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第四天灾 第四十四章 府衙易帜

《明末第四天灾》第四十四章 府衙易帜

作者:脑疯 字数:4670 书籍:明末第四天灾

  熊元霸得了天魔神甲和屠龙刀,心中高兴不已。连连拍照留念,折腾了好大一会,才想起什么,转头问秦二道:

  “这潼关城主除了装备之外,还有什么权利没有?”

  秦二指着督师府衙之中那杆写着“泉水复活点”的大纛旗,道:

  “你还可以把你自己行会的名字写在那杆大纛旗上。”

  “另外你看到旁边的那个墙了吗,就是贴着系统公告的那个位置。下面还给你留了个位子,你有什么事,也可以写成城主公告,帖在上面”

  熊元霸这才想起来,自己这几天忙于挖取“闯王宝藏”,竟然忘了成立公会的事。

  作为一个网游大佬,成立自己的公会,几乎进入任何一款游戏后,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张小帆已经成了“素餐军”,那自己也不能落后了,需要尽快的把行会成立起来才行。

  不过自己虽然在成立行会这件事上晚了半拍,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今自己能把行会的名字写在督师府衙的大纛旗上,其号召力和影响力。自然和什么“素餐军”一类的小行会,不可同日而语。

  于是对秦二道:“那还等什么,现在就把旗帜换了!行会的名字我现起一个就行,劳烦你帮我准备下笔墨,我这就写上去。”

  对于行会的起名,熊元霸其实还真的有些心得。什么样的游戏,就要匹配什么类型的行会名称。这样才容易招人。

  比如是一个仙侠类的游戏,那么叫“玄剑宗”,“圣灵门”一类仙气飘飘的名字,就比较应景。

  如果是武侠类的游戏,名字则需要古意盎然一点,比如“风满楼”“阗天剑派”什么的,都是上乘之选。

  像《明末异闻录》这样的天下争霸游戏,行会的名字就要带上一些兵戈之气。而他的心中,其实也早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关宁虎贲!”

  他是东北人,行会的名字中自然想带有一些东北的属性,关宁铁骑现在已经在吴三桂的带领下,全部投靠了满清。所以这个名字就不好叫了。不过“关宁”两个字是单纯的地名,却没什么问题。

  至于这个“虎贲”却另有说法,他本姓“熊”。而熊虎却是一家。姜子牙道号“飞熊”,其实就是一只长着翅膀的老虎。所以虎贲两个字,最是配他不过。

  秦二也是痛快。不一会就撤下了写有“泉水复活点”的大纛旗。接着又拿了一面空白的新大纛旗捧到熊元霸的身前。

  因为得了熊元霸九两银子的打赏,秦二的服务也倍加周到。还一并取来了笔墨。

  旁边的典典见熊元霸要写字,便手脚麻利的在砚台里倒了水,把墨块放在砚台之上,卖力地研磨。不大会功夫,墨汁便研得浓了。

  因为这个大纛旗比较大,所以要求写字的笔也得大上一些。秦二取来的这只毛笔粗若儿臂,足足有两尺来长。

  熊元霸握在手中,觉得大小尺寸和自家门口公园里,老头们练字的海绵笔也差不了多少。

  要说人生际遇也真不可捉摸,平日里熊元霸可能一年到头都不怎么写字,没想到玩一个游戏,这两天功夫居然写了两次字了。

  毛笔在绸布上写字,中途容不得停顿,否则必会阴上一大块墨渍。熊元霸虽然没练过毛笔字,不过这些浅显的道理还是明白的。

  他将新的大纛旗铺在地上,用毛笔沾满了墨汁,量好距离尺寸,也不犹豫,在大纛旗上飞快地写了一个“关”字

  老实说,这个字不能算写得多好,但至少还做到了横平竖直。典典不认识字,见熊元霸连这么大的毛笔都能使用自如,连连拍手叫好。

  听到典典的叫好之声,熊元霸深受鼓舞,把“宁”字和“虎”字也都写了上去。可到了第四个“贲”字的时候,却卡了壳。

  现代人多用电脑拼音打字,已经几乎很少动笔写字了,而这个“贲”字却又不是什么常用字。熊元霸虽然知道怎么读,可是一时间却忘了怎么写。

  想了半天,只是在大纛旗上写了个“卉”字。自己感觉好像还漏掉了一些什么笔画,可具体差在什么地方,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

  “话说,你帮我......”

