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斩碎诸天 第三十二章 孙阎王的点金妙手

《斩碎诸天》第三十二章 孙阎王的点金妙手

作者:白翼龙 字数:2382 书籍:斩碎诸天

  次日天亮,秦纮带着亲兵再次来到小河湾军营。

  他觉得昨天看的不仔细,军营里这点事,走马观花哪里看得出里面的门门道道,可不就得多瞧几回!

  依旧是远远被发现,这回接引的是一个叫黑面的军士。

  进营时,正好是早操结束,开始吃早饭的时候。

  那一股股香味直往鼻孔钻,老头也不认生,大咧咧道:“早上来的急,没顾上吃早饭。能不能蹭顿饭?”

  孙铮觉得这老头挺可爱,这是在向我示好?

  切,文官!

  随了老头的意,直接带老头进食堂。

  老头又震惊了,瞧瞧人家这军容风纪。进食堂吃饭也是整齐列队,挨个打饭,整个过程几乎听不到杂音。

  老头和孙铮对坐,亲兵们自发聚到另一桌。

  早餐是胡辣汤、大肉包。老头很认真的瞧过,所有人都一样,并没有因他们出现特意搞什么区别对待。

  一口咬下去,幸福的差点呻吟。

  喝一口热乎乎的胡辣汤,了不得!这么多盐、这么多调料,这是猜着老夫今天要来?每人还有一个煮鸡蛋?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不过老头没表态,昨晚想了大半夜,越想越觉得琢磨不透。

  早饭过后,眼见得士兵们洗了碗,把碗筷整齐的摆在厨柜,连筷子位置都一模一样。走近一瞧,每个柜子上都标着个花码字符,像是胡人数字。

  休息片刻,开始上午正式训练,士兵们披上甲衣,打上绑腿,扛着怪模怪样的鸟铳,以小队规模,分别散入各个不同区域训练。

  老头看了一会,出声询问:“孙千户这鸟铳是内监所制?”

  孙铮心说我说系统制造怕你听不懂,你说内监,就算内监吧。

  “为何不见开火?”

  “还没到时候!这才刚开始熟悉枪械,保守估计,至少得再过一个月,才能轮到开火吧。”

  “要这许久?老夫瞧着,这些兵已颇有成效,于令行禁止来说,不比那些军中精锐差多少……唔,不止,应该是老夫数年军伍所仅见!”

  “秦帅这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天知道为了让这帮憨憨分清左右,花了多少力气。”

  秦纮乐了:“漫说新兵,便是十几年的老兵,也有好多认不得左右,分不清方向。演兵作战,只能随大溜凑数而已。”

  远远看着那帮士兵进行各种战术科目训练,似乎各个队伍进度、科目都稍有不同。

  老头想起一个问题:“昨日来时你便率队拉练,今日来时,又在操练。你这些兵,几日一操?”

  孙铮一愣:“天天练都急的上火,还敢数日一操?在没有形成有效的肌肉记忆之前,一天都不能停!”

  老头吓一跳,猛然想到其中关窍:“你这里,平常便是这般伙食?”

  “那必须的呀!没有充足的营养,哪敢这么练?早累死了。”

  秦纮服了,为啥说穷文富武?练武的人吃的多呀!那些将门世家,江湖门派,哪个不是海量资源往肚里灌,才能凭运气供出几个高手来。

  但这个时代,别说亲兵,就是亲儿子,也不见得有人能舍得这以多资源,拼命的供一群饭桶啊。

  他这个练兵法,老夫能养十倍都还有剩!

  这个孙阎王,他到底能赚多少钱?光凭几个客栈、镖局,就能养活三百亲兵?

