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魏 第二章

《执魏》第二章

作者:沛土 字数:3571 书籍:执魏

  某间,拓跋焘见气氛微妙,连忙回正了身子,对众人说道:“朔州伯此次功劳甚大,众将说说,该如何赏赐啊?”

  众人闻言,没一个吭声的,毕竟,拓跋焘此前有言,斩杀大将者,可封王,那刘盛不正是斩杀了柔然大将吗?

  而且,其部下,也杀了一员大将,这么说来,那刘盛的军中,岂不是要出两个王?

  一个刘盛都够他们不爽的了,再来一个,他们能膈应死。

  拓跋焘见众人许久不说话,也大概猜到了他们的心思,挥了挥了手,说道:“既然诸君不知该如何奖赏,那便回宫之后再做决议,另,朔州伯既已转醒,那战后之事便交由他来处理吧!”

  “是!单于!”

  “单于英明!”

  这一番话,众人倒是无异。

  拓跋焘点了点头,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战事已罢,众将且随我前往狄那迎回武威一同返宫!”

  说罢,拓跋焘便下了殿。

  众人见状,也无二话,紧随其后。

  ————————————————

  日中时分,狄那城外,拓跋焘在一千余骑的护卫下来此,城中得知消息的刘盛前来迎接!

  二人相见,刘盛率先施礼:“单于!”

  本来拓跋焘还在生刘盛的气,可看到刘盛带着伤身来迎接他,心中顿时平衡了,下了马来,双手前伸,并往前走着,待至刘盛身前,便将刘盛扶起,口中说道:“朔州伯不必多礼,此次能将柔然击退,皆赖朔州伯之勇啊!”

  刘盛谦虚道:“单于折煞我了,此战,皆赖我大魏将士用命,各位将军用命,盛不敢居功!”

  听到刘盛提及他们,众将无不露出笑容,但却也不敢打断拓跋焘和刘盛的对话。

  拓跋清怜可就没顾虑了,见他皇兄和刘盛站在外面交谈,担心刘盛的伤势会加重,连忙上前说道:“皇兄,朔州伯伤势在身,受不得风寒,还是入城再说罢,朔州伯在城内已为皇兄设下午宴!”

  ————————————————

  刘盛所安排的酒宴,意在探取拓拔焘的话,也为犒劳一同并肩作战的一众将领。

  待席宴开始后还不等刘盛有所安排,拓拔焘倒是先起身了,:“朔州伯为救我等实在劳苦功高,孤还未好生招待与你,倒是让朔州伯设宴了,此酒,谢君救命之恩!朔州伯有伤在身,可以茶代酒!”话毕便一饮而就。

  刘盛笑了笑:“单于言重了,盛能够辅佐单于便已是莫大的福份,还幸得单于如此器重,实在是让盛受宠若惊啊!”

  自顾的斟上一杯茶,“盛以茶代酒,敬单于!”说罢,一口饮尽杯中之茶。

  随后便将目光投向房外,又缓缓开口,“单于在此,柔然已尽然得知,虽我等已将其击退,但彼军是否会卷土重来尚未可知,此地,单于不宜久留啊,若非盛有伤在身,定要亲送单于回宫。”

  刘盛语毕便忧心忡忡的看向拓跋焘,心中却另有算盘,这算盘也不是别的,就是想拓跋焘离开这里,毕竟,拓跋焘在这里,他施展不开手脚。

  “柔然此次一败,非十五日不可南下,现今,我已命龙骧将军率军助你,你何时重聚兵马,他便何时离去,另,你之部下,我已遣其去往戌城驻守,此来中原之兵,也尽皆入你账下,你可要务必将柔然稳住,以待我回宫后起兵伐他!”

  刘盛闻言,连忙附合:“现今也唯有如此了,若单于率军讨伐,想必也不是不能全灭柔然。”

  拓跋焘笑而不语。

  ————————————————

  日下时分,朔风烈烈,酒足饭饱之后拓跋焘与刘盛来至城外,看了眼那遍地染血的战场,他心有感怀,对刘盛问道:“此次破柔朔州伯实乃居功至伟,不知,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闻此一言,刘盛心中无语,在他想来,能问此话的君王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根本就不想赏赐你的君主,还有一种,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赏赐你的君主。

  而二者说让你提,你要是真敢提,那也离死不远了。

  毕竟,你说大了吧,他会觉得你有野心,指不定哪天就反了,他会开始防备着你,可要说小了吧,自己吃亏,利与功不符啊。

  历史上有不少聪明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提问,那就是以退为进。

  但见刘盛左手扶胸,对其言道:“单于,盛率军击退柔然,乃份内之举、应份之事,不敢有所奢望,不过盛确实有一个心愿,如蒙单于能够成全的话,实在感激不尽!”

