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月永在 第一百二十三章:坐看西南战不休(五)

《日月永在》第一百二十三章:坐看西南战不休(五)

作者:煌煌华夏 字数:2106 书籍:日月永在

  通政司,相当于大明的中央办公厅。

  自打早前通政司左通政王谦升任礼部尚书后,原左参议胡嗣宗竟然绕过右通政邱显,直升左通政,算是惊掉了政坛一地眼球。

  后来大家才想明白,胡嗣宗是杨士奇的同乡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杨士奇入阁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小老弟扶上马,内阁其他几人,也都乐意卖杨士奇这个面子。

  安南使团抵达的消息传进通政司后,胡嗣宗便拿着国书匆匆奔大内礼部而去。

  中枢六部,刑部只挂了一块空牌子,主要办公地点在太平门外,其余五部到是联署,这里面,最冷清的就属礼部了。

  没油水、没实权,但却是加俸后,眼下所有官员削着脑袋都想进的衙门。

  礼部一年办的事没有户部一旬署理的公务多,大家俸禄又都一样,何必给自己找事呢?当老朱家的官贪污,那不纯属是给自己找刺激?

  胡嗣宗进入礼部官衙的时候,王谦正低着脑袋练书法,空荡荡的正堂内,还有几个年轻的学子摇头晃脑的读着《周礼》,整个署衙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惫懒!

  “部堂。”

  胡嗣宗垂着手,看着眼前这位当初的老领导。打忙成一团乱麻的通政司调到全大明最闲的礼部,王谦的精神头明显比以前好上许多,四十多岁的年龄,正值春秋鼎盛就领了正二品衔,沉淀几年,未尝没有入阁为相的机会。

  王谦没有抬头,只是虚抬一下手,继续专心致志于眼前的文房,胡嗣宗果断闭上了嘴,上前看了一眼: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甭管礼部有没有实权,到底是大明中央六部之一,王谦作为二品部堂,也算的上是政坛一方巨擘,拉拢他的人自然不可能少,大明的官场文化就是以同乡、同窗为纽带,继而进化成同党。

  胡嗣宗心里顿时明镜一般,王谦是山东籍,跟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还是同科进士。

  “博渊来了。”

  放下笔,王谦这才抬头,同时抬手示意胡嗣宗就坐。

  “今日你来的赶巧,御前司刚给各部发了上好的香茗,品一品。”

  胡嗣宗便笑了起来:“倒是下官有了口福。”

  顿了下,胡嗣宗开口说明了来意:“安南的使团来了,现在瓮城候着呢。”

  王谦却只是轻轻哦了一声,仍然四平八稳的坐在位子上,仿佛来的不是属国使团,而是一群小猫小狗一般。

  胡嗣宗就怔住了,不是,这算是什么回应?属国来了使团,你礼部不用派人去接待安置吗?

  “部堂?”

  胡嗣宗还以为王谦是不是闲的太久,耳朵被耳屎堵住了,又唤了一声。

  “急什么?”

  王谦微微皱眉,接过胥吏奉上的茶碗,惬意的品上一口:“哈,唇齿留香,好,甚好。博渊也尝尝。”

  这人升了官,就那么喜欢装淡定?显得自己老成持国?

  看胡嗣宗不饮,王谦就乐了,自己这个老部下,偏生年轻性子急躁,又兼升的太快,典型的脑子跟不上屁股。

  也是,三十来岁的岁数,能有几个像杨士奇那般的人精。

  “安南的使团,来便来呗,现在不年不节的,来做什么?”

  王谦还是决定好好再教育一下胡嗣宗:“属国再大的事,对咱们大明来说,都是小事。”

  胡嗣宗便取出国书,放到王谦大案上:“安南的国书。”

  王谦看了看这封染血的国书,仍然是不以为然,还笑了出来:“看来此番,安南国内的兵祸不小。”

  安南打仗的事,这些中枢大员消息灵通,早都知道了。

  毕竟,这几年国内的商运发达,走商两广、云南的商人不在少数,来往之间,这些消息就传了开来。

  “既然兵祸不小,何不早早报与陛下知晓。”

  愚蠢!

  王谦心里很是失望:“你觉得,陛下想现在接见他们吗?”

  看到胡嗣宗纳闷,王谦叹了口气。

  “博渊啊,这做臣子的,脑子要活泛,你现在是通政司左通政,署理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政令往来,天下之事你都要简在心中,你不能乱,你乱了,政就乱了。

  等你将来若是高升六部、柄国辅政,就更要学会从每件事情上分析出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信息情报,只有你懂别人不懂,才能显示出你的智慧,你才能步步高升。”

  王谦的话说的胡嗣宗一头雾水,但胡嗣宗也不全傻,知道王谦这么做一定是有深意的,所以便踏踏实实坐下来,蹙眉苦想。

  安南正闹兵乱,这时候派使团入京,为了什么?

  想都不用想,当然是来求援的。

  王谦方才问,皇帝想现在接见吗?意思就是见当然要见,但不是现在!

  当年平乱安南,诛胡季犁后,大明便撤军云南,皇帝的心思没人明白,现在仔细咂摸一下,胡嗣宗觉得自己好像抓到了一些线索。

  当年大明的军队进入安南,甭管名义上是什么,起码在安南国眼中,那就是侵略,如果大明赖着不走,对安南人来说就算是亡国,一定会引起安南人的反抗,而现在安南的使团来求援,大明再往安南就算名正言顺了。

  得让这群安南的使节着急,他们现在有亡国之祸,但就算是亡国,那也分两种。亡于外族和亡在自己人手里面是两码事!

  “安南如果被暹罗等国家灭了国,灭了就灭了,从此尘归尘土归土。”

  胡嗣宗顺着自己的思路开口道:“但是如果在灭国之前,这群安南的王公大臣,主动提出把安南并入我大明,起码,还能为自己换一场富贵。”

  假使把安南这个国家当成一个筹码。

  被外族灭国,这个筹码就输掉了,但在灭国之前,把这个筹码兑出去,同样都是失去筹码,但也算是做到了利益最大化。

  王谦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现在我大明去救援他们,他们能开出什么条件?无非还是以前那一套,称臣、纳贡、感恩。没了。

  现在帮他们打走暹罗又如何,等着吧,等到他们即将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提出将安南并入我大明,到时候,他们也可以混上一任土皇帝又或者一世的富贵,所付出的,无非是将来安南百姓作乱,他们主动帮咱们平乱罢了。”

  胡嗣宗这时候打心眼里佩服王谦,要么说人家能高升呢,揣测圣意这一点,自己还是嫩啊。

  “听明公一席话,后进所学甚多。”

  胡嗣宗起身深躬一礼,王谦哈哈一笑,忙走过去搀起胡嗣宗:“博渊不要太客气了。”

  怎么说胡嗣宗也是杨士奇的同乡,就杨士奇的能耐,王谦毫不怀疑他将来有一天成为内阁首辅,到时候,胡嗣宗怎么也是一路青云。

  “来人呐。”

  堂外便跑进一胥吏拱手候命。

  王谦想了想,说道:“着主客清吏司至城隅迎接安南使团一行,好生安顿,其他的事,一概不问。”

  “是。”

  胥吏下去传话,王谦这才一整官袍。

  “博渊且去忙吧,老夫要入宫面圣了。”

  这是要跑皇帝面前表现一下,让皇帝看看他王谦多了解圣意。

  胡嗣宗心里暗挑大拇指,忙开口告辞:“部堂先忙,下官告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