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仙缘 第九百四十七章 北绝东极

《九天仙缘》第九百四十七章 北绝东极

作者:晨风沧岳 字数:3098 书籍:九天仙缘

  江启不可能每次背书箱都让别人帮忙, 现在消减一下,每次只用拿一两本书,然后笔墨纸砚这些必备的。

  加起来都不算重, 就算他只是一个四岁小孩子,背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江兆恒闻言也很赞同, 本来今天带的书多,也只是因为第一天, 不知夫子启蒙要用哪一本,索性带全了,他夸赞道:“做的不错。”

  一家三口离开了书院。

  到了下面路口的时候, 就见文生他们正在下面等着。

  文生读的私塾并不需要住宿,大多的孩子都是每天回家,第二天早上又过去。

  “二叔, 文生。”江启远远见了人挥了挥手, “你们怎么在这里?”

  江老二笑道:“来接你们一起。”

  走近后, 江启被放了下来,他仔细看了一圈被二叔牵着的牛, 确认了, 这牛确实很像他们家的牛, 他不可置信道:“咱们家有牛车了?”

  家里在做牛车, 他是知道的, 但他没想到能这么快做好。

  这才过了一天吧。

  江老二把他和文生抱到牛车上, 说道:“我们先做了一个简单的,每天接送你们方便,之后再慢慢做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 这样下雨的时候咱们也可以坐马车。”

  江启问道:“大伯他们呢?他们不跟我们一起吗?”他记得今天是大房来镇上卖魔芋爽。

  江兆恒道:“咱们家生意好, 他们早早卖完就回去了, 这一趟是专门来接你和文生的。”

  江启眨眨眼,“哦”了一声。

  江兆恒又开始问江启今天在书院学了什么,江启便把今天夫子教的简单的说了一遍,有文生在这,他不好说得太多了。主动把话题抛到文生那边,问文生学的什么书。

  文生那边倒是一样,都是千字文。

  只不过进度肯定没有江启那么快。

  江启便问他夫子是怎么教的,顺道把他这边夫子教的也说一下,两相印证,同是也加深一下文生的理解。

  两个孩子一起读书,江启没想过压着文生不让出头,比起那样,他更希望文生也和他一起,到时候两兄弟同行科考,日后都能有个好成绩。不论是去当官,还是开个私塾等等,都生活的更好。

  文生自然也看得出江启想帮他,他性子有点懦弱,甚至有自卑的成分,之所以会要读书,不是因为他想去,而是因为爹娘对这个寄予厚望,他自己也清楚,读书的机会难得,这样的路以后会最轻松。

  但想轻松,也得先至少考上秀才,才算高枕无忧。

  否则的话,一直考不上,家里人的期待就是无形的枷锁,他也会受尽村里其他人的嘲笑。

  他知道自己天赋一般,他需要江启的帮助。

  小六过目不忘,喜好读书,白鹤书院的山长都亲自来请他去读书,这是全家公认的神童,他比不上很正常,所以对于江启现在想要教他,他只有高兴,而不会觉得对方是在施舍,自尊心受挫等等。

  毕竟他比不过神童,这很正常嘛。

  “等等,我把书拿出来。”文生翻着自己的书箱,“我记不下那么多内容。”

  “嗯。”江启等着,同时跟驾驶着牛车的二叔说了一声,“二叔你让牛不要太快了,咱们慢慢走,不然一直晃悠着看书,长期下来会对眼睛不好。”

  “哎,好。”江老二笑呵呵的朗声应道,只觉得心头火热,心里对这小侄子也满是感激。

  人家能愿意无保留的教他儿子,这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孩子关系就完事了的。

  人家白鹤书院的夫子,想进去读书一年得花好几十两呢。

  而后他又问道:“小六,这样不会耽搁你吧?”

  “不会。”江启摇摇头,“我教文生一遍,等于我自己也复习了一次,可以加深印象了。”

  话是这么说,但江老二心中依旧很感谢,想着日后对小六可得更尽些心。

  一路探讨着,江启发现,柳云鹤不愧是以眼光好为名的人物,教丙班的夫子和文生的夫子,两人同样是秀才,但给他授课的林夫子,明显比起周秀才要优秀的多。

  周秀才更偏向于死记硬背,教书更像是照本宣科,拿着许久未更新的注释来讲。

  而林夫子要灵活很多,教授的过程更细致,也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

  等一番交流完后,他们也到了村子了。

  还没到家门,就听到不远处的骂街声,“我告诉你,没这么好的事,家里这么多人,咱们家就送了你丈夫读书,考到现在也没个结果,现在好了,你们暗戳戳的又想送你们儿子去读书是吗?咱们一大家子就全该给你们当牛做马了?”

  “我说张春雨,你咋想得这么美呢?”

  江启满是震惊,转头看向爹娘:“这是怎么回事?”

