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魏 第九十四章 脖子破的佛

《执魏》第九十四章 脖子破的佛

作者:沛土 字数:3703 书籍:执魏

  是年,十二月初。

  铁血营的将士们已经训练三个有余,因为进阶制度,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训练,此时早已具备了一股军气。

  而今,这支无有番号旗帜的部队正在往深山老林里钻,并清扫沿途一切痕迹。

  盛乐周边以及白道周围的所有书籍都已没收, 所有学堂该停课的停课,仅有少些还在教授着。

  村庄又恢复了往昔那般破败不堪,优怜村的优怜们也停止的演出。

  这种不正常的操作,朔州百姓却没有任何的怨言。

  因为,那北魏的皇帝要来了。

  如果被他看到朔州的变化,说不定他们又要交上些沉重的赋税了。

  虽然百姓们的扫盲还在进行中,但总归不是屁民了,懂了些取舍,懂了些利弊, 懂了些站队。

  朝廷今年被柔然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的皇帝正欲报复,这才回去没多久,便给柔然安排上了。

  朝堂几乎是拓跋焘的一言堂,他无视了各大臣的意见,又准备御驾亲征了。

  其命安集将军长孙翰,也就是平阳王,以及安北将军尉迟卷(尉卷)率先出发北击柔然,自领一路慢往榨菜山(柞山)而去,同时命刘盛率一部辅之。

  十二月初五,长孙翰率领六万大军而来,刘盛率独孤本部兵马三千人,领牙将独孤尼、丘穆陵贡,丘穆陵兰,以及独孤昊,副将乃是刘盛伯父独孤鑫。

  二人相见自是一番客套,可有皇帝御驾亲征, 倒也不敢多逗留,言罢两三句便直奔榨菜山而去。

  而此时的柞山正有柔然别部头领库仁直、阿伏千率军驻扎在此,赶路至此的尉卷与长孙翰见状,连忙见机行事,片刻未待,便摇上大纛,三军直奔其大营。

  轰隆隆的马蹄声下,柔然别部将士慌乱的骑上战马,又有亲兵在头领的安排下报信求援。

  刘盛见状,连忙率本部人马绕过柞山之敌,待奔赴十里有余,至歌删山处,便命本部左右分之,上其山脚,静待其援兵。

  时间不久,得到求援信号的柔然便发来援兵,领头者是柔然别部头领莫孤,其下乃高车一族的骑兵,其部约有五千余人。

  山脚处, 刘盛看着缓缓奔袭而来的柔然将士,待其头部方过, 大手一挥,一声怒喝:“来将受死!”

  “杀啊!”

  众士卒随其怒喝,左右一拥而上。

  “敌袭,敌袭!”

  “敌方有埋伏。”

  还未交战,柔然别部变已是乱做一团。

  其头领莫孤见之,连忙打马回转:“撤,回撤!”

  言喝之间,也顾不得部下将士,打马便走。

  余者见状也不恋战,急匆匆的便回了过去。

  此一战,歼敌一千余人,多是相互践踏之人。

  但刘盛要的是全歼,带着本部紧追不舍,直追的莫孤心惊胆丧,慌不择路。

  此时的柞山之战尚未结束,阿伏千之才能不弱,待初时惊慌静下,便领人和魏卒打的有来有往。

  柞山外,尚有一小山,此刻,拓跋焘的部队正在此驻扎,望着激斗正酣之柞山,不过,说其是部队,不如说只有一幢宿卫。

  正待拓跋焘观望之际,忽听一阵马蹄近前。

  拓跋焘回望一眼,童孔勐得一缩:“柔然援兵怎会从此而过?”

  其身侧,是拓跋干之子拓跋祯,其眼观声势便知敌众我寡,脑子一转,勐然说道:“快将马鞍卸下,赶其下山,以做伏兵之样。”

  众人闻言,连忙去做,一时间,千余马匹从山上奔下。

  正往此来的柔然将士正是莫孤一行,尚心有余季的他勐然见前方山上有万马奔腾之势,却料如之前一般有伏兵,当即便要回转。

  可这乍停之间,刘盛便已率本部人马追上,疾驰的马蹄勐然撞上。

  柔然此部,遭遇两次‘伏击’心下早已无战之心,莫孤急躁的连连怒吼,勐然间,斜袭一支飞失,正中其喉。

  双方部队普一交战,柔然便是瞬间瓦解,丘穆陵兰领着将士一路冲撞,直凿击而出,朝着尚在挣扎喘气的莫孤一刀砍下,硕大的人头拎在手上,此一幕,更叫柔然崩溃。

  一时间,投降者不计其数。

  待将负隅顽抗之辈尽皆灭杀,一众将士上前收缴其兵刃,捆其身,事罢,遇重伤之敌予其一刀,头颅悬于腰间,便也作罢。

  随后刘盛命独孤鑫领一幢将士绕路押回本落,又领余部往柞山而去。

  山上,拓跋焘目睹着一切,眼中满是赞许。

  “好一个小将,好一个朔州侯,这又是救了吾一命啊。”

  拓跋祯看着这一幕低着头没敢说话,他总觉得,这刘盛出现的‘可真是时候’。

  “你也不错!”

