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仙缘 第三千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为进

《九天仙缘》第三千五百六十七章 以退为进

作者:晨风沧岳 字数:1800 书籍:九天仙缘

  第二天早上,万川睁开眼睛就风风火火地往外跑。前厅、后院、正房、厢房,连下人们住的地方也没放过,直到确认侯府上下一个人都没少才放下心来。

  映月问他这是怎么了?万川便将昨晚做梦的事情说给姐姐听,刚说了个开头,马上想起答应师父的话,于是连忙捂起嘴巴,一个字也不肯再说了。映月听得糊涂,只当弟弟是玩笑胡诌,也不去理。

  上午课上,夫子讲的是姐弟俩都喜欢的汉赋,可是万川一个字也没听进去,脑子里一直在想昨晚的梦境。

  好不容易挨到中午,万川匆忙扒了口饭赶紧就往澜山院跑。映月在饭桌上跟母亲打趣儿,说自从殷九师父正经操练川儿以后,这小子每次总是磨蹭到最后一刻也不肯去,今天是搭错了哪根筋?说完,母女俩连同屋里的丫鬟婆子都一块笑了起来。

  整整一个下午,殷九对万川的训练还是老一套:压肩、搬腿、马步、站桩。万川心里塞着无数问号,可是每次将要开口去问,都被殷九食指搭在嘴唇上给“嘘”了回来。

  这天晚上,万川又被带去了麓水寒塘。这一回,他开始按照殷九告诉的法门来试着操纵流水。殷九嫌他学得太慢,说光是凝水成冰这么简单的咒术,他却练了足足三个月。万川听了心下大惊,因为他分明记得自己醒来时,不过才睡了一个时辰而已。

  从那之后,殷九便在白天教授万川各种身法招式,而到了晚上,师徒二人便入梦学习咒术。不消几日,万川便将那凝水成冰,飞射入木的本事练熟了。

  练成那日,殷九问他,“刚刚这一招,你念了几句咒诀?”

  万川夜夜入梦只练这一招,如果按照梦里的时间来算,已练了有小一年了,因此早已烂熟于心,于是脱口说道:“聚水、成冰、飞射,一共三句咒诀。”

  殷九又问:“那么从你聚水开始直到把冰凌钉在树上,要用多久?”

  “也就打个喷嚏的功夫!”万川眉飞色舞,面带得意之色。

  可没想到殷九却说:“太慢了。真正对战的时候,敌人是不会等着你一句一句去念咒语的。若是这样的速度,恐怕第一步还没完成,你就已经死在对方手里了。”

  万川的神情有些沮丧,殷九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安慰说:“不过你也别灰心,这不是你的错。倘若按照这种方法来施展咒术,即便是高手也不一定比你快很多。”

  万川抬起眼,迟疑道:“真的吗?”

  殷九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咒术,只有三个步骤。可是要知道,真实对战中所使用的要比这复杂得多。通常包括上百个步骤,需要调用几千种灵,如果都像这样一句句地去念咒语,双方哪里是在拼命,岂不成了对骂?”他说着便笑起来,似乎是把自己给逗笑了,可是万川却更加困惑。殷九解释道,“我让你不停地用最繁琐的方式练这一招,无非是想让你明白咒术最根本的道理。任何看起来很复杂的东西,本质上都是由最简单的东西构成的。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真的明白。”新笔趣阁

  万川仰起小脸,看着师父说:“川儿明白了。”

  “不,”殷九笑道,“你现在还不明白,不过你迟早会明白的。其实在咒术的发展过程中,早有一些领悟天地大道的先人们,已经探索出了效率最高的施咒方法以及对应的咒诀、手诀。看——”

  殷九说着突然出手,万川眼前一道白光乍闪,接着又是“铎”得一声,远处一棵树应声而倒。

  万川跑过去检查那棵树,还是一样的冰凌、一样的手法,可却是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

  殷九问:“看不看得出这一次的出手和之前有何不同?”