  熊元霸知道秦二和三德子的智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字库里肯定有这个“贲”字的储存。于是便把毛笔递给了秦二,想让秦二帮着把这个“贲”字补全。

  可没想到的是,此时站在旁边的典典见到熊元霸把毛笔交还给秦二,还以为这大纛旗的书写已经大功告成了。便直接小跑了过去,将大纛旗高高举起,鼓着腮帮子拼命的往上吹气,好让上面的墨迹快些风干。

  熊元霸是个爱面子的人,见典典已经把大纛旗举起来了,却不好意思当着典典的面,让秦二这样一个粗人帮自己填笔。

  于是话到嘴边,直接改口为“你帮我......挂起来吧!”

  秦二自然不知道熊元霸要起什么样的行会名,既然他已经写完了,让自己挂旗那就挂好了,于是答应一声。接过典典手中写有“关宁虎卉”的大纛旗,去院内挂旗。

  熊元霸见木已成舟,索性也就不改了。又拿了笔,在系统公告的下面写了一张“城主公告”。

  其实与其说这是一篇“城主公告”,不如说是一篇行会的“招募启事”更为合适。

  大意是“关宁虎卉”行会是潼关的唯一正规合法行会,现在大批招人,等级不限,男女不限。什么女装大佬、抠脚萝莉的都统统欢迎入会。当然,还有一点要求就是必须保证每天上线。

  写完之后,熊元霸刚要离开,却被三德子拦了下来。告诉熊元霸这“城主公告”要盖章之后才能有效,否则会被当成小招贴扯下来的。

  “盖章?”熊元霸有点含糊,你们也没给我什么城主大印啊?

  三德子却笑着指了指熊元霸腰间的城主令牌。原来这城主令牌竟然还是一个印章。

  熊元霸点了点头,暗叹这游戏细节做得真好,想得也十分周到。于是取下令牌,又找来印泥,用令牌在印泥上狠狠的压了几下,之后又回盖到公告的最下面,才算大功告成。

  典典不知道熊元霸在那个公告下面写了什么,拽着三德子的衣角,问道:“三德子哥哥,胡子叔叔在那个公告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三德子看了半天,公告上面的字他倒是认得,但是怎么跟典典说这“女装大佬”和“抠脚萝莉”的事啊。执拗了半天。才斟字酌句道:

  “上面写的是,你胡子叔叔成立了一个行会。唔......大概就跟城里的商会差不多吧。然后入会要求是男女老少不限,但是要经常在城里露面,不能外出云游,十天半月的不见踪影。”

  “哦,那我也想入会!我长这么大,也没出过几次城,肯定不会远游的。而且我也没什么事情,天天就在城里溜达,看来是最符合要求啦!”典典是个爱凑热闹的脾气,听说是恩人组建的行会,而自己又符合要求。便兴高采烈的要求入会。

  三德子听了一愣,如果严格按熊元霸写的入会标准,典典还真是够格,不说别的,就上线率这一点来说,肯定是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的。

  熊元霸也有些措不及防,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第一个要加入行会的居然是游戏里的NPC。

  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不行的。反正这个游戏也没给什么行会系统,既然愿意入会,大不了就挂个名好了,于是便点头同意下来。

  典典见熊元霸同意自己入会,心里大为高兴,忙问熊元霸道:“胡子叔叔,我入会后,要干些什么吗?”

