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牛吏之帝王崛起 486.气势之争

《牛吏之帝王崛起》486.气势之争

作者:天下九九 字数:3510 书籍:牛吏之帝王崛起

  清漳水发源于太行山,河水清澈见底,它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经过上党郡内连绵的高山,进入到狭小的涉县谷地,再向南去,于合漳和同源于太行的浊漳水会合,两条河流并成一条漳水流出太行。

  处在清漳水下游的涉县是太行山内的一个小县城,如果不是处在两汉交界之处,没有人会在意这么一座小城。可是如今小小的涉县城中竟然常驻军马六千,为此,邯郸方面要不断地运送军粮进山,以供给驻军需要。

  这一切都是因为涉县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县城处在连接河北与上党郡的滏口陉上,与在它西面五十余里的壶口关遥遥相对,是阻挡上党兵马出滏口陉的紧要之处。

  壶口关是上党郡的门户,如今掌握在建世汉手中,刘秀几次派兵攻取未果,只好在涉县布置防线,堵住上党兵马东出的道路。

  壶口关建在险要的高山上,因山形险狭如壶口而得名,又称壶关。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

  而涉县则是群山间的一块小小盆地,地势相对平坦,但依旧是一处要害之处,上党兵马若自壶口关出来,必须要先拿下涉县,否则无法东进,因为涉县之兵可以随时在身后断掉他们的粮道。

  这种重要的小城,其实派几万兵驻扎都不嫌多,但是因为涉县太小,城内不能容纳大队人马,六千驻军已经是极限,再就是涉县盆地田地出产有限,粮食不能供给大队人马所需,还要从河北运粮,驻扎大军成本太高。

  因此刘秀一向的操作就是在涉县驻六千人,而在距离涉县东部百余里的武安驻扎重兵,如果涉县被围攻,只要这六千人坚持住两三天的功夫,武安的大军就会赶来增援,武安再向东几十里,就是建武汉都城邯郸,邯郸城周边有几十万大军,距离涉县也不过两百里,几天的路程。

  事实证明,六千人防守一座小城,可以防得风雨不透,几天内想打下来几乎不可能。

  田邑曾经几次进攻涉县,但是小小的涉县已经被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六千人可防御得面面俱到。上党兵马刚刚开始围城,武安的精骑便来增援,再过两天,大队的步兵也来了。田邑力所不敌,只能撤走。

  刘秀也曾想以涉县为跳板攻破壶口关,他真正领教了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壶口关地势太险,田邑虽然只在关内布置一千余人,但是河北数万大军也难以撼动,因为面对这种地势,多少军队都铺不开,只能一小队一小队地上。

  经过相互之间的试探,两汉在涉县和壶口关一带达成了平衡,两座城相距五十余里,隔着清漳水对峙,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秀自常山南下,顺着太行山巡视一遍。他穿过几个山间盆地来到了涉县,甚至向前挺进到壶口关下。这可把壶口关守将吓得够呛,以为他要以大军攻打,连忙向身后的潞县求救兵,又火速派人回长子禀报,等到救兵到位,而身在长子的皇帝和诸位大臣都被这消息震动之后,刘秀却走了。

  这位马上皇帝在壶口关下耀武扬威一番,掉转马头回了邯郸。

  上党太守田邑和随驾的大臣们都松了一口气,个个面有喜色,可是谁也没想到,皇帝却怒了。

  刘钰拍案而起:“刘秀来到壶口耀兵,上党全郡又是调兵,又是运粮,折腾得大家伙儿鸡飞狗跳,他转身就走了。看尔等笑逐颜开的样子,好像还很开心,这值得高兴吗?”

  皇帝一怒,所有的人都吓得收了笑脸,全都伏地请罪。

  田邑道:“陛下,刘秀大军来此,足有数万之众,壶口关内狭小,兵马不多,只能守,却攻不出去。”

  刘钰道:“谁说上党之兵不能出壶口关?他刘秀能来壶口,我刘钰就能去涉县!也让他们尝尝被来回折腾的滋味!”

  皇帝的话一说出口,立时引起一片抗议之声:

  “陛下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呀!”

