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45章 柳慧宁来薛家

《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第45章 柳慧宁来薛家

作者:一颗铜制豌豆 字数:1924 书籍: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又过去五日,就到了柳慧宁进门的日子,柳家可没有江家那么讲究,甚至舍不得给丫头多花一分钱,连件嫁衣都没有,直接让她带了几身常用的衣裳,打个包袱,揣上之前答应还给薛家的二两银子就被她奶奶给送来了。

  柳慧宁在柳家被养的就如原本的薛家孙女一样,面黄肌瘦的,但可以看的出来,底子不错。

  这姑娘给薛家人的第一影响便是嘴巴甜,又会看人眼色,一来就奶奶爹娘的喊,一圈儿地把薛家众位长辈一一叫过来,恭恭敬敬地叫的薛奶想发作都发作不了。

  许是念了一段时间书,自诩为读书人,不再如过去那般斤斤计较了,也或许是更多的精力都投在念书习字上了,没功夫和小丫头片子一般见识,所以没怎么折腾她。

  而江芊月作为过来人,自然知晓她们这样的新媳妇在婆家的难处,也主动帮她融入薛家。

  薛家姐妹们自不必多说,与上次一样,也很快便接纳她,互相姐姐妹妹地称呼了。

  故而她很快便融入了薛家的生活,第二天便跟着众人念书。

  学习方面,柳慧宁因为和江芊月同房,开小灶也方便,相对于众人而落下的一个多月的进度,很快便赶上来。

  在薛家待了半个月,柳慧宁觉得自己仿佛在做梦似的,没有多少想象中的辱骂责打苛待不说。

  反而刚进了薛家后就念上了书,在吃食上比娘家还好,每日都能吃上肉,虽然奶奶对肉食看的牢,自己吃多了会让她不高兴,导致自己不敢多吃,但这样的日子对她而言,已经非常满足。

  这一刻,她是多么庆幸自己嫁到了薛家。

  哪怕要守寡,一辈子尝不到情爱滋味,她也甘之如饴。

  都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了,还要男人干什么,情情爱爱什么的能当饭吃吗?

  生活环境较过之去好上不少,每日干的活儿也没有原来在娘家那么多,又能每日都念书习字,再加之柳慧宁的心态不错,这日子过的倒也满足充实。

  对于这两个孙媳妇,前头进门的江芊月,如今可以算的上是他们薛家的半个先生,那是万万不会再给脸色看了。

  而后进来的柳慧宁,干活儿勤奋不说,手脚也麻利,嘴甜又能哄人开心,他们也不好甩脸色。

  如此一看,整个薛家,虽然多了两个人,却比之前和谐了不少,唯一不和谐的大概也就是固执己见的薛老头一个,不过久而久之,薛家人也都习惯了。

  话说从薛伯卿去世到如今,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过去五个多月。

  存了这么多天的银子,薛琅静手上差不多攒下了一百八十两银子,她便打算起房子。

  这不前两天,大姐二姐相亲相了几个月,家里终于给大姐定下了一门亲事,如今已经过了礼,成亲的日子就订在下月十二,还有十五日的时间。

  男方叫张兴原,是邻镇新林镇五羊村村人,年二十一,比薛琳静小两岁,是家中老大,底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人比较憨厚老实,还念过两年书,条件也不错。

  其他条件还是次要的,他最让薛琳静看重的便是为人实诚。

  张兴原的家境挺好,自身条件也不错,连薛家人自家都认为薛琳静配他不亏,薛奶对这个未来孙婿更是满意。

  按理说这人条件又好又是长子,不太可能会愿意出赘吧?一般条件稍好些的人家决然不会让资质不错的儿子赘到别人家去。

  而且张家貌似还挺急,就跟上赶着入赘似的,从初次说亲到定下亲事,前后也就十来天。

  张家要的聘礼也不多,堪堪十两银子。

  前头说了,这入赘男子的聘礼可与女子嫁人不同,通常来讲,普通些的女子聘礼也就几两银子,而入赘的,一般没有十两起步的话,就很难说道个稍好些的。

  那为何张家如此着急呢?跟别家嫁姑娘似的,生怕她嫁不出去,找着一门亲事就上赶着把人嫁了。

  原来,这张家有位亲友在衙门里当差,在征丁名单里看到了张家的名字,提前给他们通了气儿。

  也就是说张兴原兄弟二人要抽一人入伍。

  若是和平年代,入伍也就算了,在军队里待几年,就能回来,死亡率不高。

  可如今正逢与番邦作战,这批征丁名单里的男子入了伍可都是要被拉到前线打仗去的。

  与番邦交战,那战亡率自不必说,对他们老百姓而言,这种征兵便是有来无回了。

  这几乎可以说就是去送死的事,张家自然是舍了哪个儿子都心疼。

  一开始还想使些银子让自家从征丁名单里除去,可惜最后没使成。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可把张家给愁坏了。

  在张家兵荒马乱之际,正巧听闻隔壁镇的赵家村有人要招赘,要求条件还不低,这倒是给他们提供了新想法。

  对啊,他们还有让儿子入赘他家这一条路呢。

  让儿子出赘虽然名声不好听,家里也少了一个劳动力,但绝对好过让儿子上前线送死。

  再说这薛家,既然要求高,想必自身条件也不差,否则哪来的钱招赘呢。

  眼看着征丁通知很快就会下来,又凑巧碰了到个条件不错的,还犹豫什么呢。

  再犹豫下去,错过了这个,再想找下一个可就更难了,毕竟愿意招赘的实在是太过稀少,错过眼前的,再等下一个可得等到什么时候哟。

  所以张家便打算选个儿子赘出去。

  但是该选哪个儿子出赘呢?毕竟俩儿子都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哪个都舍不得赘出去。

  之后稍微一打听,原来那薛家说亲的两个姑娘一个是二十三,一个二十二,而自家大儿子二十一,小儿子才十七。

  要说只能说薛家的老大,不能说老二,否则老大还没成亲,这亲事说成怕也有的等。

  而他们自家呢,若是让小儿子上,那女比男大六岁,都要抱两个金砖了,怎么也说不过去,只能选大儿子。

  虽然大儿子也比人家小了两岁,但如今可不是挑三拣四的时候,不想让儿子上前线,只有这么个选择。

  然后,张家便急急忙忙地找了媒婆与薛家说亲。

  张家有自信,自家儿子的条件摆在那儿,就算薛家再挑剔也不可能相不中。

  果然,最后说成了,很快就过了礼,定好了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