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仙缘 第两千九百八十五章 颇是意外

《九天仙缘》第两千九百八十五章 颇是意外

作者:晨风沧岳 字数:1808 书籍:九天仙缘

  初五,周志刚第一个离开家回了山城。

  初六,周蓉和冯化成也先行回了燕京,冯化成现在在区图书馆上班儿,不像王重他们有寒暑假,这回还是特意请了假才能在吉春待这么些天。

  老周家那边就只剩下周秉义两口子和李素华了,李素华来找过王重,可王重却不肯搬回去。

  初八各单位上班以后,王重就四处跑动起来,先是把户口给分了出去,有曲秀贞和马守常帮着打了招呼,很顺利在松花江畔,距离省(委)大院两里多的地儿,申请下来一块宅基地。

  地盘子很大,足足有四五百平,建个二进、三进的院子都够了。

  看过地方,王重就动起了心思,开始计划着怎么设计了。

  正月十二,王重和郑娟也领着李素华、光明还有孩子们也坐上了去燕京的火车,周秉义也跟着一道。

  再过几天学校就开学了,一大家子人,总得先过去收拾收拾。

  四月初,经过多次修改,王重的设计图总算是完成了。

  设计图可不是一张图纸那么简单,先是手绘的成品效果图,然后是平面图,基础结构设计图·····

  现在很多材料没有,装修上可能做不到后世那些风格,但基础和机构的主体却可以一劳永逸,直接定下。

  王重先把自己预算的材料清单和效果图寄给曲秀贞,小老太太自打退休后,成天闲的不行,正愁没事可干呢,王重的东西寄到以后,小老太太立马行动起来。

  曲秀贞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做事麻利的紧,而且又曾经是高级法院的庭长,在好些厂子里都干过党高官,自家老头子还是省里的领导,办起事情来,简直不要太顺利。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不仅帮王重把场地给清理了出来,还把钢筋水泥沙子碎石这些材料都给准备的妥妥当当。

  连施工的队伍都给找齐预约了。

  时光荏苒,数月时间转瞬即逝。

  六月下旬,临近期末,学校没什么课程,王重特意请了假,自己一个人提前赶回来,安排工人师傅们经常,在王重的亲自监督之下,三天的功夫,二十几号人加班加点,总算是把整个地基给开挖好了。

  王重采用的是墩柱加地梁的形式,又两天,墩柱和地梁的钢筋都已经绑扎好了,王重立马赶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剩下的事儿,都甩给了曲秀贞来监管。

  期末考试一结束,王重就马不停蹄的带着一家人赶回吉春。

  一层的柱子模板在曲秀贞严苛的要求下已经安装完成,并且已经浇筑了,王重检查过后,直接开始倒混凝土。

  暑假没半个月,马守常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从岗位上退了下来,老两口空闲的时间多了,见天的就往王重的新房工地那边跑,一个个干劲十足。

  王重索性直接让他们老两口当监工,他两不会干活,可管人却都是好手,大工小工加起来拢共二十几号人,被他两管的服服帖帖。

  两个月的功夫,两拨人两班倒,加班加点,紧赶慢赶,原先的空地上,一个带后院花园、带菜窖、酒窖的二层四合院主体结构总算是竣工了。

  其实最开始王重是想设计的现代化一点,底部做一个架空的大地库,可在燕京住了蛮久,郑娟却喜欢上了四合院。

  于是乎初稿被彻底推翻,王重花了不少时间,进行重新设计,在防潮上面下了不少功夫,菜窖也是郑娟点名要的。

  不过真的做出来之后,王重自己也还挺满意,就是花的时间和成本超出了他的预期。

  装修的话还得摆上两个月,等墙体彻底干了才行。

  装修是个慢活儿,而且吉春太冷,冬天施工的话,很影响效果,所以直到八零年的暑假,新房的装修才彻底完工,相应的配套设施,家具这些也都才置办齐全。

  八一年年初,农历腊月,燕京。

  临近期末,原本的考试变成了实习,王重距离毕业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学期,早在大三下期的时候就在外头实习,现在在外头的时间可比在学校多的多。

