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执魏 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骧

《执魏》第一百九十六章 崔骧

作者:沛土 字数:3600 书籍:执魏

  想着,刘盛便赶紧擦拭身子,待出了浴桶,浑身湿透的刘盛随意拿起拓跋清怜用过的帛巾将身上擦干,但他那如女人一般的长发也湿了,这就不怎么好弄了。

  将发簪摘下,头发披散开来,他小心的将头发拧干,来回擦拭,待其不再湿漉漉的,刘盛才将其再次束好,插上发簪。?

  穿上衣物、拿起人参,刘盛顿感一阵清爽,但却有些口渴,想了想,他出皇宫肯定也少不了运动,这么口渴着不是个事,会有影响,想着,他又将飞索扔到梁上去,再一次爬上大梁,小心往拓跋清怜的房间而去,他知道,这公主的房间一定有水,待那公主睡下,他就下去喝点。

  看来,今天,他是和这位公主杠上了......

  漠南草原,夜色星空下的柔然可汗王庭一片灯火通明,这是一场欢庆,欢庆吴提王子的归来。

  郁久闾吴提和于陟斤陪在郁久闾大檀的左右,此时的郁久闾大檀很高兴,他是部落首领,他的妻子是另外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所以,为了大局,他的妻子只有这一位,但他可不是死脑筋,他账房内的侍女每一个都遭了他的毒手,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让侍女为他生子,哪怕是有孕了,也是将其婚配他人,或是杀掉,也就是说,他名义上的儿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吴提王子,但却有几个女儿。

  见唯一能顺位的儿子回返,郁久闾大檀能不高兴吗?要不然,他死后,这柔然的可汗将会被宗族内的其他人继承,而最有希望的人,就是他右边的于陟斤,这么看来,这于陟斤应该心有他想,也应受到郁久闾大檀的猜忌。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于陟斤深知自身的危险性,从不做出逾越之事,虽然他确实有想法,但他不能去做,也不能去杀了吴提,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杀了吴提,郁久闾大檀也一定会杀了他,并在某天,出现一个私生子。

  所以,于陟斤很耐心,他在等,等郁久闾大檀死去的那一天。杀郁久闾大檀他是不敢的,郁久闾大檀能被共举可汗,是因为他深受诸部爱戴,如果郁久闾大檀无缘无故死去,柔然将会大乱,这不是他想要的。

  与父子间的笑谈不同,于陟斤是很郁闷的,吴提这个人是很聪明的一个人,郁久闾大檀的几个私生子他都知道,没一个比得上吴提的,如果他对付郁久闾大檀的私生子,是比吴提要轻松多的,但奈何啊。

  于陟斤往嘴里狠狠灌了口酒,他强作欢笑,对吴提举起酒袋:“吴提王子归来,阿干甚兴,共饮!”

  正和郁久闾大檀笑谈的吴提见于陟斤对他伸出酒袋,微微一笑,也举起酒袋,对其示意一番便一饮而下。

  见二人如此,郁久闾大檀哈哈一笑,对于陟斤说道:“于陟斤啊,我儿方才之言,那独孤盛不在中道,这可是我等的大好时机啊!”

  听其言,于陟斤轻笑一声,对郁久闾大檀说道:“可汗,即便独孤盛不在中道,我等也不应再往中道而去。”

  郁久闾大檀惊异一声,问道:“哦?何出此言?”

  于陟斤回道:“可汗,听吴提王子之言,这独孤盛乃仙人弟子,得其仙术甚多,这中道乃他根基之所,若其回返见中道之景,说不得一怒之下对我等报复,不若,趁其不在,南下盛乐,盛乐之财,可非区区中道能相与的,并且,我部潜入魏国的侯人曾言,长城外的魏民已做秋收之举,此时不下,更待何时?”

  “嘶~”

  郁久闾大檀深吸一口气,身子前倾,右手摸着下巴的大胡子,想了想,于陟斤说的倒也在理,不禁点了点头,还不待他说话,一旁的吴提也说道:“也确实如此,父王,这独孤盛,我等不宜与其为敌,并且,阿奴所言,也并非是其不在中道,仅是见其不曾露面,又闻余下阿郎,皆道乃是一病弱书生主持大局,这才心疑。”

  听其言,郁久闾大檀不禁揉了揉他的大胡子,良久,他开口道:“那明日便试他一试,若其不在,便聚兵南下盛乐,让魏国的新皇小儿瞧一瞧我柔然的勇猛,看那小儿是何姿态,哈哈......”

