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第四天灾 第三十三章 卤马板肠

《明末第四天灾》第三十三章 卤马板肠

作者:脑疯 字数:4900 书籍:明末第四天灾

  正月时节的潼关城,天黑得很早。临近傍晚时分,天空中还飘起了一阵细小的雪花。

  马世耀坐在望云楼上,看到天还没黑,楼下的各个商铺就把各色式样的灯笼挂了出去。其中还不乏有许多新鲜的样式,心中似有所感,急忙转头问向旁边陪酒的那两个粉头,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其中一个粉头哧哧地笑道:“将军,今天是上元佳节啊,这您都不记得啦?”

  马世耀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五,这几天忙于战事,竟然连这上元节都忘了个干净。

  马世耀自然不会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早在两天前便因为诈降之计被多铎识破,落得一个城破殒命,身首异处下场。而多铎在上元节这一天也来到了观云楼,就坐在马世耀如今坐的这个位置上,看了一夜的火树银花。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日的一大早,多铎便带领大军出了潼关,于正月十八日攻破了大顺朝的国都———长安。

  至此,大顺王朝一统天下的愿望变为了梦幻泡影,风吹云散。

  可如今由于玩家们的降临,这段历史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的发生了改变......

  马世耀不知道这段“历史”,自然也不会感念什么玩家的救命之恩。他看着天色已经慢慢的黑了下来,街道上的人流不减反增,甚至还多出不少看花灯的老人和孩子。

  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做大将的最怕有意料之外的变数,如果他早知道今天是上元节,甚至会考虑把行动的时间往后推延上一天,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此时说什么都晚了,有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吩咐身边的亲兵马福儿、马禄儿把那面军锣抬来。

  马世耀从军中找来的这面军锣又重又沉,即便是两个人抬着也有些吃力,马福儿一边抬着锣,嘴里一边不住地念叨:

  “我说马爷哎,您天天教我们闻鼓则进,鸣金而退。可今天您这还没等开打呢,就拿了这么大的一面铜锣当号令。这怎么看都是要鸣金收兵之象啊。”

  马福儿是马世耀身边的老人,早在马世耀还在河南当流寇,报号飞天鹞子的时候,就跟随在了马世耀的身边。

  当时马世耀手下有四大金刚,分别以福、禄、寿、喜为名。马福儿本还是老大,只不过这几年,老四马喜儿冒了尖儿,已经可以偶尔出去独自带兵了。可他们几个还在马世耀身边伺候。

  因为跟在马世耀身边久了,说话也就随便了些,经常没深没浅的乱说。

  马世耀听了马福儿的这番话,飞起一脚重重的踢在了马福儿的屁股上,骂道:

  “就你有嘴,竟说的什么屁话!你们四个都是一起跟我从山里出来的。你还是当老大的。为啥人家马喜儿现在就能领着人马在外面干大事,你们却蹲在这里,做这些粗笨的活计。难道你们几个晚上趴被窝里睡觉的时候,就不自己琢磨琢磨吗?”

  马福儿挨了一脚,也不以为意。因为久在马世耀身边伺候,没大没小的惯了,如今被马世耀抢白了几句,也只是嘿嘿笑了两声,道“小四有了出息,其实我们也是欢喜的。”

  说话间,那面大铜锣已经被二人抬到窗台之上,马世耀双手接过铜锣,轻轻的倚在窗边,用窗框擎住了些铜锣的重量,眼睛向楼下望去。

  此时已经华灯初上,以前古人说道上元佳节的热闹之处,用“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来形容。潼关城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地处陕西锁钥。也是过往客商的必经之处。随着战乱的结束,这街上也恢复了几分热闹。

  有几个临街阔气的商铺甚至还在门外摆出了不断旋转的“影灯”和高大绚丽的“灯树”。

  这“影灯”其实就是走马灯,外面一层用几近透明的薄纸糊了以作防风之用,里面则是用纸剪成了人物车马的形象。靠着下面灯烛燃烧,不断升起的火气推动,里面的人物车马便不断的旋转。如同活了一般。