  “这个......”熊元霸一时无语,按照正常来说,加入公会后无非就是身后有了个组织,可以和行会内的成员一起组队,做个任务什么的。如果自己被其他行会的人欺负了,行会或许还能帮着出头PK什么的。

  然而这个游戏现今也没有什么组队任务,而且看样子典典也不会跟什么人起了争端,需要组队PK。

  熊元霸想了想,对三德子道:“你跟她说,可以作为行会的文书,帮我招募。记录行会的成员。”说着又将自家宅子的地址一并告诉了三德子。说有了什么事,可以去宅子直接找他或者写信。

  典典听说让自己当文书,不禁有点发愁:“可是,我都不认识字诶”

  三德子跟典典聊得熟了,不愿意让典典扫兴。干脆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教典典认字,典典这才高兴起来。

  这时院内的秦二已经将大纛旗升了起来,“关宁虎卉”四个大字迎风飘扬。

  典典指着那大纛旗上的“关宁虎卉”四个字,问三德子,道:“三德子哥哥,这四个字念什么啊?你先教我这四个字吧”

  三德子望着大纛旗上的字,心中有些迷茫。这字他倒是认识,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自己的数据库里也没有啊......

  三德子不知道,就在此刻,同时望着督师府衙内升起的这面大纛旗,深深陷入迷茫的,还有不远处的牛道士和宋献策。

  ...

  却说熊元霸跟二人告别之后,牛道士依旧拉着宋献策讲了半天“长街血战”的故事。宋献策也只是偶尔点点头,并不搭言。

  牛道士自觉讲得丝丝入扣,精彩纷呈。等收住了话头,便主动拉开车帷,请宋献策下车。

  在这里其实牛道士还耍了一个小心眼,他之前特意吩咐车夫把轿车停的位置,要紧挨着“新.督师府衙”的门口。等宋献策下车后,他便可以直接将宋献策引入“府衙”吃酒喝茶。

  这“新府衙”别的不敢说,菜品可是保质保量。厨子都是原来望云楼的大灶。

  等接风酒吃完之后,再请宋献策去附近的温泉坐汤。所谓“坐汤”其实就是洗去征尘的意思。

  潼关虽然地处陕西,干旱缺水。可是在城池的东北处,却有一处温泉,春夏秋冬都有地脉热泉涌出,附近的人们称之为女娲泉。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彼时的人们,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相信这地下的热泉是地脉阳气所汇,可以祛病驱邪。

  虏酋努尔哈赤死前的一天,还有“上不豫,幸清河坐汤”的记录。

  待坐汤之后,牛道士还特意请来了城中的戏班,唱上几出大戏。哼那么几个小曲,其中有几个扮小旦的少年,也是身姿具妙的......

  按牛道士的想法,待这样一条龙的接风洗尘之后,大概也就差不多了。宋献策带着自己一路上讲的故事,完全可以回长安交旨了。

  等宋献策临行之时,自己还可以给他揣上些肉夹馍一类的潼关特产带回长安,可谓宾主两相宜。

  没想到宋献策却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下来车之后,非但没有跟着牛道士的引领,进入府衙。反而停住了脚步,四处张望起来。

  不多时,便指着府门上那块“辅事饬民”牌匾上的血掌印,道:“这个血手印是怎么回事啊?”

  牛道士对此早有准备,指着赤练仙子的落款对宋献策,道:“这话说来也巧,刚才与我们同车的那位大侠,他便是赤练仙子,而这匾额上的落款,正是他亲手所题。”

  “那一日潼关血战,对面的建虏乱箭如飞蝗一般。这个赤练仙子大侠身受十余处箭创,依旧死战不退。”

  “后来他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一个百姓的八仙桌面,顶在了阵前。当时建虏的乱箭如雨点一般射在八仙桌上,赤练仙子却抵着八仙桌向前冲锋。最后杀得建虏大败。”

  “等此战过后,才发现八仙桌上除了那些箭羽之外,还留下了他一个沾满血迹的掌印。”

  后来巫山伯马大帅感念此战中大侠们的功绩,就把这个八仙桌改制成了牌匾,悬于府门之前。为的是让潼关百姓不忘那日齐心抗虏之事。”

