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乐夜未央 147、征兆

《长乐夜未央》147、征兆

作者:易楚 字数:2582 书籍:长乐夜未央

  邴吉的声音有些颤抖,虽然冠服肃然,但是,只看他紧锁的眉心、苍白的脸色以及额角不断滑落的冷汗,便知道,这位光禄大夫如今是多么紧张了。

  杜延年有些不忍心,更有些愧疚,因此,等邴吉说完,他便开口道:“邴君辛苦。此事虽骇人听闻,然亦非一时之事。”说着,他看向正席之上的霍光,提议道:“大将军,臣等从宫中出来得十分匆忙,没顾得上哺食……”

  霍光从善如流,立即起身,道:“即是如此,便用了哺食再说。”

  公孙遗立即起身离开,不一会儿,又进来请示:“大将军,是让奴婢进食案送来此处,还是请光禄大夫与谏大夫到堂上?”

  霍光看向杜延年,杜延年立即起身:“臣观大将军尚有军务,臣与光禄大夫还是至前堂用哺食吧。”

  霍光的手上一直拿着一份简册,漆几上还是刚拆开的封检,印泥碎开,不过,较大的一块的赫然是“护军都”三个字。

  杜延年知道,年初武都氐人反,领军前去平乱的是执金吾马适建、龙頟侯韩增与卫尉田广明,为了协调三人的行动,霍光派了自己的属吏,护军都尉赵充国一同领兵。

  护军都尉是大司马的属吏,职掌军职的选用,出征时则负责协调诸将,并察举军中的不法之举。

  护军都尉秩二千石,职权极重,一向由皇帝简派。元狩四年,孝武皇帝令此职属大司马,也就是将军队将领的任用与监察权力全部交给了两位大司马。

  ——大司马何以权重?由此可见一斑。

  武都氐人不算什么大患,但是,兵者,国之大事,就如当年一统六合的大秦,上至天子,下至小吏,无人在意那不过百余黔首的反叛,何曾会料到,秦嬴天下就因为那些手无寸铁的庶民而彻底崩溃?

  杜延年跟着大军动过一次,知道自己没有什么领军的天份,因此,从不在用兵一事上开口。此时的回避也是应有之义。

  邴吉更是如此——他当过车骑将军的军市令,也当过大将军长史,但是,从来没有真正碰过军务——一听杜延年如此说,便跟着站起,两人一同离开。

  公孙遗没跟着出去——他已经吩咐了,自有应管之人负责上食。

  “大将军……”公孙遗走到霍光的席前,语气也有些紧张。

  霍光摆手示意他不要作声,随即便专注于手中的简册。

  公孙遗不敢出声,等了片刻,见霍光放下简册,面露笑容,不由一喜:“可是大胜要回师了?”

  霍光点头:“正是。”

  公孙遗心中顿时一阵轻松,脱口而出便是:“总算可以无忧矣!”

  霍光不由失笑:“君何忧?”

  公孙遗正色:“臣只忧,事定,朝中无人可用矣!”

  霍光不由愕然,随即连连摇头,竟是哭笑不得。

  两人说笑了一能,霍光定了定神,才吩咐自己的长史:“去将曾孙请来。”

  “诺!”公孙遗并不意外,立刻领命退下。

  这些天,刘病已都没有离开大将军府,但是,课业并不轻松。

  每天,霍光都会布置一定的功课让他完成。虽然霍光的要求并不苛刻,但是,除了功课,霍光觉得某些政务、军务可以让他了解时,都会让他放下功课立刻过来。这样一来,完成功课的时间就比较紧了。

  刘病已所在的地方是正堂的东厢,过来内室时必要经过正堂。因此,刘病已便看到正在用晡食的杜延年与邴吉。

  刘病已的动作很轻,不过,两人本就是心神不属,立刻就看到了他。

  杜延年还好,邴吉却是大惊失色,竟是失手摔了正在用羹的漆匕,幸好是摔在漆案上,若是沾到衣裳上就麻烦了。

  刘病已正要给邴吉行礼,手刚抬起,就被邴吉案上的动静吓了一跳,顿时就僵在那儿,有些不知所措了。

  刘病已僵住的姿势有几滑稽,杜延年很不厚道地笑了一声。这一声倒是让两个人都回过神了。

  “小子拜见光禄大夫,拜见谏大夫。”

  刘病已恭敬地行礼,邴吉又是一惊,颇觉得有些手足无措,最后只能瞪着杜延年——有些迁怒了。

  杜延年被邴吉一瞪,又忍不住闷笑,以拳掩唇,轻咳了一声,才站起,揖礼相答:“谢曾孙礼。”

  邴吉连忙起身,同样答礼。

  刘病已被邴吉的态度弄得浑身不自在,受了两人答礼,便连忙进了内室。

  公孙遗没有跟进去,反而挑眉看向邴吉:“光禄大夫失礼了。”

  杜延年深以为然地点头,却被邴吉又瞪了一眼,随即便听到一声咬牙切齿的质问:“谏大夫是故意的?”

