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天仙缘 第一前五百一十九章 九剑恋尘

《九天仙缘》第一前五百一十九章 九剑恋尘

作者:晨风沧岳 字数:1748 书籍:九天仙缘

  众目睽睽之下,雍檀有理有据,将上京群臣逼至角落。天子面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吱作响。长袖遮挡下,双手用力攥紧,手背鼓起青筋。

  下一刻,他猛然抓起金盘掷出。盘中菜肴洒落地面,扎在鹿肉上的匕首撞上石阶,磕碰翻滚,发出清脆声响。

  "殿前甲士……"

  四字刚刚出口,执政察觉不妙,立即出声阻拦:“陛下,不可!”宴会之上押走晋国使臣实非明智之举。一旦事情传出去,天子声威扫地,更会被天下人不耻。

  "陛下莫非要治罪于我?"

  雍檀毫无惧色,昂藏立于殿内。双眼直视天子,口中不再称臣。诸侯国使臣齐齐望向上首,无不面沉似水。

  上京群臣无一出声,先前呵斥雍檀的胆气消失无踪。眼见诸侯国使臣神情不善,他们竟然缩起脖子,连站出来的勇气都没有。

  见状,雍檀大声大笑,环顾殿内,目光充满鄙夷。"误会,一场误会。"

  执政及时出声,抛开之前被质问的窘迫,起身笑着说道:“公子珩大才槃槃,晋室嫡子,理应持印掌权。"

  一番话出口,雍檀不为所动,天子脸色异常难看。

  执政转身朝天子行礼,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口口声声道:“之前是臣考虑不周,方才引出今日之事。陛下早有册封公子珩之意,诸君莫要误会。"

  说话间,他不断朝上首使眼色,希望天子能领会深意。诸国使臣心下冷笑,不做任何表态,只看天子如何应对。

  殿内良久无声,气氛凝重。乐人低头含胸,侍婢恨不能藏进墙角,只为避开这场风暴。天子怒火中烧,奈何形势所迫,不得不妥协。雍檀的话将他逼至墙角。

  坚持不册封林珩,平王将被质疑,他也会立身不正。日后流言四起,天下万民口诛笔伐,礼乐征伐出天子就会变成一句笑话。

  天子双手按住桌面,惊怒交加之下,额角阵阵抽痛,耳畔嗡喻作响,眼前一阵发黑。常年沉迷酒色掏空了他的身体。情绪大起大落,近乎让他支撑不住。

  幸亏他及时低头,才没有被诸国使臣发现。

  执政距离最近,察觉到天子异样,心中浮现担忧。他谨慎地维系表情,没有露出端倪。天子用力

  咬牙,尝到一丝腥甜。

  直至晕眩感消退,他才沉声开口,声音似从牙缝里挤出:“封公子珩为侯,赐马车一驾,红弓十张,黑弓十张,良马二十匹。并赐宝剑,衣履,冠带,美玉。"

  最后一个字落地,雍檀立即叠手,朗声道:"奉旨。"天子盯着他,目光阴翳,堪比毒蛇吐信。

  雍檀保持行礼姿态,天子不出声,他便纹丝不动,礼仪无可挑剔。

  "起。"

  吐出一个字,天子猛然站起身,撇下殿内众人拂袖而去。

  上京群臣惶惶不安,彼此面面相觑。

  诸侯国使臣一改之前的沉默,纷纷恭贺晋国。同样呈递奏疏的几国使臣互递眼色,料定公子珩得到册封,天子不可能继续压着别国请封。

  “可喜可贺。”

  使臣们谈笑甚欢,无视上京众人,姿态高傲可见一斑。执政心中黯然,却也无可奈何。

  宴会不欢而散,消息封锁在宫内,暂不被城民所知。但随着使臣动身归国,今日之事注定瞒不住,迟早传遍天下。

  何况执政封得住宫内的嘴,却封不住史官的笔。

  在离殿之前,执政慢下脚步,看向坐在宫殿一角的史官,后者正捧着竹简落笔如飞,忠实记录整场宴会。

  "时也,命也。"