  这赵家人怎么和张春雨还吵起来了。

  张韵秋倒确实知道,“半个月前,柳山长来找你,想让你去白鹤书院读书,这事一下子就在村里传开了,张春雨那会儿估计就也想把她儿子也送去读书。今天你正式去上学了,她估计就按耐不住了。”

  张春雨贯来都要比她更好,如今看她儿子读书,自然是不甘于落后了。张韵秋对她的这些小心思一清二楚,都不用刻意去关注,猜都能猜到会发生什么。

  虽然如此,经历这么多,张春雨看不惯她好过,张韵秋同样也看不惯张春雨好过。

  对于如今着急的争吵,她只有高兴的份。

  江启眨眨眼,也想通了是怎么回事了,因为他读书而引发的连续事故。在原本的剧情里,可没有这一点,原本剧情里,张春雨儿子也读书了,不过没有引起争议,很是顺理成章。

  因为那时候,赵永昌已经考上了秀才。

  张春雨重生之后,虽然很快就挽回了赵永昌,但她并没有立时就嫁过去,因为她清楚,赵永昌属于是大器晚成,考上秀才的时间非常靠后。而赵家人多,赵婆子生了五儿两女,人多自然矛盾就多。

  赵永昌是赵家唯一一个读书的,赵家穷,全靠赵家几兄弟在外各种做活赚钱来补贴。

  她要是嫁过去,那还能有好日子过?

  天生就会比妯娌低了一头。

  所以张春雨拖了几年,等年纪实在不小了,才嫁过去,她生的龙凤胎,也就比江启大一岁多。

  在现今这个时代,固然有年岁小就开蒙的孩子,但基本都是自家请夫子回来教。而要往私塾送的那种,一般都会等孩子大点,七八岁都不算晚,孩子身体好了,能立住了,才会送过去读书。

  龙凤胎如今差不多六岁,按理来说,再过两年也正常。

  现在在家里,还可以慢慢的学着认些字,并不耽误。

  可因为江启在村里大出风头,所以张春雨不愿让堂姐压过自己,就琢磨着也想送自个儿子读书。

  她想得很好,但赵家其他人当然不同意啊,赵家五房人,每房自己都生的有孩子,凭什么要送你儿子去读?

  你丈夫读了,你儿子读?

  合着没完没了了是吧。

  所以今天就闹腾起来了。

  那边争吵还在继续,张春雨隐隐在说着什么,大家听不太清,嗓门全被张春雨的几个嫂子给压住了。

  村里难得又闹出来事,骨子里看热闹的传统又冒了出来,全村男女老少都过去围观了。

  赵家几个嫂子见人多了,也吵的更起劲了,她们不介意人多,这事是她们占理,正好也让大家看看老五这一房有多不要脸。

  牛车到了,几个人回到家里。

  老太太简单问过江启几声在书院过得怎样,然后全家人注意力都在赵家那边,连张韵秋也是如此。

  老太太干脆一挥手:“走,咱们也过去看。”

  “娘,这不太好吧。”大嫂吴氏犹豫道。

  老太太道:“这有什么不好的,他们当初看咱们家老三热闹可没觉得不好过,现在该咱们过去看了。”这指的是江兆恒当初腿瘸了这事。

  老太太和赵婆子关系一向不咋地,江兆恒腿瘸,正常人都知道注意别提这方面,当时村里好些人都只是悄悄拿了些东西过来安慰了老太太几句,没敢去江兆恒跟前说东说西的。

  偏赵婆子还找到江兆恒身边去,简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听老太太这么一说,江家人也理直气壮了,“快快,咱们快过去,别等会儿人家吵完了。”

  于是乎,一大家子队伍庞大的出门了。

  但他们的队伍出门后就不算大了,满村子前前后后拖家带口赶来来看热闹的人太多了。

  等他们到了的时候,有利位置已经没有了。

  找了个边边角角的地方,大家塞了进去往里看。

  赵婆子脸色不好,这种被人家看热闹的滋味不好受啊,她呵斥道:“你们都瞎吵什么呢,这一家子,能多一个读书人考上的机会就更大,这对咱们家是好事。”

  “好事。”赵二嫂冷笑道:“那我儿子年龄也更适合,不如让他去好了。”

  “对啊,我家栓子八岁了,刚好合适,老五家已经有个读书人了,现在轮也该轮到我们了吧。”另一妇人也跟着说道。

  赵大嫂孩子年纪都大了,不太对得上,但她也不愿意好处不让老五家占了。

  这老五媳妇平日里干活偷懒,眼高手低,再让她儿子也读书,那不是给自己找气受。

  围观的人也都听明白怎么回事了,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赵婆子宠小儿子也宠的太过了吧,那赵永昌不是还没考出个名堂吗?怎么又要往里送?”

  来人啧舌,这是读书啊,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那得花多少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