  好似想到什么,拓跋焘又对拓跋祯说道。

  拓跋祯闻言大喜:“谢单于赞赏。”

  拓跋焘没在言他,回身继续望向柞山。

  此一战,并未持续多久,即便阿伏千有万人之能却也敌不过六万大军,两部人马死的死逃的逃,直到日下时分,战场打扫完毕,众人才开始安营扎寨。

  待营寨安置,拓跋焘也到了,于中军大帐称赞了一番刘盛,又问其杀莫孤之人,刘盛一一作答。

  拓跋焘问完,也没说什么,看来是要回去后统一奖赏。

  刘盛也没在意。

  夜里,柔然那边知道了魏国发了大军来攻打他们,连夜里收拾了起来,又准备向北逃亡了。

  这也是他们一贯的作风,和游击队似的,你打我,我就跑,你不打我,我就过来。

  是挺膈应人的。

  这不,等了第二日上午,大军出发,一路来看到的都只是一片人烟痕迹,却找不到半个人影。

  一连追击几日,偶有柔然来不及逃走的部众被击杀俘虏,余众柔然军兵皆已北逃,拓跋焘是气得连连发怒。

  毕竟发动战争和收获不成正比,心里总是不爽的。

  可不爽归不爽,该回的还是得回,这又在漠南待了两日,便命人拔寨起营回京了。

  刘盛也顺了不少俘虏回了本部,他没随着拓跋焘回京,毕竟,他的身份是外军,而不是八国将士。

  不知何时,拓跋焘一行路过一村庄,其内之人无不躲避纷纷,一片静悄悄的,可某个地方却发出些伊伊呀呀的声音。

  拓跋焘登时来了兴趣,心想:“他人都避之不及,而此却发出声来,莫不是有大才故意引我?”

  念着,拓跋焘下了车撵,往声音的来源走去。

  待至一间屋外,拓跋焘停步外去,却见屋内皆是七八岁、十一二岁的男女童,偶有十有六七之少年与那及冠之丈夫,一窝子满满当当坐了不下几十号人。

  屋外,一个老丈慢悠悠的转了过来,普一见金装满身的拓跋焘,登时吓懵了,连忙跪倒在地大呼:“拜见官家,拜见官家。”

  屋内人闻言,登时跑了出来,但见拓跋焘一身金色甲胃,其旁长孙、尉迟二将相随,更有宿卫二十余。

  得刘盛之信,众人心知这便是那魏国的天,皆不敢逾越,忙呼拜见官家。

  见此之民,拓跋焘登时失去了兴趣,但却引了猜忌之心。

  这一屋子人围坐一团,是要干啥?

  想着,便严肃问道:“吾且问尔等在此作甚?”

  众人正为面见天颜而吓的瑟瑟发抖,哪敢言语?

  这等了会,不见人答,拓跋焘登时一怒:“来人,此辈聚众造反,给吾尽皆拿下。”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面色一白。

  那先见拓跋焘之老丈,却是回了神来,连忙说道:“官家恕罪,官家恕罪。”

  指着跪倒一地的人,用那不符合年龄的速度快速言道:“此乃朔州侯所置学堂。”又指着前方书生样的人说道:“此人便是朔州侯遣下来的教书先生。”

  哗哗~

  宿卫们正在前行。

  拓跋焘闻言,连忙止住。

  看了看那教书先生,又瞅了瞅众位‘学生’,见其神色都是慌张,想来也问不出什么来,便向老丈继续问道:“那你可知此处教甚?”

  “知晓,知晓!”老丈快速答道,生怕说慢了这皇帝就要杀人。

  “你且来说说!”拓跋焘神色平静道,不过眼里却有些寒芒,想来,但凡知晓些甚么事儿,那刘盛怕是要被其惦记上了。

  老丈也没敢起身,跪着说道:“朔州侯教的甚么啊.....”说着,老丈顿了顿,许是在费着脑筋的回忆。

  “啊甚?”

  “我饿!”

  拓跋焘问着,老丈也同时答着,这一下,还真好似一问一答。

  拓跋焘愣了愣,下一刻便明白了,这老丈不是在对他说我饿,而是刘盛教的东西叫我饿。

  “我饿?”拓跋焘皱眉,心想,这刘盛莫不是想教此辈向官府呼喊我饿?念着,便问:“朔州侯便教你们这个?”