  两人听言也是纷纷笑了起来。

  郁久闾大檀言语中充满着对拓跋焘的不屑,他也确实如此,从他听闻魏国皇帝拓跋嗣死去,继位的是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他就一直想进攻魏国,这也是他为何提早南下的原因。

  但他在南下到漠南的时候,魏国边关的几大关隘人数都不多,但唯独一个独孤部竟然聚了上万士卒,这让他不得不先打独孤部,生怕打其他关隘的时候这独孤部会给他来一个前后夹击,并且先锋也被其打败,也是趁机对独孤部报复,但偏偏出了一个会‘仙术’的独孤盛,让他一切盘算都付之一空。

  而此时,听闻他的儿子吴提之言,他深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进攻魏国的机会,是时候向北魏的毛头小子展示他们的勇猛了。

  但此之前,他还需确认那个会‘仙术’的独孤盛到底在不在中道,别到时候打盛乐的时候,这家伙断了他的后路。虽然他对拓跋焘不屑,但他却也知道魏国骑兵的厉害,不然也不会数次将他击退到漠北,对,对他来说,这是击退,不是逃跑。深知魏国骑兵的厉害,他能不留一条后路吗?当然,如果他知道魏国将三万精锐骑兵派出平反,他将会肆无忌惮。

  随着宴会结束,郁久闾大檀将明日互易的主事人久闾大那叫来,对其嘱咐一番,久闾大那带着不解的神色出了帐,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虽然他不解可汗为何如此做,但既然可汗吩咐了,他就得去执行。想着,久闾大那便前去吩咐可汗交代的事情了。

  ######

  平城,崔府。

  返回平城的崔子林正和崔浩汇报着什么,堂外有一穿着破旧,但却依旧显得有风度的男子,这男子名叫崔骧,字元龙,是崔浩的族侄,但其人乃是婢女所生,被嫡系族人排挤。

  此次,崔骧来平城,不为其他,只为族叔能为他博取一个前程,但他来至这司徒府已有十数日,其叔父还未为他寻官,虽衣食用物不曾少了他的,但他也有自身的骨气,除吃食外,一应不取,然此风骨却也没让崔浩对他另眼相看。

  崔浩身为北地第一族的族长,历史上对他的各种评价都是极好的,但他却有一个缺点,他对门第之念太深,对于婢女所生的侄儿,也如同族人一样,对崔骧不是很看重,将古代重视出身的现象展现的淋淋尽致。

  走在堂外的崔骧听闻今夜崔崇前来,其叔父崔浩正在接见,他二话不说便前来了,他认为,这崔崇应是和他一样来博取前程的,但他行至堂外,听闻堂中对话,不禁连忙躲了起来。

  但闻堂内,其族弟崔崇正在对其叔父崔浩侃侃而谈,只听崔崇说道:“叔父,那朔州督护将军独孤盛,便是那铁面!”

  听族侄言此,崔浩惊异的站起身来:“哦?可是护军将军?”

  想了想,崔崇说道:“正是其人!”

  闻其言,崔浩来回度步,片刻,他对崔崇说道:“你当如何?”

  崔崇作辑一番,对其言道:“揭其事,谋其功,望叔父成全!”

  见崔崇躬身不起,崔浩轻叹一声,对其言:“嗯,也好,此子虽是助人,却也触犯律法,其身早晚会现,此前能为你谋取上身之职也算其福分了!只是,其人方建功与柔然,至尊对其定有好感,再待些时日吧!避过此风头,叔父再向至尊禀明!”

  听闻叔父所言,崔崇面露喜色,本就躬着的身子又下弯,对其言:“多谢叔父成全!但我等无须等待,此子尚有一过!”

  “哦?何过?”听其言,崔浩伸手询问。

  崔崇笑道:“我与此子前日相遇善无,其身为督护将军,值柔然南下之时擅离职守,当得大过!”

  听其之言,崔浩眼睛一瞪,连忙上前一步,对其说道:“此事当真?”

  “当真,前日此子遇善无城内游侠刺杀,而刺杀之人是其二年前所救之人,叙旧之间,让侄儿所闻,其护卫,乃是阴馆三侠的刀侠韩毅,侄儿当不会听错!”