  “当然,您现在看到的这个血掌印可不是当天留下的血迹了,是后来在原来掌印的位置,又让赤练仙子用印泥加盖上去的。目的是为了让颜色经久不退。”

  宋献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又看了一阵,犹疑道:“我记得原来督师府衙好像不在这啊?是不是挪了地方”

  这潼关宋献策也来过几次,对督师府衙多少还有些印象。总觉得面前这个怪模怪样的督师府衙有些不太对。

  一般来说,府衙里面的大殿,都应该是“庑殿顶”的形制,而这个督师府衙后面的那座高楼,却明显是个“硬山顶”。在规制上只能算是百姓府宅,差了府衙许多。

  而且单看样式,也颇有些古怪。知道的是府衙,不知道的倒是像一座酒楼。

  牛道士心中暗恨宋献策多事,脸上却一副钦佩的表情,道:“军师大人果然慧眼如炬啊,这督师府衙还真搬了地方。”

  说着指着原来督师府衙的方向,继续道:“那一日长街血战,这督师府衙里面其实也打开了锅。可以说死人无数。其中有一位朱姓大侠可谓满门忠烈,全家齐齐上阵,战后却只剩下了孤儿寡母。”

  “马大帅感念其一门忠烈,把督师府衙赏赐给了她们,还特意让我写了“紫阳世泽”的牌匾,以表彰其功绩。”

  从来就没听说过一府的主官,一高兴把自己的府衙口赏人的!这不是信口胡说么!

  宋献策皱了皱眉。却没有反驳,只是指着远处督师府衙上方飘着的大纛旗,冷冷道:“这旗帜上的泉水复活点,又作何解释?”

  这大纛旗上的“泉水复活点”几个字都是简体字,然而当年编撰简体字时,其实都是根据书法中的草书、行书而来。并不是闭门造车毫无根据编撰的。

  而宋献策虽然是图谶占卜起家,但是学问还是有一些的。所以尽管这几个字都是简体字,但也都能一一认得。

  可字是认得,但这里面的意思就捉摸不透了。

  牛道士听出了宋献策语气中的不善,他也觉得这几个字颇为难解,想了半晌,才凑进宋献策的身前,轻声道:“军师大人,事到如今,我也不跟您隐瞒了。其实这里面......却还真有一段不为外人道的隐情。”

  “前面我说的都对,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我却没敢说。在潼关大战后,这个督师府衙里便闹了鬼啦!”

  “天天半夜里阴风不散,隐隐有鬼哭之声。后来闹得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才另觅的府衙。”

  “您看到的这个“泉水复活点”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纛旗,而是实打实的招魂幡!是安抚鬼魂用的。”

  “您想啊,我们马大帅是武将,素常又以胆大著称。这平白无故的搬家,还是被闹鬼吓的,这事好说不好听啊。所以我今天跟您说了,您可千万别四处传去。”

  世间说谎这件事,如果想说得真,说的实。必要的时候,就要故意把自己的短处揭给别人。这样对方以为窥见了隐私之事,便不再往下追究了。

  牛道士深谙其理,所以这个时候给马世耀安上了一个怕鬼胆小的毛病。虽然如果被传出去不太好听,但总比欺君之罪要好得多。

  宋献策本就是靠些神鬼谶语混饭吃的江湖术士,而有些东西要想让别人相信,自己必先坚信怪力乱神之事。

  所以他此时听说督师府衙里闹鬼,这个大纛旗其实是一个招魂幡,却也相信了个七七八八。

  毕竟“复活”两个字在上面明明晃晃的写着,也不像有什么其他歧义......

  牛道士见哄骗住了宋献策,便急忙引着他往厅堂里走,免得再节外生枝。

  然而就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那面挂了许久的“泉水复活点”大纛旗竟然降了下去。

  过不多时,一面新的大纛旗又徐徐升起,上面明晃晃的四个大字:

  “关宁虎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