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洞螟 第七百六十三节 偷鸡不成与登顶

《洞螟》第七百六十三节 偷鸡不成与登顶

作者:伏雨辰星 字数:3610 书籍:洞螟

  “你需要充分的休息呢!”

  “胡说!你才需要充分的休息呢!”

  “好吧,好吧!”张家全拗不过态度坚决的尹姑娘:“趁天色还早,我们去跑一趟。”

  □□□□□□

  从龙泉关至台怀镇,近百里山道中,有不少寺院可以住宿,月明池的观海寺还是规模中等的,也有十余间殿堂,目下仅住了廿余名喇嘛在内苦修。

  天一黑,简直鬼打死人,偌大的寺院,住在里面真需要有相当大的胆子。

  观海寺距显通寺将近三十里,平时香客得走上半天。显通寺有事,这里的人的确不可能及时赶往支援。

  寺位于群山的牛岭间,向东,群山向东下展,峰峦连绵,据说可以在天晴时看到大海。

  天色已近黄昏,道上行人绝迹。

  寺内的容院,四周警卫森严,许多便衣人员布冈站哨。山门外建了旗栅,千余面各色旗帜迎风飘扬。

  两名带刀警卫,监视看大道的动静,除了飞禽走兽,已经看不到人影。

  飞禽走兽是无害的,所以警卫也觉得自己是安全的。

  至于是否真的安全,他们心中有数,在这种山林古刹中,要想真的安全不是易事,林深草茂,任何地方都可以藏匿凶手刺客,任何方向都可以接近。

  警卫只能吓唬一些安份守己的百姓,吓唬不了亡命的凶手刺客。

  一个淡淡的人影,从寺西的红墙翻越,禅房的人自然不可能发现,客院的几处警卫也一无所觉。

  这人是张家全,悄然深入中枢,凭他的本能和锐利的视力听觉,他可以早一步发现警卫,而警卫却无法发现入侵的人。

  伏在容院侧力的偏殿暗影中,他可以看到客院大半部活动范围内的动静。

  仔细看了许久,他感到纳闷。

  有不坐人进进出出,也有许多人亲自往厩房照料自己的生骑。

  这些人中,似乎没有几个真正的汉人,若面貌,几乎可以确定是鞑子,尽管偶然可以听到他们用汉语交谈,有经验的人可以分辨出其中带有浓浓的辽东腔。

  他有点恍然,这些人根木不是讲武堂的汉奸走狗,而是内府三旗的准侍卫子弟,年轻的侍卫后备人才。

  他很有耐心,继续侦察。

  也没有夏都堂的人(代表大同军方安全人员)。

  也没见到白狐、和川堡四杰那些人(代表大同民政方面的安全人员)。

  讲武堂那些教头们到何处去了?那些穿汉人装束的教头是假的,真的汉奸奴才躲在何处?

  他潜行的技术极为高明,伏地爬行无声无息,真像一头潜伏伺伏的豹,在各处潜行数遍,心中了然:这里是诱饵,不值得他动手。

  临行,他到了客院后面的香积厨附近。

  不少丁投在准备晚膳,忙乱中,他悄然潜入,在水井边守候片刻,果然等到一个打水的人。

  他像豹一般扑上,一掌把人劈昏,抗上肩窜至院角,悄然撤走。

  ------------------

  第二十九章

  内府三旗子弟,都是所谓皇室亲贵,能遴选进入三旗侍卫营,几乎全是佳子弟,所以每个人都带有奴才跟班。

  这位打水的人,是真正的奴仆。

  夜幕降临,山林中兽吼四起,风声像波浪,人在这种荒山野岭中,胆气不够真会吓昏。

  这位廿多岁的奴仆颇有胆气,被冷风一吹,陡然苏醒,挺身拔起,居然不曾吓昏。

  林中黑暗,这人居然沉得住气,定下神伸手摸索而行,奔出十余步,这才开始显得慌张,不知该往何处走才好,心一慌便撞上了一株大树,枝叶摇摇。

  “喂……”这人焦灼地张口狂叫。

  “喂……喂……喂……”山谷的回声绵绵不断传回,但没有其他的回音。

  “喂!”这人再次大叫。

  “嘿嘿嘿……”黑暗中传来一阵刺耳的阴笑声。

  “哎呀……”这人吓得跳起来,立即躲在一株大树下发抖。

  “嘿嘿嘿……”阴笑声又从另一方向传来。

  这人胆气不弱,大概已听出是人声。

  “什……什么人……”这人壮着胆急声问。

  “善财菩萨……”直震耳膜的嗓音传到。

  按着,三丈外出现一个高度几近两丈的人影,无声无息地接近,显现。

  “菩萨慈悲……”这人惊叫着爬伏下来磕头,一面五体投地叩拜一面叫。

  善财菩萨是文殊菩萨座下的使者。

  至于这位菩萨后来为何变成南海观音菩萨座下的善财童子,对神话故事少涉猎的人,就无从得悉了。

  “凡人,你在这里干什么?”善财菩萨问。

  “弟……弟子不……不知道……”

  “怎么不知道?”