  执政深深叹息,刻意落在最后,有心求见天子。怎奈苦心付诸东流。

  他站在寝殿门前,门后传出数声巨响,伴随着天子的咆哮:"不见!"侍人走出殿门,脸色发白,躬身低头,不知该如何开口。执政无意为难对方,又看一眼紧闭的殿门,怅然转身离去。老迈的身影步下台阶,分明变得伛偻。

  寝殿内,天子一脚踹翻矮桌,用力推倒屏风,抄起宫灯砸向墙壁,拔出佩剑胡乱劈砍。

  剑锋过处,床幔破碎,丝绦零落。

  侍人阉奴跪在墙角,瑟缩不敢出声,无不惊惧万分。

  "逆臣安敢辱我!"

  天子暨发散乱,大口喘着粗气。

  发泄出心中怒火,他以剑身拄地,环顾满殿狼藉。

  情绪如潮水消退,大脑逐渐冷

  静下来。他一把丢开佩剑,转身走向床榻,仰面倒在榻上,仰望帐顶冷笑出声。

  "暂且得意。"

  模糊吐出一句话,酒意开始上涌,他摊开四肢打起呼噜,很快鼾声如雷。

  侍人阉奴许久不敢动,直至鼾声响起,才有人壮起胆子探头。

  “陛下睡了。”

  众人如蒙大赦。

  双腿跪得发麻,无法站起身,他们只能膝行在地,小心收拾殿内,尽可能不发出任何声响。王宫西苑,天子宠妾的居处,今日迎来数位客人。

  喜女正逢桃李年华,身段妖娆,擅长翘袖舞和鼓舞,极得天子宠爱。某次宴会上,她自顾自坐到天子身侧,显然对王后不敬。天子不出声,无人开口说话。还是执政仗义执言,她才不情不愿地退回原席。

  她在宴上丢尽颜面,被宫内诸妾取笑。自那以后,她同执政结下大仇,时时想要抓住对方把柄,以雪当年之耻。

  今日吉星高照,机会竟然主动送上门。

  “事情当真?”喜女拿起匣中的金簪,拨动栩栩如生的金蝉,眼底闪过贪婪,语气中透出一抹急切。

  "千真万确。"

  矮桌对面是她的兄长,生得八尺身躯,容貌英俊,瞳色略浅,鼻尖微钩,暗藏阴鸷。

  "你不是让我盯着执政,如今把柄在手,还犹豫什么?"

  "把柄?怕是要当旁人的刀。"喜女冷笑一声,将金簪丢回盒中。上挑的眼尾氤氲淡红,饱满的红唇上翘,愈显风情万种。

  “那又如何?"喜烽身体前倾,探手拿起金簪,以簪头挑起喜女的一缕发,低声道, "又不是没有好处。"

  "好处,这些可不够。"喜女拨开喜烽的手,冷哼道。

  “万事开头难,有一才有二。迟早挑拨得君臣离心,你我才能达成所愿。”喜烽无视喜女的拒绝,将金簪插到她的发上。锋利的尖端划过头皮,喜女不由得嘶了一声。

  "大兄,你弄痛我了!"

  “痛才好,痛才不会忘本。”

  喜烽单手按在桌上,探身扣住喜女的脖子,阴沉道:“莫要忘记,你我

  在父亲的病榻前立誓!”喜女刚想挣扎,闻言动作僵住。

  “若非中山国被氏族窃取,你我何至于沦为丧家之犬,落到如今境地?”喜烽盯着喜女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大父在时,对天子恭敬有加,大觐小觐无不丰厚,朝见次次不落。还曾追随天子征讨,忠心天地可鉴。结果如何?”喜烽收紧手指,面容扭曲。喜女透不过气,指甲抓伤他的手背,留下三道血痕。

  "氏族窃国,天子不闻不问。窃国之人还得册封,霸占喜氏基业!"喜烽松开手,缓慢舔舐手背的伤口,目光森冷。

  砰地一声,喜女趴到地上,单手捂着脖子咳嗽不止,眼角溢出泪痕。

  “喜女,牢牢记住你我承受的一切,该让仇人感同身受。”喜烽绕过桌案,俯身逼近喜女。

  被那双浅色的瞳孔盯着,喜女下意识瑟缩,颤抖着点了点头。

  “何况你不做,也有旁人会做。”喜烽话锋一转,收起阴冷的表情,目光转向窗外,暗指同在西苑的美人, "背后之人财大气粗,动心的可不少。"

  执政洁身自好,近乎找不出污点。

  如今机会送到面前,不仅能勾起天子疑心,还能趁机拉下一两个王子,动心的人绝对不少。

  “我明白了。”

  喜女缓慢坐起身,对镜梳拢长发,扶正金簪。继而侧首看向喜烽,浅笑道:"大兄,我美否?"