  往年这影灯里都是些“三国”“水浒”里的人物段落,今年有些商铺还别出心裁的剪了“巫山伯大战蛮王”的故事,也算是应景有趣。

  而这灯树就更是了不得,有些用竹枝搭成,有些则直接在树上装扮彩灯,远远望去,如同整个大树都着了火一般,故此才有了“火树银花”的比喻。

  西夷诸国每到年终岁末之时,都有拿灯火装扮松木的习惯,殊不知这东西在中国其实已经玩了几千年,连著名的短命皇帝隋炀帝也留下了“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句子。

  在唐睿宗之时,更是在长安的安福门外搭起了一座二十丈高灯树,上面足足挂了五万盏灯笼。创下了难以企及的灯树记录。

  此时潼关城刚刚经历了战火,自然不会如此靡费。不过潼关城素来有扎灯笼的传统手艺,而且前几天城内的百姓还偷偷扎了不少“顺民”字样的灯笼。

  可没想到看似强大的狗鞑子,竟然轻易的就被巫山伯大人打败了。这些辛苦扎成的“顺民灯笼”也就都没用上。

  然而潼关百姓素来有俭朴度日的习惯,虽然当时没用上,也不能就平白的浪费了。有心思灵巧的百姓拿出笔墨,在灯笼上又添了“大”“良”两个字,改成了“大顺良民”的灯笼,也趁着上元节挂了出去。

  虽然是兵荒马乱的年月,但这战乱平息,又逢佳节。百姓们贪恋这难得的片刻欢愉,都愿意趁机热闹一下,去一去这些年来辛苦度日的晦气。所以潼关城中几乎家家挂灯,远远望去一片灯海,也是自有一番喜气。

  马世耀左右看了一下,发现自己安排的几路人马均已在督师府衙的左近就位,虽然如今这长街之上,又多出不少晚上出来游玩赏灯的百姓,但是此时他也顾不了许多。双手用力的掀起了这面大铜锣,就要从望云楼上把这大锣丢下下。

  可在这时,望云楼的楼下又出了一些变故。从督师府衙旁边的李记当铺里,走出了一行七人。

  为首的是一个穿蓝衫的俊俏公子,怀里抱着一把古朴的宝剑,腰间悬挂了两块美玉,走起路来琼琚锵锵之声,不绝于耳。

  后面的六人每人一身精锐甲胄,腰间背后揣着长大的兵刃,一个个器宇轩昂,看起来武艺不凡。

  不过这六人走路时,都故意矮着前面那蓝衫公子几步,在背后小步曲意的跟随,看样子应该那蓝衫公子家将一类的角色。

  这一行人从李记当铺出来,顺着街路,直奔督师府衙的方向走去。

  马世耀是识货之人,一见这几人身上穿的甲胄,就知道一行人非富即贵,绝不是普通的穷酸大侠。

  要知道物以稀为贵,在历朝历代,民间豪强或许可以私藏弓弩,刀剑,甚至火枪。但谁要敢在家中私藏甲胄,那必是谋反的大罪,被发现了是要株连九族的。如今战乱之年,官府的监管多少有些松懈。

  但这甲胄工艺复杂,制作极难。即便民间有私下买卖甲胄的,价格也是极其昂贵。前几日潼关大战,清军足足有近十万之众。但身披精锐甲胄的,却并不是很多。

  而这六人身上穿的不仅是精锐甲胄,更是清军骁骑营中将佐的甲胄。

  这骁骑营是建虏的禁军,只在主将的身边护卫。当日潼关大战,马世耀摆开阵势,阻击往外突围的多铎,想把多铎困死在这潼关城中。

  后来也正是多铎手下的骁骑营,带领一干骑兵不要命的进行拼死冲锋,最后才冲破了马世耀的阵势,让多铎捡了一条性命。

  如今这六人能每人穿着一套完整的清军骁骑营将佐甲胄,显然是在潼关大战之后,花了重金求购来的。而舍得重金购入这样贵重甲胄的公子,身边的家将不可能是普通的士卒,自然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武艺高强之人。