  全聚德。

  应何大茂之邀,王重从工地下来,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就直奔这儿来了。

  包厢也是何大茂提前订好的。

  “先生,要上菜吗?”服务员的态度较之前几年,不知好了多少。

  “菜都点好了?”王重问道。

  “何先生已经点好了。”服务员微微躬身,态度非常好。

  “不急,等会儿老何来了再上。”

  “好的先生,有事儿您直接叫我。”

  没一会儿,西装革履,戴着副金丝眼镜,人模狗样的何大茂姗姗来迟,手里头提着壶茅台,拎着黑色的皮质公文包,手腕上是金光闪闪的劳力士,脚下的皮鞋擦得是锃光瓦亮。

  “老周!周总!”几年相处下来,两人的关系也算是突飞猛进,一进门就开玩笑似的喊了起来。

  何大茂年纪虽然已近半百,但却还是个爱折腾的性子,自打七九年出口特区成立,去年五月三个经济特区成立,改开的春风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吹了起来,何大茂那可沉寂许久的心也按捺不住了。

  辞了工作,拿着十几年攒下的积蓄,还从已经升了正局的哥哥那儿借了不少,凑了三千块钱,和出资七千的王重凑齐了一万块,在王重的指点之下,孤身一人赶赴深城,做起了生意。

  放下茅台,打开皮包,从里头取出两摞大团结,笑呵呵的推到王重面前:“周总,这是今年的分红。”

  崭新的大团结,用橡皮筋捆着,一摞有十叠,一叠就是一千块,拢共二十摞,整整两万块。

  这可是八一年。

  “这么多?”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钱,饶是王重也忍不住内心悸动,这可是八一年的两万块,整整两千张,放到后世,那不得是大几百万去了。

  “你是不知道,咱们的利润有多高!”何大茂眉飞色舞的道。

  “咱们的货只要是一运到燕京,都还没出火车站,就被分完了。”

  “现在燕京城大大小小卖电视手表的铺子,哪个不从咱们这儿拿货。”

  何大茂关系硬,背景深,人脉广,朋友在铁路部门说得上话,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上菜上菜!”朗声冲着门外的服务员招呼。

  “半年的功夫,当初咱们的那一万块钱,现在已经翻了近百倍。”转头何大茂就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的对王重道。

  王重也和他客气,把钱收起来,放入随身的包里,实际上是收到空间里头去了,

  两万块钱,王重可不敢随意的放在包里。

  两人寒暄了几句,听着何大茂声情并茂的讲述着这大半年来他的光辉事迹,从燕京到粤省,从深城到燕京。

  不一会儿,菜上齐了,二人推杯换盏,喝了数杯,何大茂就滔滔不绝起来。

  酒过三巡,何大茂对未来的展望也说得差不多了。

  王重却忽然道:“有你的关系在,现在咱们还有优势,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调逐渐加快,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咱们这优势就没那么突出了。”

  无异于是一盆冷水直接迎头浇了上去,这要是换了别人,指不定这顿饭就吃不成了。

  可何大茂听了这话,反而迅速冷静下来,并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最近确实有不少大院出来年轻人都陆续奔着南方去了。”

  “同是大院子弟,你有的门路,别人肯定也有。”王重道:“别看现在那些铺子都从咋们这儿拿货,可一旦有了更好或者更便宜的货,他们肯定会掉头去找别人拿。”

  “或者那些稍微有点关系,脑子活络的,直接就自己去深城找货源去。”

  何大茂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结合最近的情况,隐隐有些担忧:“那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王重微笑着道:“别着急,竞争虽大,但咱们干的早,有口碑,有门路,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就是咱们的利润会少上不少。”

  “随着改革开放,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咱们国内,到时候各行各业肯定都会出现百花齐放的情形,而且随着老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解决了温饱之后,肯定就得追求生活上,物质上的享受。”

  “到那时候,各行各业肯定都会迎来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

  “那咱们以后做什么?”何大茂迫不及待的问,在他看来,王重不禁小说写得好,文笔精炼,就连目光也十分独到,对局势有着洞若观火的能力,而且有魄力,有决心。

  “像咱们现在这样从南往北倒腾东西的话,就四个字,渠道为王,你关系硬,朋友多,想做渠道的话,有一定的优势,咱们现在也有一定的实力。

  但光靠咱们自己肯定不行,这蛋糕太大,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吃得下的,必须得找人合作,而且还是足够分量的人。

  可这样的话,又有一个缺点,要是等到了将来,被人反客为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何大茂点了点头,他家虽然有些能量,但放在燕京城,根本排不上号:“还有呢?”