  “尚有,尚有!”老丈费劲的想着,脑门上冷汗直冒,只怪自己当时没记住。

  “我饿下面是甚来着?我饿,我饿,哦哦,对了,我饿要给东西吃,予,对对对,是予。”

  想着,老丈便道:“是,啊,我饿,予吾鱼。对,无错,是啊我饿,予吾鱼。”

  拓跋焘一听,我饿,予吾鱼,这不是要饭吗?这刘盛还真是要这些人要饭啊!

  想着,心里放松不少,继续问道:“还有甚?”

  老丈哆哆嗦嗦的,一时间想不起来了,但又个词儿,他是记得的,便说道:“还有,还有甚么佛。”

  “佛?甚么佛?”拓跋焘疑惑的看了眼老丈,思索道:“我饿,予吾鱼,佛。”念着,勐得想到什么,恍然道:“原来如此,是朝寺庙索要啊。”

  言罢,拓跋焘内心大喜,说真的,历代皇帝,可能也就他不喜欢佛了,毕竟,这可是太武,太武灭佛了解下。

  自行脑补的拓跋焘心满意足的走了。

  待其走后,一个小儿弱弱的说道:“阿翁,不是予吾鱼,是i u ü,也不是甚佛,是b p m f。”

  老丈连连点头:“对对对,是脖子破的佛,记着了,记着了,下回定是记着了。”

  嗯,可不得记着了,方才就在阎王面前转了一圈啊。

  眼下,拓跋焘的形象算是深深的刻在了这群人的心里,脑海也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看的优伶戏......

  今年的十二月,不太平静,北方刚打完柔然,南方也发生了一起叛乱。

  就在刘宋文帝下诏,封营阳王的母亲张氏为营阳太妃的时候,林邑王范阳迈,也率兵进犯刘宋日南、九德等郡,其又是一场大战。

  而与此同时,宕昌王梁弥匆,派遣他的儿子梁弥黄,前往北魏朝见。

  宕昌国呐,是羌族的一个支派。

  此羌族所居住的地域,东与中原相接,西与西域相通,东西长数千里。

  羌族各支各有首领,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分地而居,不相管辖。

  其中,属宕昌部的实力最强,共有二万多个部落,其他各部族都非常畏惧他们。

  所以,他也就是这里面的王了,境内差不多十来万人,位于北凉和西秦的夹角。

  而现在过来也不为其他,就是来表忠心的,想要内附,以此来避免被西秦和北凉和吞灭。

  这就完了吗?没有,就这个时候,胡夏也不安稳。

  赫连勃勃感觉自己有些老了,他有好几个儿子,其中大儿子被封为太子,但其是他本人是不太喜欢大儿子的,要不是立长,赫连勃勃也不会立老大为太子。

  他心中最喜爱的是小儿子赫连伦,也就是幼子。

  这个消息不知怎么地被其大儿子赫连璝知道了,胡人向来是直来直往的直脾气,或者说是愣头青,这赫连璝一听,当即领兵七万人北上进攻赫连伦。

  而作为被父爱养大的赫连伦当然不杵,也率领三万轻骑要与其哥哥决战,于是,长兄与幼弟在高平发生了大战,这一战,尸山血海自不用提,便是赫连伦也被赫连璝给斩于马下。

  赫连伦还有一个同胞兄弟,也就是同胞哥哥赫连昌,这一听自己亲(一个妈的)弟弟被(阿姨)家的哥哥杀了?登时便怒了。

  毕竟亲疏有别,对于自己亲弟弟的死,赫连昌决意报仇,率领一万轻骑奇袭方将大战的赫连璝,这方将大战后的赫连璝还未重新收整兵马,而这些将士也是认识赫连昌,于这种情况下,也没怎么反抗。

  于是,赫连璝又被赫连昌斩于马下,并收缴了八万五千人的兵力,雄赳赳气昂昂的回了国都统万城。

  这一下,胡夏主一连死了两个儿子。

  夏王赫连勃勃一向妄自尊大,他给都城统万的四个城门分别命名:东门为招魏门,南门为朝宋门,西门为服凉门,北门为平朔门。

  啥意思呐?东边是魏国,我要招服魏国,南面就是南宋,西边是凉国,而北面是......刘盛。

  这一下,妥妥的四个位置,这不得不说其真‘自信’。

  本来死了儿子的他是要伤心的,可见赫连昌如此勇勐,心下却是大喜,无有半点忧伤,还当即封了赫连昌为太子。

  整个十二月,可谓是精彩绝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