  马世耀在楼上单单只看了这几人的装备打扮,就倒吸一口凉气。这次他把大部分人手都分给了牛道士,自己这边只留了二百精锐,可以说人手并不是特别的充裕。

  马世耀害怕强攻督师府衙的计划有什么变数,于是手中的大锣就稳了一下,并没有就势推出去。

  而他不知道,这一行从李记当铺里走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玩家熊元霸的生死仇敌,那个号称氪金之王的张小帆。

  却说张小帆这几日游戏玩得其实挺没劲的,本来无意中淘到了这个游戏,而且惊喜的发现无论场景、打击感、画面都是超一流的水准,绝无半点挑剔之处,于是兴致勃勃的将整个工作室都拉了进来,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可是没想到的是,潼关大战之后,这游戏的任务居然断了。自己玩了两天,竟然不知道应该干什么。既无处练级,又不能跟NPC交流,甚至连个主线任务也没有,就是无所事事的在城中闲逛,于是兴趣减了许多。

  这就像那个著名游戏《GTA》一样,如果刨除了主线剧情任务,只留下一个精致真实的城市。即便场景再丰富,细节再真实,那只是一个无趣的空壳,玩着挺没劲的。

  可能其他的玩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两天上线的人数明显少了许多,张小帆之所以还没把工作室拉走,是他总觉得这个游戏既然能把细节做到如此出色,那后续任务肯定还会陆续推出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他估计应该是游戏开发者为了把任务做得更完善,不断进行优化,所以耽误了任务发布时间什么的。自己既然在游戏前期就进入了这个游戏,那优势还是要利用好,这样在游戏后期时,才能事半功倍。

  这一次潼关大战,张小帆的工作室在战场上捡了不少装备,在当铺里也换了很多银钱,所以暂时手头还有大把的现银花不出去,他也就没有急着去充钱氪金。

  今天晚饭后,张小帆闲着没事,又上线来逛了逛,结果发现居然游戏里在庆祝元宵节,虽然游戏的主线任务还没有开启,但是好像添加了不少节日的彩蛋,他甚至还在不少商铺悬挂的彩灯上,看到了前两天潼关大战的内容。