  “故意?仆如何故意了?”杜延年一脸无辜。

  邴吉根本不理会他的说话,冷哼了一声,便径自坐下,拿起竹箸,以近乎凶狠的动作继续用食。

  公孙遗见邴吉用得很快,便好心地劝了一句:“光禄大夫不必着急,大将军此时见曾孙,便是有所考校,一刻半刻之间,是不会见旁人的。”

  这话让邴吉的动作一僵,好半晌才放下竹箸,皱着眉问公孙遗:“听长史此言,曾孙一直在大将军府?”

  公孙遗神色一正,十分严肃地道:“光禄大夫慎言,那位公子可是掖庭养视的。”

  邴吉翻了一个白眼——这个时侯还如此说?!

  杜延年忍不住又笑了声,随即才正色对两人道:“长史不必有所顾忌,曾孙之事,无须对光禄大夫讳言。”

  公孙遗一愣,有些犹疑不定,最后,见杜延年不似妄言,才对邴吉道:“曾孙也就这儿等了有一个月。”

  邴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半晌才再次开口:“大将军都考校些什么?”

  公孙遗耸了耸肩,随口答道:“什么都有,看大将军想到什么吧……”

  邴吉心中更加不安,不由就抬眼看向杜延年,杜延年眉头一挑,看着他,轻轻点头。

  “怎么……”邴吉大惊,方要质问,却是怎么也说不下去了。

  公孙遗被两人的言行弄糊涂,皱着眉询问比较熟悉的杜延年:“幼公,君等这是……何意?”

  杜延年轻笑:“不可说。不可说。”

  公孙遗还想追问,就听到刘病已的声音:“光禄大夫。长史。谏大夫。大将军请君等入内。”

  三人抬头就见刘病已站在内室的户下,一脸的郑重之色。

  三人不敢耽搁,立刻起身入内室。

  刘病已侧身让开内户,却没有直接再入内,直到三人都进去了,才抬眼看向霍光。

  霍光点头:“曾孙过来坐。”

  刘病已这才走到霍光面前漆几旁坐下。

  漆几旁并未设坐具,不过霍光的正席本就是一张围屏大床,十分宽敞,再多坐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是绰绰有余的。

  邴吉一直看着刘病已,差点儿就没有听到霍光的询问,幸好,霍光先唤了他一声:“少卿可定神了?”

  邴吉连忙回神:“臣无妨。”

  霍光点头,对杜延年道:“幼公以为如何?”

  杜延年没有谦让客套,直接道:“太史令、太卜令所言,皆不利于燕,燕王本就好星历之事,想必也是同样的看法。臣以为……燕王会犹豫。”

  刘旦不是一个善于决断的人,他擅于辩略,临机决断却总是畏艰畏难,再加上他本身就好杂学,这样一个人,说他不受种种异象的影响——根本不可能!

  燕相上奏的五件事,邴吉亲自去太常寺问了太史令与太卜令,那两位知道邴吉与霍光关系亲近,自然没有推辞,再一听事情的详情,两人却是同时变了脸色。

  第一件事,燕城南门遇火灾。——燕城南门,乃通汉之道。此处灾当是上天戒之,燕有绝于汉道也。

  第二件事,燕王都蓟大风雨,拔宫中树七围以上十六枚,坏城楼。

  第三件事,有乌与鹊斗燕王宫中池上,乌堕池死,近黑祥也。

  ——这两桩皆异象显于宫内。当主乱在燕王。太史令又言,景帝三年十一月,有白颈乌与黑乌群斗楚国吕县,白颈不胜,堕泗水中,死者数千。此乃逆亲亲之征,燕宫异象稍有不同,但是,皆有乌斗而死,恐亦是为逆之征。

  另外两件是星象,更容易解读。

  第四件事,流星下燕万载宫极,东去。——兵当起,主人不胜。

  第五件事,荧惑出东方,守太白。——国恐有诛。

  ——桩桩件件都是逆亡悖乱之象。

  当时,太史令与太卜令的脸色都不好看,邴吉更是大骇。三人对视,却是没有一个人敢多说一个字。

  ——天垂象,见吉凶。

  ——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天文、五行之象,皆天道戒人主。

  这五件事一解,几乎就是在明指,燕王将反!

  然而,经杜延年如此一说,似乎燕王……又不会反……

  邴吉有些糊涂了。

  霍光却是眼睛一亮,微微颌首:“燕王可犹豫,左将军与车骑将军……恐怕不能……”

  杜延年失笑:“一旦归印绶,两将军也就不必犹豫了。”

  邴吉看了一眼刘病已,思忖了一会儿,终是开口道:“如此,燕王岂非无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