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乐夜未央 52、椒房应对【第三更】

《长乐夜未央》52、椒房应对【第三更】

作者:易楚 字数:2755 书籍:长乐夜未央

  长乐夜未央

  从丞相府回到少府寺,徐仁还没有进门,一位少府丞就匆匆走了出来,一见到徐仁,当即便大喜过望,行了礼就对他道:“皇后还未央宫,有诏令君觐见!”

  徐仁一愣,回过神来,脱口而出地第一句话就是:“诏我觐见?”

  那位少府丞连连点头:“正是!臣正欲往丞相府寻君。中长秋尚在堂上相候。”

  徐仁不由抬手揉了揉是眉心,心中嘀咕了一句:“先是大将军,这会儿,中宫又诏我做什么?”

  虽然满心不愿,满腹疑惑,但是,皇后的诏令,终究是不能不理的,徐仁只能先往少府正堂与中长秋相见,再随其往椒房殿而去。

  一路上,徐仁也试着问了问中长秋,可是,中长秋也只是苦笑摇头,只道自己实不知情,徐仁只自己揣度着,想了半天,也只能往之前皇后之诏被封还上想。

  眼见着将过椒房殿前的两出阙了,徐仁硬着头皮问道:“中长秋,望君实言于我,中宫可是为诏书封还一事……恼怒?”

  中长秋一怔,随即摇头,却是笑着答道:“中宫并无恼意!”

  见徐仁不信,中长秋看了看左右,压低了声音道:“中宫当谢君等。非少府封还中宫诏,中宫岂能今日还宫?”

  ——的确,皇后向皇帝请辞时,就是用的这个理由。

  ——当然,皇后也借此向皇帝讨了手诏。

  中长秋并不认为,皇后会为那件事对少府不悦。

  徐仁松了一口气,随即也更加疑惑了。

  中长秋与少府在椒房殿的前殿等了一会儿,皇后才从后殿过来。

  见礼之后,不等徐仁开口,兮君就直接道:“掖庭之中,侍使之人甚少,少府可有主张?”

  徐仁没有想到,皇后竟是为此事宣召他,当即就愣住了,心中也十分惶然。

  ——禁中之人事,他都不能过问,何况掖庭?

  惶然之后,徐仁将心一横,直截了当地答道:“掖庭之事,中宫当问掖庭令。”

  话一出口,徐仁竟觉得理直气壮了。

  ——本来就是如此嘛!

  心中一松,徐仁倒是困惑了——就算皇后年幼无知,不知道少府的实际情况,中宫属吏难道也不知道?

  ——更何况,皇后年幼无知?

  徐仁很确定——年幼是事实。无知?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无知,皇后能与上官家的谋反毫无关系?

  ——当然,“毫无关系”这个事实,其中肯定有霍光的原因,但是,若不是皇后有所表现,霍光凭什么维护她?

  徐仁绝对不相信,这位年幼的皇后会是多么天真,多么无知……

  “掖庭之事自然是掖庭令作主。”兮君并没有为徐仁的态度动怒,依旧以温和地语气地言道,“然则,掖庭令欲增补缺员,却不得不由少府供人。”

  徐仁一怔,随即便解释:“臣未见掖庭有增补之请。”

  ——绝对不是他不配合掖庭之事。

  见徐仁如此紧张,兮君倒是有些奇怪了。

  “少府……”兮君皱眉,解释了一下,“我并非问责于君。”

  ——难道她的态度很恶劣吗?

  兮君看了一眼身边的傅母,傅母却也回了她一个莫名其妙的眼神。

  ——并不是皇后的问题。

  徐仁低头:“臣明白。”

  虽然这样了说了,但是,殿中众人仍然看得出这位少府十分紧张。

  想了想,兮君也就将这个想不通的疑惑暂时搁下,慢慢道:“掖庭令云,少府属下各官皆有定员,今已无可调之人。”

  徐仁一怔,回想了一下前几日所收的文书,立刻点头:“的确如此。”

  兮君十分满意地颌首,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这让徐仁不由困惑了。

  “既然如此,不知道少府有何应对之策?”兮君轻声询问。

  徐仁思忖了一下。

  ——虽然迁任少府不无田千秋之关系,但是,他本身也并非无能,至少,谈不上尸位素餐。

  片刻之后,徐仁答道:“若是宫人不足,自然是增选官婢。若是宦者不足,就只能调腐刑之人,再不足,尚可募死罪下蚕室。”

  ——这些都是定制。

  ——皇后有必要这般郑重地诏他前来吗?

  这一次,皇后没有立刻回答,好一会儿,才慢慢道:“掖庭不比其他官署。”

  徐仁顿时一惊,暗暗着恼——自己竟然忘了最关键的事情。

  ——掖庭是什么地方?