  “哦?”拓跋焘拖出长长的尾声,眼神飘忽不定,对刘盛问道:“朔州伯,你有甚么心愿呐?不妨向我直言!”

  “回单于,盛之所愿,乃是与百姓有关!”

  “百姓?”拓跋焘疑惑,这朔州伯怎还和百姓扯上关系了?连忙说道:“快快说来!”

  刘盛回道:“此前一战使得朔州生灵涂炭,各地百姓纷逃他处,致使朔州之民十不存一,因此,盛斗胆相求,还望单于将中原难民迁来此地,若有俘虏、奴者,盛也尽皆纳之!还望单于许允!”

  “哦?竟是如此?”拓跋焘惊讶于刘盛的请求,他想不到,刘盛得此大功,竟然只要一些难民,心中不禁想到:“朔州伯实乃大魏股肱之臣啊!”

  想罢,拓跋焘点了点头,对刘盛赞许道:“朔州此举,乃是为我大魏着想,孤安能不允啊?”

  “哈哈!”拓跋焘大笑一声,可随后,又想到什么一般,脸色一暗,摇了摇头,对刘盛说道:“哎!中原难民何其多,若我下令迁民至此,怕是无粮可供啊!”

  闻此一言,刘盛笑道:“单于无须担心,盛且闻五原一郡尚有粮草百万石,若是用之于民,何愁粮草无供?”

  一听刘盛说要动军粮,拓跋焘就有些皱眉,心中拿不定不主意,对刘盛言道:“可那粮草是我大魏军粮啊,安能轻易动得?”

  “单于,此一时彼一时啊,若不动军中粮秣,那此地百姓当如何生存?若其生存不得,可还能为我大魏耕种?”

  “这......”拓跋焘一时语塞,刘盛见此,连忙趁热打铁,又开始忽悠起来。

  “单于,若百姓无法为国耕种,那我大魏可还有粮?”

  不待拓跋焘说话,刘盛便肯定的说道:“不会再有了,民乃国本,若无民,何来国?无民耕作,国便无粮,即使我等有存粮,却也有消耗殆尽的一日,若真到那一日,等待我大魏的,将是何等的下场?”

  听刘盛这一番话,拓跋焘的脸色慢慢的变得凝重起来,:“若此事交与朔州伯,你当何为之?”

  “迁民,取粮,分田,耕种,盈富谷仓,以此修养朔州之地,盛敢作保,三年之内,便可复我大魏百万石军粮!”刘盛铿锵回道。

  “嗯!”拓跋焘轻嗯一声,点了点头,可其心中还存在些许担忧,那就是难民大数为汉民,他独孤盛能驾驭吗?

  念及至此,拓跋焘抬手问道:“朔州伯之言甚是有理,可却有一事有些不妥,便是那难民皆乃汉族之人,在其眼中,你我皆乃六夷,若其民众,是否会反叛呐?”

  闻此一言,刘盛笑了。

  “单于所言盛亦知晓,前些日子,盛曾观察过中原汉民,虽其甚众,并与我辈难以相融,但心性不坏,有一日,盛曾以刘盛之名行事,颇得汉人笑语相迎,因此,在盛想来,若我复姓为刘,应当可使其听令!只是......”

  刘盛望了眼拓跋焘,“只是单于,信任我否?”

  闻言,拓跋焘转过头来,紧盯着刘盛看了几眼,见刘盛波澜不惊,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朔州伯啊朔州伯,你救吾于危难之中,又救大魏与将倾,吾不信任你,又信任谁呐?只是......”

  说着,拓跋焘也来了个只是,吊了吊刘盛的胃口,但刘盛好似不在意一般,仅是笑了笑。

  拓跋焘见刘盛没有露出其他表情,心里面还有点小失落,却也说道:“只是此事重大,事关国家,我须得和朝中重臣商议一番,朔州伯且先善后朔州战事吧!”

  闻此,刘盛知道他不能再说了,无言的笑了笑,对拓跋焘左手扶胸一礼。

  而拓跋焘没满足刘盛的请求,感觉有些亏欠刘盛,想了想,便对刘盛说道:“朔州伯此前戴的那铁面是为何物啊?”

  “嗯?”突闻此言,刘盛抬头觑将一眼,见拓跋焘笑意满面,心中就松了一口气。

  看来,这拓跋蛮子不准备算账了!