  “美甚。”

  喜烽回以笑容。

  美人,醇酒。

  享乐,谗言。

  他盼着两百年前的烽火再起,焚烧上京城,颠覆背信弃义之人的江山。

  傍晚时分,喜烽离开西苑。途中遇到几张熟面孔,看一眼来时的方向,都是会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驿坊内,天子旨意陆续送达。

  如众人所料,晋国打开局面,天子不可能再压下请封奏疏。如越、齐、楚等国的公子接连受到册封。但直接封侯掌国印仅林珩一人。

  侍人离开后,驿坊内一片欢声笑语。

  哪怕敌对的国家,今日也不会找麻烦。众人都是喜气洋洋,互相道一声恭喜。今日之后,众人将陆续启程。

  br />下一次再遇或许仍在上京,也或许是陈兵边境戈矛相见。越国大夫最先动身。临行之前,他特地找到雍檀,传递楚国异动的消息。

  "铁箭?"

  “正是。”

  越国消息灵通,耳目遍布天下。

  雍檀不怀疑对方的话,沉思片刻,当即命人准备行装,提前一日离京。"此非善地,不宜久留。"

  两人见面之后,雍檀突然改变出发日期,事情非比寻常。

  附庸越、晋的小国抓紧收拾行李,紧跟着两国的队伍出发,顶风冒雪驰出上京。楚国使臣落后少许,刻意同前者拉开距离。

  出城后,楚国大夫坐在车上,拿出公子项传来的书信,细读上面的文字,神色愈发严峻。"前方城邑换马,速归国!"

  "诺!"

  各国使臣离开上京奔向国内时,肃州城外的冬猎仍在继续。

  日暮时分,狩猎的氏族陆续归来,战车后拖拽数辆大车,满载射杀的猎物,显然收获颇丰。奴隶清理出大片空地,堆起干柴,熟练地点燃篝火。

  侍人和奴仆分别打下木桩,在篝火前搭建起帐篷。狩猎期间,林珩和氏族都将宿在猎场,冬猎结束才会回城。

  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众人的脸庞。

  帐篷前竖起大旗,象征各家氏族。勋旧多用漆黑的木杆,新氏族喜好涂金,彼此大相径庭,一眼就能认出。

  林珩的帐前立起玄鸟旗,旗下设铜鼎,专门用来烹煮兽肉。

  战车归营,林珩率先下车,氏族们紧随其后。

  紫苏茯苓不在身边,马桂和马塘负责林珩的汤药。帐篷里有两只药炉,兄弟俩轮换看守,确保时刻不离人,不出半点差错。

  "公子勇武。"智陵跳下战车,大步流星走向林珩。看到卸在帐前的猎物,由衷发出赞叹。

  “兄长,我有事同你商议。”林珩决意伐郑,骑兵至关重要。智氏最先接触马具,同时握有下军虎符,可以作为先锋。

  "何事?"智陵心生好奇。“出兵。”林珩透出口风,视线越过智陵,落到智渊和智弘身上。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智陵心头一动,

  正色道:"智氏对公子绝无二心。"

  “我知。”林珩收回视线,微笑道, "烦劳兄长转告外大父,我正是用人之时,族中儿郎皆可从军。"

  见智陵神情微动,他扣住对方的肩膀,拉近两人距离,压低声音道:“兄长,往日种种如过眼云烟,今后如何,需外大父早做决断。"

  机会只有一次。

  抓住与否,决定智氏未来的命运。

  两人距离极近,智陵看向林珩,轻易望入漆黑的瞳孔。一瞬间如落深渊,不由得心头一凛。“我定会劝说大父。”