  “快了很多。”万川回答。

  “为什么会变快?”

  万川摇头不知。

  “因为这一次,水并不是先在手中结冰后再射出去的,而是在击中目标的途中才迅速凝结成冰,速度自然会快上百倍。当然,这一次使用的咒诀和施咒方式也与之前大有不同。”殷九说,“像这样经过优化的施咒方式先人们总结了很多,又历经了漫长的演化和实践,去糟取精,革故鼎新,才终于世代流传下来,成为如今各种门类不同的咒术。”

  万川听得出神,不禁连声赞叹。

  “站在原地别动。”殷九说完,一个箭步,身体便已经腾跃而起。万川看到,殷九双脚离开地面的一瞬间,他身后原本平静的水面骤然掀起了高高的浪头。那浪头与他身体同时上升,在最高处突然爆破成无数水滴。

  接下来的一幕让万川彻底呆住了。只见那些水滴并没有坠落回寒塘里,而是在半空中悬停了短暂的一瞬。殷九的双眼就是在这时猛地睁开——突然之间,万箭齐发!无数的水滴幻化成无数支冰针,朝岸边的密林中蜂拥着极速飞射而去。枚枚冰针晶莹剔透,在月光下反射出耀眼光泽,一时间如同银色暴雨倾盆而下,滂沱地泻进了密林。与此同时,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动彻林间。响声过后,万川去看,只见密林中的树木都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杈,没留下一片树叶。每一片叶子都被一根冰针准确地自中间穿透,或钉在了地上,或钉在了树干上。

  万川瞪大了双眼,直盯着那一片闪闪的鳞光说不出话来。月光下的密林此刻星汉灿烂,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殷九从他背后走上来,说:“像这样复杂的咒术,如果按部就班一个个地去操纵灵,恐怕咒诀要念到天亮也念不完,然而我刚刚只念了几十个字。”

  万川听了更加吃惊,嚷道:“几十个字?就这么简单?!”

  “简单?”殷九似笑非笑,“别小瞧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每个字都可以在一瞬间调动上百种灵。”

  万川兴奋不已,连声嚷着要学。在背书方面,他连姐姐也不服气,九百多字的长恨歌他读几次就背了下来,几十个字的咒诀又算什么?

  殷九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突然问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奇怪问题。他说:“川儿你告诉我,天下第一行书是什么?”

  万川虽摸不着头脑,却也只好回答:“兰亭序。”

  “谁写的?”

  “王羲之。”

  “如果把王羲之当年写兰亭序的那支笔给你,你能不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

  万川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头深深地低了下去。

  殷九说:“笔还是那支笔,但在不同人的手里发挥的作用却完全不一样。正如咒诀不过是那几十个字,可是有的咒术师可以用来击退千军万马,而有的却连只鸡都杀不了,你知道其中的差别在哪里吗?”

  万川不敢再狂妄,只好拱手作揖,请师父指教。

  “其实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对于咒术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灵赋’。”

  “那是什么?”

  “灵赋可以说是一种驾驭灵的能力。同样的咒术,灵赋高的人和低的人使用,无论是强度还是速度都可能产生天壤之别,这个你以后自然会慢慢懂得,不必急在这一时。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灵赋的每一点点提升,都伴随着极其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勤学苦练,而且必须修习得法,任何一点行差踏错都会前功尽弃。”

  “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殷九接着说,“提升了灵赋只是具备了驾驭灵的能力而已。就好像你现在有了一支笔,也刚好会写字,可是距离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仍然差得很远。所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咒术师和成为优秀的书法家、画家或者这世上任何一种能工巧匠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不停地练习。练到施展咒术成为身体的本能,练到对各种咒诀和手诀烂熟于心,练到对灵赋的收放、对灵的驾驭能够像使用自己的四肢一样随心所欲才行。”

  其实经过这么久的苦练,万川早已体会到了咒术的艰深,对于修习的困难本来已经是早有准备的。可是如今听师父这样一说,还是不免觉得灰心丧气。

  殷九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抚了抚他的额头,说:“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好在你比常人多了很多时间。”

  万川疑惑不解,殷九便问:“你知道为什么师父要带着你在梦里练功吗?”