  王重喝了口水:“咱们也可以自己做厂商,你知道现在咱们国家最不缺的是什么?”

  何大茂摇了摇头了,不解。

  王重道:“是劳动力!数万万人口,那么多有文化,有知识的都找不到工作,那那些个没文化,没知识的呢?”

  “对啊!”何大茂一拍大腿,兴奋的喊了起来:“咱们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劳动人民。”

  王重笑了笑,继续说道:“技术这一块儿现在还是咱们的薄弱区域,想干起来难度太大,可那些对技术要求不那么高的,绝对值得入手,要知道,咱们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

  咱们前期就只能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给国外的大厂做代工,慢慢的积累本钱和实力,等以后实力上来了,咱们还能和高校合作,慢慢培育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人才,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

  “不过要想真的从代工走到自主研发的道路,那将会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而且花费的成本也极为高昂,现在考虑还太远了。”

  “有没有难度低一点,容易入门的?”何大茂有些期待的问。

  “有啊!”王重一边吃着烤鸭,一边随口答道。

  何大茂菜都顾不上吃,赶忙追问:“什么什么!”

  王重斜了他一眼,笑着道:“方便面,饮料!”

  何大茂眼睛一亮,可随即又有些疑惑:“现在市场上不缺这些吧?”

  “方便面没什么难度,关键在于口味,这个很容易,八大菜系,多种口味,都可以搭配!”王重不慌不忙的一边吃着一边说。

  “方便面还好!”方便面确实没什么难度,调料的话那就更好说了,甚至王重自己都能配置调料。

  王重借着道:“可乐汽水这些竞争不过外国的大厂,但咱们可以做别的吗!像是凉茶啊,果汁类型的饮料,只要稍微花点功夫,还怕弄不出来?”

  “然后在多花点钱,在电视上,录音机里多打些广告,只要是把知名度给打出去了,还怕没人买?”

  “这个好!”入门简单,成本也不高,前期的话,弄个小作坊,请上几个人就能搞。

  王重却话音一转:“不过要是想做大做强,推向全国,和那些外国的东西竞争的话,推广和渠道都缺一不可。”

  何大茂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道:“所以说咱们手上的渠道不仅不能落下,还得继续扩大,最好是辐射全国?”

  王重笑着道:“对!不过一下子辐射全国有点夸张了,南方的话,先打通沪城、金陵的渠道,北方就咱们附近几个省的省会,也都可以考虑了,要想做大做强,就不能把目光局限在燕京上。”

  “有道理,不管做啥,目光一定得放长远!”何大茂深以为然的道。

  两人一边吃喝,一边谈论着以后的路,此事还只是随口闲聊,说道什么就聊什么,详细的章目,肯定得回头找个没喝酒的日子仔细商谈,厘清个中利害才行。

  果然,第二天是周日,一大清早,何大茂就迫不及待的来到大石桥胡同,和王重商量了半天,把接下来的路子和方向都暂时定了下来。

  商量完了,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何大茂就急匆匆跑了。

  “何大哥这是怎么了?”看着何大茂急不可耐拒绝留下来吃饭,匆匆离开的背影,郑娟还有些没弄明白。

  王重笑着走到郑娟身后,双手自腰侧绕过,轻轻的搭在郑娟隆起的肚子上。

  “钻钱眼里了呗。”

  郑娟赶紧看了看四周,孩子们和李素华都不在,这才白了王重一眼,“做饭呢!”

  “急什么!先香一个!”王重正打算亲上去,一个极其不合时宜的声音伴随着脚步声从门口传来。

  “爸爸!”

  郑娟赶忙扭身挣脱王重的怀抱,王重干咳一声,立马背负着双手,一副正儿八经品鉴郑娟的手艺。

  “不错不错!色香味俱全!快超过我这个师傅了。”

  扭头正好看到刚进门的周明。

  “怎么了明明?”王重微笑着问道。

  “奶奶说让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