  抱着疑惑,老头匆匆结束巡营。回衙换上便服,去走访四海一条街。

  踏上这条街,确实能明显感觉到与别处不同。光是街面的整洁度,就能让人眼前一亮。每隔一段,就有拎着扫帚的妇人在打扫。

  抬头看招牌,挑旗上有的是酒,有的是茶,也有布匹、成衣之类,总之几乎平常生活能用到的生意,四海街上都能找到。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几座酒楼、饭馆。

  老头将整条街逛了一圈,在街头发现有一座挂着锦衣卫固原千户所的建筑。能看到有一帮人进进出出忙碌着什么,凑近一听,竟然是在帮几拔客商调解争端。

  老头饶有兴趣的旁听了一会,发现这些穿着古怪制服的人,一点都没有往常衙役那种嘴脸,反而像邻家熟人似的,与人说话很是随和。当然了,调解完毕,双方都要缴纳几文钱费用,不过看那两拔人的样子,这点钱更像是占便宜。

  到了午时饭点,老头进了四海酒楼。

  迎客小厮热情的很:“这位爷几位?您是头回来咱们店吧?要包厢还是大堂……”

  当然选大堂,不然能瞧出个什么。

  菜式不多,却都是硬菜。招牌饭是牛羊肉泡馍,随从们牙口好,点了硬面馍,老头要两酥油饼,点一碗水盆。

  人头大的海碗,厚厚的一层油浮在上面,筷子伸进去一捞,大半碗都是肉,这个丰富!

  美美的吃一顿,结帐一算,平均每人十五文。不便宜,但还远远称不上贵。

  草草算一下,整个大堂,摆了四十几张桌,每张桌上都挤满了拼座的食客。五六个很平常,七八个的也有。光是一楼大堂,至少两百人用餐。就不算翻台,这一拔也能卖三贯钱。能吃两头羊?固原的牛羊价,贱到牧民想吐血,一头牛也不过两贯上下。

  光是中午这一顿,一楼就能赚一两银子,大头肯定还在楼上包厢。

  昨天他们几个说,这条街打包三千两卖给他的?好像亏了!照他这赚法,半年都要不了就能回本。

  为了比照,老头又转了转别的街区,商业活动确实挺频繁,但和人家四海街比,完全就没法看。

  唔!

  没几天,老头又去了城外军营。这次蹭的是午饭,碰上吃水饺,老头吃的很痛快。

  “老夫去过四海街,颇有感触!”老头很直接道明来意:“这次来,是想千户能帮老夫把整个固原城,都打理起来。一条四海街不算什么,要整个固原城,都像四海街那样,才能引来客商,稳住民心嘛。

  老夫打算,来年开春,就从内地移民过来,把北边那些抛了荒的田地,收拾出来!可是这些,都需要银钱。内阁诸公,哄骗老夫来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如今听老夫索要钱粮,只是装聋作哑。

  千户那日曾说过,只要对三边有利,便会大力支持。如今老夫需要千户这点金妙手,还望千户不要推脱。你我二人齐心携手,好早日完成陛下所托。”

  老头是明白人。

  来到大明这么多年,老头是孙铮见过最像正经士大夫的高官。这种要求,当然不能拒绝。

  但孙铮并没有直接插手固原的治理,而是经过几天构思,制定了一份发展纲要。

  这份纲要,对整个固原的未来发展做了十分详尽的规划和安排。

  包括城内、城外设置不同交易区,成立维护交易公平的监督小组。城内分区包干的治安、卫生等人员调度。

  以及最主要的,如何盈利!

  民生方面,光是那个规模养鸡法,真要照他的做法,三边十几万军士天天都能吃上蛋!

  他那个堆肥沤肥、精耕细作的法子,还需要验证。不过瞧这一套流程有模有样,不像是胡说八道。

  读过这份纲要,秦纮只觉得自己这些年白活了。原来政府要赚钱,是这么的容易。根本不需要死命压榨那些农户,只要给那些客商提供个好环境,适当的收一点税就可以了。关键是,这种模式,只要稍加改动,因地制宜,简直可以放之四海皆准!

  至于大明朝不收商税的旧例,去他吗滴!老夫没收商税,就像人家孙千户说的一样,收的是卫生费、管理费,还有安保、消防人员的服务费!

  被孙铮捅开这层窗户纸,老头豁然开朗,只觉得眼前看什么都像孔方兄。

  秦纮本就是军政高手,又久在官场打转,几起几落,玩心眼那一套不在任何人之下。

  几趟报告递入内阁,扯了一番皮,突然剑走偏锋。你不给钱粮,我自己筹可以吧,关内那么多流民,你们养活不起,索性打包给我送来。我用他们开荒,自己屯田养兵总行吧。

  内阁庆幸还不及,老秦这是一把抓走了两只烫手山芋,好人啊!

  隆冬来临前,轰轰烈烈的固原大开发开始走流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