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国祚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驾卤簿(红包章节)

《贞观国祚》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驾卤簿(红包章节)

作者:因卿不定 字数:2171 书籍:贞观国祚

  贞观四年十一月初一,距离萧冉来到大唐整好满一年,去年的今天萧冉如同一道流星划破时空,坠入大唐,而今年的同一天,萧冉将再次迎来这个时代对他的全方位考验。

  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

  “卤”即大楯,楯与盾同,即防卫的兵器盾牌。“簿”是指护卫帝王的甲盾,如车辂、旗帜、刀枪、象马等前后有序,须在簿籍上登记记,“天子出,则案次导从,故谓之卤簿耳”。自汉代以来,后妃、太子、王公皆有卤簿,非天子独有,只是规模等级有所不同。

  而唐制中,天子出行有三种仪仗,即:大驾卤簿,行驾卤簿,行幸卤簿。

  其中行幸卤簿只用于巡狩四方,行驾卤簿则是在皇宫内行走的简单仪仗,而大驾卤簿就是李二这次来南山所用之仪仗,随员众多,威凌宇内。

  “怎么回事?这不是朝祭才用的仪仗么?”

  萧冉震惊的看着远处浩浩荡荡的队伍,心中对李二已经无语了,上次还夸他不穷显摆呢,这么快就打脸了!

  “今日是初一,本是举行朝会的日子……”

  随侍而立的于志宁轻抚颔下长蓄,解答了萧冉心中的困惑。

  这是打算来南山开朝会么?顺便让各部官员学习一下先进经验?李二以为发改委是党校么?

  由不得萧冉咋舌,大驾卤簿乃是皇帝出行规格最高的一种,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驾车,属车八十一乘,另外还要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

  整个队伍由导驾、引驾、车驾、后部鼓吹、后卫部队等前后几部分组成。

  其车队中包括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

  然后又是有鼓、大鼓、铙鼓、节鼓、小鼓、羽葆鼓等,还有吹奏乐器笛、箫、笳、长鸣和中鸣、大横吹、筚篥等以及金钲等打击乐器。乐队之后则是由各种幡、幢、旌旗等组成的旗阵。一些随行的官员及皇帝的二十四匹御马也夹杂在旗阵中。旗阵之后,又有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和白虎旗。两面旗帜的后面则为随行的朝廷官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间,还穿插和夹杂着手持兵器的骑兵和步甲兵。

  之后就是皇帝专用的各种车驾,其中包括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

  ……总之林林种种,看得萧冉眼花缭乱,终南县县令周义早就穿戴整齐上前给圣驾引路,能有幸见站在大驾卤簿这种阵仗前头,足够他吹嘘几辈子了。

  萧冉也整理了一下象征侯爵身份的绯色礼服,这一年头发已经长得七七八八,勉强能够撑起头上那樽象征武侯的镂空三叉紫金冠,腰间的仪剑也被换成了普通的大路货色,总不能带把毒剑去见驾吧,有几个脑袋够李二砍的?

  所幸仪仗停了下来,否则再往后,小小的终南县衙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诸事毕由,皇帝先召地方官员问话,包括周义在内的一干官员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鱼贯而入。

  而萧冉则跟随文武百官候在外面等待召令。

  站在萧冉旁边的恰好是程咬金和牛进达,如今牛进达刚封了左武卫将军,实打实的军权在握,这次随驾出行其主要职责就是护卫李二安全。

  牛进达捅了捅萧冉,抬头扫了一圈,那意思是说怎么没见牛敖?

  “牛敖正在各工坊巡视检验,牛伯伯若是心中挂念,待会小侄便让他过来给您请安。”

  牛进达闻言摇摇头,微笑道:

  “不妨事,既然有公务在身,那不见也罢,回头你告诉那混小子一声,就说休沐的时候多回家看看,他娘老是念叨着,出来一个多月了,离家又不远……”

  萧冉明白,老牛这是想儿子了,不过也是,百十里的路程又不远,左右不过小小一郎将,装什么事业有成呢,至于连家都不回?

  旁边的老程翻着白眼说道:

  “行了,别管他,有差事干就不错了,这次要是能让陛下满意,不但冉哥儿一人风光,牛敖这小子也会跟着沾光,哪像老夫,还得大老远的把孩子往战场上送,老程家的命苦咧!”

  “老夫不像你这黑厮般不要脸,跑到任城郡王府里撒泼倚老卖老,送走一个,家里还有五个,老夫倒是想看看你接下来准备去找谁撒泼!”

  程咬金冷哼一声:

  “这回俺老程也学学你老牛,剩下的就找冉哥儿解决了!”

  “你可真不要脸,把冉哥儿当儿子使唤?八岁的孩子也好意思往这边送?”牛进达一提起这件事就非常不爽,他就牛敖一个孩子,哪像某些人,可劲儿的把自家孩子往南山塞。

  见两位老将又开始斗起了嘴,萧冉连忙好言相劝,大家伙儿都在呢,礼部的官员已经往这边看了好几眼了,一会被揪出去盖个君前失仪的帽子就不美了。

  “这次陛下突然来南山到底是想干什么啊?两位伯伯不妨给小侄说说,这么大的阵仗,弄得小侄心里七上八下的,前些天长孙冲还跑过来说有人参了小侄一本,究竟是怎么回事?”

  两位老将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是有什么顾虑,不过最终程咬金还是先开了口:

  “参你的人是高士廉,至于为什么,原因比较复杂,不过你只要知道陛下不打算拿这件事来做法就行了,其他的你不用管。”

  萧冉一愣,高士廉不是还在益州当长吏么,什么时候回长安的自己居然不知道?这可是长孙无忌的舅父啊,按理说无论有没有交情,也勉强能算是自家人,怎么着本侯也是长孙的弟子,为何还要告我小状?

  “跟李大亮一起回的,那老家伙现在是吏部尚书了,陛下又给他进了爵,如今连老夫见着都要称他一声许国公了,你可千万别跟他对着干,你还得罪不起他,小子,我来问你,上次李大亮过来,是不是找你要好处了?”

  牛进达目光炯炯的看着萧冉,似在等待他的回答。

  萧冉点头:

  “不错,李尚书先要印刷坊小侄没答应,这是小侄和陛下说好了,除了陛下其余人不能干涉发改委的一应运转,不过小侄最终还是将纸坊的新工艺给了他。”

  牛进达点点头说道:

  “不吃独食,这件事你做的不错,现在朝堂形势诡异,若非你让了利,恐怕就不是参你一本那么简单了,别忘了你这个新衙门凌驾于吏部之上,不受其约束,这会让多少人眼红?至于高士廉为什么要参你,你想想太原王氏就明白了,另外,高士廉跟窦静可是挑担,明白了吗?”

  萧冉倏然一惊,高士廉跟王珪的过节自己是知道的,之所以被贬官益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王珪。

  而窦静跟高士廉是挑担这事,自己就完全不知情,渔阳鲜于氏没落已久,萧冉之前几乎从无听说,这忽然冒出来串联起两家,是不是代表着自己以后在大唐就会有政敌了?

  “表面上的就是这样,至于暗地里还有多少勾连,只有天晓得。”程咬金说着还特意朝县衙内喵了两眼,意思是只有李二才知道。

  恰好这时,王颔从县衙内走了出来:

  “陛下召兰陵侯觐见。”

  …

  本书QQ群号9258302,欢迎加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