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秦国做武王 第一九八章 铸币司

《我在秦国做武王》第一九八章 铸币司

作者:陈四奇迹 字数:2226 书籍:我在秦国做武王

  “启禀大王,天下之地,我秦十之已有其三,此三分地势,有河东之旺,开元之杂,上党之资,足见我秦商业之显化,商业之中,铸币之事,当为其重也,若无铸币,则魏人,韩人,楚人,铸铜便能换我之黄金也。

  臣侍从孟轲,所学儒家,亦是精通数理也,臣有一友,与臣一般,不仅是精通数理,更是善知商业之事,此人名曰祭文,乃是卫人,曾为齐国铸币,为齐之下大夫也,后齐国公子相争,祭华离开齐国,如今就居于卫城。

  大王方才之言,我秦商业之事,需得慎重为之,商业之法,也需得修订,臣以为,可邀此人入秦,掌管我秦铸币之事也,如此一来,也可辅佐重工大夫,行商业之事也!”

  不管是铸币,还是重工和商业,都会归于治户台下,既为治户,那公输楠就不得不说上一说。

  秦王听后,点了点头。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手段有两个,一个是经济,一个是武力,于经济方面,嬴荡那半吊子的水平,对于货币的发行,还是不足以精通的,这很多细微的事情,他也搞不明白,更何况,为了秦国的将来,招揽这样能臣过来,也是必须的。

  将来这一个人,可以成为一群人,这一群人,则可以成为秦国一司,到最后,就连秦国的太学宫、大学宫,也都会有这门学问的,这才是嬴荡想要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知识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治户令此言是不错,铸币一事,我秦从未有之,既行商业,就不得缺少我秦钱也,治户令可修书一封,请祭文入秦,寡人要亲自接见此人,以示对铸币之重,今日,这治户台下,新开两府,一曰重工,一曰商业,两司事事关我大秦兴盛,治户令不可不重也!”

  秦国国务府,七大府台,就唯有治户台的机构最多,什么税收,农业水利,工业商业,可都在治户台之下,这些机构,具备行政职能,却不具备很大的权利,公输楠看似是权臣之重,他实际上只是操的心多罢了。

  “臣遵令!”

  秦王又见令下,公输楠接令。

  自今日之后,秦国将再多两司,还有一司,也很快会有,中央的行政机构,在更加地完善当中。

  等到公输楠退下后,见群臣无话,老丞相樗里疾,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

  这老丞相樗里疾,要是按照年纪来算,也算不得太老,至少苏秦和孟轲两人,就比他的年纪要大,只是这两人看起来,都不显老罢了。

  苏秦还好说一些,尤其是孟轲,浑然不像个七旬之人,每日朝堂之上,依旧是神采奕奕,真不知道这老夫子,是有什么高明的养生之法。

  秦国君臣,刚才所商议的,乃是此番大战之后,所要定下的事情,而樗里疾现在要说的,则是秦国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启禀大王,大王亲征,着老臣掌管朝政,去年年初,国务府商议之事,虽临战事,可依旧在进行当中。

  我秦监御史,已下各县,各郡大学宫,除河东之外,或多或少,已经在开始当中,其中荆州大学宫宫主,乃尊王令,拜农家许闵子为宫主,大学宫以农事立学,食我秦之禄,还有汉中道路,沿途烽火台的修建,因六国谋秦,上庸紧迫,也俱是未曾停留。

  停留者,唯有润德渠以及各地水利,因我秦不少水民,俱是征伐战场,此刻,战事结束,大军还归,国务府已下令,水民农忙时节,进之耕种,农闲时节,修筑沟渠,两相不误!