  “陛下不可以万金之躯,亲涉险地!”

  “陛下切不可意气用事!”

  刘钰最受不了一群老头子哭着喊着挡驾,动不动还要抱大腿,太墨迹了。他也不跟大臣们废话,一甩袖子,转身走了。

  刘钰在行宫中想了一天,随后召来了汉情局长吴原,问道:“上党这一带的山都尉有几个,都有多少人马?”

  吴原道:“此处山都尉有十一人,因为地势比较难走,每一队手下人都不多,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最大的一支是在涉县和壶口关附近活动的何黑铁,他手下有六百多人,一直都很活跃,只是最近因为刘秀巡视太行,臣命各地山都尉避避风头,如今大多在潞县呆着。”

  “这些山都尉是否十成十地可靠?”

  “回陛下,山都尉大多在郡内有家室,都很可靠,但如果陛下要找十成十可靠之人,那就非何黑铁莫属。此人老家就在上党郡屯留县,他的父母妻儿都在屯留。此人家境殷实,家有几百亩好田,他平时也时常进山采参打猎,日子过得不错。他却主动带着一群猎户,要进山去打游击,在山里打了两年,有许多人投奔他,他还挑挑拣拣,说是只收精兵。不过他的手下确实都是精兵,个个是山中猎户或是采药人出知,在山梁上行走如飞,神出鬼没,涉县敌军在他手下吃过大亏,给何黑铁起了个外号,叫做黑雕。”

  吴原道:“在潞县附近,有一个汉情局的游击战特训营,臣曾经去过,这个何黑铁在特训时就表现很突出。臣格外关注他,还因为他对陛下极为崇拜,常说您救百姓于水火,是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此番陛下来上党,他几次向臣请求,要觐见陛下,臣见陛下忙碌,所以就。。。”

  “把他叫来!”皇帝说道:“朕要亲自见一见!”

  吴原道:“陛下,陛下要见黑雕,难道您真的要去涉县?”

  “去!”皇帝斩钉截铁地答道。

  开什么玩笑?君无戏言!

  如果这口气忍了,大家会嘲笑他,看人家建武皇帝,带兵杀到壶口关,多么威风!再看看建世皇帝,只会缩在长子县里瑟瑟发抖,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他都不敢出来对敌。

  刘秀能来,他刘钰就不能去?不行!

  气势上绝对不能输!

  但是他作为一个皇帝,确实不能轻易地去危险地带。涉县离邯郸实在是太近了,不过两百里路程,骑兵来个强行军一天就到了,他不能玩火。

  刘钰虽然胆子大,但却是个惜命的人,他要小心行事,把涉县附近的情形打听清楚。把山都尉都调动起来,为他搜集情报、保驾护航。

  两天之后,吴原带着几个山都尉来觐见皇帝陛下。

  几个山贼头头一进门就跪下了,连连磕头,乱七八糟地喊道:“陛下,臣拜见陛下!”“臣给您磕头了!”

  皇帝让他们起来,几个人爬了起来,垂首站立,一声也不敢吭,没有人敢抬头看皇帝,要看也是低着头偷偷地溜几眼,唯有一个黑铁塔似的汉子,就是吴原所说的何黑铁,他抬着头,瞪着大眼,直勾勾地盯着皇帝。

  皇帝身后站着的骑都尉牛得草喝道:“陛下天颜岂容直视?还不低头!”

  何黑铁连忙低下头去,说道:“陛下,陛下恕罪,臣只是想看清楚陛下长什么样,回去好跟兄弟们吹牛,回去那帮小子肯定要问臣,臣总不能来见一次驾,连陛下的容貌都没看清。”

  皇帝沉声道:“现在看清了?”

  何黑铁嗫嚅道:“看,看清了,陛下,您,您长得。。。也挺黑啊!”

  这一句话说出来,几个山都尉都忍不住吃吃地偷笑起来。

  牛得草又厉声喝斥,皇帝挥了挥手,说道:“朕要跑几位都尉说话,你先退下去吧!”