  ——说白了就是蓄养皇帝的女人的地方。

  ——那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贵人。

  ——更重要的,那些人是为皇帝准备的,必须精心服侍,精心教导……

  ——无论如何,在掖庭侍使的人,都不是随便选哪一个都可以的。

  徐仁不得不向皇后请罪。

  兮君摆了摆手,并无恼意,道:“少府似乎……另有心事,对答有误亦属寻常。”

  徐仁连连称谢,随即小心地答道:“掖庭甚重,臣一时亦无良策,若中官准允,臣将召诸属吏共议,议后即报中宫……”

  这一次,徐仁半点风险都不愿担了。

  兮君扶着凭几,良久未言,直到徐仁满头大汗了,她才轻轻地嗯了一声:“此事当尽快处置。”

  “诺!”徐仁连忙伏首应下。

  等了好一会儿,徐仁仍然没有听到声音,正在着急,就听到一阵悉索声,随即就是玉佩相击的声音,听着那声渐渐远去,徐仁才慢慢地直起身,果然看见,上席的绣幄中已空无一人。

  中长秋走了过来:“中宫命臣送少府。”

  “有劳中长秋。”徐仁连忙客气地谢过。

  出了椒房殿,徐仁抹了抹汗,揉着额角,对中长秋道:“中宫为何对掖庭之事如此上心?”

  中长秋看了看左右,见周围空旷无人,才轻声回答徐仁:“中宫上下都对掖庭上心。”

  徐仁一怔,立刻就回过味来。

  ——原来如此啊!

  ——掖庭中都是皇帝的女人,皇后……怎么可能不上心?!

  ——自己竟是多此一问了!

  这样一想,徐仁连忙谢了中长秋的提点,随后又低声问中长秋,中宫是否对掖庭侍使之人有什么要求。

  中长秋见徐仁如此问,虽然心中很满意,但是,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少府按制行事,中宫素来依制守礼,岂会另有它言?”

  徐仁连连称是,心中却暗骂自己——怎么尽问这般愚蠢的问题了!?

  中长秋也觉得少府今日的举动十分奇怪,不由也问了一句:“少府今日……家中有事?”

  ——虽然言及其私,但是,也是委婉地询问了。

  徐仁连连摆手,却没有答话,半晌,将出禁门了,徐仁才叹了一口气,对中长秋道:“君不知……皇后诏我之前,大将军遣长史致言于我……”

  说着,徐仁又叹了一口气,但是,到底没有说出,霍光究竟让人对他说了什么。不过,看看徐仁的神色,中长秋又怎么可能猜不到呢?

  中长秋不由满脸怜悯地看了少府一眼。

  ——难怪这位公卿大臣,在椒房殿的应对那般失态了!

  椒房殿中,年幼的皇后也对傅母说了相似的话语:“少府今日……似乎十分惊惶……”

  傅母点头,不过,她并没有往霍光身上想,而是揣测:“也许是因为此前封还皇后之诏……”

  兮君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往心上去。

  一行人簇拥着皇后回到寝殿,皇后却在殿门前止步。

  “傅母随行,余等不必入内。”兮君对众人吩咐,倒也没有让他们都在殿外候命。

  众人自然应诺,等皇后与傅母进了殿,殿门关上,一干人留了两个人在殿外候着,其他人就先往庐舍去了。

  ——十月了……

  不管殿外如何,后寝之中,仍然是温暖如春的。

  温炉中,黄澄澄的火焰看着就让人觉得暖和。

  也许正是因为太暖和了,内卧之中,刘病已只觉得满心的焦躁不安,最后实在按捺不住,只能在殿中来回走动,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弄出动静,只能继续压抑,因此,也就更焦躁不安了。

  兮君有些奇怪地看着刘病已明显不安的举动,只觉得自己完全无法理解。

  ——有必要这样担忧吗?

  兮君觉得刘病已对这件事太过上心了。

  ——那位宦者丞值得他如此重视?

  兮君思忖——或者,这是掖庭令的意愿?

  “兮君!”刘病已总算发现了站在内户外的兮君,立刻唤了一声,走了过来。

  当然,他那个欣喜的呼唤也换来皇后傅母的一个瞪视。

  ——他可不是正大光明来这儿的!

  兮君也翻了一个白眼,没有理会刘病已期待的神色,径自走进内卧,在床上坐下,又将旁边的玉几拉了过来。

  傅母没有进内卧,而靠着内户旁的帷帘坐下,目光则一直若有似无地跟着皇后。

  “兮君……”刘病已在床旁跪下,再次唤道。

  “小哥哥……”(注)兮君皱眉,“小哥哥为何如此关心无关之人?”

  刘病已一愣,随即便摇头:“许丞不是无关之人。”

  兮君更为不满了:“纵然其对君有恩,汝为之请得免死亦可偿也。”

  ——其实,不止是免死了。

  ——死刑的下一级是城旦舂,再下一级才是鬼薪。

  兮君觉得,刘病已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热切地期望将那个人留在宫内。

  ——鬼薪的刑役再重也有限,毕竟都是为官署之类的执役。

  刘病已被她问得语塞,好半晌才答道:“不是……”说着,他也皱了眉,十分苦恼于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许家人一天不落地去张令家哭求……我实在……”

  “……受不了了……”

  注:虽然到现在都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我还是说明一下吧,汉代是没有“哥哥”这个词的,哥在当时是通“歌”的,“哥哥”这个词可以算是外来词,是从鲜卑语音译之后又进行了转换的词。成为兄长的同义词更是要到唐代中期左右。不过……我还是喜欢小女孩这样喊半大不小的少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