  “回单于,盛自觉面目稚嫩,生不出令人恐惧的表情,因此,战场之上盛不敢以面目示人!”刘盛一边说着瞎话,一边掏出铁面。

  “你啊,哈哈!”心知肚明的拓跋焘见刘盛还在忽悠他,不禁指着刘盛没好气的说道:“你的事情,我已得知,大魏不会再查铁面将军一事,朔州伯啊,仅是面目丑陋不敢示人!哈哈哈.......”

  拓跋焘的大笑,让守在远处的众人都听到了,看着开怀大笑的拓跋焘,他们心中有些不解,但拓跋焘显然不会告诉他们的。

  时间缓逝,刘盛与拓跋焘交谈良久,某间,拓跋焘提出要去刘盛的残部中看一看,而刘盛也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拓跋焘的亲**问,那对很多部族兵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耀,这个牛,他能吹一辈子。

  众人前行片刻,来至城外的一处小营寨,这个小营寨和其他的营寨比起来就好似洋房和土房的区别,帐中,不时传来几声将士的惨叫。

  账外,拓跋焘听着里面的惨叫,一手指着脏乱不堪的营寨,一边回头,对众人大声说道:“此寨何人所建?朔州伯一部为我大魏鞠躬尽瘁,唯剩下这八十三位阿郎,尔等便是如此对待功臣的吗?”

  拓跋焘的怒言让众将不敢说话,而刘盛也乐见于此,谁叫你们欺负我兵少呐?

  半响,见无人说话,气呼呼的拓跋焘拂袖怒哼:“稍后再找尔等算账!”

  说罢,便带头迈入营寨。

  营寨中,褐色的鲜血斑斑点点的洒在大地上,每一个帐门处也都有血渍,拓跋焘掀开一座帐门,不待入内,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便扑面而来。

  拓跋焘没有在意,步入其中。

  账内正在修养的伤兵突见帐门打开,还道是其他人来了,也不曾起身,自顾自的休息着。

  “单于来此,尔等还不快快进见?”长孙兰那小老头一看,心中不喜,哦,这单于都进来了,你们还当看不见?极力拍马屁的他,便发了这么一通火。

  “哼!长孙使君好大的威风!”见长孙兰怒斥伤兵,刘盛怒了,对其冷眼相向,“我部儿郎有七千余众,逢柔然南下,敌众我寡之际,不曾有一人言退,尽皆为我大魏战死,唯剩这八十三人!”

  说着,刘盛双目圆瞪,好似吃人一般的望向长孙兰,这一副凶兽一般的表情将长孙兰吓了一跳。

  “你且来看看,此帐之中,还有何人能站立?”

  问后,刘盛咆哮:“啊?”

  “何人?”

  咆哮过后,刘盛深喘了两口气便看向神色阴沉的拓跋焘。

  见此,刘盛将左手篡得死死的,嘭的一声,击打在右胸口,只打的那伤口又渗出死死鲜血,那极度的疼痛,刘盛好似未曾发觉,对拓跋焘铿锵言道:“单于若要怪罪,请斩吾头!”

  刘盛的怒喝,传遍小营寨,躺在茅草铺就成床的伤兵早已回过神来,听刘盛此言,连忙叫道:

  “单于,不怪酋长,乃我辈之罪!不怪酋长啊!”

  “单于,不怪酋长,乃我辈之罪!不怪酋长啊!”

  虚弱他们的抬头看来,并极力挣扎着起身。

  可这一用力,众人无不露出痛苦的神色,可即便这样,他们还在强撑着,毕竟,他们的可汗独孤盛为了他们竟不惜自身拦下罪责。

  拓跋焘看了看众人,见其伤势果真严重,一边朝长孙兰怒瞪了一眼,一边尽量去显得温和一些的对伤兵说道:

  “诸君快快躺下,莫要起身,吾今来此,乃是想看看为我大魏征战的诸君是否无恙,若我来此,反倒让诸君伤势更加严重,那我将难辞其咎啊!”

  众伤兵闻言,朝刘盛看去,想要看刘盛怎么说。

  而刘盛见此,微微点了点头,对众人伸出沾染了些血渍的左手,示意其躺下。

  众人见此,这才对拓跋焘道谢一声,之后便躺了回去。

  可见,刘盛的所作所为,已然将其彻底征服,怕是刘盛造反,估计也不会眨眼了,而这,也是刘盛敢当着、会当着拓跋焘的面去咆哮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十六七的拓跋焘,见他这样,只会称赞他爱兵如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