  林珩没有说话,仅是拍了一下智陵的肩膀,旋即松开手。

  两人的动作落入众人眼中,不免引起思量。可惜谈话声太低,除了智陵之外,没人知晓林珩都说了些什么。

  营地内的篝火跳跃,火光蹿升,照亮一方夜空。

  缪良带人驰向猎场,一路上驱霆策电。远远望见营地的火光,他立即扬鞭加速。即将靠近营地时,夜色中忽然传来一声咆哮。战马受惊,猛然人立而起,发出一阵嘶鸣。营地一角遭受冲击,竟是一头斑斓猛虎从林中冲出,咆哮着冲开围栏,直扑营地中心的大帐。

  猛虎之后竟还有熊!

  猝不及防之下,营地内人仰马翻,陷入一片混乱。

  "公子,清形不对!"

  猛虎不论,熊极少在冬日出林,马塘和马桂意识到情况不对,迅速拔出佩剑,守护在林珩身边,既防备野兽也提防营地众人。

  "护卫公子!"

  甲士持盾挡住帐篷,平放长矛撑在盾后,将大帐围得密不透风。氏族们各自抄起兵器,在私兵的护卫下猎杀猛兽。

  “矛!”

  田婴一声大喝,握紧私兵递来短矛,单臂扛起盾牌牢牢抵住巨熊的利爪,矛尖扎入巨熊的胸腔,拔出时带出大股鲜血。

  费氏和陶氏合力围猎猛虎。

  费毅亲自上阵,手持一把长刀,凶狠劈向猛虎的头颅。费岚在一旁策应,几下扰乱猛虎的视线,助父亲一臂之力。

  陶氏的刀兵堵住猛虎去路,不断压缩包围,将受伤的猛兽逼入绝境。随着巨熊和猛虎倒地,混乱逐渐平息,危机貌

  似解除。林珩没有放松,他环顾四周,目及火光下的暗影,危机感骤然降临。

  冷风擦过肩头,他机警矮下身体,避开身后袭来的利箭。记忆瞬间侵袭,他想起上京时遭遇的背叛,眸光骤然暗沉。

  "刺客!"

  利箭接踵而至。

  五名刺客竟然混入营地,身上披挂晋人的甲胄,使用晋人的弓箭,伺机谋刺林珩。好在众人反应迅速,不待刺客再放箭,齐齐被砍掉手臂刺穿双腿,哀嚎着倒在地上。锋利的矛戈交错叉过刺客的脖颈,坚硬的履底踏在身上,令他们动弹不得。一名刺客试图挣扎,当场被穿透胸膛,在冷风中气绝身亡。

  火光靠近,甲士自动让开道路。

  林珩越众而出,身后是马塘和马桂,还有神情冷厉的氏族。

  见他出现,刺客突然开口,现出满嘴染血的牙齿,模样狰狞可怖。

  "公子珩,你悖逆无德,人人皆可杀之!"

  "哦?"

  林珩走近刺客,后者看到他身后的氏族,正要口出污蔑之言,不想头被踩住,狠狠压向地面。镶嵌彩宝的皮履向下碾压,刺客面孔变形,骨头几乎要碎裂,根本说不出话来。

  "公子珩,奉我主之命杀你,为晋……"

  另一名刺客高叫出声,话未说完,林珩已经拔出佩剑,一剑穿透他脖子。在场氏族的脸色异常难看。

  "公子,臣请严审刺客,查出幕后之人!"

  氏族们对林珩的观感极为复杂,畏惧、疑惑和赞赏皆有。可没人会想不开派人刺杀他。勋旧不会,新氏族更不会。

  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好权、贪婪、酷烈,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但能胜任家主,没有一个是彻头彻尾的蠢货。

  刺杀林珩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搅乱晋国。这绝非他们乐见。

  不符合家族利益,没人会办蠢事。

  “不必审。”

  林珩收回长剑,递给身旁的马塘,道:"刺客必为敌国所派,诸卿不必多虑。"缪良一行终于抵达营地。尚未来得及下马,就听林珩的声音传来,比夜风更冷。

  "郑国困父君,欺我年少,

  对边地虎视眈眈。刺客同郑脱不开干系。我将举兵伐郑,以正国

  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