  “因为咒术是师父的独门绝技,不传给别人。”万川天真地回答。

  殷九听了哈哈大笑,连声说不错不错,师父的话都要像这样牢牢记住。“除了这个,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他笑完又接着说,“川儿可听过黄粱一梦的故事?那卢生在梦里过了一辈子,而醒来一看不过是打了个盹而已。所以梦境的这个特点,用来练功再合适不过。很多上乘的咒术艰深无比,常人一练就是十年八年。因此一般的咒术师往往年过半百才会有所成就。可是在梦里不一样,慢说十年八年,就是经过百年千年,也不过是睡了几觉而已。”

  万川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师父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却能练就这样的本事。于是,他赶着说道:“那川儿要在梦里练它一万年,醒来以后就和师父一样厉害了!”

  殷九无可奈何地笑着摇了摇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高兴得未免太早了。梦中修行,极损耗元气,每晚入梦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时辰,且梦长须以一年为限,否则当心小命。”

  万川听了不免觉得可惜,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一觉醒来已等于旁人一年之功,顿时喜上眉梢。殷九知道,六岁的万川正是粗心浮气,急于求成的年纪,于是免不了一再敲打,使其定心定性。他说:“即便是梦里修行,也是跬步千里,铢积寸累,该吃的苦一样也不会少吃,只是比旁人多了些时间而已。何况,黄粱一梦,虚幻泡影的道理你岂会不懂?梦里的东西哪能都带到梦外呢?”

  万川听师父这样说,心一下子又凉了半截,喃喃道:“原来师父骗人!说了半天,就算梦里练成绝世高手,一觉醒来也是枉然!”

  “也不尽然。”殷九笑了笑说,“梦里面的金银财宝高官厚禄当然是带不出来,可是有一样却可以。”

  万川急问,“是什么?”

  “那就是学会的本事。”殷九说,“对于咒诀和手诀的记忆,对于灵的驾驭能力,这些只要学会了就一辈子也丢不掉,梦里梦外都一样。”

  “那灵赋呢?”万川问,“在梦里修炼提升的灵赋,醒来后还在吗?”

  殷九对万川抱憾地一笑,“这也是我带你入梦练习咒术的第二个原因。现实中如果没有足够的灵赋,很多咒术是学不了的。可是梦里不一样,在梦里,我可以随意提高你的灵赋,这样一来,任何咒术你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学。只不过——”

  “只不过就算学会了,醒来也用不了。”万川沮丧地接过师父的话。

  “别难过。”殷九搂着万川小小的肩膀安慰说,“谁知道人这一辈子会碰到什么机缘呢?你不是喜欢看话本吗?没准儿你就像话本里的人物似的,得了个什么巧宗儿,灵赋一下子比师父还高呢!”

  “师父你不是说不能取巧走捷径吗?”

  殷九见万川如此懂事,心里对这孩子更加喜欢。他说:“我们不指望一定碰上机缘,但我们可以先把能做的都做好。这样它不来也就罢了,只要它一来我们就把它牢牢抓住!”他说着便将万川的两只小拳头一把握在手心里,万川被逗得咯咯直乐,看着师父用力地点了点头。

  月亮已经升的很高了,轻纱一样薄透的光辉笼罩着寒塘和岸上的树林。师徒俩的对话还在继续。

  “川儿,想不想学刚刚用冰针射树叶的本事?”

  “想!只是……”

  “只是什么?”

  “树叶都被射没啦。”

  “这是在梦里,师父让它们重新长出来就是了。”

  “师父。”

  “嗯?”

  “这一招就没有名字吗?”

  “名字?……那你取一个吧。”

  “我想想……有了!就叫‘穿林打叶飞银针’!”

  “要这么长吗……”

  “好不好听嘛!”

  “好吧……你喜欢就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