  崔浩听闻,思索片刻,良久,他伸出手来,对其言道:“至尊正为柔然南下之事所恼,欲往边关遣派将士,此子此时离开中道之地,当真是助你啊,叔父且问你,你对边关之事,作何感想?”

  听叔父言,崔崇低眉深思,他知道他伯父为何有此一问,乃是想让他去往边关任职,魏国一向战功为王,此时恰逢其会,柔然南下,是一个大好时机,哪怕是在军内任一文职也是好的,但其一想:“这边关之地苦寒之甚,也不知我能否耐住啊。”

  想着,崔崇便道:“叔父,边关之地,侄儿身子骨薄弱,尚不知叔父想让侄儿待到何时?”

  闻其言,崔浩摇了摇头,对其言道:“柔然离去,便是回返之时,若你安然回返,叔父保你青云!”

  听此一言,崔崇咬了咬牙,对其作辑说道:“一切但凭叔父做主,侄儿无不应。”

  崔浩点了点头,对其言道:“嗯,如此便好,今日至尊令我等想策,明日朝议后当会聚兵,最迟三日将兵发边关之地,叔父先为你取得军司马一职,若不可,那便先做一长史,以待晋升!”

  “是,叔父!”崔崇作辑。

  堂外,听闻叔侄二人的谈话,崔骧内心波动,他想着:“叔父若如此待我,以我之才,定胜子林阿弟,哎!为何?为何尔等瞧不起我?婢人所生岂不为人也?”

  脸色阴晴不定的崔骧狠狠的握紧拳头,想了想,他便现出身来,在堂外大声喊道:“叔父可安歇?元龙求见!”

  堂内二人闻之,不禁对望一声,只见崔浩摇了摇头,对崔崇小声道:“你先去吧,元龙来此,也是为出仕之事,待叔父见一见他吧!”

  闻其言,崔崇低头不屑一笑,再抬起头来,对崔浩言道:“我闻元龙阿兄来此已有十数日,叔父见一见也好,子林告退!”

  说着,崔崇在崔浩的挥手下躬身连退三步,三步后便转身大步而去,其后的崔浩在堂内唤道:“元龙且入内吧!”

  堂外的崔骧闻之,便拾阶而上,刚踏上台阶,便见崔子林朝外而来,他微微一愣,虽不解他为何离去,却也对下阶而行的崔子林作辑笑道:“子林阿弟,许久不见,风采依旧!”

  听其言,崔子林不屑一笑,对其嘲笑道:“哼,许久不见,元龙阿兄还是此番模样,却无甚长进,若是出仕,可莫要丢了我清河崔氏的脸面。”

  说罢,崔子林对其冷视一眼,便下阶而去。

  崔骧对其言语好似习以为常,也不恼怒,对其侧头望来,嘴角笑容依旧,言道:“若元龙出仕,定不负崔氏!”

  听其言,下了台阶的崔子林顿了下身子,也未回头,对其冷笑道:“那便祝元龙阿兄高升!”说罢,崔崇大步而去。内心却道:“哼,一介庶子,当何作为?”

  而崔骧见其如此,嘴角微微一撇,他虽婢女所生,但正因此,他反而比所有人都努力,他人所阅之书,他也阅,别人不愿阅读的书籍,他阅,并时常与寒门之士讨论其所学,而寒门之士虽不如他们崔氏的书籍多,或许仅有些许。

  但也因此,寒门之士将所学时常温习,所谓术业有专攻,寒门之士,便是专攻之人,别人不愿与寒门往来,他却趋之若鹜,一是郡望之门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谈学术,二是寒门之人确实真才实学,十数年来,他年年如此,一身学术,深厚异常,哪是崔子林之辈可比的?

  转身拾阶而上,踏入中堂,崔浩正在喝茶,他对其深深作辑:“叔父,元龙来此也有十数日,不知叔父可寻到闲职?若无,元龙也合该告辞了!”

  听其言,崔浩笑了笑,对其说道:“贤侄莫慌,永安公太孙刘尔头即将赴任县令,其下尚缺县丞,你可有意?”

  听闻叔父所言,崔骧面色不动,内心却是极为愤怒,想了想,便对其言道:“叔父,高门岂可做卑官?元龙若去,我清河崔氏可还有颜面?如此,元龙告辞!”

  说罢,崔骧作辑连退三步,转身带着愤怒大步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