  “弟子在……在观……观海寺挑……挑水,醒……醒来就……就在这里了……”

  “观海寺距此已有五十里,你怎么胡说?”

  “菩萨明……明鉴,弟……弟子真……真的不……不知道……”

  “观海寺里住了些什么人?”

  假使这位身高将近两丈的人真是善财菩萨,菩萨无所不知,还用问吗?”

  这人快吓昏了,那有工夫去多想?

  “是……是内……内府三旗侍……侍卫的人……”

  “胡说,有讲武堂的人,有大同派来的人……”

  “菩萨明鉴!他们昨……昨晚就……就走了。”

  “走了?”

  “到……到显通寺外……外围,埋……埋伏捉……捉大逆不道的刺……刺客……”

  “原来如此,”

  “弟……弟子……”

  “你很诚实,留你一命……”

  “嗯……”

  高大的菩萨一分为二,原来是两个人叠罗汉扮成的,他们是张家全和尹姑娘。

  □□□□□□

  三更天,台怀镇西北大火燎原。

  台怀镇至显通寺仅有五木里,北风紧,初冬草木凋零,山上的树木以松柏为多,火一起可就麻烦大了。

  不知到底有多少处火头,风借火势,火趁风威,一发不可收拾。

  有不少人埋伏在台怀镇至显通寺之间,山崖洼地凡是可以攀越的隐蔽所在,都有带了弓箭暗器的人潜伏。

  自己带了水粮,不论昼夜都潜藏蛰伏,专门捉捕擅自走动的人,目标当然是刺客,擅自闯入的人非死即重伤。

  火一起,百余名奉命潜伏的人,可就躲不住啦!

  台怀镇人声鼎沸,所有的居民与随车驾前来的人,乱得一塌糊涂,纷纷出外救火。

  显通寺的人,也人声鼎沸,四百余名僧侣,配合数百名御林军与侍卫,分持救火器物,散布在各处准备救火,如临大敌。

  显通寺十二院,是围绕灵鹫峰建造的,范围之广大,走上大半天还无法游遍,可知广大的程度。

  刺客从何处入侵,根木不可能事先防守。

  近台怀镇的火场,乱哄哄的伏桩们一一现身,立即受到金鹰的无情袭击,乘乱发箭攒射。

  飞虹剑客一击即走,奔东逐北来去如风。

  杀人放火,就是这么一回事。

  引起的反应,形成更可怕的暴乱。

  安全人员的反应迅速激烈,大量人手皆向刺客出没处集中追逐。

  显通寺内,招待贵宾的客院警卫森严,御林军每卅人为一小组,千余小组把客院外围构成铜墙铁壁,弓箭手与镖枪手排列成阵。

  内围,侍卫们形成第二道更坚固的防卫网。

  别的地方都在乱,只有这座容院不许乱。

  火不可能烧到此地,四周没有接近的树林。

  三五十个刺客,想接近简直是白送死。

  火光通明,客院东南角的花园广约百亩,建了亭台莲池,花木已经凋零,不易藏人。外围,花树中隐约可看到一些供香客游憩的事阁。

  一声豹吼,一座小亭顶端出现豹影。

  立即引来领队军官的喝口令声,第一丛箭雨到达。

  豹在亭顶闪动腾挪,忽隐忍现,箭射在亭顶上声如暴雨,爆出一串串火星。

  “嗷……”豹吼声间歇地传出。

  箭不会折向,不可能射中忽隐忽现的豹。

  御林军纪律森严,阵势屹立不摇,箭手躲在铁盾手后面,发箭时纵空隙中露出半身,每一个官兵,都沉着镇静不为所动。

  阵势不动,刺客不可能乘乱突入。

  双方僵住了,谁也奈何不了谁。

  “嗷……”豹吼声愈来愈刺耳。

  传出一声沉喝,箭停止发射。

  十余名举着火把的官兵,突然向两侧移动。

  片刻,卅名拥盾的甲士出现。

  领先的三名披甲军官出现,戴的是盔,而非斗笠形的军帽。身后,出现了穿了掩心甲的燕山三剑客。

  前面列阵的两队官兵中,军官发令起立,盾手立即站起,盾排列如城。

  “伊里……”口令声震耳欲聋,悠长洪亮,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两队官兵动作如一,按口令,肃立举刀剑行礼。

  伊里,意思是立正敬礼,是满州军礼的口令。

  出来的三名军官与燕山三剑客,左右一分。

  后面的甲士们,也整齐地左右挪动。

  十二名带甲御前侍卫出现,拥簇着一身黄的小皇帝向前超越,后面跟了一大群王公大臣。

  爱新觉罗福临,那时还只是十岁的孩子。

  他六岁被扶上皇帝的宝座,面对虎视耽眈的皇叔摄政王多尔衮(睿亲王),与野蛮人争夺皇位的阴谋杀戮传统,他不得不装出天真、无邪、无知等等幼稚无用神态来保护自己,而且一直扮演得十分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