  我大秦水民,引水筑渠,开坑荒地,有功者尽有封地也,为国修筑沟渠者,依每日来计其功,或是发放粮草,或是免除其税赋,或是以地赐之,已有关中氏族,宜阳氏族,还有山东氏族,入我秦润德渠一线也。

  如今,春耕已过,我秦今年又增天府、河西、河东不少良田,大农司秦吏出走各地,已定下耕种之法,虽有战事,可大王神威,八月之内,就结束战事,从而并未影响到我秦之春耕也,等到今年秋收之时,就可填充国库,体恤子民,待到后年,我秦府库,即可充实!

  还有宗正之女,我秦嬴芷,今年十七,未曾婚配,可远出楚国,与楚国公子子兰成婚,若是大王无异,则可择日令宗正为使,上承王命,出使楚国也!”

  老丞相的话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

  因季君之乱,嬴荡冷落了樗里疾,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又因河东之战,七国之战,秦王亲自征诸国,咸阳中枢空虚,需得有人来镇守,最后是想来想去,还是委以这位老公子重任,对于他,嬴荡还是足够放心的。

  樗里疾所言之事,件件都是朝中大事,都是秦王之前定下的国策,他都在矢志不渝地完成当中,还有这联姻楚国一事,当初秦王书信咸阳,也就是让这个老丞相去问问,有人愿意去就去,没人愿意就算了,可现在他都办成了。

  “请丞相落座,宗正何在!”

  樗里疾就只站了这么一会儿,面色就颇有些劳累之色,比之去年,他又一下子老了很多。

  看来这个丞相的位子,樗里疾是要干不成了,秦国接下来,将会以何人为相呢?

  堂下宗正嬴泾,听到王令,站了出来。

  “联姻之举,可有也可无,嬴芷远赴楚国,需得是真心如意方可?”

  宗正之女嬴芷,那算起来该是嬴荡的堂妹了,可对于这个亲戚,嬴荡是完全没有印象,秦国公族太庞大了。

  此次,与楚国公子联姻,这并非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既然是添花的,也就不是势在必行之举,若是那嬴芷不乐意,嬴荡自然也不会去勉强的,堂堂秦国,何须如此。

  “回大王,连秦之举,乃是国事,大王尚且可为国战,小女也可为国而远赴楚也!”

  宗正的话,都是大义,并没有听到嬴芷的心意,嬴荡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威武我秦,寡人何须一少女来做牺牲,成我国事,此事暂且不定,等寡人明日见过了嬴芷再说!”

  想了想,嬴荡还是觉得,自己有必要见一见嬴芷。

  “臣遵令。”

  宗正见此,便承了王命,不再答话。

  嬴荡见堂下之人,再无人来上禀,想来今日之盛典,事情商议就到这里就可以了,国务大臣其他的事情,可在朝会再说,那接下来,就要开始群臣入宴。

  王侧中书遏者令,见王抬手,宣号起鼓乐。

  鼓乐一起,四下当中,又有宦者宫娥,走了出来,他们手中所盛,尽是美食美酒,送与秦国群臣,等到饭食毕,群臣再共饮之。

  其后,群臣还要结队上前,与王对饮。

  饮酒的顺序,并非是从秦国的近臣开始,而是过了王座,一直到麒麟殿外,先由最远处的臣子上前,王一一见过他们。

  臣子们是由远及近,官职是由小及大,最后轮到丞相,方才算结束。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这典礼本身也是祭祀的一种。

  典礼所昭示的礼法,所昭示的王道,都会深入臣子心中,臣子再以王恩宣告天下,秦王便是以此来治国。

  秦王的恩德,威加海内,秦王的举动,上下效仿。

  这就是秦国,每一天都不一样。

  典礼一直持续到了晚间,群臣皆乐,个个结队都与王对饮过。

  嬴荡注意到,唯有樗里疾,极少走动,他只是端坐榻上,眯着眼睛打瞌睡。

  今年是公元前299年,樗里疾比历史记载的,多活了一年多,或许这就是他的极限了,秦国的盛世,他也看不到了。

  入夜,群臣逐渐散去,樗里疾却在此时,找上了大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