  牛得草道:“陛下,这几个人。。。请陛下让臣留下来贴身保护。”

  “这都是朕的臣子,大汉的都尉,有他们保护,朕安全得很!你去把田无忌叫来!”

  平凉将军田无忌在安定郡边境戍守了几年,扫平卢芳叛乱的余孽。年初时他刚回到长安,便带着本部羽林军跟随皇帝出巡,因为安定郡到处是山,他的属下几乎都被练成了山地兵,此次来到上党这个多山的地方,正可派上用场。

  牛得草将田无忌送进去之后,不敢走远,只带着宫中侍卫在门外侍立,若是屋内有什么情况,便可立即冲进去救驾。

  他总是对这些山都尉不放心,什么都尉,全是山贼,没一个靠谱的!

  屋子里不时传出说话声,先还声音较轻,似乎是一问一答,还算有秩序。后来忽然越说越嘈杂,好像不只一个人在说。牛得草侧着耳朵倾听,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偶尔有人声音提高一些,漏出只言片语,也听不出是什么意思。

  过了一个多时辰,屋门打开,几个山都尉躬着身子退了出来,原来还是神情肃穆,一转身便个个笑容满面,一个人说道:“你们看见没有,陛下好像是专门对着我说的,让我加把劲,再建大功!”

  “胡说!分明是向着大家说的,怎么变成了对你一个人说的了?陛下说了,让咱们好好干,争取立大功,得奖赏,要是立下了不得的功劳,陛下还说会给封爵呢!”

  “我要是能封爵,我祖宗都得乐得从土里蹦出来!”

  众人哈哈大笑。

  何黑铁的黑脸上全是崇拜,“陛下说得真好啊,在山里打仗,要打什么情报战,还有什么。。。阻击战,埋伏战,还有一个,破,破什么来着?”

  “破袭战!就是破坏道路,打劫粮草。你这个笨蛋!”

  “陛下懂得可真多!”

  “要不怎么是陛下呢,那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大英雄。”

  几个山都尉边聊边走了,只余下皇帝和田无忌还在,又过了半个时辰,田无忌也出来了。牛得草进了屋子,见皇帝正在地上踱来踱去,一副若有所思的梯子。

  牛得草侍立在一旁,不敢打扰。

  皇帝踱了半晌,忽地转过来,向他说道:“让王猛在他的部队里挑选身体棒能打仗的,一定要体力好,行军不能掉队,挑几千人吧,咱们得在这儿打一仗。”

  几天之后,田无忌带着一队人马,也就一千多人向北去了,这件事除了王猛、田邑、牛得草等几个将领,没有其他人知道。

  皇帝再没在群臣面前提及去涉县之事,大家都松了口气,心道:“看来皇帝也就是说说气话,生过气去也就算了。”

  可是十来天之后的一个早晨,众人都来见驾之时,却被告知,皇帝一大早领军出发,向北去了。

  大臣们都慌乱起来,吵着要去将皇帝追回来,可是皇帝却留了旨意,命令朝臣们都在长子原地等待,有擅动者以抗旨论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动了。

  礼部侍郎杜陵道:“当年在缑氏之时也是如此,虽然众人阻拦,但陛下坚持回兵洛阳增援,结果大破刘秀,看来陛下这次也与当年一样,胸有成竹了,我等不必担心。”

  许多人点头表示认同,可是仍有老臣担心地道:“身为一国之主,却总是亲临战场,万一有个闪失,这么大个国家该怎么办呢?”

  不管怎么说,皇帝的旨意必须遵守,众臣都在原地等待,而田邑却得到旨意,让他去壶口关坐镇接应。

  田邑急忙北上,顺着北道走了七八十里,抵达了马家岭,人这再往北有二十里山路,过了这一段山路,便来到了另一个山间小盆地潞县境内。等到田邑进入潞县,潞县县长禀报说:皇帝陛下已经东进壶口关,命令他在后面运粮。

  田邑在潞县把后续粮草之事安排妥当,又率军急匆匆地东进,爬上山岭,进入壶口关,关都尉说道:“陛下已出了壶口关,进兵涉县了!”

  有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