没大去过。”她凑到赵老太太跟前,“奶我跟你说啊,现在上院弄的可好了,奶你一会过去看看好不好啦。”看着赵老太太孤零零的,加上刚刚自己多嘴多说了一句,现在她是觉得还蛮亏欠的,不由得就有些腻歪。

  “去去,一边去,领着小小边上待着,在这碍事的。”赵老太太把小小抱出菜园子,又把她给拽的远远的。“不愿在这待就家去,小小孩子婆婆妈妈的没个正形。”

  好吧,“那奶你中午吃啥啊?”

  “你快家去吧!一个小丫头片子话这么多!巴巴的一点都不得闲!也不知道随谁了!听的我这个心烦!”她看赵老太太是真的受不了了,手里还拿着水瓢呢,就过来要撵她家去。

  “行了行了奶,我家去还不行吗。”

  娟姐和宝哥不在家,和赵老太太也没说明白,她领着小小又回了上院。这个时辰做饭还早,她看之前洗好的破的瓶瓶罐罐都立在角落里,就挑出来几个,现在日头出了老高,也不能种花草,她就用石头在罐子上画画。

  罐子是陶的,找个小石子,慢慢的刻也是能刻出样子来的。

  说实话她画画水平一般,小时候没学过,只大了喜欢上自学了几年,多少有点正形,但是照专业的还是差上很多。不过现在这水平以后有机会多练练,想想也是够用的。

  画什么好呢,她转头一看小小在旁边逗猫,咦?有了。

  她坐在地上,拿着石头慢慢在罐子上刻,她要画的是胖墩。

  由于还是不太好刻,她就画了简笔画,画好之后从栅栏跟前摘了几朵开的正艳的话,搓成汁,当作颜料给涂在罐子上。

  虽说不太上色,但是多少也能看出来点。

  弄好之后,她左右掂量着看了又看。额,说实话,不太好看。。

  看来这画画的水平还有有待学习,说到学习,她想起来她现在在古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啊。这里是繁体字,自己也不认识,毛笔也没练过,不会写。虽说自己穿越过来,多少有些优势,但是自己知道的那些终究是有限,看来以后有机会得找个人教自己读书识字,练字也是要的。

  这一折腾日头就高了,该准备午饭了。连着吃了好几天炖鱼,她也吃烦了,但是家里也没啥有油水的东西,院子里的菜也没下来,一时她都不知道做啥菜。

  饭肯定是十顿有九顿的高粱米水饭。

  饭做好之后,弄点啥菜好呢。葱沾酱,洗了野菜放桌子上。

  再煎一条鱼吧,实在没别的能想到的了。她把梯子搬过来,放屋檐下,爬上梯子,从晒鱼干的绳子下拽下一条鱼。然后屋里烧火,放上点油开始煎。

  煎好的鱼她放到盘子里也摆到桌子上,上面还用一个盘子扣着,防止小胖墩偷吃。

  刚弄完鱼,她娘和于瑶两个回来了,一人扛着一袋子杏子,手里还都拿着一个大筐,两个筐也是慢慢的。

  “弄的鱼吧这么香,老远就闻到了。”她娘和于瑶两个把筐和袋子背到西屋,“这事咋弄的,香味这么大。”

  “娘,我炸的鱼干。”

  “炸的鱼干?”

  “我保证就用了不点油。”

  “我又没怪你,就是问问,你这丫头!”她娘手上摘杏子弄的满手都是黑黑的,只用手在她头上晃了晃。

  “娘,小姨,一会你们尝尝看好吃不好吃。”

  “丫丫鼓捣的东西哪有不好吃的。”于瑶笑,帮着她娘把杏子放好,然后外屋去倒水洗手。

  “对了娘,我和你说个事啊。”她想起上午她多嘴,和赵老太太说了来文家老婶有身子的事了。

  “啥事。”

  “娘,我上午去下院,我奶自己在家,我一不小心说了来文家小老婶有身子的事,看样子我奶应该不知道。”她娘一听,转过头看她,“我也说了是集市上瞎听来的,不知道准不准,后来我奶就没说啥。”

  “这以后瞎听来的事情别乱说。”她娘先是数落了她一通,“咱这听来的,真假都不知道,要是真的,你小叔肯定也是这几日赶着家里稍信,要是不准诚,这不准诚的话可不能乱说。”

  “娘,我知道了。”没想到自己心里年龄这么大,她娘还有机会当她小孩子的这么训她,“我一不小心话就说出来了,没当心,我以为我奶知道的,想说出来也让她乐呵乐呵,谁成想我奶不知道。”

  “行了,说都说了,也收不回来。”她娘把杏子在西屋地上角落里放好,外屋于瑶洗完手,换了新的水,她娘洗了手,把脸好个擦,开始准备吃饭。“这以后说话自己心里没准成的不能说。”

  “知道了娘。”

  吃过饭,她娘和于瑶两个也不歇着,又拿着袋子和筐,山上摘杏子了。

  连着摘了三四天的杏子,她爹也是用二奶奶家的车和驴捞了几天的鱼,于景专门倒出来一天的功夫在家里做签子,弄好之后消毒晒干,这次一共做了一千多,都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先放着。

  明个就又是集市,赵家大爷一家是今儿下午的时候回来的,她爹捞完鱼回来,就把车和毛驴赶到上院来了。

  由于有了上个集市的经验,她爹吃过晚饭,干脆拿着一床破褥子,去集市上占位置去了。她娘怕晚上露水种,又给她爹拿了一个厚褂子披着,找了个水壶装满水。

  “早点去心里也有数,省得稍微晚一点要是没地方,咱这集市就赶不上了。”

  “上个集市咱卖的那么好,肯定有眼馋的。”她爹接过褂子,搭在肩上,水壶手里拿着,“万一哪个把这地方占了去,咱就得眼睁睁的看着,也没办法,还是早去吧。”

  “去吧去吧,黑天半夜的自己加点小心。”

  她爹去占地方之后,他们几个也早早睡下,大半夜的还要早起折腾一宿。

  她是迷迷糊糊让她娘给叫醒的,“起来了,车都套好了。”

  果然,院子里于瑶于将两个已经套好了车,一水缸的土豆片也车上放着,需要用的东西两人也在院子忙活往车上抬。“快,自己穿好衣服下地,今儿个弄的多,耽误了点时间,天都快亮了。”

  几人火急火燎的吃了早饭,就赶车出发了。

  这个集市一开始就很顺当,他们一家刚到地方,就有一早占地方的人要烤上几串,说是大早上吃几串的热热身子。这一烤就没怎么停过,这个两串那个五串的是一直都没闲着。

  她爹许是一直在地上没睡好,看车来了,吃了几口她娘带过来的饭菜,就抱着破褥子铺在板车上,又呼呼的睡了一大觉。等日头升起来,来往赶集的人多了,她娘和于景两个忙不过来,这才把她爹叫起来。

  她爹起来之后,她用水瓢给她爹浇水洗手洗脸,又戴上口罩,围上围裙,开始代替她娘,烤土豆了。

  一个上午,弄好的一千多的签子是一个没剩,这么多也是没等到散集就卖出去了,看来下次还可以弄更多。

  这次她心里也有数,收的铜钱有五百九十二,差八个不到六百。大半串铜钱呢。

  这些铜钱还了木炭的钱,还有她爹娘买架子出的那一百个铜钱,是能剩好多的。

  想想都高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