  张小帆觉得有趣,便在游戏中闲逛了起来。他平时喜好排场,即便是在游戏里闲逛,也必定有工作室的代练人员跟在他的身后,充当保镖和打手。

  此刻,他刚从李记当铺里又挑选了一些装备武器出来,一路上好整以暇的欣赏着游戏中元宵节花灯夜市的美景,却不知道,在他背后不远的地方,有几个人悄悄地盯住了他们。

  这几个人正是马世耀事先埋伏的,在督师衙门附近扮作小贩儿的几个杀手。

  他们倒不是对张小帆这一行有什么想法,他们的目的只是纯粹的想完成任务,去刺杀督师府衙门口的秦二和三德子。

  本来他们和马世耀约定的是,只要马世耀把铜锣从望云楼上推下来。趁着秦二和三德子被铜锣的巨大响声所扰,抬头分神的片刻之机,众人便上前动手杀人。

  然而再完善的计划也会出现一些纰漏,因为无论哪个朝代,百姓对官府的门口都多少有些畏惧。

  所以尽管这条大街上有不少闲逛看花灯的百姓。但走到督师府衙门前的时候,都下意识的远远绕了过去。这就让府衙门口留出了一个很大的空场来。

  如果这几个扮做商贩的杀手贸然的走过去,未免有些奇怪。很可能被秦二或者三德子提前发现异状,做出戒备。

  这个时候,马世耀已经把军锣从窗户上推了出来,而这些杀手距离着秦二和三德子,却还有不少的距离。所以每人心中不免有些着急。

  这时候正巧张小帆等人从李记当铺里走出来,顺着大街的方向,大大咧咧的径直向督师府衙的门口走去。他们是玩家,自然不会惧怕所谓的官府一类的。

  几个杀手看到这情形,感觉这是一个可以偷偷靠近府衙门口的由头,于是纷纷拿起手中的篮子,快步也跟了上去。装作推销吃食的样子,追在张小帆等人的身后。

  他们不断的从篮子里拿出各色的小吃,塞到那几个家将打扮人的手里,示意免费品尝。自己也借故跟随着张小帆等人的脚步,不露痕迹的往府衙门口的位置靠近。

  这些杀手篮子里的吃食都是些炸元宵,冻梨,糕饼一类的东西,唯独其中一个杀手,篮子里装的却是卤马板肠。

  这个杀手是陕西米脂人,祖传的卤驴板肠的手艺,可惜连年灾荒兵祸,这粮食都没有,驴就更没有,所以这祖传的卤板肠手艺也变成了屠龙之技,许久未得施展了。

  然而这几天他的祖传手艺却得以发挥了,只因为潼关一场大战,除去那些跑散了的,还有不少战马倒毙在战场之上。虽然有些可惜,但也不能糟蹋了。无论是潼关的百姓还是马世耀的手下,都抢了不少马肉回去。

  这个杀手不爱马肉,却只爱下货,这驴肉和马肉的味道应该也都差不多,世上吃驴板肠的多,这上等战马的板肠可绝对是稀罕物,估计即便是王公贵族也没有几个人舍得去吃。

  于是他抢了好几挂的马肠子回去,下足功夫,卤了好几锅的马板肠来吃。这一次听说要假扮商贩,也不知道卖些什么好,便取了一挂马肉板肠,沿街假装叫买。

  此时看到张小帆等人往督师府衙的方向走去,于是也装着叫卖的样子,用筷子夹起马板肠,假意追着张小帆等人让他们品尝。暗地里去靠近门口的秦二和三德子。

  张小帆为人极其注意形象,即便是在游戏中,也不愿沿街吃这些食物,所以只是扬着脑袋向前溜达。

  后面跟随的几个工作室打手却无所谓,见有NPC举来食物,想着还能顺便补充些体能,也就一一放进嘴里吃了。

  然而问题出就出在了这位卖马板肠的杀手上面,这所谓的板肠,指的就是一整条的大肠。如果是经常在街上卖货的商贩,即便要给行人品尝味道,也是用小刀将这板肠切成碎块。用筷子夹着碎块供给路人试吃。

  可这杀手就没干过小贩,全然不懂这些。而且他的心思也全在两个府衙门子的上面。所以用筷子夹起了一整根的大肠,朝着张小帆的随从阿大的嘴边递去。

  其实他也没想让阿大真吃,就是虚着比量了两下,以此做个障眼法,使得自己能更靠近府衙门口一些。

  而阿大如果在现实之中,也不会张口去咬这整根的马板肠,只是在游戏里,没有那么多讲头,就随手点了一下“确定键”。

  而两个人的无心之举同时凑在一起,这乐子可就大了。

  阿大一口咬住马板肠的一端,嚼了半天都没咽下去,而长长的一根马板肠在空中摆来摆去,马板肠的另一端,却还停留在杀手商贩的土篮子里。

  张小帆不知道后面发生的事,依旧走在前面。

  这阿大嚼了两口没咽下去,转头看张小帆越走越远,怕走散了。于是连忙就点了“取消键”,把口里的马板肠吐了出去。

  这边阿大一松了口,那边篮子里的板肠也留不住了,跟着悬在外面的一大截板肠一起滑落到了地上。

  这个杀手也是穷苦人出身,最见不得浪费粮食,更何况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战马板肠了,此时见板肠掉在地上,下意识的就拉住了阿大的手,道:“哎,你怎么给吐地上了,你赔我的板肠”

  阿大这时见张小帆已经走得挺远了,自然不愿意和这个小贩纠缠,于是猛的一甩手,将小贩抖开,自己快步的去追张小帆。

  那个卖板肠的杀手此时也反应过来,冲着周围的几个商贩假意的大喊:“啊呀,大侠打人了!快过来人啊”

  旁边的几个扮做小贩的杀手,也借这板肠杀手吵闹的机会,纷纷凑了上来。

  也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